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論壇開幕,還觀望?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說話了

中日關係 福田康夫 日本 福田汽車 人民中國 2017-05-15

明天論壇開幕,還觀望?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說話了

福田康夫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在即。約30個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及來自世界各國、各地區的上千名代表將齊聚一堂,共襄盛舉。與此同時,日本媒體似乎更多地持以觀望態度,也有不少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質疑。

日前,我刊記者採訪了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今年2月的博鰲亞洲論壇上,他明確指出“反全球化反自由貿易的勢頭不斷抬頭是當今世界面臨的一大難題”。而對於“一帶一路”的倡議和構想,福田先生有他獨到的見解。

走進福田事務所,他已在會議室等待。手邊是厚厚的資料,看得出他為接受這次採訪做了精心準備。福田先生總是笑容可掬,看到話筒上“人民中國”的標識,還風趣地說:“這個真鮮豔。”

從“正確選擇”到“時代必然”,這是福田先生對“一帶一路”的評價;從借鑑日本經驗做好“大國”,到期待中國做好引領者,福田先生寄予期望。請看來自東京的報道。

“一帶一路”是正確選擇

——當今世界,全球化進程不斷髮展。與此同時,“逆全球化”傾向暗流湧動。世界發展面臨方向性選擇之際,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您對此倡議作何評價?

福田康夫:全球化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架構,隨著國與國之間互通交流的門檻降低,人、財得以自由往來,從而提升出更大的利益空間。不必說貿易的全球化,人文交流的全球化也使得世界經濟整體水平得到自然提升,這是一種很好的傾向。

我認為全球化與“一帶一路”有許多共通之處。推進全球化,不能只追求本國利益。如果不考慮他國,自己很難得到全球化的紅利。“一帶一路”的理念是“共同發展”,這一構想與全球化的道路相向而行。我認為當今時代,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構想,是一個正確選擇。

明天論壇開幕,還觀望?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說話了

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一帶一路”倡議

“一帶一路”是時代必然

——您如何看待中國在“一帶一路”中扮演的角色?

福田:全球化是“一帶一路”構想的具體化體現,無論哪個國家都以建設生活富足的社會為目標。我認為,作為倡議者的中國,應該,也必然扮演引領“一帶一路”的領頭人角色。

中國發展迅速,成果卓著,此時提出“一帶一路”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正逢其時。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中國不可能一國獨大,周邊國家同樣需要完善推動其發展的制度,完備基礎設施建設。鄧小平先生提出改革開放的國策,以此為基礎,到了上世紀90年代後半,中國取得了飛速發展。我認為如果沒有政治的安定,這些成就無法實現。

中國經濟活力的確令人瞠目結舌,而在我們看來,這個發展的速度是不是有點太快了?與其說中國走在發展的道路上,不如說是奔跑疾行。我想,接下來中國經濟會步入穩定期而減速發展吧。正因為中國是大國,點滴動靜也會被視為驚天動地的大動作。可以說,支撐穩定的正是“一帶一路”和AIIB。

中國變強了,卻並沒有讓其他國家臣服追隨,而是開始有了“同他國一起共同成長”的責任感。我對此給予高度評價。在此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希望中國能向參加國和地區的代表充分表達這份責任感。

此外,騷亂與紛爭是造成政局不穩的重要因素,也可藉此場合,共同討論一些避免紛爭的方案。為了使得各國享受到全球化的成果,就必須要避免紛爭,希望中國在這一方面也能起到引領帶頭的作用。也許有人會說這並不是“一帶一路”的工作,但我認為,全球化的終極目標就是迴避紛爭。真心希望中國利用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場合向世界宣言,中國將為實現這一目標發揮作用。

明天論壇開幕,還觀望?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說話了

截止3月23日,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國家已經達到70個

日本經驗不只於技術

——3年多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參與,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合作協議,形成廣泛國際合作共識。但是經濟大國日本似乎顯得並不是那麼活躍。您認為這是什麼原因?曾經歷高速發展的日本對正處於這一過程的中國有哪些建議?

福田:這幾年日本人對華意識惡化已經成了問題。我想這是由對中國急速發展的震驚,並不知該如何應對的心理引起的。所以,對於突然強大了的中國,他國就會希望中國能夠更加有意識地照顧他們的想法,在行動上多考慮他國的反應。

上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高速成長時期就有過失敗經歷。被美國認為傲慢自大,日本卻不自知還做反抗,結果日美關係陷入低谷。還有上世紀70年代,日本企業進軍東南亞市場,結果卻勾起當地人二戰時被日軍佔領的記憶。由於經濟增長讓鄰國感到恐懼,現在中國的狀況和那時有些相似。只是當年“讓人恐懼”的日本換了角色,鄰國的成長讓自己不知所措了。

上世紀70年代,東亞各國對日感情惡化之時,日本承諾“不做軍事大國”,呼籲“構築心靈相通的關係”。同時,增加ODA貸款投入當地基礎設施建設,設立亞洲開發銀行,獲得了當地國家的理解。這些都是日本的經驗,可供借鑑。當中國能夠妥善處理這些情況的時候,必能成為“真正的大國”。“一帶一路”、AIIB,不正是中國向“真正大國”邁進的一步嗎!

發展日中關係的新契機

——今年迎來中日邦交正常化45週年,這些年來中日經貿合作共贏,為兩國發展都帶來了許多益處。儘管兩國政治關係起起伏伏,但經濟依存程度不減,日本的科技創新力、中國的市場潛力也不曾衰退。您認為“一帶一路”合作是否會成為改善中日關係的一個契機?

福田:如果日本和中國總是吵架,那麼兩國本應在許多方面發揮的區域引領者作用將無從談起。當前,構築兩國緊密關係,推動兩國關係向前發展,開創兩國的新時代,這的確需要一個契機。

“一帶一路”完全有可能成為這個契機,而且它也必須發揮這樣的作用。現在,日中青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正在不斷深化,大批中國遊客和留學生來到日本,特別是留學人員之多,據說赴日留學者中半數以上來自中國。乘上這一良好勢頭,“一帶一路”何不作為催化劑,為兩國關係發展增添動力呢?

經濟方面亦是如此。日本企業面向中國的產品大體實現了當地生產。一個3000人規模的工廠只有5名日本人,其餘勞動力全部依靠本地人,這樣的事例已不新鮮。我認為中國人已經完全掌握了近代製造業的訣竅。

在日本,供給大企業使用的小零件大多出自中小企業。這些技術是他們長年累月集大成之所在,也是日本中小企業最強的競爭力和“工匠精神”的體現。我們以壽司師傅作為“工匠精神”的代表,看看他們怎樣工作。比如切生魚片,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卻要花上幾年時間練習。習得真正的技術,本就需要長期過程,恐怕中國也是同樣的吧。正值快速發展期,或許等不及花大量時間掌握技術。

我想,眼下中國到了該考慮把技術轉化成產品的時候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速度恐怕不是很快,希望中國能多少放慢腳步,照顧一下他們的節奏。

日中邦交正常化45週年之際,我祝願中國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日本也會向著發展的目標繼續努力,希望兩國彼此和睦相處,互幫互助。而把兩國的共同奮鬥的樣子真實正確地告訴世界,就要靠媒體力量了。我堅信《人民中國》必能不辱使命,發揮重要的作用。

配圖:木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