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冰鑑》識人智慧:以形觀骨,以骨觀德

曾國藩《冰鑑》識人智慧:以形觀骨,以骨觀德

曾國藩在他識人相人的專著《冰鑑》寫到:

語云:“脫谷為糠,其髓斯存。”神之謂也。“山騫不崩,惟石為鎮。”骨之謂也。一身精神,具乎兩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論形骸,文人先觀神骨。開門見山,此為第一。

翻譯過來就是:

俗語道,“稻穀蛻皮變成糠,留下來的是精華”,這是在說“神”。俗話又說,“泥土流失山不倒,就靠岩石作支撐”,這是在說“骨”。一身精神都在眼睛裡,一身骨相都在面孔上。農、工、商、兵既要考察精神,也要考察形貌,文人則主要考察“神”“骨”。開門見山,此為第一要訣。

對於觀骨識人,歷史上就有這樣的明證:查繼佐就通過觀骨識人,結交義士而保住了性命。

故事要從《明史》案說起,這是清初最大的一起文字獄,被凌遲、斬決的達70多人,震驚華夏。但是參與編寫《明史》涉案的查繼佐為何能倖免於難呢?原來是數年前的一段奇緣救了他的性命。

那年歲末,天降大雪。查繼佐獨自飲酒,頗覺無聊,到戶外觀賞雪景,見一乞丐在屋簷下避雪。那個乞丐雖只穿一件破舊單衣衫,在寒風雪凍中卻絲毫不以為意。走近,查繼佐見他生得身形魁梧,骨格雄奇,心下非常奇怪,便對那位乞丐說:“雪一時不會停,去喝杯酒如何?”乞丐爽快地答應了,無絲毫忸怩受寵之態。乞丐喝了20多碗酒仍無醉意,查繼佐卻已趴在桌子上了。

第二天醒來,查繼佐忙去瞧那位乞丐,見他正在園裡賞雪。寒風吹過,查繼佐只覺冰氣入骨,那乞丐卻泰然自若。送客時,查繼佐給了他十兩銀子,那乞丐接過銀子,道聲“好說”,也不言謝,揚長而去。

原來這位乞丐身負絕世武功,名叫吳六奇,一時落魄江湖,受阻於風雪中,後因軍功累官至廣東省提督,在《明史》一案牽連到查繼佐時,出面救助了他。查繼佐雖為一時之興,未必真識出吳六奇的才幹氣運,但仍有“那乞丐非一般可比”的見識意氣,因此在《明史》一案中保住性命。

《冰鑑》關於骨相的說法直接承自中國古代的骨相術、身相術等,實際上這些相人的方術都是從全息現象的角度,依據“天人感應”(或稱之為“人體微觀宇宙說”)這一基本理論,由局部看整體,對人的命運際會進行預斷。從文化人類學方面來看,“微觀宇宙說”或“天人感應”的理論有其文化上的意義,是我們瞭解古代中國人思維方式和心理世界的重要座標,體現在各種相術上,其中也的確包括了不少古人認識自然、社會、人生的經驗總結,具有某些合理的成分。

曾國藩深諳此道。他所編寫的《相人口訣》說:“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脣,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在這一方面,劉銘傳的被重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劉是後起的淮軍將領,曾隨李鴻章赴上海鎮壓太平軍。出發前與其他將領一道去拜謁當時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曾午睡沒醒,他們等了將近半個時辰。劉銘傳忍不住,當著眾人發起脾氣來 :“對部將如此怠慢,豈不令人心冷!烽火其間如此靜候,豈不延誤軍機!”話音剛落,曾國藩步入大堂,旁人皆為之捏把汗,擔心曾會降罪於他。豈料曾國藩見劉銘傳“顏廣面長,鐵聲鐵面”,有“雄俠威稜”之氣,料定他日後事業,非淮軍其他將領可比。於是在眾將拜謁之後,單獨留下李鴻章對他交待說,此人將是你最得力的助手,須好好看待他。此後,由於李鴻章對劉銘傳格外看顧,劉本人在戎馬倥傯中也努力鑽研兵法,曾力挫法國侵略軍於基隆,並首任臺灣省巡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