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道家思想的最高峰

莊子:道家思想的最高峰

道家是最早的個人主義者。馮友蘭先生說"道家者流蓋出於隱者"。這幫人大都離群索居,遁跡山林。但也不是普通的隱者,他們退隱的同時,還提出了一個思想體系,為自己的退隱行為辯護,賦予其意義。相當於說,老子不跟你們玩,那是有理由的。

道家最早的代表人物楊朱說,如果拔我一根汗毛就能救天下,我幹不幹?當然不幹咯!

就是這麼屌。

楊朱被後世的人唾罵,說他自私,一毛不拔。其實楊朱的意思是,要尊重個人,一切站在個人的角度。

楊朱的思想沒有可考的記載,都散落在別人的著作裡,可惜了。

老子繼承了楊朱的思想,老子著《道德經》,說到底,還是一部政治哲學,是入世論。老子說"道",用今天的話說,"道"是"自然法",或者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

老子看透了先秦時期各國戰亂的根源,所以警示統治者要無為而治,要尊重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別瞎折騰。可是沒什麼用,除非大家達成一致意見喊一二三,一起停止折騰,否則誰先放手誰被滅。

道家理論發展到莊子這裡,才達到最高峰。

《莊子》一書共33篇,有多少是他自己寫的,不知道。因為我們今天所讀到的《莊子》,是郭象重編的,郭象也沒告訴我們哪幾篇是莊子本人所寫。

不過沒關係,誰寫的不重要,把問題留給史學家,我們只談莊子的思想。

莊子最牛逼的地方,在於他比楊朱和老子都超脫。如果說楊朱和老子還在試圖跟其它各家的思想作比較的話,那麼莊子顯然已經爬到更高的地方了。這就好比楊朱和老子還在操場上跟其它的同學一起玩泥巴時,莊子已經坐在教學樓天台上了,他冷冷地看著操場上的人,內心充滿了憐憫。

是的,莊子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看待世界的角度:上帝視角。

白,是相對於黑;大,是相對於小;靜,是相對於動;你,是相對於我。我在你左邊,是相對於你在我右邊。在莊子看來,用這樣的視角看,太狹窄了。

莊子認為,萬物的自然本性不同,能力也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在他們充分而自由地發揮其自然能力時,都是同等幸福的。萬物的自然本性沒有絕對的同,也不必有絕對的同。可是人們意識不到,人們都在幹立同禁異的事。人們發現有些東西對自己有好處,就迫不及待要別人也有這東西。可是他們的一片好心卻辦了壞事,最後把事情弄得更慘。

在政治哲學上,老子和莊子都主張無為之治,但所持的理由不同。老子強調"反者道之動",他認為越是統治,越得不到想要的結果。意思是說,好的動機,不一定有好的結果。而莊子更進一步論證道,別他媽考慮動機,連這個動機都是錯的。

就好比談戀愛,老子認為,越想掌控對方,越得不到對方,所以,我們要通過給對方自由來擁有對方。而莊子認為,你就不該有掌控對方的念頭,你這個念頭都是錯的。你只能是你,對方只能是對方,你只能吸引對方,除此之外,別無它法。

莊子認為,是、非的概念都是建立在每個人自己有限的觀點上,這些觀點都是相對的。但是事物永遠在變化,而且有許多方面。所以對於同一事物可以有很多觀點。那麼,我們就可以假定有一個站得更高的觀點。這個站得更高的觀點就是上帝視角。

當你用上帝視角來看待世間的是非爭執時,是不是感到很可笑,很荒誕?

戀愛中的男女、吵架時的夫妻、內鬥中的同事……很多行為在旁人看來是很可笑。站在局外,我們通常會覺得,媽的都是一幫神經病啊,這點破事兒至於嘛?但如果你身處局內,面臨這種狀況時,能跳出局外看待自己嗎?

把自己的期望強加到孩子身上,與同事為了一丁點利益鬥得你死我活,為了所謂的名聲壓抑自己,強迫自己去做不願做的事,把面子看得比什麼都重要……這些東西在莊子看來是很可笑的,身外之物是獲取自由的手段,不是目的。但這些身外之物,反而成了自由的束縛,成了人們追求的目的,可不可笑?

莊子說,"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遊無窮者"。他用詩一樣的語言描寫真正獨立的人,真正自由的人,真正獲得絕對幸福的人。

道家之前在討論全生避禍的問題上一直沒解決問題,而莊子用取消問題的辦法解決了,這是真正的哲學方法。

莊子之後,道家的思想繼續前進,但可惜的是,有很多都偏離了莊子。莊子是道家哲學一座從未被逾越的高峰。他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方法,一個看待世界的全新角度。

他不是神,但他擁有了神的高度、智慧和境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