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的設計者竟是明朝一個不到20歲的天才少年!

中國古代史 天安門 蒯祥 明朝 女神精讀歷史 女神精讀歷史 2017-10-02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為“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清朝初年改為“天安之門”,後簡稱為“天安門”,沿用至今。

天安門的設計者竟是明朝一個不到20歲的天才少年!

天安門位於北京的中軸線上,是皇城乃至紫禁城對外的第一扇大門,宏偉與華麗結合,沉穩與精緻並行,是一個完美的矛盾結合體,彰顯了皇家九五至尊式的高貴與神祕。天安門歷經滄桑,600年間巋然不動,雖然經多次修葺,但仍保持著明朝初建時的原貌,是真正見證歷史的雄偉鉅作。而這樣一個震古爍今的偉大建築,竟然是出自明初一個不滿20歲的小屁孩之手!

天安門的設計者竟是明朝一個不到20歲的天才少年!

天安門城樓的設計者一般公認為是明代建築師蒯 [kuǎi]祥。蒯祥是今江蘇吳縣人,父親是總管建築皇宮的“木工首”,蒯祥自幼隨父學藝,資質頗高,小小年紀已經顯現出了過人的天賦。後來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修建皇城,蒯祥只是數十萬建築大軍中的一員。但是很快,蒯祥便因卓越的才華而脫穎而出,引起主持北京城建設的工部官員宋禮的注意,經過交流,宋禮折服於蒯祥的驚人創造力,很是器重他。隨後,宋禮就把設計皇城正門的重任交給了蒯祥。不久後,蒯祥就完成了一整套建築結構設計圖和周密的施工方案,宋禮看後很高興,馬上命人送去給朱棣過目。朱棣看後對蒯祥的設計方案很是滿意,當即決定採納,並命令立即動工。這一年,設計師蒯祥還不滿20歲,是名副其實的少年天才。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承天門建成,從此,這座偉大建築成了中國的象徵,承載了中華民族幾百年的榮辱興衰。

天安門的設計者竟是明朝一個不到20歲的天才少年!

蒯祥年少升任工部侍郎,位列三品,從一品俸祿,作為一個工匠,享受到了常人無法想象的榮寵。蒯祥活到了84歲,一共歷仕七朝,北京皇宮(1417)、皇宮前三殿、長陵(1413)、獻陵(1425)、裕陵(1464),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1460)、隆福寺(1452)等著名建築都是由他設計建造的。蒯祥不僅技藝高超,而且人品極好,官居高位卻能保持謙遜儉樸,年老退隱後仍不辭辛苦,屢屢為後生晚輩答疑解惑、指點迷津。蒯祥的一生是匠人完美的寫照,他不愧於明憲宗賜予的“蒯魯班”美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