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第一疑案:順治死於天花還是出家?原來順治帝名字這麼土

清史第一疑案:順治死於天花還是出家?原來順治帝名字這麼土

順治皇帝的名字

說起順治皇帝,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順治皇帝的名字原來很土,

就像中國民間很普通的農民兒子的名字:“福臨”。

幾乎和周星馳《九品芝麻官》中的配角名字“來福”一樣。

其實順治只是中國清朝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的年號,所以一直稱呼為順治帝。

康熙、乾隆也是如此,不過他們的名字沒這麼土而已。

清史第一疑案

我們現在看到的電視劇或民間流傳的野史中,都說這順治皇帝沒在1661年駕崩,因為當時順治還不滿24週歲,

正當盛年突然駕崩,不免令人生疑。

傳說他在清東陵孝陵中只有一副空棺,順治帝是因為董鄂妃之死而看破了紅塵,到五臺山出家了。

這也成了清朝歷史上的一個著名的疑案——順治帝到底是死於天花?還是在五臺山出家?

清史第一疑案:順治死於天花還是出家?原來順治帝名字這麼土

傳說中出家的證據

證據一、

關於“順治出家”的傳聞,最著名的“證據”當屬清代初期著名詩人吳梅村在《清涼山贊佛詩》中寫道:“房星竟未動,天降白玉棺。”意思是隱喻順治皇帝心愛的董鄂妃去世後,他因過度傷心而看破紅塵、“西行”到五臺山出家了。

還有《清涼山贊佛詩》第一首第四韻雲:“王母攜雙成,綠蓋雲中來。”,“解讀”即為“董”姓等等(若讀者對此感興趣,後續再對此詩詳說)

證據二、

民間流傳順治皇帝的兒子康熙帝,六次西巡,有五次都是去了五臺山,為的就是尋找和探望父親。

證據三、

還有一種傳說,說的是“庚子之變”時,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逃難到五臺山,山上的和尚找出許多貴重的器皿來招待他們,而這些器皿都是宮廷的御用之物。有人猜測,這些御用之物就是順治出家時帶到五臺山來的。

證據四、

民間流傳是順治帝寫的《贊佛詩》:

天下從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惟有袈裟披肩難。

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

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是我,閤眼朦朧又是誰?不如不來又不去,來時歡喜去時悲。

悲歡離合多勞慮,一日清閒有誰知。若能了達僧家事,從此回頭不算遲。

世間難比出家人,無憂無慮得安宜,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為上客,皆因夙世種菩提。個個都是真羅漢,披塔如來三等衣。

兔走鳥飛東復西,為人切莫用心機,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乾坤一局棋。

禹開九洲湯放桀,秦吞六國漢登基,古今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臥土泥。

黃袍脫換紫袈裟,只為當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來不自由,南征北討幾時休,我念撒手歸山去,誰管千秋與萬秋。

這些證據都證明順治帝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自己也有著強烈的想要出家的願望。

清史第一疑案:順治死於天花還是出家?原來順治帝名字這麼土

順治與佛教

順治帝12歲開始管理朝廷大政,親政第二年,順治認識了禪宗高僧別山法師。

據河北遵化景忠山的許多碑文記載,這一年,順治皇帝因圍獵來到此山,得知山上的“知止洞”內有一位別山法師已經在洞內靜修了9年,非常敬佩,便上山探望。

別山法師走出“知止洞”迎駕,“對詔稱旨”,順治帝龍顏大悅,回宮後即在西苑椒園開闢出一處萬善殿,召別山法師入園,供其修身參禪。但別山法師禮節性地入園後,就拒絕了順治帝的好意,依舊回到景忠山繼續修煉。

雖然順治帝沒能將別山法師留下來,但這件事卻讓他茅塞頓開,他驚喜地發現,原來世界上還有這樣一些出世獨立、不食人間煙火的出家人,並且順治帝對他們的清心寡慾、不被俗務纏身的生活方式心生羨慕。

此後,順治帝對佛教的興趣日益濃厚,一批又一批的佛教高僧被請入萬善殿。

這些高僧中有幾個對順治帝產生了較大影響,例如一個叫憨璞性聰的僧人,擅長辭令,可對答如流。

有一次順治帝問他:“從古治天下,皆以祖祖相傳,日理萬機,不得閒暇。如今好學佛法,從誰而傳?”

憨璞性聰回答:“皇上即是金輪王轉世,夙植大善根、大智慧,天然種姓,故信佛法,不化而自善,不學而自明,所以天下至尊也!”順治皇帝聽後龍心大悅。

那到底順治有沒有出家呢?看看正史是怎麼寫的。

史料記載

史料一、

史料記載,順治帝確實有出家之心,但出家未遂。

朝廷對此諱莫如深,但是在與順治帝關係非常密切的僧人的著作、年譜裡都有詳細的記載,雖出於幾本不同的著作年譜,但提及此事的時間、地點等等盡皆吻合。

順治出家未遂的記錄:董鄂妃去世後,順治帝痛不欲生。一個多月後,順治帝在西苑萬善殿讓茆溪森禪師為他舉行了皈依佛門的淨髮儀式。

茲事體大,孝莊太后急忙派人將茆溪森的師傅玉林通琇召到京城,請求他規勸順治帝不要出家。

玉林通琇能言善辯,卻勸不動順治帝。

據說,最終玉林通琇想出一招殺手鐗,命人取來乾柴,要當眾燒死自己的弟子茆溪森,順治帝不忍,才不得不放棄出家的念頭,蓄髮還俗。

清史第一疑案:順治死於天花還是出家?原來順治帝名字這麼土

史料二、

正史中關於他殯天的記載是死於天花。

順治帝病危時,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王熙奉命起草《遺詔》。王熙在《自撰年譜》中記述了被召入養心殿,聆聽完順治帝旨意後起草詔書,三次進呈三蒙欽定的全流程。

書中提到順治十八年正月初六子夜,順治帝召王熙至養心殿,說:“朕患痘,勢將不起。爾可詳聽朕言,速撰詔書。”

王熙聽後五臟崩摧,淚不能止,都說不出話來,強忍著悲痛草擬了一份《遺詔》,三次進覽,三蒙欽定,到初七日傍晚才最終定稿。當夜,順治帝就殯天了。

另外,曾為順治帝撰擬董鄂妃祭文的兵部督捕主事張宸在《青琱集•雜記》中也有類似的記錄,書中提到初五那天,宮殿各門上貼的門神、對聯都被撤掉了,順治帝的貼身太監向各位大臣耳語,神色慌張;到了初七,在傳諭大赦的同時,還“傳諭民間不要炒豆子,不要點燈,也不能潑水”,因為皇帝患了天花。這種禁忌只有在皇帝患“天花”的情況下才會出現,佐證順治帝是因為患天花而去世的。

史料三、

西洋傳教士湯若望的傳記中也對此事進行了詳細的記載。

還有一條旁證:順治帝去世後,在考慮繼位者時,在湯若望的建議下,孝莊太后最終選定了康熙帝玄燁,理由之一是康熙帝已經出過天花了。

是否會因為順治帝患天花而英年早逝,而影響著他們的決策?

所以《清史稿》、《國朝宮史》、《清宮祕檔》等文獻均採用“順治病歿於宮中”的說法。

那到底你相信正史還是野史的說法呢?

清史第一疑案:順治死於天花還是出家?原來順治帝名字這麼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