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美豆期價可能突破8.5美元 中國大豆進口量將超過9000萬噸

種植業 美國 大豆 期貨 金融界 2017-05-19

編者按:5月10日-11日,由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與鄭州商品交易所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中國油菜籽產業發展大會暨油脂油料市場行情研討會”在湖北武漢召開。國內經濟學家、業內大佬和相關企業的450餘人圍繞臨儲菜油拍賣、國內油脂油料的供需狀況與價格走勢、飼料養殖業形勢與發展趨勢、基差點價及期權工具的應用、農產品投資機會、全球油脂油料市場形勢及影響因素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新銳的觀點、精準的市場行情研判、前瞻性的預測等,讓參會代表耳目一新,為困中求變的國內油脂油料產業提供了新的動能和智力支持。中國油菜籽產業發展大會至今已成功舉辦7屆,通過這一精品信息交流平臺,參會企業獲得了權威的行業發展研究成果和最新的國內外油脂油料資訊,對推動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有效融合,幫助國內加工和貿易企業、研究機構等及時把握產業發展趨勢和市場變化特徵具有積極作用。近日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將根據速記和現場錄音陸續整理出各位專家的講話供業內人士參考和學習。

全球油脂油料市場供需形勢分析與進口前景展望

路易達孚(中國)貿易有限公司油籽油料部副總經理李寧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主辦方能提供這樣一個機會給我,今天我主要給大家講一下2017年全球油脂油料市場供需形勢以及我們國家的進口前景。

我的討論從兩個方面來展開,大家都知道油脂油料是重要的蛋白類來源和食用油脂的重要構成。在過去十多年為什麼大豆進口和其他油脂油料進口持續保持快速和穩定的增長,這個裡面比較簡單的原因就是過去十多年中國飼料蛋白的需求也是非常健康、穩定的增加,平均增長率是6.4%,右邊的圖是中國總油脂的需求,包括直接食用的食品油,也包括工業用油,還有在食品工業的用油,這個增長率就沒有飼料蛋白增長率那麼高,平均增長率大概3%出頭一點,因為飼料蛋白和油脂的需求增加,形成了油脂油料進口增加的整個大格局。

現階段國際國內油脂油料市場總的情況有四個概括點,其中國內兩條,國際兩條。在南美大豆收穫基本告一段落的情況下,美豆目前的關注的焦點是美國天氣和非平衡表的因素,短期不看空。在過去兩年裡美國期貨市場受天氣影響,尤其是從美豆開始播種或者播種以後,我們就開始擔心美國的天氣會不會旱、澇,擔心的因素很多,今年也有這樣的情況,好在南美的天氣沒有像去年那樣出現很大的問題。但是轉過頭來看美國的播種期,大家會擔心近期美國的天氣是不是雨水下多了,即使播種順利結束了,今年六七月份是不是會碰到夏天的乾旱,這都是天氣因素。非平衡表因素,這個裡面構成比較多、比較複雜,最主要的原因是匯率、貨幣,包括在芝加哥交易所基金持倉的水平,在過去半年裡或者更短三個月裡面,持倉變化非常大,基金從看空谷物,看多油脂油料,目前在這個上面已經完全反過來了,在過去1月左右時間他們已經從淨多大豆類十幾萬單子,變成現在淨空十幾萬單子。所有這些問題最後還是歸根結底探討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天氣。最近美國的天氣,我暫時放一個假設,如果天氣沒問題美豆價格很有可能突破8.5美元的前期低點,雖然我本人不願意對這個價格有一個預測性的看法,但是這個裡面的8.5美元我想是為了說明天氣有多重要,不光是天氣壞對價格上漲有多重要,天氣好同樣對價格的下跌也是同樣重要,在後面的內容裡面還有一塊比較重要,就是巴西的雷亞爾是整個豆類體系非常重要的支點。

國內蛋白豆粕市場的概括點,5—7月份雖然南美季裝運數量巨大,導致國內豆粕市場5—7月份壓榨量很大,並且會比去年大,因為大供應量和到貨量都要比去年高,而且壓榨利潤和產品銷售也相對比去年更穩定,我會有這樣一個簡單的結論和概括點,同時,另外一個觀點是8—10月份整大豆和豆粕的庫存也要比去年同期相對要寬鬆。

國外棕櫚油的基本情況,棕櫚油的庫存我們認為正在逐步恢復到正常的水平,所謂正常水平不是歷史很高的值,至少在一年半比較嚴重的厄爾尼諾的水平之前的水平,從量上來說馬來西亞的庫存在190—200萬噸,相對來說是比較合理的庫存水平,我們認為馬來西亞的庫存恢復,或者說印尼加馬來西亞的庫存恢復正常水平大概在9月份以後。美國的豆油或者美洲的豆油主要變數是在美國生物柴油補貼政策,整個國際市場菜油和葵油的平衡表後期預計不會很寬鬆,這個後期包括16年結束以後的17、18年都在裡面。

國內油脂的情況,在三月份期貨價格一路下跌,最重要的論點或者大家最關心的話題是,中國國內豆油的庫存會不會暴漲,會不會增幅巨大,然後導致全國範圍內出現脹庫,現在通過整個4月包括5月上旬走完以後,發現國內豆油的庫存增幅要小於我們之前的預計,應該說脹庫不會是特別大概率地發生。進口菜油庫存預計在7—9月份會有所降低,但是從歷史角度來看仍是比較偏鬆的格局,這裡面對國內油脂來說有兩點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已經發生,在過去一年龐大的拍儲菜油庫存,可能是未來國內植物油的風險來源,另外是在過去幾個月到上半年,尤其是上半年後半段棕櫚油進口量的減少,有可能也會挽救下偏鬆植物油供應情況。

第一,世界蛋白市場,世界蛋白市場平衡表是非常寬鬆,並不是全部是因為平衡表本身的因素來決定平衡表的寬鬆,從2014年開始,過去原油市場的下跌,導致以盧布為代表的東歐貨幣貶值,導致了俄羅斯及部分前蘇聯國家在穀物的出口市場競爭力大幅度提高。所以在這個過程中,美國的生產也是相對比較正常,從2014年以後,包括近期中國的玉米去庫存,都會導致能量類穀物商品價格下降比較明顯,與它在種植帶或者在播種競爭面積的油脂油料的價格優勢就比較明顯,所以蛋白播種面積也會有所提高。

第二,比較好的種植利潤導致了大豆或者說其他穀物類的科技研發投入的增加,單產原來是圍繞著趨勢單產根據天氣不同的狀況上下波動,但是在過去幾年裡面,尤其是在2016年大大地超過趨勢單產的水平,創下了最高的單產。

第三,低蛋白粕價格比較大刺激中國以及全世界其他國家的蛋白粕的彈性需求。雖然彈性需求上漲比較快,但是連續的豐收或者連續接近豐收的作物狀況,還是沒有辦法來解決蛋白粕供應相對過剩的問題。

第四,平衡表外面的炒作題材,當然不僅限於這些因素,這些因素每個都可以拿出來說很長時間,但是要讓大家清楚大概在未來的3個月或者6個月,哪些因素會對平衡表或者商品價格,或者說供應的節奏起到明顯的作用。美元指數是過去一年或者說兩年一直影響豆類和穀物市場價格的因素,它和雷亞爾、比索、人民幣共同影響出口國的出口比價,進口國的套保或者說壓榨利潤。其中比索我想說一下,因為阿根廷的穀物和豆類出口都需要交出口稅的,但是從明年開始出口稅有一個規定會下調,這樣也可能會影響17、18年全球大豆的出口形勢。另外牽涉到一些非平衡表的因素,還有海運費、美國生物能源政策,也包括東南亞生物能源政策能不能得到落實,另外中國壓榨產能的分佈,包括我們最近討論比較多的菜籽,以及關於菜籽政策進口關稅方面的問題等等,這些都都構成了非平衡表類的問題,我們在下面都涉及到,我們看到這些因素或多或少在不同時間段對不同地區的豆類的平衡表都會起到重要或者相對重要的影響。

第五,美豆如果擴種或者繼續發展天氣升水,在6月份和7月份碰到的天氣問題,那麼它會迅速地傳導到中國的大連期貨以及中國的現貨市場,會使中國壓榨廠、飼料廠整個鏈條裡面的所謂應該持有商品的持貨人囤積大豆或者豆粕,從而會強化上漲行情,就是追漲殺跌,也算是非平衡表因素裡面的穀物影響,從原油影響盧布,進而去影響俄羅斯的穀物出口,進而影響世界種植比例的開始,2014年開始原油是加速下跌的,下跌的比例還比較高,從最高的90、100美金最低跌到了20美金左右。與此同時幾乎相關性非常強的是盧布迅速貶值,跟美元匯率相關性非常強地跟著原油價格在走,至少在開始的時候是這樣。所以我們看到在過去的四五年裡俄羅斯加烏克蘭的玉米,俄羅斯加烏克蘭的小麥出口量是急劇地上升,尤其是小麥,小麥出口量在國際平衡表如果到4500萬噸這個水平,佔比應該是非常強的。

這是我們看到的芝加哥玉米和小麥這兩種重要的穀物,受到了本身的週期,因為本身是天氣也比較好,產量比較高,平衡表因素也比較好,加上平衡表外因素間接的影響,玉米和小麥的價格已經連續好幾年在低位徘徊。玉米價格的低位徘徊會導致美豆和美玉米的比價突破正常時期的2.3這個水平期,如果在2.3以上會鼓勵多種大豆,在2.3以下會鼓勵多種玉米。

這是美國的播種面積在過去12年裡面的變化,在前期有漲有跌,但是在最近四年裡面它是持續地增加,這個圖跟我們相關性還是比較強的,尤其是今年至少在美國曆史上是創歷史記錄的一個面積,8900多萬英畝的播種面積同比增加7%左右,我們看到增加的面積也是主要來自於玉米或者說其他農產品類的轉換。

科技投入,有可能是科技的投入導致趨勢單產不斷改善,左邊的趨勢比較高,我把50年趨勢單產壓縮在裡面,實際上沒有這麼恐怖,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就不需要去開墾原始森林種更多的大豆,這樣就夠了,因為50年壓縮在一張表裡面看上去這個旋律還是比較嚇人,每年都有特別高的增長,雖然是50年,但是可以看到過去三年裡面其實增長還是挺恐怖的,因為它超過趨勢單產很多,我把它歸納為有可能是因為科技的投入導致了種子或者是其他種植技術的提升,所以它的單產有了非常顯著的增加,天氣是不錯,但是不管在哪個產地,8000多萬英畝這麼廣闊的地域都風調雨順,導致了所有的單產全部上升,這點有點太牽強,各方面的因素,可能科技因素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

右邊這張表最右邊的一根線是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的發佈的單產、收割面積推導出來的美豆產量,美豆雖然種植面積創了歷史最高,但是收穫的產量不如去年,甚至需要說明的是因為去年的單產實在是太高了,去年的趨勢單產是46,最後卻達到了52,實際單產比趨勢單產還要高出15%。

這是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字算出來的美國年度平衡表,左邊是出口數,如果按照趨勢單產我們認為出口數還是會比這幾年,就是明年比今年還是會略有增加的。右邊的這張圖,最右的三行是我假設的幾個單產,我看到上午也有嘉賓預測,是放在趨勢單產50和52,我這裡放得比較極端是為了強化一個概念,天氣對平衡表和對行情的影響會有多大,最右邊數過來第二行我們把單產放到了53.2,比趨勢單產大概高了10%,這樣的話大豆的產量會十分巨大,毫無疑問就是美國曆史最高的美豆的產量。壓榨量在今年的基礎上,因為沒有看到美國有最新的壓榨產能的形成,美國的壓榨量應該不會增加很大,放在1950這個數字。假設這麼大的總產,我們預測大豆價格應該是會下跌,升貼水也不是太看好,這樣就把正常的21億蒲式耳的出口數字調高到23億蒲式耳,即使這樣最後結轉庫存也是在8億蒲式耳以上,幾乎今天沒有人相信美國平衡表在7億蒲式耳以上,甚至沒法想象這麼高的產量導致了這樣的結轉。最右邊這一行,反過來假設發生了非常嚴重的天氣問題,這個天氣問題有可能出現持續的乾旱,這樣把單產比趨勢單產下降10%,假設出現44這樣的單產,芝加哥大豆期價在過程中肯定會上漲,我們拿掉了一部分出口需求,把出口需求放回到15、16年的這個水平,這樣算下來結轉庫存在4.2億蒲式耳,4.2億蒲式耳比14、15年略微減,從目前的價格來看,如果對應的4.2億蒲式耳,那很有可能芝加哥在今年價格的基礎上是漲10%、20%,可能更多,反過來講如果在8億蒲式耳上,前面8.5美元是有可能看到的,雖然我不太願意去預測價格。

這是我們看到今年最新的巴西和阿根廷的播種面積和產量,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巴西和阿根廷的產量比去年同期都是要增的,雖然播種面積去年跟今年差不多,比前幾年高很多,但實際上去年在收穫的時候巴西和阿根廷,尤其是阿根廷加烏拉圭遇到了比較嚴重洪澇的情況,這樣就導致阿根廷的產量實際上去年下降比較明顯的,今年阿根廷的產量沒問題,加上巴西兩個南美供應國,它們的大豆產量創了新高。

除了三個最主要的大豆出口國,簡單看一下加拿大和巴拉圭這三個國家的面積產量,在過去四到五年裡面,它的播種面積還是穩步增加的,最近的這一年都是最高的面積和最高的單產,這說明前面說的穀物的比價、天氣因素導致了我們在過去的一年裡各個產地都碰到了最高的收成。這個是我們根據趨勢單產放的美國大豆的結轉庫存,同樣我們用同一類的數量,來看美國和巴西和阿根廷相比較在各自同一年度的末端庫存水平是什麼樣的,美國增加的是特別明顯,當然今年晚上就有美國農業部的報告,有可能這個數字就會去調,因為情況隨時都在發生變化。出口節奏和出口量的數字方面,阿根廷的數字,結轉庫存今年跟去年比,預計不會有特別大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我剛才提到明年1月以後它的出口稅有可能會下調,今年看到比較好玩的事情阿根廷的收穫期在4月,主要出口月是在5、6、7這三個月,明年有可能看到1、2、3月阿根廷加入出口大軍向中國出口豆子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是它降稅的過程比較緩慢,它是按月降的,不是一步就降到位,有可能會比較慢,但是至少跟往年來比是有一個比較大的不同。

大豆單產的提高尤其是在巴西,抵消了雷亞爾的升值對巴西農民賣貨的影響。雷亞爾的波動從過去三年裡面先從貶值到高位,然後又開始一個升值的過程,對應的大豆的年份正好是在貶值時候,它要賣15年的豆子,在剛剛開始貶值的時候是2016年的高峰剛剛過,然後到2016年尾聲出口的時候它的貨幣開始加速升值,然後到了今年它也是走過的一波升值,這樣的話從3月份裡來看它的出口節奏的影響就會比較大。在2015年的時候巴西的結轉庫存其實是非常低的,因為它的貨幣鼓勵農民把豆子去賣了換成雷亞爾,其實2016年產量和2015年是持平的,但是結轉庫存增加了很多,但是從中國的進口節奏來看,在巴西的出口季二三四五幾個月份買到了巴西合適價格的豆子,但是到後面理論上在六七八九巴西也有出口的時候,並沒有出口更多的豆子,這個就是貨幣升值貶值的節奏導致了農民賣貨節奏的影響。按道理巴西今年賣貨很慢,量不應該很大,因為它的貨幣是在升值,但是今年在二三四月看到非常大量的巴西大豆出口額的數字,接下來五月的數字也不小,就是因為今年巴西巨大的單產加上巨大的總產,導致了貨幣在升值過程中,仍是有非常強的出口需求,總的出口節奏是慢了,但是量是增的,右邊是巴西大豆單產的變化。尤其是大豆的海運費,在過去兩年裡面已經走出了一個低谷,在3月份、4月份這兩個月其實對豆子的採購還是有影響的,至少心理上有影響,因為它有兩三個美金的漲幅,一個月要買1000萬噸的大豆的國家來說總量也不小,變動的量也不小,它已經離開底部好像要走出這個週期。

國內大豆和蛋白的情況,我主要也是從這三個對蛋白需求特別明顯的飼料品種和水產料來說蛋白的需求,16、17年度中國的蛋白需求是繼續保持穩定快速增長的,總蛋白的需求增長是5%,過去10年是6.4%的增幅。生豬存欄在一個上升週期,蛋雞存欄也在歷史高位,唯一略微有一點不同就是關於魚價,我們看到的是魚價在較長的歷史週期,它是屬於一個比較高的位置,從養魚的積極性會增加帶動後面的投苗數,至於這裡面能不能形成對飼料的最後需求,情況其實是很複雜,比方說廣州遇到的歷史性大雨,這些都會影響養殖戶的投苗以及購買飼料遠期的計劃。在總蛋白同比增加5%的同時,豆粕需求同比增長是9.5%,這裡面是因為整個蛋白需求太依賴豆粕了,其他的雜粕或者說DDGS進口,現在已經到了100萬噸,其他雜粕的退出也是導致中國非常依賴豆粕作為唯一的蛋白源,或者是接近唯一,因為它的依賴度非常高。大豆在南美產地的採購,採購保持一個叫即期採購的節奏,叫做即買即用的節奏,2月份巴西豆大量開始下來的時候,在二三四月看到非常大的週轉數量,這樣對應國內大豆到港量劇增的月份是5—7月,會是非常大的大豆到港量。同時根據自己的壓榨廠推論出國內同業大概有相當比例的預售,從這裡推斷大豆壓榨的開工率也會相應比較高,即使這樣,我們仍然有很多大豆的結轉庫存。8—10月份的豆粕飼料需求季節性增長的時候,因為我們看到巴西或者阿根廷過了它的主要出口月份以後,芝加哥的價格加上它的升水是呈一個輕微的近低遠高的結構,覺得這種結構可能對國內的油廠來說,略微買多一點也是風險可以控制,因為後面不太存在巴西那邊的升貼水的暴跌,因為它過了最主要的出口月份。

有一個疑問就是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主要是大豆供應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有這樣一個問題,8—10月份國內大豆及豆粕市場是否會出現季節性緊張,這裡面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有可能認為不會緊張的因素,看到在南美包括美國,美國也很少見的,在巴西出口的尾聲部分,6、7、8月份美國沒有出口中國的習慣和歷史,但是今年我們有可能看到連續12個月美國的豆子都有出口,在巴西、阿根廷、南美主要5、6、7這三個主要出口月美國可能會有大豆運到中國,而且有可能不是一個非常小的數字,可能會相對比這個數字要大一點。針對這個疑問一個觀點就是說產地主要是南美供應比去年要寬鬆很多,因為去年收割時是減產的。另外人民幣跟去年同期相比也沒有貶值趨勢,國內還是會保持買貨的節奏。4月份個人一直都這麼認為,覺得這個很正常,但是過了五一以後情況略微有一些變化,這個變化導致了國內國外兩個截然相反的因素,一個是產地貼水在目前價格上是在上漲,另外國內豆粕的基差是在下降,如果這兩個因素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面仍然共振或者說掌控這個市場,後面7—9月份的採購會不會慢下來啊。

這是為了說明前面情況的圖表,第一張是豬價,豬價從去年7月份最高點下來以後,正在緩慢地向下降,從另一方面也說明楊祕書長說的豬的存欄開始增加,總的豬價相對比較好,養殖利潤在比較健康區域裡面,這種形勢可能會持續。魚價過去幾年,很難看到魚價漲起來的那麼快那麼早,我們自然推論魚價起來那麼早,會不會導致今年魚苗的投放量會提前,而且量會比較大,這樣會對後期6、7、8月魚飼料蛋白需求上漲有一個實質性的影響,這是簡單用價格去推導養殖意向,主要為了說明剛才上面幾個觀點。

對於進口大豆數量,各個公司放的數額都不太一樣,我覺得大同小異,趨勢應該差不多,我們今年放的數字是9000萬噸以上,17/18年度放的數字更大,我們可能放到了9500—9600萬噸之間,這裡面對數字的說明主要有三個方面因素影響:一是養殖業的穩定發展,特別是生豬存欄數的快速增加,而且生豬在存欄數增加的情況下,它的養殖利潤也在健康水平之內,未來幾年生豬的週期還會持續,導致豆粕的需求是持續比較健康的增長。二是在豆粕依賴性越來越強的同時,在過去幾年,其他雜粕的供應一直是不穩定,或者是起不到替代作用。一個是棉粕,棉粕從傳統的華北、長江中下游包括湖北這一帶和新疆這三大主產區,現在只剩新疆主產區,如果新疆主產區不管是運棉籽還是棉粕過來,不光是成本的問題,物流安排也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菜粕的供應,菜籽的種植是逐年下滑的情況,在逐年下滑的過程當中,國產菜籽主要是用於小榨的,小榨的副產品由青餅變成黃餅,而黃餅在飼料的用處和價值遠遠低於正常的青餅或者正常的菜粕,這樣就會進一步退出了蛋白的使用領域。花生粕,作為花生產量是持續上漲的,但因為花生粕的佔比太小了,還不足以形成對豆粕的有效替代,或者影響比較大的替代。國產玉米蛋白粉的出口在增加。三是國產大豆增量會不會導致進口減少。2017年因為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中國的大豆跟美國一樣,大豆的播種面積擴大了,產量也會增加,我這裡寫的是300萬噸,可能是行業普遍認可的數字,區間在200—400萬噸之間,因為畢竟才開始種,從播種意向來看大概會有200—300萬產量的增加,這個產量的增加到年底會供應國內大豆壓榨或者食用,國產豆油會不會有產量的恢復,會不會影響進口豆油數量的增加。蛋白粕增長率在過去的五年裡面還是比較平衡的,而且量也是比較健康,在5%—9%之間。右邊這張圖是國產雜粕類,基本上不能對豆粕形成有效的替代。那麼進口的蛋白源像DDGS會不會對豆粕蛋白起到替代,從進口量來看因為“雙反”政策導致量的下降比較明顯,明年也不會讓它恢復,除非有政策上其他因素導致它迅速地恢復,但是目前來看還是願意把它放到跟今年一樣,進口的蛋白類也是維持非常低的位置。

這是我們看到在大豆銷售過程當中的兩根線,一根是近高遠低的線,是大豆壓榨利潤情況,我們看到最好的壓榨利潤出現在元月份,這張圖是我截圖3月某一年從4月份到年底的大豆壓榨圖和上面大豆一口價的線,我們忽略虛線部分,虛線部分只是跟上幾天的變動,從這根線非常明顯看到在過去一年半里面,壓榨利潤的圖基本上都是這樣的一個形態,這樣一個形態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一是壓榨利潤近高遠低或者近正遠負的格局決定了油廠買貨的節奏,就是即買即用,儘量去買靠近現貨月的船。二是中國大豆壓榨產能提高帶來的大豆、豆粕和豆油倉容的增加,對油廠增加了很大的調控餘地。在過去的幾年甚至在未來的幾年裡面,中國大豆壓榨或者其他油籽壓榨的產能還是有增加的可能性,或者說必然性,因為油廠的產能增加,油廠除了榨油設備外會有倉庫和成品庫,這樣就導致可以放下大豆產品類的倉容會增加,給油廠提供的調控餘地也會增加。三是5—7月份大豆還是比較寬鬆,通過不同的圖已經提了三遍,5—7月份的大豆庫存會很寬鬆,很寬鬆以後導致了豆粕的基差會下降,進而去影響壓榨利潤,這張圖說明有可能壓榨利潤也會變差,這樣可能會導致7—8月份比我們原來想象的進口數字會小,但是不要緊,因為今年前面的數字足夠大,如果每個月下降100萬噸或者幾十萬噸對後面的形勢產生不了決定性的作用,即使7—8月份進口有所減少,但是8—10月份國內大豆和豆粕市場也不會緊張。

有一個傳言今年國家可能繼續銷售臨儲大豆,拋售大豆之後是不是要輪進,如果輪進,我們不知道政策的因素最後會落實到什麼樣的節奏和數量,我們就妄言一下,假設有300萬噸或者400萬噸的進口融入,會不會導致17/18年度,或者說16/17年度進口大豆影響我們原來放的9000萬噸或者9500萬噸的數字,因為畢竟這個量比月間的波動幾十萬噸要大一些,因為沒有確切的說法。這張圖是長江流域對大連交易所的9月份豆粕的基差,是從1月份的高點然後4月份結束也是往下在走。因為最後期限迴歸的原理,最後9月份結束的時候期限肯定是縮窄的,至於能不能走出負數來那是另外一回事,至少在近年來沒有,因為對9月份供應期裡面總是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故事發生。這張圖本身代表在迴歸的過程當中,或者預期5—7月份國內壓榨量的增加,基差數在加速回歸,加速地往期現迴歸,右邊這張圖也是我們作為一個參考來看,是9月份對1月份的價差,大連期貨市場豆粕的價差,如果9月份結束,9月的價差還是維持正的非常高,那就說前面的供應是有問題的,如果在低的位置說明5—7月份的供應或者更長月份,包括8、9月份的供應是沒問題的,它就會在一個低位去運行價差,兩張圖也映證了5—7月份的供應相對是寬鬆的。

棕櫚油的問題我們是這麼看待的,產量在恢復,從目前來看恢復還是有一些不確定的因素。比如說定的馬來西亞200萬噸數字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同時銷售區印度也有增加庫存的需求,由於的產量恢復比較慢,如果庫存恢復到200萬噸的數量,需要在6、7、8、9月份都會有非常高的產量同比,因為去年是減產的過程,它要恢復產能必須要比去年異常大的同比增加才能恢復到正常的水平。

16/17年年末預計全球的葵油庫存是處於中性的水平,17/18年會變趨緊,主要原因從供應方面來說的,烏克蘭的面積是有所減少,但是同時印度和歐盟對葵油需求比較旺盛。菜油加拿大的面積略微提高,初步預計會增40萬噸,歐盟菜籽產量預計恢復,這兩天天氣都比較偏幹,所以情況還不是太明朗,也不是太樂觀,這樣看國際上的菜油不是很寬鬆,但同時也說明不是特別緊張,這是加拿大菜籽產量平衡表裡面的面積和產量,面積過去幾年一直沒有增,但是產量增加得飛常明顯,有天氣的因素,也有種植的因素。

過去一年多以來棕櫚油出現一波向上反彈的動力,就是厄爾尼諾強度非常強,趕上了上一個98年的強度帶來棕櫚油的減產,終於在去年到達了,因為厄爾尼諾發生的比較早,在2015年就有,但帶來的產量下降是從16年開始。目前按照厄爾尼諾氣候的傳統,應該是厄爾尼諾的轉拉尼娜,但是現在好像又變化了,因為強的厄爾尼諾沒有接著出現拉尼娜,有可能就會平穩,或者轉回厄爾尼諾都有可能。這是MPOB發佈的數字,昨天這張圖恢復還是比較高,這是同比,去年同期是在歷史上比較低的,這個增量是非常好的信號,說明產量在恢復,但是具體夠不夠這是另外一說的,有可能不夠,右邊的圖對照3月份的庫存來看,它是歷史相對比較低的位置,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庫存會迅速增加,但是之前的減產導致在主要銷區印度和中國都是一個低的棕櫚油庫存,所以在產量恢復增加本地庫存的情況下,它還得幫中國或者印度恢復庫存,這是從沒有考慮價格體系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的。葵油今年是中性,明年偏緊,中國和印度的進口量,印度的進口量放得必須非高,中國放得相對比較穩定,因為中國葵油消費作為健康油或者高端油,它是每幾年就會上幾個臺階的節奏。

國內油脂市場的幾點結論,一是豆油需求不會下降,因為棕櫚油在低庫存情況下,不能替代豆油的消費,所以豆油的消費會替換棕櫚油的消費,包括棕櫚油的散裝油或者中包裝的消費,導致豆油的需求會在五六月份季節性地快速增加。二是如果產地棕櫚油在9月底前庫存依然很緊,中國棕櫚油庫存也會在6—9月份再次降到很低的水平。三是關於菜油,進口菜油對拋儲菜油的反替換將持續發生,進口菜油庫存在9月底之前會從高點回落,但依然不緊張,這個結論也是之前講過的。四是拋儲菜油的庫存怎麼去影響市場。現在進口菜籽的部分,到了非常穩定的平臺期,右邊是中國菜籽產能的增加情況,其實產能還是增加很快的,尤其是在17/18年的增加幅度還是蠻大的,但是菜籽進口增量比較平穩。傳說的菜籽進口要取消進口關稅類似的傳言,從這個產能增加來看也不是不無道理,放開更多進口區域,中國菜籽產能在長江流域比較大,主要消費也在長江流域。國產菜籽產量,不管是統計局的數字還是最終用市場感覺的數字來說,感覺下降還是比較明顯的,今天非常高興聽到湖北省連續好多年排名中國菜籽產量最多省份,不是比價關係導致國產菜籽減量的,2015年前是國家補貼,而且菜籽的價格是非常高,即使這種情況下每年也在往下滑,各種各樣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因為菜籽的種植,尤其是收穫的季節消耗勞力,而且現在中國勞力結構是趨於老齡化和缺少化,所以在農村很難形成全國範圍內的菜籽播種面積的增加或者說產量增加。小麥跟菜籽的比價,小麥從過去三年裡面,從優勢變成不佔優勢,我們瞭解以後覺得小麥菜籽混種區很可能轉回不了菜籽。

下面是大家關注的問題豆油會不會全面脹庫?從下面幾個因素看不會發生,一是5—7月份大豆壓榨量。二是棕櫚油歷史低位,所以豆油脹庫的概率並不大。三是現在價格結構菜油不足以對豆油構成威脅,不管是進口菜油還是拋儲菜油。四是豆油在飼料裡面的需求沒有出現大降。這是講到非常傳統的也非常重要的兩個價差,一是在南美的豆油和棕櫚油的價差,去年9月份開始出現過非常低的豆油和棕櫚油的價差,基本上是一樣的價格,其實今年的4月份,現貨在某些天棕櫚油比菜油貴,這種情況會把棕櫚油的使用壓到純剛性,甚至比純剛性還要小,有其他油代替棕櫚油,棕櫚油的消費被壓到非常低的水平,它失去的份額大部分被豆油佔去,因為它跟豆油的價差是比較合適的,更鼓勵市場去用豆油。這張圖是長江流域一級菜跟一級豆的比較,從2015年10月份開始,我們把提貨週期放在45天,然後把精煉跟罐裝,運輸各個渠道再放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們推導出來去年3月份到6月份一級豆比一級菜還貴的情況下,其實菜油的消費是非常健康的,這樣的話就導致第一批拍賣菜籽油可能在那個階段快速消耗掉。但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豆油跟菜油的價差,菜油比豆油要貴400塊錢,期貨上要貴600塊錢,從這個圖上來講是有利於豆油的消費,不利於菜油的消費。棕櫚油進口減少,市場最後用得差不多,唯一的區別在5、6、7這三個月的進口數字,如果這個進口數字跟市場上現在大部分人預想一樣,非常大的概率是今年年底階段庫存是歷史最低的。豆油的消費還是位於第一位,因為大豆進口量太高了,它作為一個副產品來說產量是非常大了,導致所有油的進口量都在壓縮,雖然它的絕對值比較大。 謝謝大家!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