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蜀大軍有三位統帥,鍾會鄧艾死於非命,另外一位結局如何?

魏滅蜀之戰是三國後期的吞併戰,也是強者消滅弱者的一場戰爭。根據《三國志》、《晉書》等史料的記載,公元263年8月,掌握曹魏大權的決定向蜀漢發動戰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攻蜀。蜀將姜維、廖化率軍以劍閣(今四川劍閣)險道為屏障,阻擊魏軍主力。對於司馬昭來說,為了避免曹魏兵權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所以讓鍾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來進攻蜀漢,也即鍾會、鄧艾、諸葛緒都是魏滅蜀之戰中的主帥。在魏滅蜀之戰中,鄧艾在蜀漢腹地綿竹大破諸葛瞻、攻佔涪城(今四川綿陽),兵臨成都,促使後主劉禪放棄了抵抗。那麼,問題來了,就滅蜀大軍的三位主帥,最後都是什麼結局呢?

滅蜀大軍有三位統帥,鍾會鄧艾死於非命,另外一位結局如何?

首先,就鍾會來說,魏元帝曹奐即位後,鍾會力挺司馬昭伐蜀計劃,拜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主持伐蜀事宜。到了公元263年,在魏滅蜀之戰中,鍾會指揮曹魏的東路大軍。不過,就鍾會來說,因為姜維的阻隔,遲遲沒能進入到蜀漢腹地。在鄧艾消滅蜀漢後,鍾會因為牽制姜維主力的功勞,所以被曹魏拜為司徒,封縣侯。不過,在完成消滅蜀漢的功業後,鍾會萌生不臣之心。於是,鍾會勾結蜀將姜維,圖謀據蜀自立,並對鄧艾進行誣陷。公元264年正月,鍾會以郭太后遺命之名,矯詔討伐司馬昭,為部將胡烈所害,死於亂軍之中,時年四十歲。

滅蜀大軍有三位統帥,鍾會鄧艾死於非命,另外一位結局如何?

由此,對於滅蜀大軍三位統帥之一的鐘會,是死於非命的結局。值得注意的是,鍾會不僅自己死於非命,也害死了立下大功的鄧艾。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在蜀漢滅亡後,鍾會見鄧艾居功自恃,乘隙向司馬昭誣告其謀反,說他作的事情悖逆不道,已經露出叛亂的苗頭。而這,無疑讓司馬昭非常緊張,於是通過朝廷下詔書派監軍衛瓘逮捕鄧艾父子,用檻車將其送到都城洛陽。公元264年正月,在鍾會之亂被平定後,曹魏監軍衛瓘因為自己也參與了誣諂鄧艾,於是其遂派護軍田續追殺鄧艾父子於綿竹(今四川德陽)西。

滅蜀大軍有三位統帥,鍾會鄧艾死於非命,另外一位結局如何?

在此基礎上,魏滅蜀之戰中立下大功的鐘會、鄧艾,可謂相繼被殺。那麼,對於另外一位統帥——諸葛緒,最終又是什麼結局呢?在魏滅蜀之戰中,指揮曹魏中路大軍的諸葛緒雖然切斷了姜維的退路,但是,其並沒有能阻止姜維率軍去抵擋鍾會。在此背景下,鄧艾挑選精兵,想與諸葛緒聯合經江油避開劍閣,直取成都。不過,諸葛緒因為自己的命令就攻擊和牽制姜維,所以拒絕了鄧艾的方案。不久之後,鍾會為了擴大兵權,密告諸葛緒畏懦不前,使其被徵還洛陽,其部下歸屬鍾會。

滅蜀大軍有三位統帥,鍾會鄧艾死於非命,另外一位結局如何?

最後,由此,因為鍾會的誣陷,在蜀漢滅亡之前,諸葛緒這位統帥就被剝奪了兵權,並回到了曹魏都城洛陽。對此,在筆者看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雖然諸葛緒沒能分得消滅蜀漢的功勞,但是,這也讓諸葛緒成功躲避了鍾會之亂。也即正是因為遠在洛陽,諸葛緒才沒有身陷險境。據《三國志 鍾會傳》注引《百官名》記載:“(諸葛)緒入晉為太常、崇禮衛尉。”也即在鍾會之亂被平定後,諸葛緒自然洗脫了自己的冤屈,從而在後來成為了西晉的大臣。此外,諸葛緒的兒子諸葛衝在晉朝為廷尉,孫女為晉武帝司馬炎的妃子,諸葛緒的孫子諸葛詮更是成為了西晉王朝的兗州刺史。

文/情懷歷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