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中醫 養生 游泳 日本 桑拿 哮喘 心臟病 鼻炎 皮膚病 南方健康丨中醫養生 2019-09-01
"
"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中醫有很多關於病理的解釋,往往就來自於對自然現象直接或間接的取象類比。自然界中,江河湖泊之水在太陽光熱的作用下,被蒸發成水蒸氣,水蒸氣聚集在一起,形成雲,最後又變成了雨落下來。

"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中醫有很多關於病理的解釋,往往就來自於對自然現象直接或間接的取象類比。自然界中,江河湖泊之水在太陽光熱的作用下,被蒸發成水蒸氣,水蒸氣聚集在一起,形成雲,最後又變成了雨落下來。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在我們人體內,水液代謝也要依靠陽氣的作用。水液在體內是以"氣"的形式運行的,也就是說液態的水液需要轉化成氣才能運行到全身,這一轉化就需要陽氣的溫煦、氣化作用。離開了陽氣的氣化作用,人體內的水液代謝就無法進行。

以此,咱們再來看看中醫上所說的溼氣是怎麼回事。

"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中醫有很多關於病理的解釋,往往就來自於對自然現象直接或間接的取象類比。自然界中,江河湖泊之水在太陽光熱的作用下,被蒸發成水蒸氣,水蒸氣聚集在一起,形成雲,最後又變成了雨落下來。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在我們人體內,水液代謝也要依靠陽氣的作用。水液在體內是以"氣"的形式運行的,也就是說液態的水液需要轉化成氣才能運行到全身,這一轉化就需要陽氣的溫煦、氣化作用。離開了陽氣的氣化作用,人體內的水液代謝就無法進行。

以此,咱們再來看看中醫上所說的溼氣是怎麼回事。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認識溼氣

正常的溼氣其實是自然界萬物生長的一個必要條件,從來源上可以分為外溼和內溼

組織裡有體液,就連細胞也被體液所包圍。正因如此,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很重視人體內的水液代謝。

像上面這些正常的、生理的溼,我們稱之為溼氣,但是當溼氣太過,變成了異常的、病理的,這時候的溼就叫做溼邪了。舉個簡單的例子,植物本來需要兩天澆一次水,可我們若每天都澆上兩三次,過不了多久,這些植物就會爛根軟葉。人體也是如此,如果水溼過剩,排不出去的溼氣就變成溼邪,成為了致病的因素。

"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中醫有很多關於病理的解釋,往往就來自於對自然現象直接或間接的取象類比。自然界中,江河湖泊之水在太陽光熱的作用下,被蒸發成水蒸氣,水蒸氣聚集在一起,形成雲,最後又變成了雨落下來。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在我們人體內,水液代謝也要依靠陽氣的作用。水液在體內是以"氣"的形式運行的,也就是說液態的水液需要轉化成氣才能運行到全身,這一轉化就需要陽氣的溫煦、氣化作用。離開了陽氣的氣化作用,人體內的水液代謝就無法進行。

以此,咱們再來看看中醫上所說的溼氣是怎麼回事。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認識溼氣

正常的溼氣其實是自然界萬物生長的一個必要條件,從來源上可以分為外溼和內溼

組織裡有體液,就連細胞也被體液所包圍。正因如此,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很重視人體內的水液代謝。

像上面這些正常的、生理的溼,我們稱之為溼氣,但是當溼氣太過,變成了異常的、病理的,這時候的溼就叫做溼邪了。舉個簡單的例子,植物本來需要兩天澆一次水,可我們若每天都澆上兩三次,過不了多久,這些植物就會爛根軟葉。人體也是如此,如果水溼過剩,排不出去的溼氣就變成溼邪,成為了致病的因素。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溼邪造成的疾病,種類繁多,如果根據受邪的途徑也有內外之分。

外溼引起的疾病多是溼邪通過口鼻、肌表進入人體內的。比如天氣潮溼時久居溼地,露水很大時還在外勞作,淋雨或出汗後沒有及時擦乾身體等,都可能導致溼病;

內溼為病,多是脾胃功能受損造成的。中醫認為,脾胃主運化,如果脾胃功能正常,溼邪就會通過大小便等途徑排出體外;但如果脾胃虛弱,水溼就會滯留在體內,從而成為一種誘發疾病的因素。

溼氣多了不行,可也不能變少,否則就成了燥邪。如果身體出現了乾燥的現象,比如大便乾燥、皮膚幹、眼睛幹,甚至出現乾燥綜合症,就說明是身體內水溼太少了。

"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中醫有很多關於病理的解釋,往往就來自於對自然現象直接或間接的取象類比。自然界中,江河湖泊之水在太陽光熱的作用下,被蒸發成水蒸氣,水蒸氣聚集在一起,形成雲,最後又變成了雨落下來。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在我們人體內,水液代謝也要依靠陽氣的作用。水液在體內是以"氣"的形式運行的,也就是說液態的水液需要轉化成氣才能運行到全身,這一轉化就需要陽氣的溫煦、氣化作用。離開了陽氣的氣化作用,人體內的水液代謝就無法進行。

以此,咱們再來看看中醫上所說的溼氣是怎麼回事。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認識溼氣

正常的溼氣其實是自然界萬物生長的一個必要條件,從來源上可以分為外溼和內溼

組織裡有體液,就連細胞也被體液所包圍。正因如此,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很重視人體內的水液代謝。

像上面這些正常的、生理的溼,我們稱之為溼氣,但是當溼氣太過,變成了異常的、病理的,這時候的溼就叫做溼邪了。舉個簡單的例子,植物本來需要兩天澆一次水,可我們若每天都澆上兩三次,過不了多久,這些植物就會爛根軟葉。人體也是如此,如果水溼過剩,排不出去的溼氣就變成溼邪,成為了致病的因素。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溼邪造成的疾病,種類繁多,如果根據受邪的途徑也有內外之分。

外溼引起的疾病多是溼邪通過口鼻、肌表進入人體內的。比如天氣潮溼時久居溼地,露水很大時還在外勞作,淋雨或出汗後沒有及時擦乾身體等,都可能導致溼病;

內溼為病,多是脾胃功能受損造成的。中醫認為,脾胃主運化,如果脾胃功能正常,溼邪就會通過大小便等途徑排出體外;但如果脾胃虛弱,水溼就會滯留在體內,從而成為一種誘發疾病的因素。

溼氣多了不行,可也不能變少,否則就成了燥邪。如果身體出現了乾燥的現象,比如大便乾燥、皮膚幹、眼睛幹,甚至出現乾燥綜合症,就說明是身體內水溼太少了。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有時聽到病人說:"大夫啊,我早晨起來嘴特別幹,感覺舌頭都木在裡面了。"這就是"溼"少了,津液不足的表現。不過,口乾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溼多阻滯氣機,水液不能向上濡潤導致了口乾。"溼"少了,舌頭會變得瘦小,有的病人來就診時很直接地就說,覺得自己舌頭變短了。

同氣相求,外溼會引動內溼

為什麼有的人膝關節一疼,他就知道"明兒個要變天了"?這其實是外溼引動內溼造成的。

1、多溼:

口黏不爽,涎多痰多,脘腹痞滿,頭身困重,小便不利,便溏黏滯,足跗水腫,舌胖苔膩。

"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中醫有很多關於病理的解釋,往往就來自於對自然現象直接或間接的取象類比。自然界中,江河湖泊之水在太陽光熱的作用下,被蒸發成水蒸氣,水蒸氣聚集在一起,形成雲,最後又變成了雨落下來。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在我們人體內,水液代謝也要依靠陽氣的作用。水液在體內是以"氣"的形式運行的,也就是說液態的水液需要轉化成氣才能運行到全身,這一轉化就需要陽氣的溫煦、氣化作用。離開了陽氣的氣化作用,人體內的水液代謝就無法進行。

以此,咱們再來看看中醫上所說的溼氣是怎麼回事。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認識溼氣

正常的溼氣其實是自然界萬物生長的一個必要條件,從來源上可以分為外溼和內溼

組織裡有體液,就連細胞也被體液所包圍。正因如此,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很重視人體內的水液代謝。

像上面這些正常的、生理的溼,我們稱之為溼氣,但是當溼氣太過,變成了異常的、病理的,這時候的溼就叫做溼邪了。舉個簡單的例子,植物本來需要兩天澆一次水,可我們若每天都澆上兩三次,過不了多久,這些植物就會爛根軟葉。人體也是如此,如果水溼過剩,排不出去的溼氣就變成溼邪,成為了致病的因素。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溼邪造成的疾病,種類繁多,如果根據受邪的途徑也有內外之分。

外溼引起的疾病多是溼邪通過口鼻、肌表進入人體內的。比如天氣潮溼時久居溼地,露水很大時還在外勞作,淋雨或出汗後沒有及時擦乾身體等,都可能導致溼病;

內溼為病,多是脾胃功能受損造成的。中醫認為,脾胃主運化,如果脾胃功能正常,溼邪就會通過大小便等途徑排出體外;但如果脾胃虛弱,水溼就會滯留在體內,從而成為一種誘發疾病的因素。

溼氣多了不行,可也不能變少,否則就成了燥邪。如果身體出現了乾燥的現象,比如大便乾燥、皮膚幹、眼睛幹,甚至出現乾燥綜合症,就說明是身體內水溼太少了。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有時聽到病人說:"大夫啊,我早晨起來嘴特別幹,感覺舌頭都木在裡面了。"這就是"溼"少了,津液不足的表現。不過,口乾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溼多阻滯氣機,水液不能向上濡潤導致了口乾。"溼"少了,舌頭會變得瘦小,有的病人來就診時很直接地就說,覺得自己舌頭變短了。

同氣相求,外溼會引動內溼

為什麼有的人膝關節一疼,他就知道"明兒個要變天了"?這其實是外溼引動內溼造成的。

1、多溼:

口黏不爽,涎多痰多,脘腹痞滿,頭身困重,小便不利,便溏黏滯,足跗水腫,舌胖苔膩。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2、多燥:

口乾思飲,飲而不多,脘悶腹脹,四肢乏力,手足心熱,皮膚乾燥,大便乾結,舌紅少苔。

內溼引來外溼

如果把我們的身體比作一個房子,那內溼就好像房裡的"家賊",外溼就好比"外鬼"。俗語說"沒有家賊,引不來外鬼",一旦身體裡有了溼邪,外界若再有點兒風吹草動,二者就會同氣相求。

例如,在日本的梅雨季節,往往氣溫高、氣壓低,外部的溼就不容易散發,許多人因此感到胸悶、身重乏力、肌膚黏膩、汗出不爽,情緒也偏於沉鬱,加上生活習慣嗜茶飲酒,酷愛生冷,偏食甘味,所以很容易滋生內溼。

"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中醫有很多關於病理的解釋,往往就來自於對自然現象直接或間接的取象類比。自然界中,江河湖泊之水在太陽光熱的作用下,被蒸發成水蒸氣,水蒸氣聚集在一起,形成雲,最後又變成了雨落下來。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在我們人體內,水液代謝也要依靠陽氣的作用。水液在體內是以"氣"的形式運行的,也就是說液態的水液需要轉化成氣才能運行到全身,這一轉化就需要陽氣的溫煦、氣化作用。離開了陽氣的氣化作用,人體內的水液代謝就無法進行。

以此,咱們再來看看中醫上所說的溼氣是怎麼回事。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認識溼氣

正常的溼氣其實是自然界萬物生長的一個必要條件,從來源上可以分為外溼和內溼

組織裡有體液,就連細胞也被體液所包圍。正因如此,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很重視人體內的水液代謝。

像上面這些正常的、生理的溼,我們稱之為溼氣,但是當溼氣太過,變成了異常的、病理的,這時候的溼就叫做溼邪了。舉個簡單的例子,植物本來需要兩天澆一次水,可我們若每天都澆上兩三次,過不了多久,這些植物就會爛根軟葉。人體也是如此,如果水溼過剩,排不出去的溼氣就變成溼邪,成為了致病的因素。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溼邪造成的疾病,種類繁多,如果根據受邪的途徑也有內外之分。

外溼引起的疾病多是溼邪通過口鼻、肌表進入人體內的。比如天氣潮溼時久居溼地,露水很大時還在外勞作,淋雨或出汗後沒有及時擦乾身體等,都可能導致溼病;

內溼為病,多是脾胃功能受損造成的。中醫認為,脾胃主運化,如果脾胃功能正常,溼邪就會通過大小便等途徑排出體外;但如果脾胃虛弱,水溼就會滯留在體內,從而成為一種誘發疾病的因素。

溼氣多了不行,可也不能變少,否則就成了燥邪。如果身體出現了乾燥的現象,比如大便乾燥、皮膚幹、眼睛幹,甚至出現乾燥綜合症,就說明是身體內水溼太少了。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有時聽到病人說:"大夫啊,我早晨起來嘴特別幹,感覺舌頭都木在裡面了。"這就是"溼"少了,津液不足的表現。不過,口乾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溼多阻滯氣機,水液不能向上濡潤導致了口乾。"溼"少了,舌頭會變得瘦小,有的病人來就診時很直接地就說,覺得自己舌頭變短了。

同氣相求,外溼會引動內溼

為什麼有的人膝關節一疼,他就知道"明兒個要變天了"?這其實是外溼引動內溼造成的。

1、多溼:

口黏不爽,涎多痰多,脘腹痞滿,頭身困重,小便不利,便溏黏滯,足跗水腫,舌胖苔膩。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2、多燥:

口乾思飲,飲而不多,脘悶腹脹,四肢乏力,手足心熱,皮膚乾燥,大便乾結,舌紅少苔。

內溼引來外溼

如果把我們的身體比作一個房子,那內溼就好像房裡的"家賊",外溼就好比"外鬼"。俗語說"沒有家賊,引不來外鬼",一旦身體裡有了溼邪,外界若再有點兒風吹草動,二者就會同氣相求。

例如,在日本的梅雨季節,往往氣溫高、氣壓低,外部的溼就不容易散發,許多人因此感到胸悶、身重乏力、肌膚黏膩、汗出不爽,情緒也偏於沉鬱,加上生活習慣嗜茶飲酒,酷愛生冷,偏食甘味,所以很容易滋生內溼。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溼土之氣,同氣相求,造成了日本人氣虛、溼濁困重的體質。雖然他們的肌膚看起來很細膩,但大部分是因為外溼鬱於體表所致,所以近年來,日本的過敏性疾病逐年增多,特異性皮炎、哮喘、鼻炎、花粉症幾乎成為日本的國民病,而風溼性關節病、皮膚病、心臟病等也屢見不鮮。

溼病既然跟人們所處的外部環境,以及自己本身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那麼,我們要避免和祛除溼邪,就要從這兩個方面入手。

有些人會問,如果我身體有溼邪,那是不是平時我就不能游泳,要少泡腳、少洗澡,儘量少接觸外溼呢?

"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中醫有很多關於病理的解釋,往往就來自於對自然現象直接或間接的取象類比。自然界中,江河湖泊之水在太陽光熱的作用下,被蒸發成水蒸氣,水蒸氣聚集在一起,形成雲,最後又變成了雨落下來。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在我們人體內,水液代謝也要依靠陽氣的作用。水液在體內是以"氣"的形式運行的,也就是說液態的水液需要轉化成氣才能運行到全身,這一轉化就需要陽氣的溫煦、氣化作用。離開了陽氣的氣化作用,人體內的水液代謝就無法進行。

以此,咱們再來看看中醫上所說的溼氣是怎麼回事。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認識溼氣

正常的溼氣其實是自然界萬物生長的一個必要條件,從來源上可以分為外溼和內溼

組織裡有體液,就連細胞也被體液所包圍。正因如此,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很重視人體內的水液代謝。

像上面這些正常的、生理的溼,我們稱之為溼氣,但是當溼氣太過,變成了異常的、病理的,這時候的溼就叫做溼邪了。舉個簡單的例子,植物本來需要兩天澆一次水,可我們若每天都澆上兩三次,過不了多久,這些植物就會爛根軟葉。人體也是如此,如果水溼過剩,排不出去的溼氣就變成溼邪,成為了致病的因素。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溼邪造成的疾病,種類繁多,如果根據受邪的途徑也有內外之分。

外溼引起的疾病多是溼邪通過口鼻、肌表進入人體內的。比如天氣潮溼時久居溼地,露水很大時還在外勞作,淋雨或出汗後沒有及時擦乾身體等,都可能導致溼病;

內溼為病,多是脾胃功能受損造成的。中醫認為,脾胃主運化,如果脾胃功能正常,溼邪就會通過大小便等途徑排出體外;但如果脾胃虛弱,水溼就會滯留在體內,從而成為一種誘發疾病的因素。

溼氣多了不行,可也不能變少,否則就成了燥邪。如果身體出現了乾燥的現象,比如大便乾燥、皮膚幹、眼睛幹,甚至出現乾燥綜合症,就說明是身體內水溼太少了。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有時聽到病人說:"大夫啊,我早晨起來嘴特別幹,感覺舌頭都木在裡面了。"這就是"溼"少了,津液不足的表現。不過,口乾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溼多阻滯氣機,水液不能向上濡潤導致了口乾。"溼"少了,舌頭會變得瘦小,有的病人來就診時很直接地就說,覺得自己舌頭變短了。

同氣相求,外溼會引動內溼

為什麼有的人膝關節一疼,他就知道"明兒個要變天了"?這其實是外溼引動內溼造成的。

1、多溼:

口黏不爽,涎多痰多,脘腹痞滿,頭身困重,小便不利,便溏黏滯,足跗水腫,舌胖苔膩。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2、多燥:

口乾思飲,飲而不多,脘悶腹脹,四肢乏力,手足心熱,皮膚乾燥,大便乾結,舌紅少苔。

內溼引來外溼

如果把我們的身體比作一個房子,那內溼就好像房裡的"家賊",外溼就好比"外鬼"。俗語說"沒有家賊,引不來外鬼",一旦身體裡有了溼邪,外界若再有點兒風吹草動,二者就會同氣相求。

例如,在日本的梅雨季節,往往氣溫高、氣壓低,外部的溼就不容易散發,許多人因此感到胸悶、身重乏力、肌膚黏膩、汗出不爽,情緒也偏於沉鬱,加上生活習慣嗜茶飲酒,酷愛生冷,偏食甘味,所以很容易滋生內溼。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溼土之氣,同氣相求,造成了日本人氣虛、溼濁困重的體質。雖然他們的肌膚看起來很細膩,但大部分是因為外溼鬱於體表所致,所以近年來,日本的過敏性疾病逐年增多,特異性皮炎、哮喘、鼻炎、花粉症幾乎成為日本的國民病,而風溼性關節病、皮膚病、心臟病等也屢見不鮮。

溼病既然跟人們所處的外部環境,以及自己本身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那麼,我們要避免和祛除溼邪,就要從這兩個方面入手。

有些人會問,如果我身體有溼邪,那是不是平時我就不能游泳,要少泡腳、少洗澡,儘量少接觸外溼呢?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其實,外溼是需要在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才會導致體內溼邪加重。當你在泡腳和蒸桑拿的時候,反而可以通過發汗的方式排出部分溼邪。但是在泡腳、蒸桑拿或者洗澡、游泳結束後,一定要記得及時擦乾身體水分。尤其是在淋雨後,最好能擦至皮膚潮紅髮熱,然後再洗澡並換上乾燥的衣物。有的人剛脫掉潮溼的衣服,就馬上用熱水洗澡,這樣容易使寒溼入侵體內。同樣的,夏天大汗淋漓時也不可馬上洗冷水澡或去游泳,因為在汗孔未閉之時,容易讓寒溼之氣入侵。

您還有哪些健康養生方面的問題,頭條關注南方健康,三甲醫院醫生顧問持續為您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

"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中醫有很多關於病理的解釋,往往就來自於對自然現象直接或間接的取象類比。自然界中,江河湖泊之水在太陽光熱的作用下,被蒸發成水蒸氣,水蒸氣聚集在一起,形成雲,最後又變成了雨落下來。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在我們人體內,水液代謝也要依靠陽氣的作用。水液在體內是以"氣"的形式運行的,也就是說液態的水液需要轉化成氣才能運行到全身,這一轉化就需要陽氣的溫煦、氣化作用。離開了陽氣的氣化作用,人體內的水液代謝就無法進行。

以此,咱們再來看看中醫上所說的溼氣是怎麼回事。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認識溼氣

正常的溼氣其實是自然界萬物生長的一個必要條件,從來源上可以分為外溼和內溼

組織裡有體液,就連細胞也被體液所包圍。正因如此,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很重視人體內的水液代謝。

像上面這些正常的、生理的溼,我們稱之為溼氣,但是當溼氣太過,變成了異常的、病理的,這時候的溼就叫做溼邪了。舉個簡單的例子,植物本來需要兩天澆一次水,可我們若每天都澆上兩三次,過不了多久,這些植物就會爛根軟葉。人體也是如此,如果水溼過剩,排不出去的溼氣就變成溼邪,成為了致病的因素。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溼邪造成的疾病,種類繁多,如果根據受邪的途徑也有內外之分。

外溼引起的疾病多是溼邪通過口鼻、肌表進入人體內的。比如天氣潮溼時久居溼地,露水很大時還在外勞作,淋雨或出汗後沒有及時擦乾身體等,都可能導致溼病;

內溼為病,多是脾胃功能受損造成的。中醫認為,脾胃主運化,如果脾胃功能正常,溼邪就會通過大小便等途徑排出體外;但如果脾胃虛弱,水溼就會滯留在體內,從而成為一種誘發疾病的因素。

溼氣多了不行,可也不能變少,否則就成了燥邪。如果身體出現了乾燥的現象,比如大便乾燥、皮膚幹、眼睛幹,甚至出現乾燥綜合症,就說明是身體內水溼太少了。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有時聽到病人說:"大夫啊,我早晨起來嘴特別幹,感覺舌頭都木在裡面了。"這就是"溼"少了,津液不足的表現。不過,口乾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溼多阻滯氣機,水液不能向上濡潤導致了口乾。"溼"少了,舌頭會變得瘦小,有的病人來就診時很直接地就說,覺得自己舌頭變短了。

同氣相求,外溼會引動內溼

為什麼有的人膝關節一疼,他就知道"明兒個要變天了"?這其實是外溼引動內溼造成的。

1、多溼:

口黏不爽,涎多痰多,脘腹痞滿,頭身困重,小便不利,便溏黏滯,足跗水腫,舌胖苔膩。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2、多燥:

口乾思飲,飲而不多,脘悶腹脹,四肢乏力,手足心熱,皮膚乾燥,大便乾結,舌紅少苔。

內溼引來外溼

如果把我們的身體比作一個房子,那內溼就好像房裡的"家賊",外溼就好比"外鬼"。俗語說"沒有家賊,引不來外鬼",一旦身體裡有了溼邪,外界若再有點兒風吹草動,二者就會同氣相求。

例如,在日本的梅雨季節,往往氣溫高、氣壓低,外部的溼就不容易散發,許多人因此感到胸悶、身重乏力、肌膚黏膩、汗出不爽,情緒也偏於沉鬱,加上生活習慣嗜茶飲酒,酷愛生冷,偏食甘味,所以很容易滋生內溼。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溼土之氣,同氣相求,造成了日本人氣虛、溼濁困重的體質。雖然他們的肌膚看起來很細膩,但大部分是因為外溼鬱於體表所致,所以近年來,日本的過敏性疾病逐年增多,特異性皮炎、哮喘、鼻炎、花粉症幾乎成為日本的國民病,而風溼性關節病、皮膚病、心臟病等也屢見不鮮。

溼病既然跟人們所處的外部環境,以及自己本身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那麼,我們要避免和祛除溼邪,就要從這兩個方面入手。

有些人會問,如果我身體有溼邪,那是不是平時我就不能游泳,要少泡腳、少洗澡,儘量少接觸外溼呢?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溼氣 疾病 脾胃不和 口乾 頭暈

其實,外溼是需要在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才會導致體內溼邪加重。當你在泡腳和蒸桑拿的時候,反而可以通過發汗的方式排出部分溼邪。但是在泡腳、蒸桑拿或者洗澡、游泳結束後,一定要記得及時擦乾身體水分。尤其是在淋雨後,最好能擦至皮膚潮紅髮熱,然後再洗澡並換上乾燥的衣物。有的人剛脫掉潮溼的衣服,就馬上用熱水洗澡,這樣容易使寒溼入侵體內。同樣的,夏天大汗淋漓時也不可馬上洗冷水澡或去游泳,因為在汗孔未閉之時,容易讓寒溼之氣入侵。

您還有哪些健康養生方面的問題,頭條關注南方健康,三甲醫院醫生顧問持續為您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

闢謠:體內有溼氣避免游泳?醫生:外溼在2種情況下才會引導內溼

#我的養生日記##清風計劃# #健康早班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