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學者:兩岸關係已不在美國的勢力下

臺學者:兩岸關係已不在美國的勢力下

據香港中評社報道,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後,中美與臺灣地區的關係會如何變化呢?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副教授鄭又平表示,隨著中國大陸國力的崛起,兩岸關係不是服膺在美國的勢力之下,而是應該看北京的立場。

鄭又平,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學士,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公共政策碩士,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博士。現任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副教授,新北市賢德惜福基金會董事,廈門大學教授,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客座教授,CCTV-4、東南衛視、深圳衛視的特約評論員。

鄭又平指出,傳統在思考兩岸問題時,臺灣的政治人物會服膺美國的政治利益,但現在應該要有所改變。這並不是美國對於臺灣的看重程度,或者是美國對於臺灣作為一個籌碼,還是代理人的角色認知有什麼轉變,而是伴隨著中國大陸實力的崛起,中美臺三角關係,美國變得比較被動,反而要以北京的立場為主。

為什麼呢?鄭又平指出,在奧巴馬時期,美國提出“亞太再平衡”政策,那時候對於臺灣的定位還是有把握的。但是中國解放軍的實力在這兩、三年之間突飛猛進,尤其在空軍、海軍及火箭軍隊方面。所以到了特朗普上臺後,對於亞太局勢該怎麼制定,他就必須和中國協商。

其次,中國大陸在經濟方面,不僅是大國,更是邁向了強國之林,大國是指他的經濟規模夠大,在經濟各方面的表現都非常好,而強國是指他的地位與美國、德國、日本等國並駕齊驅,所以中國在經濟上既是大國又是強國。

當經濟及軍事上已經進入強國序列,中國的實力、掌握的籌碼,就不是美國能夠輕忽,或者是說像以往一樣,美國先出招,看你能把我奈何?所以可以看得出來當特朗普上臺後,即使他說話很強硬,但是對於中國問題,他還是有相當的顧忌。

鄭又平指出,當這種相對地位有了改變之後,美國對於臺灣已經沒有完全的主導性。這也可以從最近美國蘭德公司、傳統基金會的專家、學者對中國軍力的評估報告可以看出,現在的報告跟十年前的報告完全是不一樣的說法。蘭德公司2015年的報告就指出如果2017年中美髮生戰爭,美國未必會獲勝。也提到如果臺海發生空戰的話,美國不見得在7天之內可以掌握優勢,在7天之後才有可能,但也不見得是絕對的。

鄭又平說,當美國評估沒有壓倒性的主導優勢時,美國對於中美之間的權力爭執的計算,就會修改,就會評估臺灣作為美國的籌碼,或者是棋子,其可以運作的自由度是如何。所以美國對於臺灣的看法,相當程度就要受到中美兩個新型大國關係主導。這也是美國國務卿提勒森最近幾次主動提及的問題,這是因為形勢逼人強的原因。

他強調,在這種新型大國關係的主導下,美國必須要顧忌大陸的想法,而臺灣問題已經是次要問題,臺灣已不在這個三角關係上有足夠的自主性。因為在北京的棋盤上,大陸對臺灣在戰略上是採取藐視的態度,習近平對蔡英文的所作所為,都覺得是小打小鬧。

鄭又平對分析,在中美兩新型大國關係互動夥伴上,臺灣已經不重要了,中美兩邊要談的問題,遠遠超過臺灣問題。臺灣以前自認位於美國封鎖大陸的第一島鏈上的中樞位置,可以威脅到大陸,但現在第一島鏈對中國已不是問題了,中國在北邊繞過對馬海峽,對日本環繞一週已經好幾次;而在南邊,大陸的艦隊進入宮古海峽、巴士海峽已經成為新常態了,此外中國大陸的機隊、艦隊在臺灣東部海面繞行,這是告訴美國及臺灣,這是訓練常態,已經不是美國可以阻擋的。所以美國已經在思考,如果有戰爭,為了避免美軍的傷亡,必要時要撤到第二島鏈。

至於習特會會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嗎?鄭又平認為,許多人都覺得不可能這麼快會簽訂第四公報,但是在中美雙方都有意願談未來50年的框架時,如果讓特朗普做完這一任,甚至連任的話,特朗普如果想要尋求歷史定位,就會有一個比較具體框架出現。所以不排除未來習近平與特朗普見面時會有更大的突破。因為中國現在有足夠深的口袋,足夠多的籌碼,去跟美國進行更多的利益交換。

編輯:小康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