莊子:想要順順利利,遇到這三種人,最好不要跟他糾纏

莊子 讀書 文化 易瑾還 2019-07-11

第38篇

讀書雜談之《莊子》

莊子:想要順順利利,遇到這三種人,最好不要跟他糾纏

莊子:這三種人,講道理是講不通的,遇到最好要繞道

莊子:想要順順利利,遇到這三種人,最好不要跟他糾纏

為人處世,最害怕糾纏不清,這樣最消耗人的元氣。

天下之大,什麼人都有。有些人你跟他講道理,是講不通的,遇到最好要繞道,無謂浪費自己的時間。想要順順利利,遇到下面這三種人,最好不要跟他糾纏。

莊子:想要順順利利,遇到這三種人,最好不要跟他糾纏

1、沒見過世面的人。

《莊子》曰:“井鼃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成語“井底之蛙”,就是出自《莊子》這句話。井底之蛙,一生都生活在井中,從來沒有跳出來見過外面的世界。你跟它談論大海,它根本無法理解,也無法想象,因為它受到居住環境的限制。

同理,有些人一輩子都待在一個地方,很少去看外面的世界,也沒經歷過什麼大風大浪,這樣的人,就是沒見過世面的人。

你跟這樣的人講道理,講一些新鮮的觀念,對方難以理解,或者跟你吵架,或者對你不屑,與其爭辯不休,不如閉口不談,因為你很難改變他已經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除非他自己親自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深入體會,否則說什麼對他都是沒有用的。

莊子:想要順順利利,遇到這三種人,最好不要跟他糾纏

2、受認知侷限的人。

《莊子》曰:“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天底下萬事萬物,各有性情。有些蟲子,活到夏天,生命就結束了。對這種蟲子而言,它就不知道冬天是什麼東西。對夏天的蟲子不能談論冰,因為它受生長時間的限制。

同樣一件事,為什麼有的人信,有的人不信?

原因,是認知的差別。有的人認知到了,他就相信;有的人認知不到,像那隻夏蟲不認識冰一樣,他就打死也不相信。

兩個認識不一樣的人,大家都千真萬確認定自己是對的,從而引發矛盾和衝突。生活中很多爭吵,根本原因,都是因為認知的不同。

為什麼古人強調“志同道合”?

因為“志同道合”的人,認知基本是一致的,這樣的人在一起,無論是做事,還是討論問題,都基本能達成一致,溝通順暢,從而團結一心,諸事順順利利,謀事則多成。

莊子:想要順順利利,遇到這三種人,最好不要跟他糾纏

從外表看,看不出一個人的認知,是否和你一致。

但是深入交流幾句,就基本知道了。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有些人,你跟他聊天,幾乎都是唱反調的,或者溝通、交流很吃力。這種情況,說明你們之間的認知不匹配,若不是你的認知短,就是對方的認知短,或者兩個人的認知都短。

而認知長的人,通常能包容認知短的人,他們可以隨和,你想聊什麼,對方就隨和什麼,他們跟誰都聊得來,也可以沉默不語。“善者不辯”,和見識相差太遠的人辯論,爭對錯,是沒有意義的。

莊子:想要順順利利,遇到這三種人,最好不要跟他糾纏

3、執著於教條的人。

《莊子》曰:“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有的人讀過一些書,受過一些教育,或者崇拜某一種教義,這樣的人有一定的文化基礎,但是不懂得靈活變通,所以通常會陷入固執,被教條束縛而不自知。跟這樣的人,也很難講通道理。

莊子:想要順順利利,遇到這三種人,最好不要跟他糾纏

工作,生活中,如果你遇到這三種,就不要跟他們糾纏不清,這是他們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當然,我們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也是這三種人之一,從而改善自己,走出侷限,打開新的視野。

每天解讀一篇經典,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關注,和我一起堅持讀書、提升自己。本文由易瑾還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