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戰場英國棄仰光獨吞物資,史迪威欲拿中國軍隊為美國人賣命?

文|周渝

緬甸戰場英國棄仰光獨吞物資,史迪威欲拿中國軍隊為美國人賣命?

1944年第二次緬甸戰役期間,史迪威與中國遠征軍新1軍軍長孫立人合影

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其中關於指揮權的問題一直是蔣介石和史迪威之間的定時炸彈。到同古保衛戰爆發之時,史迪威向蔣介石攤牌,他表示一旦戰鬥開始,他必須有自由裁量權,蔣介石表示同意,最終以三項原則界定史氏指揮權:1. 部隊部署完全遵照蔣介石計劃;2. 面對敵人行動時,史迪威有權對前線中國軍隊的部署做出適當調整;3. 一旦戰鬥開始,史迪威指揮權可不受到干預。這兩次會議最終確立的原則讓史迪威非常滿意,他不無興奮地後來寫道:“中國人能夠接受我的身份,這簡直就是奇蹟。因為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外國人得到指揮中國正規軍的權力。”

蔣介石喜歡越級指揮,對部署事無鉅細皆管的問題向來為人所詬病,史迪威也非常反感這一點。但從4月初蔣介石在緬甸確立了史迪威的指揮權一直到月底,史氏的日記中都極少出現蔣介石的名字,因為這段時間這位“微操”達人的確沒有再過多插手緬甸戰事了。不過在把權力下放給史迪威前,蔣介石還是忍不住向對其他黃埔將領一樣,給史氏一堆訓令,叮囑他如何與日軍作戰。這一系列訓令其實都與史迪威的觀點符合,即催促他如何主動進攻敵人,如何決心防守自己的陣地,但這些訓令依舊令史迪威火冒三丈,因為同樣是喜愛玩“微操”的他只想把蔣介石排除於戰場之外,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蔣都不應干涉。基於這樣的想法,史迪威在這一個月中所收到的情報、對緬甸局勢的評估等都沒有再向蔣介石彙報。

緬甸戰場英國棄仰光獨吞物資,史迪威欲拿中國軍隊為美國人賣命?

1942 年10 月,第一次緬甸戰爭結束後,史迪威在印度給在蘭姆加訓練的中國士兵講話

身在重慶的蔣介石雖沒有直接干涉史迪威,但對緬甸局勢一直關注著。4月29日,蔣介石得到情報,英軍在一天前將大量軍用物資付之一炬,令他尤其痛心的是,此前英軍的這批物資一直對中國人保密,目的就是不願和中國人分享,最後寧可燒燬。至此,蔣介石已完全確定,緬甸必然不保,英軍的撤退已證明他們準備放棄這片區域。不過蔣沒有責怪之前力勸其留部隊在緬甸的史迪威,只將所有憤怒都指向了英國,他寫道:“平生軍事之經歷,未有如此次英軍之愚而弱也。可痛極矣。”

也是在29日這天,日軍第56師團攻佔臘戍,曼德勒會戰計劃流產,滇緬路這根大動脈也徹底被切斷。此時,中國真的再無任何理由留在緬甸陪葬了。其實在臘戍失守前,入緬作戰的中國遠征軍雖經歷了幾場惡戰,但總體未遭受重大損失,4月下旬如果能果斷採取決定,遠征軍仍有機會在日軍包抄切斷後路之前,沿鐵路向北撤至曼德勒與密支那,再由此地區撤回國內。遺憾的是,史迪威在這個時候猶豫不決,最寶貴的撤退時間稍縱即逝,直到得知臘戍淪陷,中國軍隊回國的正常途徑被切斷,史氏才開始做出決定。史迪威有了新的計劃,將中國軍隊直接撤往印度,詭譎的是這個計劃他一直沒有告訴中國政府最高統帥蔣介石,最終釀成二人反目成仇的結局。

回溯關於印度撤退計劃的形成就會發現,早在4月16日,緬甸局勢還算穩定之時,史迪威給蔣介石呈送了一份報告書,主要內容為建議中國派遣10萬官兵前往印度,接受美國人的裝備與訓練,以作為日後光復緬甸之用。蔣介石當然喜聞樂見,馬上批准了這一建議。問題就出在這裡,此後半個月,緬甸戰局迅速惡化,而史迪威很少再與蔣溝通,他認為蔣既然已批准過10萬官兵赴印訓練計劃,那麼遠征軍撤往印度也是有說法的。但是,蔣介石批准僅是做原則性決定,對於挑選部隊、運送印度方式等細節皆未談及,更沒有明確說赴印訓練的部隊就是在緬甸作戰的中國遠征軍。在蔣介石的構想中,更可能是準備重新組建一支軍隊,以空運的方式送往印度受訓。

緬甸戰場英國棄仰光獨吞物資,史迪威欲拿中國軍隊為美國人賣命?

1942 年,史迪威檢察中國駐印度部隊。羅卓英(中)與孫立人(左)陪同史迪威檢閱中國駐印軍

臘戍淪陷後,蔣介石於5月初明令部隊返回中國,意思已再明確不過。但史迪威一方面將撤退印度的計劃對蔣保密,另一方面致電美國軍部,請求軍部指示應該去哪裡——印度還是中國?軍部對此並無明確答覆,史迪威最終還是一意孤行地堅持了自己的決定——將軍隊撤往印度。

史迪威在緬甸撤退時的一系列做法不僅使他與蔣介石反目,也給中美合作史留下一道深深的裂痕。後來一些參戰國軍將校基於民族情緒影響,在回憶中說史迪威是明知故犯,認為他是從美國的利益角度出發考慮問題,他讓中國軍隊留在緬甸作戰,又擅作主張將部隊拉往印度,是為了儘可能地拖住日本軍隊以減緩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壓力,是不負責任、拿中國軍隊為美國人賣命的做法。這種觀點近年來有成為主流的趨勢,以緬甸戰場減緩太平洋戰場壓力的確是第二次開闢緬甸戰場時馬歇爾的設想,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史迪威有這樣的計劃。而且在第一次緬甸戰役期間用中國人拖住日軍,對太平洋戰場並沒有多少價值和意義。

史迪威之所以力主留緬作戰,更可能是出於性格中的英雄主義因素。綜合來看,史迪威無疑比蔣介石更具有進攻精神,他認為撤退是懦弱的表現,同時對中國軍隊也充滿信心。但他的第一個戰場偏偏是個敗局已定的緬甸,從這一點看來,他更適合當初與他失之交臂的北非戰場,儘管在那裡會遇見更強大的對手。史迪威從到緬甸的第一刻起,英國人就在不斷拆臺,他所想的,是如何扭轉敗局;他不願認輸,儘管在手段上可能傷害到盟國。不否認,由於史迪威性格上的這些缺陷,他的確一定程度影響了中國遠征軍的撤緬計劃,後來在撤退途中,遠征軍遭受巨大非戰鬥減員,史迪威也有不可推卸之責任。但一碼歸一碼,史迪威終究不是心機叵測,一肚子壞水的鬼佬,因其有失誤就搞誅心之論,反推其動機不良亦大為不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