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孩子摔跤後竟然出現偏癱?

兩歲的樂樂(化名)頭上插著引流管,裹著厚實的紗布,剛剛經歷完一次生死考驗,平靜的躺在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神外七病區的病床上,兩週前他還活蹦亂跳,卻因為一次摔跤引出了一場大病。

樂樂來自河北,平時聰明機靈很討人喜歡,是一家人的開心果,無論家人一天多麼勞累,只要看到樂樂,再多的疲勞也能煙消雲散。今年5月初,樂樂高高興興的和奶奶出門散步,邊走邊玩的他不知道什麼原因重重的摔了一跤,磕到了頭部,當時只是因為疼痛哭了一會就沒事了。晚上爸爸媽媽有點擔心孩子,想著第二天帶樂樂到醫院做個檢查,沒想到第二天孩子走路就出現了異常,身體向右側歪斜,嘴角也歪了還往外流口水,並伴有噁心嘔吐,家人急忙將孩子送到到醫院做了大腦檢查,結果發現小小的孩子大腦裡邊竟然藏著好幾個海綿狀血管瘤,而最大的一個在丘腦,直徑接近3釐米大小,已經破裂出血。醫院趕緊為孩子做了急診手術——“右側腦室外引流術”。

兩歲孩子摔跤後竟然出現偏癱?

患兒開顱術前影像資料

樂樂在當地住院期間,情況並沒有好轉,病情越來越重,右側上下肢偏癱動不了,精神狀態很差,還出現了癲癇發作,左側上肢經常不自主抽動,左眼向內下凝視,複查頭部CT提示腦水腫加重,醫生認為孩子腫瘤位置不好,正好長在大腦中樞區域,手術風險極大,建議儘快轉到北京的大醫院手術治療。於是爸爸帶著孩子的影像資料跑到北京,看了多家大醫院專家,均表示手術很難做,風險太高,最終他們找到了三博腦科醫院小兒神經外科專家吳斌教授。吳斌教授表示,孩子的手術雖然風險高但是要儘快做,防止腫瘤反覆破裂出血危及生命。樂樂爸爸帶著北京專家的意見回到老家,一家人在猶豫要不要給孩子做手術,風險那麼大,萬一出什麼事怎麼辦?就在猶豫之際,孩子發生了第二次腦出血,病情危急,容不得再拖延下去,家人趕緊用救護車將孩子護送到三博腦科醫院。

入住三博後,吳斌教授帶領醫療組對孩子的病情做了深入研究,影像資料顯示左側丘腦、左側頂葉及雙側額葉多發海綿狀血管瘤。而危及孩子生命的正是長在丘腦的巨大海綿狀血管瘤,腫瘤已經出血兩次,導致孩子右側肢體癱瘓,要拿掉這個血管瘤很難,腫瘤大並且位置深,長在生命中樞部位,周圍都是血管神經,稍不注意可能造成大出血或者昏迷、癱瘓、植物人、甚至死亡。孩子年齡小,器官發育不夠完善,與成人相比,對大手術的承受能力弱,並且對術中麻醉和術後監護的要求高,需要整個團隊高質量的協調配合。

但是如果不做手術孩子性命堪憂!為了挽救孩子生命,吳斌教授團隊承擔了巨大壓力並做了風險評估等充足的準備工作,仔細研究手術方案後,團隊克服困難,吳斌教授、張佳棟主任、崔剛副主任醫師在神經電生理監測下為孩子做了左額開顱經脈絡膜裂丘腦海綿狀血管瘤切除術,由於腫瘤位置非常深,吳斌教授先在額上溝造瘻直徑2cm,手術器械進入4cm到側腦室額角,發現左側側腦室隆起,仔細尋找沒有發現病變,又進入到脈絡膜裂,在大腦內靜脈後外側切開丘腦側壁,繼續深入約1cm見到暗紅色病變,內有大量紫黑色血凝塊,將血凝塊和腫瘤全部切除。5個半小時的緊張戰鬥,孩子最終脫離生命危險轉危為安,一場高難度手術,被醫生們的膽量、經驗、信心和技術徹底征服。

兩歲孩子摔跤後竟然出現偏癱?

開顱手術後影像資料

吳斌教授介紹:海綿狀血管瘤其實不是真的腫瘤而是先天性的血管畸形,海綿狀血管瘤裡有畸形靜脈,這些靜脈管壁很容易出血,出血後血塊纖維化後和畸形靜脈混合在一起,形成球狀的腫瘤,呈現腫瘤樣的腫塊,所以稱之為瘤。該病常表現為自發性出血、頭痛、昏迷、偏癱、癲癇發作、噁心、嘔吐等。首次出血後再次出血的可能性增加,反覆出血可引起病灶增大並加重局部神經功能缺失、甚至會出現生命危險,應積極手術治療。(李亞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