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在日本遇刺,回國將沾滿血的馬褂呈給慈禧,慈禧說了七個字

(1)

對李鴻章評價,最中肯的莫過於梁啟超的《李鴻章傳》。

梁啟超認為:李鴻章是一個有才卻沒有學識,有閱歷卻沒有血性的人。他並非沒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心,但後來只是縫縫補補,偷安等死。俗語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當時的朝廷,從上到下都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李鴻章只不過是他們中的代表。

這個評價大概也是李鴻章自己所認為的,他自喻裱糊匠,小風小雨尚可支吾對付,但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他也無能為力。

李鴻章被詬病最多的是甲午戰爭和之後的《馬關條約》。甲午戰爭慘敗無可避免,雖然他在過程中有很多失誤,但雙方實力差距懸殊,敗局已定。而《馬關條約》,更是局勢所致,換一個人來,也不會有更好的結局。

其實在條約簽訂的過程中,有一段小插曲——李鴻章遇刺案。

李鴻章在日本遇刺,回國將沾滿血的馬褂呈給慈禧,慈禧說了七個字

(2)

民間有一個說法:李鴻章捱了一槍,給大清省一億兩。說的就是這個案子。

1895年春天,李鴻章趕赴馬關,與日方談判。

他受到了最高規格的禮遇,日方知道他有痰疾,還專門在席間為他配了痰盂。談判儀式也是非常莊重。

談判開始後,日方全權大臣伊藤博文開出了極其苛刻的停戰條件:由日軍佔領大沽、天津、山海關;津榆鐵路交給日本管理;停戰期日軍軍費由清政府承擔;清政府賠償日本3億兩白銀,等等。

李鴻章發電請示清政府後,表示拒絕,要求重新談判。按照規定,談判將在次日繼續。李鴻章懷著不安的心情,乘轎返回驛館。

李鴻章在日本遇刺,回國將沾滿血的馬褂呈給慈禧,慈禧說了七個字

(3)

在返回的過程中,發生了意外。

就在李鴻章快到驛館的時候,一名日本男人從看熱鬧的人群中衝了出來,推開轎伕,用手槍對著轎中一通亂射。現場陷入混亂,十分危險。隨後凶犯趁亂逃跑。

李鴻章被抬出來時,渾身是血。子彈打中了臉,傷口在左眼下方三公分處,沒有傷到眼睛。昏迷了半天才醒了過來。他非常鎮定,看著血跡斑斑的衣服,說了一句:此血可以報國矣。在場的人無不動容。

李鴻章遇刺的消息很快傳了出去,驚動日本天皇。伊藤博文惱羞成怒,派出大量警力捕捉凶手。

李鴻章在日本遇刺,回國將沾滿血的馬褂呈給慈禧,慈禧說了七個字

凶手很快落網,是一個叫小山豐太郎的激進分子,因為不希望中日議和,遂出手行刺李鴻章。

然而,行刺的結果卻與初衷背道而馳,按照國際法,日本應當賠償中國。這讓伊藤博文很沮喪,表示這次事件比兵敗還要讓人難堪,畢竟失敗了還能打回去。

(4)

李鴻章傷勢並不嚴重,子彈不大,而且被眼鏡擋了一下。治療十幾天後,傷口完全癒合。但由於他年事已高,不宜手術,這顆子彈就沒能取出來,留在了他的身體裡。

最終,因為這次遇刺,日方把賠款從三億兩減到了兩億兩,並放棄了遼東半島。所以便有了“李鴻章捱了一槍,給大清省一億兩”的說法。

李鴻章在夾縫中,為中國爭取了儘量多的利益。然而,當他拿著染滿鮮血的黃馬褂呈給慈禧太后時,慈禧只是一笑,說道:難為你了,還留著。

李鴻章在日本遇刺,回國將沾滿血的馬褂呈給慈禧,慈禧說了七個字

最讓李鴻章痛心的,不是日本人的子彈,而是自己人的無關痛癢。正應了他在德國對鐵血首相俾斯麥說的那句話:與婦人孺子共事,亦不得已耳。在慈禧眼裡,任何國家大事,都不及她的尊榮重要。箇中滋味,怎一個心酸了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