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落顯忠誠 老實見黨性

周恩來 文章 時政 解放軍報融媒體 2017-04-14

編者按:講真話,是做人品質,也是黨性要求。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指出,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對黨忠誠老實、光明磊落,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如實向黨反映和報告情況,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反對弄虛作假、虛報浮誇,反對隱瞞實情、報喜不報憂。可見,黨內政治生活中,共產黨員敢講真話、願講真話,本質是忠誠,要義在老實,也是愛黨、護黨、為黨的具體體現。本期“修養視點”的三篇文章,圍繞怎樣講真話和老實做人做事,與讀者探討交流,形成共識。

黨內應該“打開天窗說亮話”

▉劉師苑

“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有人以此為做人處世的信條。堅持“假話全不說”,這是很高的道德底線;主張“真話不全說”,用之於處世智慧則可,但對於共產黨員而言,在黨內政治生活中則不可有“真話不全說”。

黨內政治生活中“真話不全說”,會貽害事業、耽誤同志。試想,如果對單位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閃爍其詞,說一半留一半,就可能有過半的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如果對身邊同志背離黨性的言行含糊其詞,重的不講揀輕的講,就可能使身邊同志認識不到錯誤,在犯錯甚至犯罪的道路上一步步滑向深淵;如果在研究重大問題時不將掌握的實情和盤托出,信息失真必然導致決策失誤。所以,黨內政治生活中“真話不全說”,既不符合優良傳統,也是對組織、對同志和對自己的不負責。

對共產黨員而言,應該是無話不對黨說,這也是一名黨員對黨絕對忠誠的體現。現在,有些黨員在黨內政治生活中講真話有保留,看起來是顧忌說話的環境、上級的態度、同志的感受,實則是一種趨利避害。“逢人且說三分話”,丟了的恰恰是對組織和同志的“一片心”。古人尚且能“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們又豈能汲汲於一己之私?從入黨第一天起,我們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給了黨,如果糾結於個人一點私利、一份偏執,連真話、心裡話都不敢對組織“竹筒倒豆子”痛快講,那還談什麼忠誠?

黨員領導幹部肩上有千鈞重擔,身後有千軍萬馬,是強軍興軍的骨幹力量,在強調講真話這個問題上必須標準更高,以身示範,做到在黨內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一則補“鈣”。“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當前,要深入系統地學習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堅定看齊追隨,時刻不忘初心,讓理想信念的“鈣”密度更高,講真話、報實情的底氣更足,求實崇真的作風更加過硬。二則礪“膽”。“千夫諾諾,不如一士諤諤”。要帶頭堅守黨性,深入實際而不浮躁,獨立思考而不跟風,敢講真話而不人云亦云,如實向黨反映和報告情況,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態度,暢所欲言、敢於直言,這也正是共產黨人赤膽忠心的人格魅力所在。三則靜“心”。淡泊名利,管住慾望,時刻保持感恩心、平常心、進取心,做到心不動於利益、目不眩於誘惑,方能“物物而不物於物”,不讓名利之誘使真話梗於喉,不因五色之惑把實情嚥進肚。

一位哲人說過,一個人從另一個人的諍言中所得來的光明,比從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斷力中得來的光明更乾淨、純粹。對同志如此,對組織亦然。領導幹部應帶頭培育“敢說實話、道盡真話”的土壤,讓敢於發聲、敞開心扉的人得到褒獎,讓耍小聰明、藏著掖著的人受到批評,讓“打開天窗說亮話”在黨內政治生活中蔚成風氣。當然,講真話也應考慮方式方法,使人容易接受,這樣才能達到促進事業發展、保持黨組織純潔的目的。

(作者單位:無錫聯勤保障中心)

實踐要義在於“老實”

■廖福安

我們黨一貫倡導“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這也是共產黨員做人、說話、辦事應遵循的原則和標準。

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關鍵之點是“實”。實,是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要求做一切工作必須從實際出發,必須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必須要有務實的工作作風。如此,才能獲取真知,工作才能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開出實花結出碩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任務不可謂不重,困難不可謂不大。而戰勝困難,實現目標,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這是取勝之道、制勝之寶。

實的對立面是虛、假、浮。虛者,只空談,不實幹。常常表現為,紙上寫了,牆上貼了,嘴上也說了,可就是不見行動,“只聞雷聲不見雨”。結果可想而知,既不會開花更不會結果。假者,言不由衷,言不由實,言行不一,以假代真。常常表現為,把問題美化為成績,把平庸誇大為優秀,把小成績說成是大業績,等等。如此說假話,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浮者,漂於上邊,遠離實際。常常表現為,身入基層而沒有深入基層,做做樣子而不是做好樣子,淺嘗輒止而不去下真功夫,等等。以上種種表現,是“實”的大敵,不堅決糾正,工作就落不到實處,只會落到虛處、空處。

幹部形象也是幹事導向。作為黨員領導幹部,更重要的是靠自身良好形象感染和影響群眾。群眾衡量幹部形象的標準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聽其言”,一個是“觀其行”。如果言為老實話,行為老實事,做到言為心聲,表裡如一,群眾就會在心中給你畫個好形象。周恩來同志說過,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這話很有哲理,因為獲取知識,增長本領,幹好本職工作,贏得組織和群眾信任,都需要老老實實。

也有人認為,做老實人吃虧。其實,這種觀點失之偏頗,如果全面地加以分析,就會得出另一個結論:做老實人並不吃虧。一者,個人雖然吃虧,事業卻受益;二者,大多數老實人不吃虧,吃虧者是個別的;三者,即便個別人吃了虧,也是一時的,不會是長久的。歸根結底,老實人不吃虧,不當老實人才會吃虧,而且往往吃大虧。在我們身邊就有許多這樣的例子,足以佐證。所以,我們應對“吃虧”一說有正確的認識,不要被錯誤的觀點誤導。提倡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領導幹部應身體力行,做出榜樣,這樣才能帶動群眾形成風氣。還有一點應該引起重視,就是建立鼓勵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的機制,使老實人真正“吃香”起來。如此,我們所倡導的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才會落到實處,結出豐碩果實。

(作者單位:武警安徽省總隊)

有一種忠誠

叫坦誠

▉趙建雄

能不能講真話、道實情,對於共產黨員而言,是檢驗是否對黨忠誠的重要方面。

天下至德,莫大於忠。忠誠作為黨員幹部的重要品質,突出反映在對黨不欺瞞,以赤誠之心對待組織,以坦誠態度對待同志。坦誠之於忠誠,是真心實意的交流碰撞,是披肝瀝膽的赤誠面對,是不計得失的患難與共,來不得半句假話謊言,容不得半點私心雜念。

坦誠不坦誠,群眾看得清。說真話道實情,是內心世界的自然流淌,不需要費盡心機去修飾、絞盡腦汁去掩藏。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真話是一箭中的、直擊核心的簡潔,讓人一聽就明白,一交流就共鳴。相反,如果心存雜念,就會用遮掩的語言來表達,讓人聽起來費勁,交流起來困難。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假忠誠、偽忠誠,能矇蔽人一時,但在群眾面前,很快就會露出狐狸的尾巴。其實,說真話最容易,“巧詐不如拙誠”。須知,一句謊話,需要用十句假話去堵漏,而且,謊言只能騙人一次,不信任卻會伴其一生。

言為心聲,行為言形。忠誠,表態容易,可以誓言鏗鏘;但衡量忠誠,則需“聽其言,觀其行”,更應看重的是行動,是實打實的表裡如一、磊落坦蕩。坦誠不坦誠,平時有蹤影,真實流露的心聲和刻意表達的言行,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境界。心中坦蕩蕩,行為亮堂堂。同樣,心中有雜念,動作就變形。比如,有的人為了進步不惜年齡造假,但面對“大師”卻生怕報錯生辰八字;有的人正式場合講馬列、私下場合犯自由主義,要求別人守規矩、自己卻在敗壞風氣;有的人隱瞞個人事項,不如實申報;有的人對自身缺點錯誤遮遮掩掩,上推下卸,強調客觀,等等。明裡一套、暗地一套,人前一套、背後一套,嘴上一套、行為一套,這不就是“兩面人”嗎?有人總結得好,真小人可恨,偽君子則可怕。

光明磊落、開誠佈公,既是對他人的尊重、對組織的忠誠,也是對自己的負責。分析不坦誠的原因,不外乎因為有缺點甚或有汙點,因而產生顧慮甚至懼怕心理。常識告訴我們,敞開心扉,春雨潤澤;關閉心門,病菌滋生。對問題的態度比問題本身更重要,越捂越被動,最後只能自食苦果。要認識到,組織是堅強的後盾、有力的靠山,無話不可對黨講。把自己的一切毫無保留地“晒”在組織面前,好比在陽光雨露下除菌固根,能使自己放下包袱,重整行裝,輕鬆前行。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不忘初心,就要始終牢記入黨時是怎麼講的;砥礪前行,就要時刻校正現在的思想言行。做到對黨忠誠老實,就要光明磊落,坦誠坦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什麼叫對黨忠誠、永不叛黨。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聯合指揮與參謀學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