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高產高效標準化生產技術模式

種植業 小麥 農資 農業 天山植保 天山植保 2017-10-18

小麥高產高效標準化生產技術模式

小麥高產高效標準化生產

技術概述:小麥高產高效標準化生產技術模式優化集成了秸稈還田、深鬆鎮壓耕層調優、按需補灌水肥一體化、規範化播種、病蟲草害綠色綜合防控等關鍵技術。通過秸稈粉碎還田及耕、鬆、耙、壓配合,創造合理的耕層結構,可有效解決常年少耕麥田犁底層上升加厚、耕層結構惡化,土壤肥力不高的問題;以寬幅、適時、適量、適墒等為重點的規範化播種則可確保苗齊、苗全、苗壯;按需補灌水肥一體化技術不僅能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和土壤貯水,顯著提高水分和肥料利用效率,大幅減少灌溉水和肥料投入,有效解決生產中水肥浪費嚴重的問題,而且填補了傳統生產模式中水肥機械化管理的空白。病蟲草害綠色綜合防控技術則通過統防統治,高效低毒農藥與飛機噴防及防飄對靶減量施藥植保機械相配合,不僅大幅減少農藥投入,而且有效降低生物災害損失,確保糧食和食品安全。

增產增效情況

與傳統管理模式相比,採用該技術模式,小麥增產幅度達到10%左右,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肥料利用率提高12%,農藥使用量減少10%以上。

技術要點

(一)優質高產小麥品種遴選

選用通過國家或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經當地試驗、示範,適應當地生產條件、單株生產力高、抗倒伏、抗病、抗逆性強、株型較緊湊、光合能力強、經濟系數高的冬性或半冬性優質專用高產小麥品種。

(二)秸稈還田與耕層調優

1. 秸稈還田

前茬是玉米的麥田,用玉米秸稈還田機粉碎1~2遍,秸稈長度5cm左右。

2. 耕、鬆、耙、壓配合

可採用深耕或深鬆的方法進行土壤耕作,兩者選一。

採用耕翻的麥田,耕深20~25cm。耕翻後及時耙地或鎮壓。不採用耕翻技術的麥田,每3年用深鬆機深鬆1年,深鬆深度30cm。深鬆後採用旋耕機旋耕2遍,旋耕深度15cm。旋耕機後需掛帶鎮壓器,以破碎土塊,及時壓實表層土壤,防止耕層過虛導致土壤失墒、影響播種出苗。

小麥高產高效標準化生產技術模式

小麥高產高效標準化生產技術

(三)規範化播種

1. 規範化築畦

採用噴灌、微噴灌、滴灌等設施灌溉的麥田不需築畦,以增加有效種植面積。畦灌麥田需採用節水的畦田規格。

2. 規範化播種

(1)播種期:以播種至越冬0℃以上積溫達600~650℃為宜。

(2)播種量:在適宜播種期內,分櫱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種,每畝基本苗15萬~18萬;分櫱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種,每畝基本苗12萬~16萬。

(3)播種方式、行距、深度:用小麥寬幅精播機播種。苗帶寬度8~10 cm,平均行距21~25 cm,播種深度3~5cm。

(4)播種後及時鎮壓

(四)按需補灌水肥一體化管理

1. 關鍵生育時期按需補灌

(1)播種時測定田間地表下0-20 cm和20-40cm土層土壤體積含水量。

(2)通過雨量數據採集器或從當地氣象局(站),依次獲取冬小麥播種至越冬、越冬至拔節、拔節至開花期間的自然降水量。

(3)依據作物按需補灌水肥一體化管理決策支持系統(http://www.cropswift.com/)確定播種期、越冬期、拔節期和開花期是否需要補灌,以及設施灌溉麥田所需補灌水量。

(4)畦灌麥田採用節水的畦田灌溉參數。

2. 水肥一體化管理

(1)依據土壤肥力、土壤質地、冬小麥目標產量確定全生育期肥料用量

常年秸稈還田、土壤速效鉀含量超過120毫克/千克、土壤質地為壤土或黏土的地塊,目標產量在9000~10500千克/公頃範圍內,全生育期施用純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的量分別為240、120、90~105千克/公頃;目標產量在7500~8500千克/公頃範圍內,全生育期施用純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的量分別為192、90、45~60千克/公頃。

土壤速效鉀含量低於120毫克/千克、土壤質地為粉壤土或砂壤土的地塊,目標產量在7500~8500千克/公頃範圍內,全生育期施用純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的量分別為192、90、60~90千克/公頃;土壤質地為砂土的地塊,目標產量在6000~7500千克/公頃範圍內,全生育期施用純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的量分別為150~180、60~90、60~90千克/公頃。

(2)播種時合理使用底肥

常年秸稈還田、土壤速效鉀含量超過120毫克/千克、土壤質地為壤土或黏土的地塊,目標產量在9000~10500千克/公頃範圍內,底施純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鉀的量佔其生育期總施用量的比例(重量比)分別為50%、100%、30%~50%;目標產量在7500~8500千克/公頃範圍內,底施純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鉀的量佔其生育期總施用量的比例(重量比)分別為50%、100%、0~50%。

土壤速效鉀含量低於120毫克/千克、土壤質地為粉壤土或砂壤土的地塊,目標產量在7500~8500千克/公頃範圍內,底施純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鉀的量佔其生育期總施用量的比例(重量比)分別為50%、100%、50%~100%;土壤質地為砂土的地塊,目標產量在6000~7500千克/公頃範圍內,底施純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鉀的量佔其生育期總施用量的比例(重量比)分別為50%、50%、50%。

(3)拔節期隨水施肥,水肥耦合一體化管理

常年秸稈還田、土壤速效鉀含量超過120毫克/千克、土壤質地為壤土或黏土的地塊,目標產量在9000~10500千克/公頃或7500~8500千克/公頃範圍內,拔節期灌水時將底肥施用後剩餘的氮肥和鉀肥隨灌溉水施入田間。

土壤速效鉀含量低於120毫克/千克、目標產量在7500~8500千克/公頃範圍內,土壤質地為粉壤土的地塊,拔節期灌水時將底肥施用後剩餘的氮肥隨灌溉水施入田間,土壤質地為砂壤土的地塊,拔節期灌水時,隨灌溉水施純氮和氧化鉀的量佔其生育期總施用量的比例(重量比)分別為30%和50%;土壤質地為砂土的地塊,目標產量在6000~7500千克/公頃範圍內,拔節期灌水時,隨灌溉水施純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鉀的量佔其生育期總施用量的比例(重量比)分別為30%、50%、30%。

(4)開花期隨水施肥,水肥耦合一體化管理:

土壤速效鉀含量低於120毫克/千克、土壤質地為砂壤土的地塊,目標產量在7500~8500千克/公頃範圍內,開花期灌水時,隨灌溉水施純氮的量佔其生育期總施用量的比例(重量比)為20%;土壤質地為砂土的地塊,目標產量在6000~7500千克/公頃範圍內,開花期灌水時,隨灌溉水施純氮和氧化鉀的量佔其生育期總施用量的比例(重量比)均為20%。

(五)病蟲草害綠色綜合防控

1. 種子處理:播種前用具殺蟲和殺菌作用的高效低毒的小麥專用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沒有包衣的種子要用藥劑拌種。

2. 土壤處理:地下害蟲發生嚴重的地塊,需配製毒土於耕地前均勻撒施。

3. 主要病蟲草害統防統治

(1)小麥生育期易發的主要病害包括條鏽病、赤黴病、白粉病、紋枯病,蟲害包括麥蚜、粘蟲、麥紅蜘蛛等。

(2)防治技術與方法

① 雜草防治:於冬前小麥分櫱期或越冬後小麥返青期,日平均氣溫在10℃時防除麥田雜草,

② 病蟲兼防兼治:

起身拔節期阻擊蔓延。該期以防治小麥紋枯、條鏽、白粉病等病害為重點,兼治紅蜘蛛和蚜蟲等蟲害,局部地塊防治小麥吸漿蟲。

抽穗至灌漿期一噴三防。抽穗揚花期是蚜蟲高發和鏽病、白粉病的流行關鍵期,該期遇雨或有霧高溼天氣,易誘發赤黴病。應以防治蚜蟲為主,兼治鏽病、白粉病、赤黴病等病害。開花以後,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實施“一噴三防”。

③ 大規模經營主體宜採用飛機大面積噴防,小規模地塊宜採用無人機或防飄對靶減量施藥植保機械噴防。

(六)非生物災害預防

1. 化控防倒:對旺長麥田或株高偏高的品種於起身期實施化控。

2. 抵禦乾熱風:孕穗期至灌漿期葉面噴肥或“一噴三防”,提倡適時微噴,降溫增溼。

(七)機械收穫:蠟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採用聯合收割機收割。提倡麥秸還田。實行單收、單打、單儲。

小麥高產高效標準化生產技術模式

小麥採收

適宜區域

黃淮和北部冬麥區水澆地麥田。

注意事項

1. 注重秸稈粉碎還田質量;秸稈量過大的地塊,提倡秸稈的綜合利用,部分回收與適量還田相結合。

2. 採用噴灌、微噴灌、滴灌等設施灌溉,需選用與之配套的溶肥注肥機械實施水肥一體化管理。

3. 水肥一體化宜採用液體肥料或可溶性固體肥料,如尿素、氯化鉀等。

4. 病蟲草害綠色綜合防控用藥必須符合國家對農藥的規定與要求。

來源:山東省農業12316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