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屬於國外,但居民講明朝方言用中國製造,首都標註為北京

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明,無數朝代更迭,政權交替。每一次政權的交替,都會伴隨著各種奇聞異事的發生。比如秦漢交替之際,就有一隻二十多萬的秦國軍隊遠渡重洋,一直到了今天的北美洲等地,留下了許多中國才有的痕跡。而下面要說的這個地方,不屬於中國,但當地的居民卻講明朝方言用著中國製造,並且教材上的首都標註為北京。

此地屬於國外,但居民講明朝方言用中國製造,首都標註為北京

這個地方就是果敢。果敢在秦朝以前,名為興達戶,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地,屬哀牢國管轄。到了唐朝,由於中國經濟繁榮,實力強盛,因此將這裡設置成為一個民族自治小城,到明朝的時候,又在這裡設置了宣撫司,並且駐紮了一支戍邊軍隊。

此地屬於國外,但居民講明朝方言用中國製造,首都標註為北京

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城,崇禎皇帝被逼無奈在煤山上吊自殺,明朝宣告滅亡。但是,明朝雖亡,人心猶在,為了反抗滿清鐵騎,南明政權順勢而生,其中堅持最久的,當屬永曆皇帝。

此地屬於國外,但居民講明朝方言用中國製造,首都標註為北京

不過最後,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在堅持了十多年後,永曆政權也被清軍擊潰。永曆皇帝帶著一眾妃子大臣等四千多人倉皇逃往緬甸。但緬甸王在接應的時候擔心南明軍會影響到自己統治,因此只派了四艘小船過來,最後,只有六百多人過河,而剩下的三千多人就留在了興達戶。

此地屬於國外,但居民講明朝方言用中國製造,首都標註為北京

後來,永曆皇帝被處死,鄭成功和李定國也先後因病去世,留在興達戶的明朝遺民自知復國無望,因此便在興達戶永久定居下來,既不再屬於明朝,但也不降服於清朝,而是自稱桂家人,自成一家。雖然清朝統一全國後在這裡設置了宣慰司,但天高皇帝遠,由於位置太過偏遠,所以興達戶一直處於自治獨立的狀態。

此地屬於國外,但居民講明朝方言用中國製造,首都標註為北京

到1703年,楊猷才成為興達戶的土司,將其改名為果敢,繼續實行自治。不過讓人沒想到的是,一百多年後,1897年,清朝簽訂的一個條約將果敢劃給了緬甸。從此,這個明朝遺民小城,成了國外之地。但是,該地卻一直保持著濃厚的中國風味兒。

此地屬於國外,但居民講明朝方言用中國製造,首都標註為北京

比如,這裡的居民說話依然有著明朝方言口音,說瘧疾的時候稱之為“發擺子”,說不必的時候就是“不消”,像明朝的小說中就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句話“不消賢弟下手”,就是不必賢弟動手的意思。

此地屬於國外,但居民講明朝方言用中國製造,首都標註為北京

而且,果敢的學生使用的教材,都是直接從雲南引進,上面清楚的寫著祖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祖國的首都是北京等內容。而老師在教學生的時候,也會加上解釋:這裡的“祖國”不是緬甸。

此地屬於國外,但居民講明朝方言用中國製造,首都標註為北京

現在的果敢街頭,到處都是漢字標識牌,很多用品都是中國製造,就連用的快遞都是圓通、順豐等快遞。要是事先不知道的話,走在果敢的街頭,人們肯定會以為是在國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