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盛控股半年暴跌88% 中信證券踩雷內地股民虧損7成

江蘇是一個生產富豪的地方,恆瑞醫藥、豪森製藥的孫飄揚夫婦,蘇寧的張近東,京東集團的劉強東,海瀾之家的周建平,佳源國際控股的沈天晴、波司登的高德康等等。不過,最近江蘇的富豪們過的並不心靜。最近的波司登、佳源國際都不太平,如果說波司登是因為被沽空,那麼佳源國際控股暴跌80%又是什麼原因呢?

今年1月底佳源國際控股閃崩80%,市場分析可能是債券違約,導致爆倉。更有分析人士表示:港股幾家規模一般 ,但盈利尚可的高槓杆民營地產企業崩盤了,佳源國際控股,陽光100,民營房地產企業,高槓杆的代表,崩盤了,小心了!大量質押的民營地產企業,今年資金鍊將會更緊。

本文的主角並不是沈天晴,而是江蘇另一位富豪,它的公司是公認的因為債務危機波及而造成股價跌跌不休,半年時間跌幅已經高達88%,市值從去年底的400億一路狂跌到目前的不足50億,股價更是從2港元跌到現在的2毛錢,淪為仙股!它就是季昌群控制下的豐盛控股。


豐盛控股半年暴跌88% 中信證券踩雷內地股民虧損7成


2018年胡潤富豪榜數據顯示,季昌群為江蘇第7大富豪,同時也是南京第二大富豪,僅次於蘇寧集團的張近東。胡潤富豪榜數據顯示,季昌群2018年身家高達300億元。


豐盛控股半年暴跌88% 中信證券踩雷內地股民虧損7成

圖片來源:江蘇金融圈

目前,季昌群身家已經大幅縮水,今日福布斯實時數據顯示:季昌群身家24億美元,摺合165億元人民幣,其身家大幅縮水45%。


豐盛控股半年暴跌88% 中信證券踩雷內地股民虧損7成


豐盛控股暴跌88%是否與豐盛集團債務危機有關?

豐盛控股跌跌不休,今日再度大跌逾17%,報價0.248港元,市值不足50億港元,不足1年時間,公司股價便暴跌近9成。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公司股價跌跌不休,公司是否和豐盛集團債務危機有關聯?

12月25日,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豐盛集團)發佈公告稱,豐盛集團有12.78億元到期債務未及時清償,並可能觸發5只債券總計45億元提前還款條款。事情發酵後,豐盛控股方面表示,豐盛控股與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沒有股權關係,是完全獨立的、不同的經營主體。豐盛控股公司經營一切正常。不過,豐盛控股澄清後,投資者並不買賬,公司股價繼續跌勢,自暴雷以來,公司股價已經暴跌88%。

新浪港股查詢WIND企業庫發現,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創建於2002年,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建築工程施工;工程管理服務;實業投資;資本與資產的收購等。這與豐盛控股經營主業類似。

WIND企業庫顯示,南京豐盛第一大股東為南京新盟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工商資料顯示:季昌榮持有南京新盟企業管理有限公司99.9%股份。第二大股東為季昌榮,持股28.48%。也就是說季昌榮持有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至少62%的股份,擁有絕對控股權。


豐盛控股半年暴跌88% 中信證券踩雷內地股民虧損7成


同樣,工商資料顯示,豐盛集團目前第一大股東為南京新盟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4.06%;第二大股東為季昌榮,持股28.48%。值得注意的是,季昌榮又持有南京新盟企業管理有限公司99.9%股份,從股權關係看,季昌榮為豐盛集團實控人。

不過,豐盛控股實控人為季昌群,為繼承榮的同胞大哥。目前,季昌群擁有豐盛控股51%的股權,是公司第一大股東,為公司實控人,也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董事會主席。


豐盛控股半年暴跌88% 中信證券踩雷內地股民虧損7成


值得注意的是,季昌群曾經是豐盛集團實控人。2017年10月份和2018年4月份,豐盛集團和南京新盟均進行股東變更,季昌榮均取代季昌群成為豐盛集團、南京新盟股東,原實際控制人季昌群則從豐盛集團股東名單中消失。

一方面季昌群曾是豐盛集團實控人,另一方面豐盛集團現實控人為季昌群胞弟,豐盛控股的這份澄清很難說服投資者。此外,季昌群卸任豐盛集團董事長、實控人的時點也值得推敲:

2017年10月份在公司高位季昌群將豐盛集團(也就是本次債務危機主角)自己名下股權全部轉讓給兄弟季昌榮,不足半年公司業績便突然暴雷。總營收大降20%,營業利潤同比暴降88%。扣非後淨利虧損3億,同比驟降150%。公司現金等價物更是減少了23億,目前公司現金為31億,較年初大幅減少20億。而卸任一年後,豐盛集團便迎來債務危機,很顯然這無法說服投資者。

豐盛控股跌跌不休,淨利錄得大額虧損30億

當然,今年公司股價跌跌不休,與公司業績虧損擴大、債務大幅增加分不開。2018年,豐盛控股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應占股東虧損30.29億元(2017年度盈利22.67億元),每股虧損0.15元。不派息。於2018年度內持有金融工具公允值變動之稅前虧損約為35.558億(2017年:稅前收益約19.07億元),其乃主要由於卓爾集團之價格變動所致。

公司的毛利率也從27%下降到19%。公司現金流急劇減少51%,從2017年底的52億直線降至2018年的25億。負債方面,公司目前銀行及其他借款高達105億,流動負債高達186億,其中,短期借款70億,也就是說今年公司還將有70億借款需要還。

此外,6月23日,衍生集團(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所持1.19億股限售股解禁,開始可以自由流通,而這無形中給深陷業績困境的豐盛控股造成拋售壓力,公司股價也自6月23日近乎腰斬,跌幅高達49.5%。


豐盛控股半年暴跌88% 中信證券踩雷內地股民虧損7成


內資浮虧近70%,中信證券踩雷手握4.9億股

目前滬深港通合計持有豐盛控股52.46億港元,持股佔比26.58%,這和豐盛集團暴雷的持股數相當。那麼內資為何並未大幅減持呢?根據港股通持股數據,內資持倉成本大約0.75港元,如果當時未拋售的話,目前浮虧66.67%。如果按最新股價計算(0.25港元),內資虧損額合計26.2億元,而總的建倉成本為39.3億。


豐盛控股半年暴跌88% 中信證券踩雷內地股民虧損7成


不僅內資踩雷,機構也概莫能外,而且是中資龍頭券商中信證券!根據2018年豐盛控股年報,豐盛控股質押給中信證券(香港)49億股,2018年底豐盛控股股價還有1.8港元,目前只有0.25港元,豐盛控股質押的這49億股是否已經爆倉,也讓投資者非常關注!


豐盛控股半年暴跌88% 中信證券踩雷內地股民虧損7成


業績大幅虧損、限售股解禁、內資鉅額虧損被套,中信證券等踩雷,豐盛控股股價暴跌88%淪為仙股以後,還能夠自救嗎,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