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拍攝一部紀錄片,得以重返曾經實習過的“瑞金醫院”。步入院史陳列室,仔細端詳牆上懸掛著的醫學大家照片,諸多往事襲上心頭。

“瑞金醫院”脫胎於“廣慈醫院”,內外科均實力雄厚。內科由鄺安堃教授領銜,名醫雲集,外科同樣如此,只是風格不同,分“法比派”和“英美派”。“法比派”大都留學法國和比利時,靈魂人物為傅培彬教授。董方中教授則是“英美派”中堅力量。儘管人生經歷相異,對疑難雜症和醫學理念各抒己見,卻又相互尊重,絕無門戶之見,可視作“和而不同”典範。不管來自哪個派別,老師們對操作流程都有嚴格規範,譬如打結一律用左手,即便像闌尾那樣的小手術也必須按規則切口,來不得半點馬虎。曾經有幸隨傅培彬教授參加一臺“疝氣”教學手術。傅教授一邊操作,一邊詢問局部解剖,我們若一時答不上來,他也決不斥責,而是耐心解釋,直至學生弄懂為止。至於董方中教授,我們沒能聽他授課,卻也常常會在醫院裡見到他的身影。在“瑞金醫院”實習,時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老教授們的著裝大都比較樸素,但董方中教授卻開著一輛紅色跑車出入醫院,且西裝筆挺,左側上衣口袋還放著一塊白手口袋巾,氣宇非凡。從其他外科醫生口中得知,彼時的董方中醫生被泛美航空公司聘為高級醫學顧問,待遇與其他醫生自然有懸殊。據說:“董方中醫生的上衣口袋裡始終放著一支牙刷,就是為了隨時外出會診。他查房時也總是西裝革履,斯斯文文。日常生活中平易近人,但一旦上了手術檯,立刻化身為‘棺材板裡能救活人’的神醫,‘出神入化’的快刀手。”只可惜,無緣親眼目睹。


"

因為拍攝一部紀錄片,得以重返曾經實習過的“瑞金醫院”。步入院史陳列室,仔細端詳牆上懸掛著的醫學大家照片,諸多往事襲上心頭。

“瑞金醫院”脫胎於“廣慈醫院”,內外科均實力雄厚。內科由鄺安堃教授領銜,名醫雲集,外科同樣如此,只是風格不同,分“法比派”和“英美派”。“法比派”大都留學法國和比利時,靈魂人物為傅培彬教授。董方中教授則是“英美派”中堅力量。儘管人生經歷相異,對疑難雜症和醫學理念各抒己見,卻又相互尊重,絕無門戶之見,可視作“和而不同”典範。不管來自哪個派別,老師們對操作流程都有嚴格規範,譬如打結一律用左手,即便像闌尾那樣的小手術也必須按規則切口,來不得半點馬虎。曾經有幸隨傅培彬教授參加一臺“疝氣”教學手術。傅教授一邊操作,一邊詢問局部解剖,我們若一時答不上來,他也決不斥責,而是耐心解釋,直至學生弄懂為止。至於董方中教授,我們沒能聽他授課,卻也常常會在醫院裡見到他的身影。在“瑞金醫院”實習,時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老教授們的著裝大都比較樸素,但董方中教授卻開著一輛紅色跑車出入醫院,且西裝筆挺,左側上衣口袋還放著一塊白手口袋巾,氣宇非凡。從其他外科醫生口中得知,彼時的董方中醫生被泛美航空公司聘為高級醫學顧問,待遇與其他醫生自然有懸殊。據說:“董方中醫生的上衣口袋裡始終放著一支牙刷,就是為了隨時外出會診。他查房時也總是西裝革履,斯斯文文。日常生活中平易近人,但一旦上了手術檯,立刻化身為‘棺材板裡能救活人’的神醫,‘出神入化’的快刀手。”只可惜,無緣親眼目睹。


曹可凡:周小燕,俗世裡的傳奇


很多年後,偶然看到一張黑白照片,照片上兩對夫婦微笑著面對鏡頭,左邊是董方中和太太李杏芳,右側竟然是張駿祥周小燕。這兩對夫婦究竟是何關係,百思不得其解。待“可凡傾聽”開播前夕,前去採訪周先生時,方才知道原來董方中醫生是她親舅舅,但年齡相仿,只差3歲。當年,張駿祥與周小燕結婚,便借董方中醫生家辦了一桌喜宴,招待親朋好友。1976年周恩來總理去世,音樂學院舉辦追思會,說及家中兩代人和周恩來的友誼,小燕教授激動不已,忽然呼吸窘迫,暈倒在地,幸虧董方中醫生及時趕到醫院,與其他醫生通力合作,這才使小燕老師轉危為安。

上世紀四十年代,正當董方中先生從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畢業,赴美國西弗吉尼亞州聖瑪利亞醫院深造時,周小燕正在巴黎備受煎熬。抗日戰爭爆發,剛滿20歲的周小燕以一曲《長城謠》,激勵無數抗日誌士。小弟弟德佑未滿19歲便犧牲於抗日運動,為防不測,小燕與大弟弟天佑一起遠赴巴黎求學。前往巴黎途中,站在船頭,撲在欄杆之上,周小燕凝視著翻滾的波浪,心中默禱,期望自己未來的生活如同大海一般,時而平靜如鏡,時而波濤洶湧。不想,一語成讖。到法國沒多久,巴黎淪陷,納粹鐵蹄肆意踐踏法蘭西大地,戰火四起,所以,小燕先生常打趣道:“The war follows me everywhere。”和弟弟一起逃難過程中,弟弟突發闌尾炎。由於斷電,手術無法進行,弟弟在冰水裡泡了一夜,轉成肺炎。一個年輕的生命瞬間隕落,小燕遭遇人生最低谷。而在此時,蕭子升和凌卓,一對慈愛的夫婦出現在了小燕的生活之中。蕭子升是詩人蕭三胞兄,與毛澤東、蔡和森同為楊開慧父親楊昌濟得意弟子,人稱“湘江三友”,因其性格溫和,毛澤東稱其為“蕭菩薩”,彼時在巴黎李石曾創辦的中國國際圖書館任館長,其妻凌卓為畫家,文學造詣高深,林語堂評論她“口未嘗出一惡語,手未嘗作一惡事,心未嘗起一惡念,她天性之厚也。”這對菩薩心腸的夫婦用慈悲與愛溫暖著小燕日漸枯寂的心靈。也是在蕭子升凌卓家,小燕有緣與潘玉良相識,也常應邀前往潘玉良畫室做客,潘玉良居住在拉丁區的一個閣樓裡,宛若歌劇《波西米亞人》裡的場景,畫室裡有不少裸體素描,以及少量幾幅油畫。在小燕記憶裡,潘玉良筆下的景物人體與其長相簡直天壤之別。潘玉良也給小燕畫過一幅肖像,可是小燕覺得不像,竟未取回,直到多年之後,這幅肖像才隨潘玉良其他遺作,一起迴歸故里。

周先生晚年開啟藝術第二春,忙於聲樂教學,桃李滿天下,但也不得不抽出時間照顧年老體弱的丈夫。張駿祥先生為體位性低血壓所困擾,有時,身體位置稍一變動,就會昏厥,危及生命。為此,周先生總不離開駿祥先生半步,曾多次捨棄擔綱國際聲樂大賽評委機會,但1995年紀念抗戰勝利五十週年“長城音樂會”,周先生竟奇蹟般登臨長城,身著黑底紅花旗袍,與學生共同吟唱《長城謠》。當“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旋律響起,數千羽白鴿凌空翱翔於藍天白雲之間,所有人的眼睛都溼潤了。直播結束,周先生又匆匆趕回上海,以免駿祥先生擔心。


"

因為拍攝一部紀錄片,得以重返曾經實習過的“瑞金醫院”。步入院史陳列室,仔細端詳牆上懸掛著的醫學大家照片,諸多往事襲上心頭。

“瑞金醫院”脫胎於“廣慈醫院”,內外科均實力雄厚。內科由鄺安堃教授領銜,名醫雲集,外科同樣如此,只是風格不同,分“法比派”和“英美派”。“法比派”大都留學法國和比利時,靈魂人物為傅培彬教授。董方中教授則是“英美派”中堅力量。儘管人生經歷相異,對疑難雜症和醫學理念各抒己見,卻又相互尊重,絕無門戶之見,可視作“和而不同”典範。不管來自哪個派別,老師們對操作流程都有嚴格規範,譬如打結一律用左手,即便像闌尾那樣的小手術也必須按規則切口,來不得半點馬虎。曾經有幸隨傅培彬教授參加一臺“疝氣”教學手術。傅教授一邊操作,一邊詢問局部解剖,我們若一時答不上來,他也決不斥責,而是耐心解釋,直至學生弄懂為止。至於董方中教授,我們沒能聽他授課,卻也常常會在醫院裡見到他的身影。在“瑞金醫院”實習,時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老教授們的著裝大都比較樸素,但董方中教授卻開著一輛紅色跑車出入醫院,且西裝筆挺,左側上衣口袋還放著一塊白手口袋巾,氣宇非凡。從其他外科醫生口中得知,彼時的董方中醫生被泛美航空公司聘為高級醫學顧問,待遇與其他醫生自然有懸殊。據說:“董方中醫生的上衣口袋裡始終放著一支牙刷,就是為了隨時外出會診。他查房時也總是西裝革履,斯斯文文。日常生活中平易近人,但一旦上了手術檯,立刻化身為‘棺材板裡能救活人’的神醫,‘出神入化’的快刀手。”只可惜,無緣親眼目睹。


曹可凡:周小燕,俗世裡的傳奇


很多年後,偶然看到一張黑白照片,照片上兩對夫婦微笑著面對鏡頭,左邊是董方中和太太李杏芳,右側竟然是張駿祥周小燕。這兩對夫婦究竟是何關係,百思不得其解。待“可凡傾聽”開播前夕,前去採訪周先生時,方才知道原來董方中醫生是她親舅舅,但年齡相仿,只差3歲。當年,張駿祥與周小燕結婚,便借董方中醫生家辦了一桌喜宴,招待親朋好友。1976年周恩來總理去世,音樂學院舉辦追思會,說及家中兩代人和周恩來的友誼,小燕教授激動不已,忽然呼吸窘迫,暈倒在地,幸虧董方中醫生及時趕到醫院,與其他醫生通力合作,這才使小燕老師轉危為安。

上世紀四十年代,正當董方中先生從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畢業,赴美國西弗吉尼亞州聖瑪利亞醫院深造時,周小燕正在巴黎備受煎熬。抗日戰爭爆發,剛滿20歲的周小燕以一曲《長城謠》,激勵無數抗日誌士。小弟弟德佑未滿19歲便犧牲於抗日運動,為防不測,小燕與大弟弟天佑一起遠赴巴黎求學。前往巴黎途中,站在船頭,撲在欄杆之上,周小燕凝視著翻滾的波浪,心中默禱,期望自己未來的生活如同大海一般,時而平靜如鏡,時而波濤洶湧。不想,一語成讖。到法國沒多久,巴黎淪陷,納粹鐵蹄肆意踐踏法蘭西大地,戰火四起,所以,小燕先生常打趣道:“The war follows me everywhere。”和弟弟一起逃難過程中,弟弟突發闌尾炎。由於斷電,手術無法進行,弟弟在冰水裡泡了一夜,轉成肺炎。一個年輕的生命瞬間隕落,小燕遭遇人生最低谷。而在此時,蕭子升和凌卓,一對慈愛的夫婦出現在了小燕的生活之中。蕭子升是詩人蕭三胞兄,與毛澤東、蔡和森同為楊開慧父親楊昌濟得意弟子,人稱“湘江三友”,因其性格溫和,毛澤東稱其為“蕭菩薩”,彼時在巴黎李石曾創辦的中國國際圖書館任館長,其妻凌卓為畫家,文學造詣高深,林語堂評論她“口未嘗出一惡語,手未嘗作一惡事,心未嘗起一惡念,她天性之厚也。”這對菩薩心腸的夫婦用慈悲與愛溫暖著小燕日漸枯寂的心靈。也是在蕭子升凌卓家,小燕有緣與潘玉良相識,也常應邀前往潘玉良畫室做客,潘玉良居住在拉丁區的一個閣樓裡,宛若歌劇《波西米亞人》裡的場景,畫室裡有不少裸體素描,以及少量幾幅油畫。在小燕記憶裡,潘玉良筆下的景物人體與其長相簡直天壤之別。潘玉良也給小燕畫過一幅肖像,可是小燕覺得不像,竟未取回,直到多年之後,這幅肖像才隨潘玉良其他遺作,一起迴歸故里。

周先生晚年開啟藝術第二春,忙於聲樂教學,桃李滿天下,但也不得不抽出時間照顧年老體弱的丈夫。張駿祥先生為體位性低血壓所困擾,有時,身體位置稍一變動,就會昏厥,危及生命。為此,周先生總不離開駿祥先生半步,曾多次捨棄擔綱國際聲樂大賽評委機會,但1995年紀念抗戰勝利五十週年“長城音樂會”,周先生竟奇蹟般登臨長城,身著黑底紅花旗袍,與學生共同吟唱《長城謠》。當“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旋律響起,數千羽白鴿凌空翱翔於藍天白雲之間,所有人的眼睛都溼潤了。直播結束,周先生又匆匆趕回上海,以免駿祥先生擔心。


曹可凡:周小燕,俗世裡的傳奇


當生命之舟慢慢駛向終點時,躺在“瑞金醫院”的病床上,周先生常會回憶起與駿祥先生生活的點點滴滴,譬如有一次周先生登臺演唱,得知丈夫會來欣賞,故演唱時用力甚猛,結果遭駿祥先生“譏諷”,“那簡直是聲嘶力竭,鬼哭狼嚎。”周先生起先感到委屈,但細細琢磨,覺得丈夫說得在理,藝術要講究分寸,太過與不足,均會損傷藝術的完整性。說完這則軼事,周先生衝我笑了笑:“藝術要有分寸,做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分寸,是周小燕先生留給世間最後的藝術箴言,也是她畢生的行為準則,更是創造俗世傳奇的人生底色。(曹可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