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友在豆瓣上的一次無心發帖,引來了一場“周杰倫PK蔡徐坤”的大型互聯網行為藝術。

在周杰倫登頂微博超話第一後,幫Jay打榜的“夕陽紅”群體通常會自我感動,認為終於捍衛了一把美好青春,並且給了現在的年輕人一點微不足道的人生經驗;

而ikun們也許會投以鄙夷,心想“都這麼大人了能不能成熟穩重一點?”,隨後宣佈從此退出微博各項數據榜單競爭。

人民日報評論超話打榜事件稱“偶像會發光”,但不難看出,兩代人的偶像審美座標早已分野。

"

網友在豆瓣上的一次無心發帖,引來了一場“周杰倫PK蔡徐坤”的大型互聯網行為藝術。

在周杰倫登頂微博超話第一後,幫Jay打榜的“夕陽紅”群體通常會自我感動,認為終於捍衛了一把美好青春,並且給了現在的年輕人一點微不足道的人生經驗;

而ikun們也許會投以鄙夷,心想“都這麼大人了能不能成熟穩重一點?”,隨後宣佈從此退出微博各項數據榜單競爭。

人民日報評論超話打榜事件稱“偶像會發光”,但不難看出,兩代人的偶像審美座標早已分野。

尋找周杰倫

01

移動的音樂偶像座標

不同代際對偶像的審美偏好與定義都不同,這背後自然是時代背景與人群心理的變化。

在我們看來,歌手偶像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90年代:歌手階段

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流行樂壇偶像更多由純粹的歌手把持,典型如香港的“四大天王”、臺灣的張雨生、張惠妹師徒倆。

這個時期的音樂明星是演繹型的歌手,在明星的背後通常有一個創作團隊進行作詞、作曲、編曲,歌手主要的功能在於表演與演繹作品。

因此這個階段的歌手通常是非音樂專業出身,但唱功都非常好。

拿標誌性的“四大天王”來說,張學友通過業餘歌手大賽出道、劉德華是無線培訓班演員出道、黎明是新秀歌手賽出道、郭富城則是在TVB舞蹈班被注意。

早期這些歌手明星更多是聚焦於臺前演繹,很少深入到幕後製作。

"

網友在豆瓣上的一次無心發帖,引來了一場“周杰倫PK蔡徐坤”的大型互聯網行為藝術。

在周杰倫登頂微博超話第一後,幫Jay打榜的“夕陽紅”群體通常會自我感動,認為終於捍衛了一把美好青春,並且給了現在的年輕人一點微不足道的人生經驗;

而ikun們也許會投以鄙夷,心想“都這麼大人了能不能成熟穩重一點?”,隨後宣佈從此退出微博各項數據榜單競爭。

人民日報評論超話打榜事件稱“偶像會發光”,但不難看出,兩代人的偶像審美座標早已分野。

尋找周杰倫

01

移動的音樂偶像座標

不同代際對偶像的審美偏好與定義都不同,這背後自然是時代背景與人群心理的變化。

在我們看來,歌手偶像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90年代:歌手階段

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流行樂壇偶像更多由純粹的歌手把持,典型如香港的“四大天王”、臺灣的張雨生、張惠妹師徒倆。

這個時期的音樂明星是演繹型的歌手,在明星的背後通常有一個創作團隊進行作詞、作曲、編曲,歌手主要的功能在於表演與演繹作品。

因此這個階段的歌手通常是非音樂專業出身,但唱功都非常好。

拿標誌性的“四大天王”來說,張學友通過業餘歌手大賽出道、劉德華是無線培訓班演員出道、黎明是新秀歌手賽出道、郭富城則是在TVB舞蹈班被注意。

早期這些歌手明星更多是聚焦於臺前演繹,很少深入到幕後製作。

尋找周杰倫

千禧後:創作人階段

2000年後,音樂明星開始被音樂創作人佔據,標誌性事件就是周杰倫於2000年發佈首張專輯《Jay》而被廣大學生群體喜愛。

同時期的還有林俊杰、王力宏、陶喆等創作型歌手,而他們的音樂作品可以說影響了整個流行樂壇,不少同時期的其他歌手都會採用周杰倫等人的作曲作品作為主打歌。

由於這類創作型歌手不僅要作為歌手進行歌曲演繹,還要做許多歌曲創作及幕後製作的工作,因此他們大多都受過專業音樂教育。

在專業素質審美上不俗,但在唱功(尤其是早期)上比不過專業歌手。

周杰倫自小受鋼琴教育、林俊杰有出道前便有長期創作經驗、陶喆父親本身就是歌手、王力宏更是伯克利畢業。

有意思的是,他們四個都有往“中國風”方向進行創作。

"

網友在豆瓣上的一次無心發帖,引來了一場“周杰倫PK蔡徐坤”的大型互聯網行為藝術。

在周杰倫登頂微博超話第一後,幫Jay打榜的“夕陽紅”群體通常會自我感動,認為終於捍衛了一把美好青春,並且給了現在的年輕人一點微不足道的人生經驗;

而ikun們也許會投以鄙夷,心想“都這麼大人了能不能成熟穩重一點?”,隨後宣佈從此退出微博各項數據榜單競爭。

人民日報評論超話打榜事件稱“偶像會發光”,但不難看出,兩代人的偶像審美座標早已分野。

尋找周杰倫

01

移動的音樂偶像座標

不同代際對偶像的審美偏好與定義都不同,這背後自然是時代背景與人群心理的變化。

在我們看來,歌手偶像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90年代:歌手階段

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流行樂壇偶像更多由純粹的歌手把持,典型如香港的“四大天王”、臺灣的張雨生、張惠妹師徒倆。

這個時期的音樂明星是演繹型的歌手,在明星的背後通常有一個創作團隊進行作詞、作曲、編曲,歌手主要的功能在於表演與演繹作品。

因此這個階段的歌手通常是非音樂專業出身,但唱功都非常好。

拿標誌性的“四大天王”來說,張學友通過業餘歌手大賽出道、劉德華是無線培訓班演員出道、黎明是新秀歌手賽出道、郭富城則是在TVB舞蹈班被注意。

早期這些歌手明星更多是聚焦於臺前演繹,很少深入到幕後製作。

尋找周杰倫

千禧後:創作人階段

2000年後,音樂明星開始被音樂創作人佔據,標誌性事件就是周杰倫於2000年發佈首張專輯《Jay》而被廣大學生群體喜愛。

同時期的還有林俊杰、王力宏、陶喆等創作型歌手,而他們的音樂作品可以說影響了整個流行樂壇,不少同時期的其他歌手都會採用周杰倫等人的作曲作品作為主打歌。

由於這類創作型歌手不僅要作為歌手進行歌曲演繹,還要做許多歌曲創作及幕後製作的工作,因此他們大多都受過專業音樂教育。

在專業素質審美上不俗,但在唱功(尤其是早期)上比不過專業歌手。

周杰倫自小受鋼琴教育、林俊杰有出道前便有長期創作經驗、陶喆父親本身就是歌手、王力宏更是伯克利畢業。

有意思的是,他們四個都有往“中國風”方向進行創作。

尋找周杰倫

“夕陽紅”粉絲應該也都知道,周杰倫的出道其實非常偶然。

周杰倫本是作為幕後創作人員為歌手服務的,但劉德華、張惠妹等歌手紛紛退回了周杰倫的歌曲,才“被迫”作為歌手演唱自己的作品,這才觸發了新一輪的音樂審美。

00年代末起:偶像階段

說不太清楚從什麼時候起,音樂明星開始進入了偶像階段,但這背後應該與韓流的影響及互聯網的普及有關。

韓國流行文化的引入,帶來了一種工業化的明星養成模式,明星更多面向粉絲群體,強調“人設”和“陪伴感”,尤其是練習生制度,給粉絲群體一種養成遊戲的體驗;

另一方面互聯網的興起讓傳統媒體的影響力減弱,用戶的注意力分散,流量經濟的重要性凸顯。

偶像養成化的好處是明星群體更面向用戶需求,因此偶像不大需要花大精力參與幕後工作,而更加註重舞臺表演的全面發展,比如說唱、跳、rap等;

壞處在於過於注重“人設”,而導致人物形象的表面化,而且似乎很少有拿出手的專業作品,讓不少人認為只是一個花瓶。

不過,今天偶像歌手(流量歌手)中也有一些創作型的歌手,但他們的創作才華相比上一代歌手而言,受到了更多爭議。

"

網友在豆瓣上的一次無心發帖,引來了一場“周杰倫PK蔡徐坤”的大型互聯網行為藝術。

在周杰倫登頂微博超話第一後,幫Jay打榜的“夕陽紅”群體通常會自我感動,認為終於捍衛了一把美好青春,並且給了現在的年輕人一點微不足道的人生經驗;

而ikun們也許會投以鄙夷,心想“都這麼大人了能不能成熟穩重一點?”,隨後宣佈從此退出微博各項數據榜單競爭。

人民日報評論超話打榜事件稱“偶像會發光”,但不難看出,兩代人的偶像審美座標早已分野。

尋找周杰倫

01

移動的音樂偶像座標

不同代際對偶像的審美偏好與定義都不同,這背後自然是時代背景與人群心理的變化。

在我們看來,歌手偶像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90年代:歌手階段

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流行樂壇偶像更多由純粹的歌手把持,典型如香港的“四大天王”、臺灣的張雨生、張惠妹師徒倆。

這個時期的音樂明星是演繹型的歌手,在明星的背後通常有一個創作團隊進行作詞、作曲、編曲,歌手主要的功能在於表演與演繹作品。

因此這個階段的歌手通常是非音樂專業出身,但唱功都非常好。

拿標誌性的“四大天王”來說,張學友通過業餘歌手大賽出道、劉德華是無線培訓班演員出道、黎明是新秀歌手賽出道、郭富城則是在TVB舞蹈班被注意。

早期這些歌手明星更多是聚焦於臺前演繹,很少深入到幕後製作。

尋找周杰倫

千禧後:創作人階段

2000年後,音樂明星開始被音樂創作人佔據,標誌性事件就是周杰倫於2000年發佈首張專輯《Jay》而被廣大學生群體喜愛。

同時期的還有林俊杰、王力宏、陶喆等創作型歌手,而他們的音樂作品可以說影響了整個流行樂壇,不少同時期的其他歌手都會採用周杰倫等人的作曲作品作為主打歌。

由於這類創作型歌手不僅要作為歌手進行歌曲演繹,還要做許多歌曲創作及幕後製作的工作,因此他們大多都受過專業音樂教育。

在專業素質審美上不俗,但在唱功(尤其是早期)上比不過專業歌手。

周杰倫自小受鋼琴教育、林俊杰有出道前便有長期創作經驗、陶喆父親本身就是歌手、王力宏更是伯克利畢業。

有意思的是,他們四個都有往“中國風”方向進行創作。

尋找周杰倫

“夕陽紅”粉絲應該也都知道,周杰倫的出道其實非常偶然。

周杰倫本是作為幕後創作人員為歌手服務的,但劉德華、張惠妹等歌手紛紛退回了周杰倫的歌曲,才“被迫”作為歌手演唱自己的作品,這才觸發了新一輪的音樂審美。

00年代末起:偶像階段

說不太清楚從什麼時候起,音樂明星開始進入了偶像階段,但這背後應該與韓流的影響及互聯網的普及有關。

韓國流行文化的引入,帶來了一種工業化的明星養成模式,明星更多面向粉絲群體,強調“人設”和“陪伴感”,尤其是練習生制度,給粉絲群體一種養成遊戲的體驗;

另一方面互聯網的興起讓傳統媒體的影響力減弱,用戶的注意力分散,流量經濟的重要性凸顯。

偶像養成化的好處是明星群體更面向用戶需求,因此偶像不大需要花大精力參與幕後工作,而更加註重舞臺表演的全面發展,比如說唱、跳、rap等;

壞處在於過於注重“人設”,而導致人物形象的表面化,而且似乎很少有拿出手的專業作品,讓不少人認為只是一個花瓶。

不過,今天偶像歌手(流量歌手)中也有一些創作型的歌手,但他們的創作才華相比上一代歌手而言,受到了更多爭議。

尋找周杰倫

02

流量明星的矛盾與尷尬

周杰倫和蔡徐坤確實是兩個時代下迥然不同的明星,粉絲喜歡他們的點也有很大差異。

周杰倫通過優質的音樂作品打動當年的學生群體,早期周杰倫的標籤還有“說唱”,家長們常常評價早期周杰倫“唱歌咬字不清”,周杰倫後期更偏向重點宣傳“中國風”。

周杰倫的跨時代意義在於,他的走紅對國內(甚至整個亞裔群體)後續的文化審美及音樂創作上有挺深遠的影響。

而蔡徐坤更多是通過男團選秀綜藝備受關注,但粉絲人群估計也主要集中在選秀綜藝的觀眾中。

根據我們做的簡單調查(未必準確)來看,蔡徐坤的粉絲因為認為蔡徐坤“很努力”“很勵志”“很青春”而成為ikun。

這說明了新生代對偶像的動情點在於經紀團隊包裝出來的偶像人設。

在偶像人設與流量經濟的加持下,音樂作品本身未必成為音樂偶像的側重點。

在90年代我們可以在大街上聽到“四大天王”、張國榮等歌手的流行歌,在00年後我們可以聽到大街小巷的周杰倫,而如今奶茶店們放的並不是蔡徐坤等流量明星的成名曲,而是抖音熱門歌單。

流量明星進入了一種矛盾而尷尬的境地,一方面在微博等線上平臺具有非常大的流量影響力,而另一方面在流行音樂本身上,相比於抖音神曲們卻存在流量及影響力的匱乏。

"

網友在豆瓣上的一次無心發帖,引來了一場“周杰倫PK蔡徐坤”的大型互聯網行為藝術。

在周杰倫登頂微博超話第一後,幫Jay打榜的“夕陽紅”群體通常會自我感動,認為終於捍衛了一把美好青春,並且給了現在的年輕人一點微不足道的人生經驗;

而ikun們也許會投以鄙夷,心想“都這麼大人了能不能成熟穩重一點?”,隨後宣佈從此退出微博各項數據榜單競爭。

人民日報評論超話打榜事件稱“偶像會發光”,但不難看出,兩代人的偶像審美座標早已分野。

尋找周杰倫

01

移動的音樂偶像座標

不同代際對偶像的審美偏好與定義都不同,這背後自然是時代背景與人群心理的變化。

在我們看來,歌手偶像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90年代:歌手階段

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流行樂壇偶像更多由純粹的歌手把持,典型如香港的“四大天王”、臺灣的張雨生、張惠妹師徒倆。

這個時期的音樂明星是演繹型的歌手,在明星的背後通常有一個創作團隊進行作詞、作曲、編曲,歌手主要的功能在於表演與演繹作品。

因此這個階段的歌手通常是非音樂專業出身,但唱功都非常好。

拿標誌性的“四大天王”來說,張學友通過業餘歌手大賽出道、劉德華是無線培訓班演員出道、黎明是新秀歌手賽出道、郭富城則是在TVB舞蹈班被注意。

早期這些歌手明星更多是聚焦於臺前演繹,很少深入到幕後製作。

尋找周杰倫

千禧後:創作人階段

2000年後,音樂明星開始被音樂創作人佔據,標誌性事件就是周杰倫於2000年發佈首張專輯《Jay》而被廣大學生群體喜愛。

同時期的還有林俊杰、王力宏、陶喆等創作型歌手,而他們的音樂作品可以說影響了整個流行樂壇,不少同時期的其他歌手都會採用周杰倫等人的作曲作品作為主打歌。

由於這類創作型歌手不僅要作為歌手進行歌曲演繹,還要做許多歌曲創作及幕後製作的工作,因此他們大多都受過專業音樂教育。

在專業素質審美上不俗,但在唱功(尤其是早期)上比不過專業歌手。

周杰倫自小受鋼琴教育、林俊杰有出道前便有長期創作經驗、陶喆父親本身就是歌手、王力宏更是伯克利畢業。

有意思的是,他們四個都有往“中國風”方向進行創作。

尋找周杰倫

“夕陽紅”粉絲應該也都知道,周杰倫的出道其實非常偶然。

周杰倫本是作為幕後創作人員為歌手服務的,但劉德華、張惠妹等歌手紛紛退回了周杰倫的歌曲,才“被迫”作為歌手演唱自己的作品,這才觸發了新一輪的音樂審美。

00年代末起:偶像階段

說不太清楚從什麼時候起,音樂明星開始進入了偶像階段,但這背後應該與韓流的影響及互聯網的普及有關。

韓國流行文化的引入,帶來了一種工業化的明星養成模式,明星更多面向粉絲群體,強調“人設”和“陪伴感”,尤其是練習生制度,給粉絲群體一種養成遊戲的體驗;

另一方面互聯網的興起讓傳統媒體的影響力減弱,用戶的注意力分散,流量經濟的重要性凸顯。

偶像養成化的好處是明星群體更面向用戶需求,因此偶像不大需要花大精力參與幕後工作,而更加註重舞臺表演的全面發展,比如說唱、跳、rap等;

壞處在於過於注重“人設”,而導致人物形象的表面化,而且似乎很少有拿出手的專業作品,讓不少人認為只是一個花瓶。

不過,今天偶像歌手(流量歌手)中也有一些創作型的歌手,但他們的創作才華相比上一代歌手而言,受到了更多爭議。

尋找周杰倫

02

流量明星的矛盾與尷尬

周杰倫和蔡徐坤確實是兩個時代下迥然不同的明星,粉絲喜歡他們的點也有很大差異。

周杰倫通過優質的音樂作品打動當年的學生群體,早期周杰倫的標籤還有“說唱”,家長們常常評價早期周杰倫“唱歌咬字不清”,周杰倫後期更偏向重點宣傳“中國風”。

周杰倫的跨時代意義在於,他的走紅對國內(甚至整個亞裔群體)後續的文化審美及音樂創作上有挺深遠的影響。

而蔡徐坤更多是通過男團選秀綜藝備受關注,但粉絲人群估計也主要集中在選秀綜藝的觀眾中。

根據我們做的簡單調查(未必準確)來看,蔡徐坤的粉絲因為認為蔡徐坤“很努力”“很勵志”“很青春”而成為ikun。

這說明了新生代對偶像的動情點在於經紀團隊包裝出來的偶像人設。

在偶像人設與流量經濟的加持下,音樂作品本身未必成為音樂偶像的側重點。

在90年代我們可以在大街上聽到“四大天王”、張國榮等歌手的流行歌,在00年後我們可以聽到大街小巷的周杰倫,而如今奶茶店們放的並不是蔡徐坤等流量明星的成名曲,而是抖音熱門歌單。

流量明星進入了一種矛盾而尷尬的境地,一方面在微博等線上平臺具有非常大的流量影響力,而另一方面在流行音樂本身上,相比於抖音神曲們卻存在流量及影響力的匱乏。

尋找周杰倫

不少官媒黨媒已經點評過“流量明星”現象多次

03

尋找周杰倫

如今的音樂作品分發體系與二十年前自然大不相同。

以往是媒介壟斷時代,廠商不大需要為用戶注意力發愁,專業媒體編輯通常擁有較大的影響力,在專業作品創作上無需過於刻意去迎合大眾,而關鍵是打動具有影響力的專業人士,因此作品本身的“音樂性”更加重要。

尤其是創作型歌手作品通常有明顯的自我表達傾向與專業追求,而不像今天許多工業化作品在音樂元素上的大同小異。

可能也正是對專業影響力的重視,周杰倫也曾對當年金曲獎落選而耿耿於懷。

如今媒介碎片化了、流量分散了,想要做出全民影響力的音樂作品在傳播上的難度就非常大,音樂產品的重點並不在於音樂專業上的水準,而是如何匹配當下的用戶情緒。

我們在《樂隊沒有夏天》一文中曾說過,樂評人的時代已經過去,媒體重要性大不如前,用戶本身反客為主。

如同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衝擊一樣,傳統媒體更多在於嚴謹的新聞報道及評論,而不少新媒體的成功之道在於“人設”及給予用戶“陪伴感”,這其實是另一種流量經濟下的用戶養成遊戲。

媒介碎片、流量分散的另一個表現在於當代年輕人在審美上的多元,周杰倫當年的粉絲群體主要通過男同學驅動,從而進一步影響了整個學生群體。

而如今ikun似乎多由女生組成,我們所接觸的Z世代男生很難粉上蔡徐坤這類“養成系”偶像,而更偏向於喜歡國外的街頭嘻哈說唱等歌手。

"

網友在豆瓣上的一次無心發帖,引來了一場“周杰倫PK蔡徐坤”的大型互聯網行為藝術。

在周杰倫登頂微博超話第一後,幫Jay打榜的“夕陽紅”群體通常會自我感動,認為終於捍衛了一把美好青春,並且給了現在的年輕人一點微不足道的人生經驗;

而ikun們也許會投以鄙夷,心想“都這麼大人了能不能成熟穩重一點?”,隨後宣佈從此退出微博各項數據榜單競爭。

人民日報評論超話打榜事件稱“偶像會發光”,但不難看出,兩代人的偶像審美座標早已分野。

尋找周杰倫

01

移動的音樂偶像座標

不同代際對偶像的審美偏好與定義都不同,這背後自然是時代背景與人群心理的變化。

在我們看來,歌手偶像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90年代:歌手階段

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流行樂壇偶像更多由純粹的歌手把持,典型如香港的“四大天王”、臺灣的張雨生、張惠妹師徒倆。

這個時期的音樂明星是演繹型的歌手,在明星的背後通常有一個創作團隊進行作詞、作曲、編曲,歌手主要的功能在於表演與演繹作品。

因此這個階段的歌手通常是非音樂專業出身,但唱功都非常好。

拿標誌性的“四大天王”來說,張學友通過業餘歌手大賽出道、劉德華是無線培訓班演員出道、黎明是新秀歌手賽出道、郭富城則是在TVB舞蹈班被注意。

早期這些歌手明星更多是聚焦於臺前演繹,很少深入到幕後製作。

尋找周杰倫

千禧後:創作人階段

2000年後,音樂明星開始被音樂創作人佔據,標誌性事件就是周杰倫於2000年發佈首張專輯《Jay》而被廣大學生群體喜愛。

同時期的還有林俊杰、王力宏、陶喆等創作型歌手,而他們的音樂作品可以說影響了整個流行樂壇,不少同時期的其他歌手都會採用周杰倫等人的作曲作品作為主打歌。

由於這類創作型歌手不僅要作為歌手進行歌曲演繹,還要做許多歌曲創作及幕後製作的工作,因此他們大多都受過專業音樂教育。

在專業素質審美上不俗,但在唱功(尤其是早期)上比不過專業歌手。

周杰倫自小受鋼琴教育、林俊杰有出道前便有長期創作經驗、陶喆父親本身就是歌手、王力宏更是伯克利畢業。

有意思的是,他們四個都有往“中國風”方向進行創作。

尋找周杰倫

“夕陽紅”粉絲應該也都知道,周杰倫的出道其實非常偶然。

周杰倫本是作為幕後創作人員為歌手服務的,但劉德華、張惠妹等歌手紛紛退回了周杰倫的歌曲,才“被迫”作為歌手演唱自己的作品,這才觸發了新一輪的音樂審美。

00年代末起:偶像階段

說不太清楚從什麼時候起,音樂明星開始進入了偶像階段,但這背後應該與韓流的影響及互聯網的普及有關。

韓國流行文化的引入,帶來了一種工業化的明星養成模式,明星更多面向粉絲群體,強調“人設”和“陪伴感”,尤其是練習生制度,給粉絲群體一種養成遊戲的體驗;

另一方面互聯網的興起讓傳統媒體的影響力減弱,用戶的注意力分散,流量經濟的重要性凸顯。

偶像養成化的好處是明星群體更面向用戶需求,因此偶像不大需要花大精力參與幕後工作,而更加註重舞臺表演的全面發展,比如說唱、跳、rap等;

壞處在於過於注重“人設”,而導致人物形象的表面化,而且似乎很少有拿出手的專業作品,讓不少人認為只是一個花瓶。

不過,今天偶像歌手(流量歌手)中也有一些創作型的歌手,但他們的創作才華相比上一代歌手而言,受到了更多爭議。

尋找周杰倫

02

流量明星的矛盾與尷尬

周杰倫和蔡徐坤確實是兩個時代下迥然不同的明星,粉絲喜歡他們的點也有很大差異。

周杰倫通過優質的音樂作品打動當年的學生群體,早期周杰倫的標籤還有“說唱”,家長們常常評價早期周杰倫“唱歌咬字不清”,周杰倫後期更偏向重點宣傳“中國風”。

周杰倫的跨時代意義在於,他的走紅對國內(甚至整個亞裔群體)後續的文化審美及音樂創作上有挺深遠的影響。

而蔡徐坤更多是通過男團選秀綜藝備受關注,但粉絲人群估計也主要集中在選秀綜藝的觀眾中。

根據我們做的簡單調查(未必準確)來看,蔡徐坤的粉絲因為認為蔡徐坤“很努力”“很勵志”“很青春”而成為ikun。

這說明了新生代對偶像的動情點在於經紀團隊包裝出來的偶像人設。

在偶像人設與流量經濟的加持下,音樂作品本身未必成為音樂偶像的側重點。

在90年代我們可以在大街上聽到“四大天王”、張國榮等歌手的流行歌,在00年後我們可以聽到大街小巷的周杰倫,而如今奶茶店們放的並不是蔡徐坤等流量明星的成名曲,而是抖音熱門歌單。

流量明星進入了一種矛盾而尷尬的境地,一方面在微博等線上平臺具有非常大的流量影響力,而另一方面在流行音樂本身上,相比於抖音神曲們卻存在流量及影響力的匱乏。

尋找周杰倫

不少官媒黨媒已經點評過“流量明星”現象多次

03

尋找周杰倫

如今的音樂作品分發體系與二十年前自然大不相同。

以往是媒介壟斷時代,廠商不大需要為用戶注意力發愁,專業媒體編輯通常擁有較大的影響力,在專業作品創作上無需過於刻意去迎合大眾,而關鍵是打動具有影響力的專業人士,因此作品本身的“音樂性”更加重要。

尤其是創作型歌手作品通常有明顯的自我表達傾向與專業追求,而不像今天許多工業化作品在音樂元素上的大同小異。

可能也正是對專業影響力的重視,周杰倫也曾對當年金曲獎落選而耿耿於懷。

如今媒介碎片化了、流量分散了,想要做出全民影響力的音樂作品在傳播上的難度就非常大,音樂產品的重點並不在於音樂專業上的水準,而是如何匹配當下的用戶情緒。

我們在《樂隊沒有夏天》一文中曾說過,樂評人的時代已經過去,媒體重要性大不如前,用戶本身反客為主。

如同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衝擊一樣,傳統媒體更多在於嚴謹的新聞報道及評論,而不少新媒體的成功之道在於“人設”及給予用戶“陪伴感”,這其實是另一種流量經濟下的用戶養成遊戲。

媒介碎片、流量分散的另一個表現在於當代年輕人在審美上的多元,周杰倫當年的粉絲群體主要通過男同學驅動,從而進一步影響了整個學生群體。

而如今ikun似乎多由女生組成,我們所接觸的Z世代男生很難粉上蔡徐坤這類“養成系”偶像,而更偏向於喜歡國外的街頭嘻哈說唱等歌手。

尋找周杰倫

EXO時期的吳亦凡與周杰倫合影

熟悉傳播體操的朋友們應該知道,我們在流行文化上的判斷相對保守悲觀,我們認為可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無法再出現周杰倫式的流行音樂偶像了。

下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流行音樂明星確實可能會出現在“流量明星”中,但這非常考驗明星本人的專業追求及自我突破,同時也要有打破“流量遊戲”的勇氣。

“夕陽紅”們反對的並不是蔡徐坤們的流量熱度,也並非ikun們的瘋狂注水刷榜,而是在流量時代的商業規則下太久沒有驚豔的好作品出現,用戶流量導向下,大眾在音樂專業審美上正原地踏步甚至幼稚化。

結語

2003年,電影《尋找周杰倫》上映,周杰倫的歌迷們興奮觀影之後難免大失所望,整部影片中周杰倫出鏡時間只有最後兩分鐘,但周杰倫卻串起了整個影片的故事線。

今天,我們或許應該去尋找下一個周杰倫了,儘管“那個人”在流量舞臺上的戲份也許並不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