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四十五:隋唐運河臨清段巡禮

中國歷史 元朝 建築 文物 中青網教育 2017-08-02

編者按:2013年9月份,“行走隋唐大運河”大型文化考察活動在“運河名城”安徽淮北悄然興起。考察組以“走運河,話兩岸,溯歷史,展風情,看變遷”為宗旨,力求按照“世界遺產點、大地風貌、市井生活和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四位一體的考察,將運河進行全方位展示。三年來,考察組一行冒嚴寒、戰苦暑,途徑5省2直轄市和30餘個地縣,至2016年10月底將通濟渠、永濟渠考察完成,隋唐大運河全線考察結束。為展現隋唐運河考察的整體面貌,反映考察途中的人文歷史情懷,本網特錄系列紀實報道於此,以饗讀者。

在隋唐大運河流淌的諸多城市中,不乏城市因為運河興而興盛,又因為運河衰落而漸漸凋零。山東臨清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臨清在西漢初年(公元前202年)設縣治,隋唐時期(581年—907年)就是運河上的重要城鎮。尤其元代會通河的開鑿,延至明清兩朝,臨清得益於大運河漕運發達,城市崛起,經濟社會繁榮500餘年,是當時全國重要的流通樞紐城市和舉世聞名的商業都會。

但是,清朝道光、咸豐之後,因政治日益腐敗,經濟困乏,水利連年失修,運河的運輸能力大大下降。特別是1911年津浦鐵路通車之後,北運貨物皆由陸路運輸代替,運河停運。給這座城市的經濟繁榮帶了了沉重的負擔,可謂是“興也因運河,衰也因運河。”

2016年10月8日,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來到了山東臨清,領隊張秉政教授饒有興致地對大家說:“‘南有蘇杭,北有臨(清)張’,臨清當年的輝煌可見一斑。據說著名小說《金瓶梅》的不少場景來自臨清實景,值得好好一看。”

考察組對鰲頭磯、運河鈔關、會通河臨清段、臨清磚閘、舍利寶塔等運河遺產點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在這裡,他們繼續探尋被遺忘的歷史文化遺產,揭開臨清因運河興衰的神祕面紗。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四十五:隋唐運河臨清段巡禮

圖為鰲頭磯主建築。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李華錫 攝

鰲頭磯與會通河

資料記載,鰲頭磯位於臨清市衛運河分叉處。建於明嘉靖年間。明初,臨清治所由舊縣村遷至今市中區考棚街,周圍方圓數裡稱為“中州”。

考察組來到位於臨清市區元代運河與明代運河分岔處的鰲頭磯,站在馬路對面,就可以看到莊嚴典雅的鰲頭磯遺址,遺址前方還立有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的紀念碑,根據碑問記載,考察組瞭解到,明代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開鑿臨清城內運河南支,原運河北支遂廢,為防止流水沖刷,在河叉處壘砌石壩如鰲頭突出。

運河北支會通閘及南支新開閘列其左右,宛如鰲足,廣濟橋尾其後,形若鰲尾,明正德年間知州馬綸因其形提名:鰲頭磯,此名一直沿用至今。現在作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考察組成員觀察到,鰲頭磯現如今存有古建築一組,周圍樓閣圍繞。從鰲頭磯門洞進入,可以看到內庭有北殿3間,成為“甘堂祠”(俗稱“李公祠”);有南樓3間,又叫“登瀛樓”(俗稱“望河樓”);有西殿3間,上書“呂祖堂”;其中還有東樓3間,稱之為“觀音閣”。整個鰲頭磯建築建於樓上,呈方形,飛簷挑角,木隔落地,盡顯玲瓏別緻。

建築底部用磚砌就的方臺,臺中間東西向有門洞,洞楣上寫著“獨佔”兩個大字,有“獨佔鰲頭”之意。

根據鰲頭磯管理人員介紹說,“鰲磯凝秀”古為臨清16景之一,是城內最繁華的地方。登臨其上,可望“糧艘麋集,帆檣如林”,碧波盪漾,景色綺麗。清末,津浦鐵路通車,河運停航,鰲頭磯漸失當年風采。

考察組登上鰲頭磯,臨清的大好景色盡收眼底,在鰲頭磯正對面,有一座牌坊,除兩邊各有對聯外,正上方書寫著“鰲峨凝秀”四個大字,與鰲頭磯呼應,好不氣派。

走出鰲頭磯,向左步行不到100米,就到了會通河臨清段遺址處。

元朝初年的漕運基本上是利用隋煬帝時所開鑿的那條南北大運河。它由杭州至鎮江,過江北上入淮,西逆黃河到中灤(今河南封丘),然後陸運至淇門(今河南淇縣),入御河(今衛河),經直沽(今天津)轉入白河,達通州(今北京通州區),再陸運至大都。

這條路線,不僅河道迂迴曲折,而且水陸並用,很不方便。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元世祖又從郭守敬建議,役使一萬九千多名兵士、五百四十多名工匠、三百多名水手、一百七十多名“沒官囚奴”,共用二百八十多萬工,開鑿了從大都到通州的通惠河,全長一百六十多裡。

元朝以前,臨清只是一個普通的小縣城。自隋代開通了永濟渠,它才開始與運河為鄰。會通河開通後,臨清因為位於運河岸邊而逐漸發展起來。

公元1369年,臨清遷到會通河、衛河交匯處——臨清閘,另建新城。臨清很快發展為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商業城市,隨著運河沿岸商業經濟的繁榮,運河文化也隨之發展起來。

“特別是南北大運河的大貫通,在地理上把華北、中原與江淮等幾個文化重心區域聯為一體,因而極大地促進了整個運河區域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使這裡成為人才薈萃、文風昌盛之區。運河沿岸的城鎮構成了一道新興的文化帶。這道文化帶成為齊魯文化的重心。”張秉政教授感嘆道。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四十五:隋唐運河臨清段巡禮

圖為朱西安在為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領隊張秉政教授講解運河鈔關歷史。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李華錫 攝

運河鈔關與閘口險工

臨清運河鈔關始設於明宣德四年(1429),宣德十年(1435),臨清鈔關升為戶部榷稅分司,由戶部直控督理關稅,下設五處分關,直控督理關稅。萬曆年間徵收稅銀八萬三千餘兩,多於京師崇文門稅關,居全國八大鈔關之首,佔全國稅收的四分之一。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運河漕運停止,鈔關署治遂廢。

臨清運河鈔關為一組建築群,自運河而西依次為河口正關、閱貨廳、“國計民生”坊、關堞、儀門、正堂等。臨清鈔關見證了通過大運河進行的規模巨大的水路運輸量與繁榮的貿易活動。

考察組來到位於臨清市老城區內明代會通河旁的臨清運河鈔關,遺址內外人煙稀少,偶爾有過往市民從門前經過。運河鈔關遺址負責人朱西安接待了考察組,在他的帶領下,考察組考察了鈔關內的建築。

鈔關內南北三進院落,置設穿廳、船料房、鼓鑄坊等,佔地四萬平方米 ,廳堂坊舍室四百餘間。佔地東西長130米 ,南北寬96米 。

“現存兩進院落,前院為公署辦公區,後院為倉儲區,南部住宅區現大部分成為民居。”朱西安介紹說,現存主要古建築為儀門、南、北穿廳、科房、船料房等80餘間,面積六千餘平方米。此外尚有原鈔關官員住宅若干,保存較好。

考察組觀察到,建築大都為硬山建築,青色灰瓦屋面。在園內,考察組還看到了很多銅像,按照當時的鈔關官員進行了復原。

從正門進入就是公堂,而旁邊就是巡攔房,遺憾的是現在已經損壞,只剩下地基遺址,許多展廳內還利用蠟像還原了官員辦公的場景,栩栩如生,彷彿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一處碑廊裡,還設置了很多的勤政碑、石道碑等原碑,旁邊還有註釋說明,供參觀人員閱讀欣賞。

穿過北穿廳就到了船料房,現如今的船料房休整之後作為運河鈔關的展示館,管中利用聲光電技術展示著運河鈔關的歷史介紹,還將遺址復原模型展示在了管中,使遊人看後一目瞭然。

考察完運河鈔關,考察組繼續行走,來到臨清磚閘遺址。磚閘位於臨清小運河上,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於正德八年(1516年)重建,考察組觀察到,磚閘改砌石堰,與小運河入衛南板閘(頭閘)上下互聯、前後啟閉形成了漕河前後兩座船閘,是小運河入衛河漕船轉漕的管控樞紐,是明清兩代運河轉輸衛河的咽喉閘涵。

經過採訪當地居民,考察組瞭解到,明嘉靖年間公佈督水公司裁撤後,以磚閘漕閘為務管收短裁紙價二稅,世稱“工部關”。知道乾隆年間歸到戶部鈔關,徵稅210年。

在磚閘附近,考察組看到河道兩旁也是垃圾成堆,雜草叢生,還能夠聞到一股惡臭味,真為當地的水資源和環境汙染唏噓不已。

告別臨清磚閘,考察組又來到了位於臨清市頭閘口揚水站對面的頭閘口險工。正在閘口休息的莊樹榮老人向考察組介紹說,閘口1956年前後還有通船,到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斷航。

在莊樹榮的記憶中,曾在1963年和1996年發過兩次洪水。在閘口附近,考察組還看到了不少政府放置的防汛石料,為了放置閘口洪水上漲,危及附近居民。

“附近的居民亂排水,現在都成了死水了,流不動,還沒到天一熱,就有一股惡臭。”莊樹榮老人告訴考察組,如今水汙染嚴重,他希望政府能夠出面治理,保證當地居民的飲水安全。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四十五:隋唐運河臨清段巡禮

圖為頭閘口墜工石碑,閘口1956年前後還有通船,到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斷航。目前處於荒停滯狀態。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李華錫 攝

走進臨清老街

考察組一行來到臨清老街,這裡有一番景象。一條條窄巷子,人頭攢動,市聲鼎沸,這裡是臨清老街。

《金瓶梅》裡就寫到這裡消費娛樂異常地火爆:“到了臨清,這臨清市上,是個熱鬧繁華大碼頭去處,商賈往來之所,車輛輻輳之地,有三十二條花柳巷,七十二座管絃樓。”

在窄巷子裡穿行,什麼白布巷、竹竿巷、紙馬巷、箍桶巷、考棚街瓷器店……巷的名字多而新鮮。這一個個巷子藏著多少鮮為人知的故事。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四十五:隋唐運河臨清段巡禮

夕陽下,舍利寶塔矗立在山間,猶如一位將軍,守護者四方平安。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李華錫 攝

“運河四塔”之舍利寶塔

考察組一路行走,經過月徑橋、臨清先鋒大橋、隨後來到了臨清運河考察的最後一站,位於臨清市城北衛運河東岸的舍利寶塔。

跟據資料記載,舍利寶塔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迄今380餘年,為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考察組觀察到,該塔應“靈收八表”的意象,各層均為正八角形,每層八面闢門,四明四暗。塔原通高61米,塔剎毀於清代康熙年間地震,現高為53 .44米。

塔內中心原豎有60米金絲楠木塔心柱,俗稱通天柱,毀於本世紀20年代雷火。現已復原八、九兩層,供人瞻仰,塔頂為將軍盔形,陡峻緩舒,雄渾壯觀,為省內僅見。

塔內設有旋轉青石階梯,可直登頂層眺望八面風光。舍利塔與北京通州燃燈塔、江蘇鎮江文峰塔、浙江杭州六和塔並稱“運河四塔”。

站在運河大堤上,張秉政教授和隊員們交流起來,他說:“大運河的開通,不僅溝通了大中國大大小小的自然河道,提供給帝國漕運及南來北往運輸的重要商路,也帶來了文化的交流和繁榮。運河流經的地方,一個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集鎮,小村落,就像爆米花一樣,膨脹起來,發展成一個個繁華的城市。從幾何時,又隨著運河衰落而凋零,世事滄桑,但運河的印記永遠印在這些城市的年輪裡。”(見習記者 李華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