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

導語

提起梁啟超先生所寫的《少年中國說》,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甚至可能有很多人此時的耳畔就已經不覺地迴響起了那段鏗鏘有力的文字: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歐洲,則國雄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

導語

提起梁啟超先生所寫的《少年中國說》,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甚至可能有很多人此時的耳畔就已經不覺地迴響起了那段鏗鏘有力的文字: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歐洲,則國雄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少年人是國家的未來,少年人在一個國家中的重要地位,顯而易見。那麼,少年時候的梁啟超是什麼樣子?是一個乖巧懂事的書生?還是一個雄心壯志的少年?

飛揚認為,一個人的少年經歷往往會深刻地影響到這個人的一生,例如孫中山先生從小聽村中太平天國老兵講的反抗清廷的故事長大,不知不覺之中便在心中種下了反清的種子;司徒美堂先生自幼習武,蒙受老師教誨,形成了他本人不屈強權,英勇鬥爭的精神。

那麼,梁啟超在少年時候經歷了什麼?這對他長大後的性格與品質有何影響?請聽飛揚為你講述少年梁啟超的故事。

一、中興之時,新會之村——梁啟超的出生

梁啟超出生於1873年,正值晚清“同治中興”的時期,在那個年代,清王朝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各種近代工業如雨後春筍一樣產生;在內部,清王朝平定了太平天國、捻軍、天地會等叛亂,國內政治一片安穩;外部,清王朝與列強之間的交往遊刃有餘,似乎已經開始掌控外交話語權。當時的人們都以為這是“中興”的預兆,其實,這只不過是清王朝的迴光返照。梁啟超正出生於這個相對平靜的年代。

"

導語

提起梁啟超先生所寫的《少年中國說》,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甚至可能有很多人此時的耳畔就已經不覺地迴響起了那段鏗鏘有力的文字: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歐洲,則國雄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少年人是國家的未來,少年人在一個國家中的重要地位,顯而易見。那麼,少年時候的梁啟超是什麼樣子?是一個乖巧懂事的書生?還是一個雄心壯志的少年?

飛揚認為,一個人的少年經歷往往會深刻地影響到這個人的一生,例如孫中山先生從小聽村中太平天國老兵講的反抗清廷的故事長大,不知不覺之中便在心中種下了反清的種子;司徒美堂先生自幼習武,蒙受老師教誨,形成了他本人不屈強權,英勇鬥爭的精神。

那麼,梁啟超在少年時候經歷了什麼?這對他長大後的性格與品質有何影響?請聽飛揚為你講述少年梁啟超的故事。

一、中興之時,新會之村——梁啟超的出生

梁啟超出生於1873年,正值晚清“同治中興”的時期,在那個年代,清王朝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各種近代工業如雨後春筍一樣產生;在內部,清王朝平定了太平天國、捻軍、天地會等叛亂,國內政治一片安穩;外部,清王朝與列強之間的交往遊刃有餘,似乎已經開始掌控外交話語權。當時的人們都以為這是“中興”的預兆,其實,這只不過是清王朝的迴光返照。梁啟超正出生於這個相對平靜的年代。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晚清“同治中興”

v

梁啟超出生在廣州新會縣茶坑村。在這個地方,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就是“崖山之後,20萬軍民的倖存者留在了本地,逐漸發展壯大,形成了新會。”因此本地人心中常以華夏正統的後人自居。這種思想也折射到了梁啟超的身上,讓他後來熱愛於國學,熱愛於中華文化,併為此做出了重大貢獻。

"

導語

提起梁啟超先生所寫的《少年中國說》,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甚至可能有很多人此時的耳畔就已經不覺地迴響起了那段鏗鏘有力的文字: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歐洲,則國雄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少年人是國家的未來,少年人在一個國家中的重要地位,顯而易見。那麼,少年時候的梁啟超是什麼樣子?是一個乖巧懂事的書生?還是一個雄心壯志的少年?

飛揚認為,一個人的少年經歷往往會深刻地影響到這個人的一生,例如孫中山先生從小聽村中太平天國老兵講的反抗清廷的故事長大,不知不覺之中便在心中種下了反清的種子;司徒美堂先生自幼習武,蒙受老師教誨,形成了他本人不屈強權,英勇鬥爭的精神。

那麼,梁啟超在少年時候經歷了什麼?這對他長大後的性格與品質有何影響?請聽飛揚為你講述少年梁啟超的故事。

一、中興之時,新會之村——梁啟超的出生

梁啟超出生於1873年,正值晚清“同治中興”的時期,在那個年代,清王朝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各種近代工業如雨後春筍一樣產生;在內部,清王朝平定了太平天國、捻軍、天地會等叛亂,國內政治一片安穩;外部,清王朝與列強之間的交往遊刃有餘,似乎已經開始掌控外交話語權。當時的人們都以為這是“中興”的預兆,其實,這只不過是清王朝的迴光返照。梁啟超正出生於這個相對平靜的年代。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晚清“同治中興”

v

梁啟超出生在廣州新會縣茶坑村。在這個地方,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就是“崖山之後,20萬軍民的倖存者留在了本地,逐漸發展壯大,形成了新會。”因此本地人心中常以華夏正統的後人自居。這種思想也折射到了梁啟超的身上,讓他後來熱愛於國學,熱愛於中華文化,併為此做出了重大貢獻。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明朝時期的廣州府,轄地廣大,囊括珠江三角洲

我們可以想象,年少的梁啟超在睡前,瞪著自己的大眼睛,向媽媽祈求一個故事,當媽媽給他講出這個故事時,幼小的梁啟超,已經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故事中的人。

另外,新會縣還有著良好的經濟基礎,伴隨著近代外國人的商品輸入與原料輸出,最早經受歐風美雨洗禮的廣州的商品化程度也越來越高,茶葉、桑蟬、蔬菜、甜橙等成為了主要種植物,而水源充沛的珠江給此地提供了適於作物生長的條件,讓此地物產豐饒,人民相對富裕。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梁啟超今後可以不用為了填飽肚子而操勞終日,並且因為良好的經濟基礎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這一切,都將成為他未來的良好的基礎。

二、書香之家,富饒之民——梁啟超的家人

為梁啟超的家庭奠定基礎的是其祖父為樑維清。樑維清本人精於書法,努力讀書,並且成功考上了秀才,成為了樑家第一個讀書人,並且躋身於村中的士紳行列,開創了樑家的書香之家的傳承,這一傳承將在梁啟超這一脈發揚光大。

"

導語

提起梁啟超先生所寫的《少年中國說》,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甚至可能有很多人此時的耳畔就已經不覺地迴響起了那段鏗鏘有力的文字: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歐洲,則國雄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少年人是國家的未來,少年人在一個國家中的重要地位,顯而易見。那麼,少年時候的梁啟超是什麼樣子?是一個乖巧懂事的書生?還是一個雄心壯志的少年?

飛揚認為,一個人的少年經歷往往會深刻地影響到這個人的一生,例如孫中山先生從小聽村中太平天國老兵講的反抗清廷的故事長大,不知不覺之中便在心中種下了反清的種子;司徒美堂先生自幼習武,蒙受老師教誨,形成了他本人不屈強權,英勇鬥爭的精神。

那麼,梁啟超在少年時候經歷了什麼?這對他長大後的性格與品質有何影響?請聽飛揚為你講述少年梁啟超的故事。

一、中興之時,新會之村——梁啟超的出生

梁啟超出生於1873年,正值晚清“同治中興”的時期,在那個年代,清王朝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各種近代工業如雨後春筍一樣產生;在內部,清王朝平定了太平天國、捻軍、天地會等叛亂,國內政治一片安穩;外部,清王朝與列強之間的交往遊刃有餘,似乎已經開始掌控外交話語權。當時的人們都以為這是“中興”的預兆,其實,這只不過是清王朝的迴光返照。梁啟超正出生於這個相對平靜的年代。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晚清“同治中興”

v

梁啟超出生在廣州新會縣茶坑村。在這個地方,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就是“崖山之後,20萬軍民的倖存者留在了本地,逐漸發展壯大,形成了新會。”因此本地人心中常以華夏正統的後人自居。這種思想也折射到了梁啟超的身上,讓他後來熱愛於國學,熱愛於中華文化,併為此做出了重大貢獻。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明朝時期的廣州府,轄地廣大,囊括珠江三角洲

我們可以想象,年少的梁啟超在睡前,瞪著自己的大眼睛,向媽媽祈求一個故事,當媽媽給他講出這個故事時,幼小的梁啟超,已經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故事中的人。

另外,新會縣還有著良好的經濟基礎,伴隨著近代外國人的商品輸入與原料輸出,最早經受歐風美雨洗禮的廣州的商品化程度也越來越高,茶葉、桑蟬、蔬菜、甜橙等成為了主要種植物,而水源充沛的珠江給此地提供了適於作物生長的條件,讓此地物產豐饒,人民相對富裕。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梁啟超今後可以不用為了填飽肚子而操勞終日,並且因為良好的經濟基礎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這一切,都將成為他未來的良好的基礎。

二、書香之家,富饒之民——梁啟超的家人

為梁啟超的家庭奠定基礎的是其祖父為樑維清。樑維清本人精於書法,努力讀書,並且成功考上了秀才,成為了樑家第一個讀書人,並且躋身於村中的士紳行列,開創了樑家的書香之家的傳承,這一傳承將在梁啟超這一脈發揚光大。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在梁啟超的自述中,祖父是一個典型的熱愛公共事務的士紳形象。他在村中興辦義學,興修水利;他略懂醫術,常常幫助村民排憂解難;在紅巾軍圍攻廣州之時,他組織團練,保衛村鎮。在梁啟超筆下,祖父樑維清有如巨人一般,支撐起整個家族甚至是村子。梁啟超本人也深受祖父影響,熱愛讀書,關心公共事務,關心民間疾苦等,我想這些優良品質的獲得,與他的祖父的影響是密切相關的。

梁啟超的父親為樑維清的第三子,名為樑寶瑛,梁啟超的母親為趙氏,出生於書香門第。樑寶瑛與趙氏的結合可謂說是珠聯璧合,而梁啟超的誕生更是為這樁婚姻錦上添花。

母親趙氏可以說是典型的傳統中國女性,精通女紅,品相俱佳,並且知書達理。在梁啟超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她便承擔了啟蒙老師的責任,帶著梁啟超進行簡單的學習。

除了對梁啟超的精心養育外,同時,樑母對梁啟超的教育也非常嚴格。梁啟超曾在自述中提到:

“我六歲時,不記因何事,忽說謊一句,所說云何,亦已忘卻,但記不久後即為我母親發覺。晚飯後,我母傳我至房中……命我跪下受考問。我忽睹母威,倉皇失措,妄思欺飾以霽母怒。當時被我母翻伏在膝前,力鞭數十。”

"

導語

提起梁啟超先生所寫的《少年中國說》,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甚至可能有很多人此時的耳畔就已經不覺地迴響起了那段鏗鏘有力的文字: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歐洲,則國雄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少年人是國家的未來,少年人在一個國家中的重要地位,顯而易見。那麼,少年時候的梁啟超是什麼樣子?是一個乖巧懂事的書生?還是一個雄心壯志的少年?

飛揚認為,一個人的少年經歷往往會深刻地影響到這個人的一生,例如孫中山先生從小聽村中太平天國老兵講的反抗清廷的故事長大,不知不覺之中便在心中種下了反清的種子;司徒美堂先生自幼習武,蒙受老師教誨,形成了他本人不屈強權,英勇鬥爭的精神。

那麼,梁啟超在少年時候經歷了什麼?這對他長大後的性格與品質有何影響?請聽飛揚為你講述少年梁啟超的故事。

一、中興之時,新會之村——梁啟超的出生

梁啟超出生於1873年,正值晚清“同治中興”的時期,在那個年代,清王朝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各種近代工業如雨後春筍一樣產生;在內部,清王朝平定了太平天國、捻軍、天地會等叛亂,國內政治一片安穩;外部,清王朝與列強之間的交往遊刃有餘,似乎已經開始掌控外交話語權。當時的人們都以為這是“中興”的預兆,其實,這只不過是清王朝的迴光返照。梁啟超正出生於這個相對平靜的年代。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晚清“同治中興”

v

梁啟超出生在廣州新會縣茶坑村。在這個地方,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就是“崖山之後,20萬軍民的倖存者留在了本地,逐漸發展壯大,形成了新會。”因此本地人心中常以華夏正統的後人自居。這種思想也折射到了梁啟超的身上,讓他後來熱愛於國學,熱愛於中華文化,併為此做出了重大貢獻。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明朝時期的廣州府,轄地廣大,囊括珠江三角洲

我們可以想象,年少的梁啟超在睡前,瞪著自己的大眼睛,向媽媽祈求一個故事,當媽媽給他講出這個故事時,幼小的梁啟超,已經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故事中的人。

另外,新會縣還有著良好的經濟基礎,伴隨著近代外國人的商品輸入與原料輸出,最早經受歐風美雨洗禮的廣州的商品化程度也越來越高,茶葉、桑蟬、蔬菜、甜橙等成為了主要種植物,而水源充沛的珠江給此地提供了適於作物生長的條件,讓此地物產豐饒,人民相對富裕。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梁啟超今後可以不用為了填飽肚子而操勞終日,並且因為良好的經濟基礎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這一切,都將成為他未來的良好的基礎。

二、書香之家,富饒之民——梁啟超的家人

為梁啟超的家庭奠定基礎的是其祖父為樑維清。樑維清本人精於書法,努力讀書,並且成功考上了秀才,成為了樑家第一個讀書人,並且躋身於村中的士紳行列,開創了樑家的書香之家的傳承,這一傳承將在梁啟超這一脈發揚光大。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在梁啟超的自述中,祖父是一個典型的熱愛公共事務的士紳形象。他在村中興辦義學,興修水利;他略懂醫術,常常幫助村民排憂解難;在紅巾軍圍攻廣州之時,他組織團練,保衛村鎮。在梁啟超筆下,祖父樑維清有如巨人一般,支撐起整個家族甚至是村子。梁啟超本人也深受祖父影響,熱愛讀書,關心公共事務,關心民間疾苦等,我想這些優良品質的獲得,與他的祖父的影響是密切相關的。

梁啟超的父親為樑維清的第三子,名為樑寶瑛,梁啟超的母親為趙氏,出生於書香門第。樑寶瑛與趙氏的結合可謂說是珠聯璧合,而梁啟超的誕生更是為這樁婚姻錦上添花。

母親趙氏可以說是典型的傳統中國女性,精通女紅,品相俱佳,並且知書達理。在梁啟超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她便承擔了啟蒙老師的責任,帶著梁啟超進行簡單的學習。

除了對梁啟超的精心養育外,同時,樑母對梁啟超的教育也非常嚴格。梁啟超曾在自述中提到:

“我六歲時,不記因何事,忽說謊一句,所說云何,亦已忘卻,但記不久後即為我母親發覺。晚飯後,我母傳我至房中……命我跪下受考問。我忽睹母威,倉皇失措,妄思欺飾以霽母怒。當時被我母翻伏在膝前,力鞭數十。”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樑母對梁啟超的教育非常嚴格

六歲時候因為說謊而被母親痛揍一頓,這經歷幾十年後也讓梁啟超印象深刻,從此之後,他待人坦誠,不再說謊,這也在日後讓他為無數人所信任,不論中國人亦或是外國人。

父親樑寶瑛亦是典型的中國儒家文化式的嚴父形象。梁啟超對於父親的回憶是:

“生平不苟言笑,硅步必衷於禮,恆性嗜好無大小一切屏絕;取予之間,一介必謹;自奉至素約,終身未嘗改其度。”

寥寥幾筆,一個父親的形象便躍然紙上。梁啟超的父親即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嚴父,又兼有“克己復禮”“存天理,滅人慾”的儒生形象。他的嚴格與嚴謹將會在日後給梁啟超以深刻影響,也是一直以來督促梁啟超不斷前進和努力的重要推力。

三、童稚之時,啟蒙之學——梁啟超在新會的童年

因為父親的忙碌,因此對於梁啟超的教導更多地依靠祖父樑維清。樑維清不遺餘力地將自己的一身學問傳給了梁啟超。

1、在梁啟超還是個兒童時,樑維清便教他《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啟蒙讀物。天才般的梁啟超的接受能力極強,很快便把這些書學完了。

四五歲的時候,祖父進一步加大難度,開始教授梁啟超《詩經》和四書,並且樑維清真正意義上地做到了言傳身教。他不僅帶著梁啟超學習經書,還注重考察。他帶著梁啟超看牆壁上的一些古畫,並且給他講解其中的故事——岳飛慘死風波亭,朱壽昌棄官尋母等,這些故事一一印在了梁啟超的心中,那些忠君愛國、孝敬父母等的中國傳統道德也印在了梁啟超的心中。

"

導語

提起梁啟超先生所寫的《少年中國說》,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甚至可能有很多人此時的耳畔就已經不覺地迴響起了那段鏗鏘有力的文字: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歐洲,則國雄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少年人是國家的未來,少年人在一個國家中的重要地位,顯而易見。那麼,少年時候的梁啟超是什麼樣子?是一個乖巧懂事的書生?還是一個雄心壯志的少年?

飛揚認為,一個人的少年經歷往往會深刻地影響到這個人的一生,例如孫中山先生從小聽村中太平天國老兵講的反抗清廷的故事長大,不知不覺之中便在心中種下了反清的種子;司徒美堂先生自幼習武,蒙受老師教誨,形成了他本人不屈強權,英勇鬥爭的精神。

那麼,梁啟超在少年時候經歷了什麼?這對他長大後的性格與品質有何影響?請聽飛揚為你講述少年梁啟超的故事。

一、中興之時,新會之村——梁啟超的出生

梁啟超出生於1873年,正值晚清“同治中興”的時期,在那個年代,清王朝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各種近代工業如雨後春筍一樣產生;在內部,清王朝平定了太平天國、捻軍、天地會等叛亂,國內政治一片安穩;外部,清王朝與列強之間的交往遊刃有餘,似乎已經開始掌控外交話語權。當時的人們都以為這是“中興”的預兆,其實,這只不過是清王朝的迴光返照。梁啟超正出生於這個相對平靜的年代。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晚清“同治中興”

v

梁啟超出生在廣州新會縣茶坑村。在這個地方,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就是“崖山之後,20萬軍民的倖存者留在了本地,逐漸發展壯大,形成了新會。”因此本地人心中常以華夏正統的後人自居。這種思想也折射到了梁啟超的身上,讓他後來熱愛於國學,熱愛於中華文化,併為此做出了重大貢獻。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明朝時期的廣州府,轄地廣大,囊括珠江三角洲

我們可以想象,年少的梁啟超在睡前,瞪著自己的大眼睛,向媽媽祈求一個故事,當媽媽給他講出這個故事時,幼小的梁啟超,已經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故事中的人。

另外,新會縣還有著良好的經濟基礎,伴隨著近代外國人的商品輸入與原料輸出,最早經受歐風美雨洗禮的廣州的商品化程度也越來越高,茶葉、桑蟬、蔬菜、甜橙等成為了主要種植物,而水源充沛的珠江給此地提供了適於作物生長的條件,讓此地物產豐饒,人民相對富裕。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梁啟超今後可以不用為了填飽肚子而操勞終日,並且因為良好的經濟基礎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這一切,都將成為他未來的良好的基礎。

二、書香之家,富饒之民——梁啟超的家人

為梁啟超的家庭奠定基礎的是其祖父為樑維清。樑維清本人精於書法,努力讀書,並且成功考上了秀才,成為了樑家第一個讀書人,並且躋身於村中的士紳行列,開創了樑家的書香之家的傳承,這一傳承將在梁啟超這一脈發揚光大。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在梁啟超的自述中,祖父是一個典型的熱愛公共事務的士紳形象。他在村中興辦義學,興修水利;他略懂醫術,常常幫助村民排憂解難;在紅巾軍圍攻廣州之時,他組織團練,保衛村鎮。在梁啟超筆下,祖父樑維清有如巨人一般,支撐起整個家族甚至是村子。梁啟超本人也深受祖父影響,熱愛讀書,關心公共事務,關心民間疾苦等,我想這些優良品質的獲得,與他的祖父的影響是密切相關的。

梁啟超的父親為樑維清的第三子,名為樑寶瑛,梁啟超的母親為趙氏,出生於書香門第。樑寶瑛與趙氏的結合可謂說是珠聯璧合,而梁啟超的誕生更是為這樁婚姻錦上添花。

母親趙氏可以說是典型的傳統中國女性,精通女紅,品相俱佳,並且知書達理。在梁啟超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她便承擔了啟蒙老師的責任,帶著梁啟超進行簡單的學習。

除了對梁啟超的精心養育外,同時,樑母對梁啟超的教育也非常嚴格。梁啟超曾在自述中提到:

“我六歲時,不記因何事,忽說謊一句,所說云何,亦已忘卻,但記不久後即為我母親發覺。晚飯後,我母傳我至房中……命我跪下受考問。我忽睹母威,倉皇失措,妄思欺飾以霽母怒。當時被我母翻伏在膝前,力鞭數十。”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樑母對梁啟超的教育非常嚴格

六歲時候因為說謊而被母親痛揍一頓,這經歷幾十年後也讓梁啟超印象深刻,從此之後,他待人坦誠,不再說謊,這也在日後讓他為無數人所信任,不論中國人亦或是外國人。

父親樑寶瑛亦是典型的中國儒家文化式的嚴父形象。梁啟超對於父親的回憶是:

“生平不苟言笑,硅步必衷於禮,恆性嗜好無大小一切屏絕;取予之間,一介必謹;自奉至素約,終身未嘗改其度。”

寥寥幾筆,一個父親的形象便躍然紙上。梁啟超的父親即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嚴父,又兼有“克己復禮”“存天理,滅人慾”的儒生形象。他的嚴格與嚴謹將會在日後給梁啟超以深刻影響,也是一直以來督促梁啟超不斷前進和努力的重要推力。

三、童稚之時,啟蒙之學——梁啟超在新會的童年

因為父親的忙碌,因此對於梁啟超的教導更多地依靠祖父樑維清。樑維清不遺餘力地將自己的一身學問傳給了梁啟超。

1、在梁啟超還是個兒童時,樑維清便教他《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啟蒙讀物。天才般的梁啟超的接受能力極強,很快便把這些書學完了。

四五歲的時候,祖父進一步加大難度,開始教授梁啟超《詩經》和四書,並且樑維清真正意義上地做到了言傳身教。他不僅帶著梁啟超學習經書,還注重考察。他帶著梁啟超看牆壁上的一些古畫,並且給他講解其中的故事——岳飛慘死風波亭,朱壽昌棄官尋母等,這些故事一一印在了梁啟超的心中,那些忠君愛國、孝敬父母等的中國傳統道德也印在了梁啟超的心中。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岳飛“精忠報國”

梁啟超自言:“尤喜舉亡宋、亡明國難之事,津津道之。”他的祖父喜歡吟誦陳元孝的詩句:“海水有門分上下,關山無界限華夷。”這種以大明遺民之稱的叛逆想法也在梁啟超思想中打下烙印。後來他曾寫:“黃帝子孫與北狄異種血戰不勝,君臣殉國……留悲憤之紀念於歷史上之一縣。”

2、六歲之時,梁啟超正式上學。在祖父所開設的“怡堂書室”之中,梁啟超成為了第一任學生。他要接受中國千百年以來為了科舉考試而準備的教育模式。那種搖頭換腦大聲吟誦的四書五經,那些八股成文禁閉思想的文章書寫,最後為了博得的是一個金榜題名光宗耀祖的紅榜門面。這一切,都是幼年的梁啟超無法感受到、無法自我抉擇但是必須要面對的。

"

導語

提起梁啟超先生所寫的《少年中國說》,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甚至可能有很多人此時的耳畔就已經不覺地迴響起了那段鏗鏘有力的文字: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歐洲,則國雄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少年人是國家的未來,少年人在一個國家中的重要地位,顯而易見。那麼,少年時候的梁啟超是什麼樣子?是一個乖巧懂事的書生?還是一個雄心壯志的少年?

飛揚認為,一個人的少年經歷往往會深刻地影響到這個人的一生,例如孫中山先生從小聽村中太平天國老兵講的反抗清廷的故事長大,不知不覺之中便在心中種下了反清的種子;司徒美堂先生自幼習武,蒙受老師教誨,形成了他本人不屈強權,英勇鬥爭的精神。

那麼,梁啟超在少年時候經歷了什麼?這對他長大後的性格與品質有何影響?請聽飛揚為你講述少年梁啟超的故事。

一、中興之時,新會之村——梁啟超的出生

梁啟超出生於1873年,正值晚清“同治中興”的時期,在那個年代,清王朝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各種近代工業如雨後春筍一樣產生;在內部,清王朝平定了太平天國、捻軍、天地會等叛亂,國內政治一片安穩;外部,清王朝與列強之間的交往遊刃有餘,似乎已經開始掌控外交話語權。當時的人們都以為這是“中興”的預兆,其實,這只不過是清王朝的迴光返照。梁啟超正出生於這個相對平靜的年代。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晚清“同治中興”

v

梁啟超出生在廣州新會縣茶坑村。在這個地方,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就是“崖山之後,20萬軍民的倖存者留在了本地,逐漸發展壯大,形成了新會。”因此本地人心中常以華夏正統的後人自居。這種思想也折射到了梁啟超的身上,讓他後來熱愛於國學,熱愛於中華文化,併為此做出了重大貢獻。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明朝時期的廣州府,轄地廣大,囊括珠江三角洲

我們可以想象,年少的梁啟超在睡前,瞪著自己的大眼睛,向媽媽祈求一個故事,當媽媽給他講出這個故事時,幼小的梁啟超,已經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故事中的人。

另外,新會縣還有著良好的經濟基礎,伴隨著近代外國人的商品輸入與原料輸出,最早經受歐風美雨洗禮的廣州的商品化程度也越來越高,茶葉、桑蟬、蔬菜、甜橙等成為了主要種植物,而水源充沛的珠江給此地提供了適於作物生長的條件,讓此地物產豐饒,人民相對富裕。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梁啟超今後可以不用為了填飽肚子而操勞終日,並且因為良好的經濟基礎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這一切,都將成為他未來的良好的基礎。

二、書香之家,富饒之民——梁啟超的家人

為梁啟超的家庭奠定基礎的是其祖父為樑維清。樑維清本人精於書法,努力讀書,並且成功考上了秀才,成為了樑家第一個讀書人,並且躋身於村中的士紳行列,開創了樑家的書香之家的傳承,這一傳承將在梁啟超這一脈發揚光大。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在梁啟超的自述中,祖父是一個典型的熱愛公共事務的士紳形象。他在村中興辦義學,興修水利;他略懂醫術,常常幫助村民排憂解難;在紅巾軍圍攻廣州之時,他組織團練,保衛村鎮。在梁啟超筆下,祖父樑維清有如巨人一般,支撐起整個家族甚至是村子。梁啟超本人也深受祖父影響,熱愛讀書,關心公共事務,關心民間疾苦等,我想這些優良品質的獲得,與他的祖父的影響是密切相關的。

梁啟超的父親為樑維清的第三子,名為樑寶瑛,梁啟超的母親為趙氏,出生於書香門第。樑寶瑛與趙氏的結合可謂說是珠聯璧合,而梁啟超的誕生更是為這樁婚姻錦上添花。

母親趙氏可以說是典型的傳統中國女性,精通女紅,品相俱佳,並且知書達理。在梁啟超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她便承擔了啟蒙老師的責任,帶著梁啟超進行簡單的學習。

除了對梁啟超的精心養育外,同時,樑母對梁啟超的教育也非常嚴格。梁啟超曾在自述中提到:

“我六歲時,不記因何事,忽說謊一句,所說云何,亦已忘卻,但記不久後即為我母親發覺。晚飯後,我母傳我至房中……命我跪下受考問。我忽睹母威,倉皇失措,妄思欺飾以霽母怒。當時被我母翻伏在膝前,力鞭數十。”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樑母對梁啟超的教育非常嚴格

六歲時候因為說謊而被母親痛揍一頓,這經歷幾十年後也讓梁啟超印象深刻,從此之後,他待人坦誠,不再說謊,這也在日後讓他為無數人所信任,不論中國人亦或是外國人。

父親樑寶瑛亦是典型的中國儒家文化式的嚴父形象。梁啟超對於父親的回憶是:

“生平不苟言笑,硅步必衷於禮,恆性嗜好無大小一切屏絕;取予之間,一介必謹;自奉至素約,終身未嘗改其度。”

寥寥幾筆,一個父親的形象便躍然紙上。梁啟超的父親即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嚴父,又兼有“克己復禮”“存天理,滅人慾”的儒生形象。他的嚴格與嚴謹將會在日後給梁啟超以深刻影響,也是一直以來督促梁啟超不斷前進和努力的重要推力。

三、童稚之時,啟蒙之學——梁啟超在新會的童年

因為父親的忙碌,因此對於梁啟超的教導更多地依靠祖父樑維清。樑維清不遺餘力地將自己的一身學問傳給了梁啟超。

1、在梁啟超還是個兒童時,樑維清便教他《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啟蒙讀物。天才般的梁啟超的接受能力極強,很快便把這些書學完了。

四五歲的時候,祖父進一步加大難度,開始教授梁啟超《詩經》和四書,並且樑維清真正意義上地做到了言傳身教。他不僅帶著梁啟超學習經書,還注重考察。他帶著梁啟超看牆壁上的一些古畫,並且給他講解其中的故事——岳飛慘死風波亭,朱壽昌棄官尋母等,這些故事一一印在了梁啟超的心中,那些忠君愛國、孝敬父母等的中國傳統道德也印在了梁啟超的心中。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岳飛“精忠報國”

梁啟超自言:“尤喜舉亡宋、亡明國難之事,津津道之。”他的祖父喜歡吟誦陳元孝的詩句:“海水有門分上下,關山無界限華夷。”這種以大明遺民之稱的叛逆想法也在梁啟超思想中打下烙印。後來他曾寫:“黃帝子孫與北狄異種血戰不勝,君臣殉國……留悲憤之紀念於歷史上之一縣。”

2、六歲之時,梁啟超正式上學。在祖父所開設的“怡堂書室”之中,梁啟超成為了第一任學生。他要接受中國千百年以來為了科舉考試而準備的教育模式。那種搖頭換腦大聲吟誦的四書五經,那些八股成文禁閉思想的文章書寫,最後為了博得的是一個金榜題名光宗耀祖的紅榜門面。這一切,都是幼年的梁啟超無法感受到、無法自我抉擇但是必須要面對的。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少年梁啟超對對子

在學堂之中,梁啟超極快地表現出一個天才少年的潛質,他思維敏捷,記憶力超群,尤善於對對子,這一切,不由得讓我們聯想起清朝名臣紀曉嵐的童年往事。梁啟超在六七歲時,便以“南國人懷召伯棠”對私塾先生的“東籬客採陶潛菊”,後來又以“寫字狗扒田”對“飲茶龍上水”。頗具少年人的調皮與才氣。

3、八歲時,梁啟超開始學習八股文。生性活潑具有才氣的梁啟超憎恨這種扼殺人的才氣與靈氣的寫作方式。他用“蠢陋野憨”來形容那些八股文教師,將他們的教學方法認是:

“未嘗識字,而即授之以經,未嘗辨訓,未嘗造句,而即強之為文。開塾未及一月,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之語,騰躍於口,洋溢於耳。”

4、在學習之餘,梁啟超也過著一種魯迅先生兒時的“百草園”式的樂趣生活,他與夥伴們暢遊森林,捕魚撈蝦,捉迷藏,玩遊戲,好不自在。然而在他遊玩之時,他那嚴厲的父親常常站出來,大聲質問他:“汝自視乃如常兒乎?”因為父親的嚴厲管教和過高期望,梁啟超自然也喪失了很多童年樂趣。

"

導語

提起梁啟超先生所寫的《少年中國說》,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甚至可能有很多人此時的耳畔就已經不覺地迴響起了那段鏗鏘有力的文字: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歐洲,則國雄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少年人是國家的未來,少年人在一個國家中的重要地位,顯而易見。那麼,少年時候的梁啟超是什麼樣子?是一個乖巧懂事的書生?還是一個雄心壯志的少年?

飛揚認為,一個人的少年經歷往往會深刻地影響到這個人的一生,例如孫中山先生從小聽村中太平天國老兵講的反抗清廷的故事長大,不知不覺之中便在心中種下了反清的種子;司徒美堂先生自幼習武,蒙受老師教誨,形成了他本人不屈強權,英勇鬥爭的精神。

那麼,梁啟超在少年時候經歷了什麼?這對他長大後的性格與品質有何影響?請聽飛揚為你講述少年梁啟超的故事。

一、中興之時,新會之村——梁啟超的出生

梁啟超出生於1873年,正值晚清“同治中興”的時期,在那個年代,清王朝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各種近代工業如雨後春筍一樣產生;在內部,清王朝平定了太平天國、捻軍、天地會等叛亂,國內政治一片安穩;外部,清王朝與列強之間的交往遊刃有餘,似乎已經開始掌控外交話語權。當時的人們都以為這是“中興”的預兆,其實,這只不過是清王朝的迴光返照。梁啟超正出生於這個相對平靜的年代。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晚清“同治中興”

v

梁啟超出生在廣州新會縣茶坑村。在這個地方,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就是“崖山之後,20萬軍民的倖存者留在了本地,逐漸發展壯大,形成了新會。”因此本地人心中常以華夏正統的後人自居。這種思想也折射到了梁啟超的身上,讓他後來熱愛於國學,熱愛於中華文化,併為此做出了重大貢獻。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明朝時期的廣州府,轄地廣大,囊括珠江三角洲

我們可以想象,年少的梁啟超在睡前,瞪著自己的大眼睛,向媽媽祈求一個故事,當媽媽給他講出這個故事時,幼小的梁啟超,已經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故事中的人。

另外,新會縣還有著良好的經濟基礎,伴隨著近代外國人的商品輸入與原料輸出,最早經受歐風美雨洗禮的廣州的商品化程度也越來越高,茶葉、桑蟬、蔬菜、甜橙等成為了主要種植物,而水源充沛的珠江給此地提供了適於作物生長的條件,讓此地物產豐饒,人民相對富裕。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梁啟超今後可以不用為了填飽肚子而操勞終日,並且因為良好的經濟基礎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這一切,都將成為他未來的良好的基礎。

二、書香之家,富饒之民——梁啟超的家人

為梁啟超的家庭奠定基礎的是其祖父為樑維清。樑維清本人精於書法,努力讀書,並且成功考上了秀才,成為了樑家第一個讀書人,並且躋身於村中的士紳行列,開創了樑家的書香之家的傳承,這一傳承將在梁啟超這一脈發揚光大。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在梁啟超的自述中,祖父是一個典型的熱愛公共事務的士紳形象。他在村中興辦義學,興修水利;他略懂醫術,常常幫助村民排憂解難;在紅巾軍圍攻廣州之時,他組織團練,保衛村鎮。在梁啟超筆下,祖父樑維清有如巨人一般,支撐起整個家族甚至是村子。梁啟超本人也深受祖父影響,熱愛讀書,關心公共事務,關心民間疾苦等,我想這些優良品質的獲得,與他的祖父的影響是密切相關的。

梁啟超的父親為樑維清的第三子,名為樑寶瑛,梁啟超的母親為趙氏,出生於書香門第。樑寶瑛與趙氏的結合可謂說是珠聯璧合,而梁啟超的誕生更是為這樁婚姻錦上添花。

母親趙氏可以說是典型的傳統中國女性,精通女紅,品相俱佳,並且知書達理。在梁啟超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她便承擔了啟蒙老師的責任,帶著梁啟超進行簡單的學習。

除了對梁啟超的精心養育外,同時,樑母對梁啟超的教育也非常嚴格。梁啟超曾在自述中提到:

“我六歲時,不記因何事,忽說謊一句,所說云何,亦已忘卻,但記不久後即為我母親發覺。晚飯後,我母傳我至房中……命我跪下受考問。我忽睹母威,倉皇失措,妄思欺飾以霽母怒。當時被我母翻伏在膝前,力鞭數十。”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樑母對梁啟超的教育非常嚴格

六歲時候因為說謊而被母親痛揍一頓,這經歷幾十年後也讓梁啟超印象深刻,從此之後,他待人坦誠,不再說謊,這也在日後讓他為無數人所信任,不論中國人亦或是外國人。

父親樑寶瑛亦是典型的中國儒家文化式的嚴父形象。梁啟超對於父親的回憶是:

“生平不苟言笑,硅步必衷於禮,恆性嗜好無大小一切屏絕;取予之間,一介必謹;自奉至素約,終身未嘗改其度。”

寥寥幾筆,一個父親的形象便躍然紙上。梁啟超的父親即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嚴父,又兼有“克己復禮”“存天理,滅人慾”的儒生形象。他的嚴格與嚴謹將會在日後給梁啟超以深刻影響,也是一直以來督促梁啟超不斷前進和努力的重要推力。

三、童稚之時,啟蒙之學——梁啟超在新會的童年

因為父親的忙碌,因此對於梁啟超的教導更多地依靠祖父樑維清。樑維清不遺餘力地將自己的一身學問傳給了梁啟超。

1、在梁啟超還是個兒童時,樑維清便教他《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啟蒙讀物。天才般的梁啟超的接受能力極強,很快便把這些書學完了。

四五歲的時候,祖父進一步加大難度,開始教授梁啟超《詩經》和四書,並且樑維清真正意義上地做到了言傳身教。他不僅帶著梁啟超學習經書,還注重考察。他帶著梁啟超看牆壁上的一些古畫,並且給他講解其中的故事——岳飛慘死風波亭,朱壽昌棄官尋母等,這些故事一一印在了梁啟超的心中,那些忠君愛國、孝敬父母等的中國傳統道德也印在了梁啟超的心中。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岳飛“精忠報國”

梁啟超自言:“尤喜舉亡宋、亡明國難之事,津津道之。”他的祖父喜歡吟誦陳元孝的詩句:“海水有門分上下,關山無界限華夷。”這種以大明遺民之稱的叛逆想法也在梁啟超思想中打下烙印。後來他曾寫:“黃帝子孫與北狄異種血戰不勝,君臣殉國……留悲憤之紀念於歷史上之一縣。”

2、六歲之時,梁啟超正式上學。在祖父所開設的“怡堂書室”之中,梁啟超成為了第一任學生。他要接受中國千百年以來為了科舉考試而準備的教育模式。那種搖頭換腦大聲吟誦的四書五經,那些八股成文禁閉思想的文章書寫,最後為了博得的是一個金榜題名光宗耀祖的紅榜門面。這一切,都是幼年的梁啟超無法感受到、無法自我抉擇但是必須要面對的。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少年梁啟超對對子

在學堂之中,梁啟超極快地表現出一個天才少年的潛質,他思維敏捷,記憶力超群,尤善於對對子,這一切,不由得讓我們聯想起清朝名臣紀曉嵐的童年往事。梁啟超在六七歲時,便以“南國人懷召伯棠”對私塾先生的“東籬客採陶潛菊”,後來又以“寫字狗扒田”對“飲茶龍上水”。頗具少年人的調皮與才氣。

3、八歲時,梁啟超開始學習八股文。生性活潑具有才氣的梁啟超憎恨這種扼殺人的才氣與靈氣的寫作方式。他用“蠢陋野憨”來形容那些八股文教師,將他們的教學方法認是:

“未嘗識字,而即授之以經,未嘗辨訓,未嘗造句,而即強之為文。開塾未及一月,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之語,騰躍於口,洋溢於耳。”

4、在學習之餘,梁啟超也過著一種魯迅先生兒時的“百草園”式的樂趣生活,他與夥伴們暢遊森林,捕魚撈蝦,捉迷藏,玩遊戲,好不自在。然而在他遊玩之時,他那嚴厲的父親常常站出來,大聲質問他:“汝自視乃如常兒乎?”因為父親的嚴厲管教和過高期望,梁啟超自然也喪失了很多童年樂趣。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四、聖賢之書,劇變之城——新會縣城的生活

轉眼,梁啟超已經十歲,他被父親送到了新會縣城讀書。

這是一個開放的城市。歐風美雨的沖洗讓它逐漸沾染了很多西化的因素:關東街的福音教堂聖歌環繞,火輪船冒著煙從河面走過,源源不斷的中國人出洋淘金……然而這一切跟梁啟超無關,他此時僅僅是一個學生,他投身於周惺吾門下學習。

"

導語

提起梁啟超先生所寫的《少年中國說》,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甚至可能有很多人此時的耳畔就已經不覺地迴響起了那段鏗鏘有力的文字: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歐洲,則國雄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少年人是國家的未來,少年人在一個國家中的重要地位,顯而易見。那麼,少年時候的梁啟超是什麼樣子?是一個乖巧懂事的書生?還是一個雄心壯志的少年?

飛揚認為,一個人的少年經歷往往會深刻地影響到這個人的一生,例如孫中山先生從小聽村中太平天國老兵講的反抗清廷的故事長大,不知不覺之中便在心中種下了反清的種子;司徒美堂先生自幼習武,蒙受老師教誨,形成了他本人不屈強權,英勇鬥爭的精神。

那麼,梁啟超在少年時候經歷了什麼?這對他長大後的性格與品質有何影響?請聽飛揚為你講述少年梁啟超的故事。

一、中興之時,新會之村——梁啟超的出生

梁啟超出生於1873年,正值晚清“同治中興”的時期,在那個年代,清王朝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各種近代工業如雨後春筍一樣產生;在內部,清王朝平定了太平天國、捻軍、天地會等叛亂,國內政治一片安穩;外部,清王朝與列強之間的交往遊刃有餘,似乎已經開始掌控外交話語權。當時的人們都以為這是“中興”的預兆,其實,這只不過是清王朝的迴光返照。梁啟超正出生於這個相對平靜的年代。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晚清“同治中興”

v

梁啟超出生在廣州新會縣茶坑村。在這個地方,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就是“崖山之後,20萬軍民的倖存者留在了本地,逐漸發展壯大,形成了新會。”因此本地人心中常以華夏正統的後人自居。這種思想也折射到了梁啟超的身上,讓他後來熱愛於國學,熱愛於中華文化,併為此做出了重大貢獻。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明朝時期的廣州府,轄地廣大,囊括珠江三角洲

我們可以想象,年少的梁啟超在睡前,瞪著自己的大眼睛,向媽媽祈求一個故事,當媽媽給他講出這個故事時,幼小的梁啟超,已經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故事中的人。

另外,新會縣還有著良好的經濟基礎,伴隨著近代外國人的商品輸入與原料輸出,最早經受歐風美雨洗禮的廣州的商品化程度也越來越高,茶葉、桑蟬、蔬菜、甜橙等成為了主要種植物,而水源充沛的珠江給此地提供了適於作物生長的條件,讓此地物產豐饒,人民相對富裕。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梁啟超今後可以不用為了填飽肚子而操勞終日,並且因為良好的經濟基礎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這一切,都將成為他未來的良好的基礎。

二、書香之家,富饒之民——梁啟超的家人

為梁啟超的家庭奠定基礎的是其祖父為樑維清。樑維清本人精於書法,努力讀書,並且成功考上了秀才,成為了樑家第一個讀書人,並且躋身於村中的士紳行列,開創了樑家的書香之家的傳承,這一傳承將在梁啟超這一脈發揚光大。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在梁啟超的自述中,祖父是一個典型的熱愛公共事務的士紳形象。他在村中興辦義學,興修水利;他略懂醫術,常常幫助村民排憂解難;在紅巾軍圍攻廣州之時,他組織團練,保衛村鎮。在梁啟超筆下,祖父樑維清有如巨人一般,支撐起整個家族甚至是村子。梁啟超本人也深受祖父影響,熱愛讀書,關心公共事務,關心民間疾苦等,我想這些優良品質的獲得,與他的祖父的影響是密切相關的。

梁啟超的父親為樑維清的第三子,名為樑寶瑛,梁啟超的母親為趙氏,出生於書香門第。樑寶瑛與趙氏的結合可謂說是珠聯璧合,而梁啟超的誕生更是為這樁婚姻錦上添花。

母親趙氏可以說是典型的傳統中國女性,精通女紅,品相俱佳,並且知書達理。在梁啟超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她便承擔了啟蒙老師的責任,帶著梁啟超進行簡單的學習。

除了對梁啟超的精心養育外,同時,樑母對梁啟超的教育也非常嚴格。梁啟超曾在自述中提到:

“我六歲時,不記因何事,忽說謊一句,所說云何,亦已忘卻,但記不久後即為我母親發覺。晚飯後,我母傳我至房中……命我跪下受考問。我忽睹母威,倉皇失措,妄思欺飾以霽母怒。當時被我母翻伏在膝前,力鞭數十。”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樑母對梁啟超的教育非常嚴格

六歲時候因為說謊而被母親痛揍一頓,這經歷幾十年後也讓梁啟超印象深刻,從此之後,他待人坦誠,不再說謊,這也在日後讓他為無數人所信任,不論中國人亦或是外國人。

父親樑寶瑛亦是典型的中國儒家文化式的嚴父形象。梁啟超對於父親的回憶是:

“生平不苟言笑,硅步必衷於禮,恆性嗜好無大小一切屏絕;取予之間,一介必謹;自奉至素約,終身未嘗改其度。”

寥寥幾筆,一個父親的形象便躍然紙上。梁啟超的父親即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嚴父,又兼有“克己復禮”“存天理,滅人慾”的儒生形象。他的嚴格與嚴謹將會在日後給梁啟超以深刻影響,也是一直以來督促梁啟超不斷前進和努力的重要推力。

三、童稚之時,啟蒙之學——梁啟超在新會的童年

因為父親的忙碌,因此對於梁啟超的教導更多地依靠祖父樑維清。樑維清不遺餘力地將自己的一身學問傳給了梁啟超。

1、在梁啟超還是個兒童時,樑維清便教他《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啟蒙讀物。天才般的梁啟超的接受能力極強,很快便把這些書學完了。

四五歲的時候,祖父進一步加大難度,開始教授梁啟超《詩經》和四書,並且樑維清真正意義上地做到了言傳身教。他不僅帶著梁啟超學習經書,還注重考察。他帶著梁啟超看牆壁上的一些古畫,並且給他講解其中的故事——岳飛慘死風波亭,朱壽昌棄官尋母等,這些故事一一印在了梁啟超的心中,那些忠君愛國、孝敬父母等的中國傳統道德也印在了梁啟超的心中。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岳飛“精忠報國”

梁啟超自言:“尤喜舉亡宋、亡明國難之事,津津道之。”他的祖父喜歡吟誦陳元孝的詩句:“海水有門分上下,關山無界限華夷。”這種以大明遺民之稱的叛逆想法也在梁啟超思想中打下烙印。後來他曾寫:“黃帝子孫與北狄異種血戰不勝,君臣殉國……留悲憤之紀念於歷史上之一縣。”

2、六歲之時,梁啟超正式上學。在祖父所開設的“怡堂書室”之中,梁啟超成為了第一任學生。他要接受中國千百年以來為了科舉考試而準備的教育模式。那種搖頭換腦大聲吟誦的四書五經,那些八股成文禁閉思想的文章書寫,最後為了博得的是一個金榜題名光宗耀祖的紅榜門面。這一切,都是幼年的梁啟超無法感受到、無法自我抉擇但是必須要面對的。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少年梁啟超對對子

在學堂之中,梁啟超極快地表現出一個天才少年的潛質,他思維敏捷,記憶力超群,尤善於對對子,這一切,不由得讓我們聯想起清朝名臣紀曉嵐的童年往事。梁啟超在六七歲時,便以“南國人懷召伯棠”對私塾先生的“東籬客採陶潛菊”,後來又以“寫字狗扒田”對“飲茶龍上水”。頗具少年人的調皮與才氣。

3、八歲時,梁啟超開始學習八股文。生性活潑具有才氣的梁啟超憎恨這種扼殺人的才氣與靈氣的寫作方式。他用“蠢陋野憨”來形容那些八股文教師,將他們的教學方法認是:

“未嘗識字,而即授之以經,未嘗辨訓,未嘗造句,而即強之為文。開塾未及一月,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之語,騰躍於口,洋溢於耳。”

4、在學習之餘,梁啟超也過著一種魯迅先生兒時的“百草園”式的樂趣生活,他與夥伴們暢遊森林,捕魚撈蝦,捉迷藏,玩遊戲,好不自在。然而在他遊玩之時,他那嚴厲的父親常常站出來,大聲質問他:“汝自視乃如常兒乎?”因為父親的嚴厲管教和過高期望,梁啟超自然也喪失了很多童年樂趣。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四、聖賢之書,劇變之城——新會縣城的生活

轉眼,梁啟超已經十歲,他被父親送到了新會縣城讀書。

這是一個開放的城市。歐風美雨的沖洗讓它逐漸沾染了很多西化的因素:關東街的福音教堂聖歌環繞,火輪船冒著煙從河面走過,源源不斷的中國人出洋淘金……然而這一切跟梁啟超無關,他此時僅僅是一個學生,他投身於周惺吾門下學習。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十歲那年,他參與了童子試,並且成績優異,獲得了神童之名。在學習之餘,他接觸了許多課外書籍,如《史記》、《漢書》等,這些“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式的史書給了他巨大的影響,使他後來的文章具有了高度的文學美感與歷史厚重感的完美結合。

"

導語

提起梁啟超先生所寫的《少年中國說》,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甚至可能有很多人此時的耳畔就已經不覺地迴響起了那段鏗鏘有力的文字: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歐洲,則國雄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少年人是國家的未來,少年人在一個國家中的重要地位,顯而易見。那麼,少年時候的梁啟超是什麼樣子?是一個乖巧懂事的書生?還是一個雄心壯志的少年?

飛揚認為,一個人的少年經歷往往會深刻地影響到這個人的一生,例如孫中山先生從小聽村中太平天國老兵講的反抗清廷的故事長大,不知不覺之中便在心中種下了反清的種子;司徒美堂先生自幼習武,蒙受老師教誨,形成了他本人不屈強權,英勇鬥爭的精神。

那麼,梁啟超在少年時候經歷了什麼?這對他長大後的性格與品質有何影響?請聽飛揚為你講述少年梁啟超的故事。

一、中興之時,新會之村——梁啟超的出生

梁啟超出生於1873年,正值晚清“同治中興”的時期,在那個年代,清王朝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各種近代工業如雨後春筍一樣產生;在內部,清王朝平定了太平天國、捻軍、天地會等叛亂,國內政治一片安穩;外部,清王朝與列強之間的交往遊刃有餘,似乎已經開始掌控外交話語權。當時的人們都以為這是“中興”的預兆,其實,這只不過是清王朝的迴光返照。梁啟超正出生於這個相對平靜的年代。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晚清“同治中興”

v

梁啟超出生在廣州新會縣茶坑村。在這個地方,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就是“崖山之後,20萬軍民的倖存者留在了本地,逐漸發展壯大,形成了新會。”因此本地人心中常以華夏正統的後人自居。這種思想也折射到了梁啟超的身上,讓他後來熱愛於國學,熱愛於中華文化,併為此做出了重大貢獻。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明朝時期的廣州府,轄地廣大,囊括珠江三角洲

我們可以想象,年少的梁啟超在睡前,瞪著自己的大眼睛,向媽媽祈求一個故事,當媽媽給他講出這個故事時,幼小的梁啟超,已經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故事中的人。

另外,新會縣還有著良好的經濟基礎,伴隨著近代外國人的商品輸入與原料輸出,最早經受歐風美雨洗禮的廣州的商品化程度也越來越高,茶葉、桑蟬、蔬菜、甜橙等成為了主要種植物,而水源充沛的珠江給此地提供了適於作物生長的條件,讓此地物產豐饒,人民相對富裕。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梁啟超今後可以不用為了填飽肚子而操勞終日,並且因為良好的經濟基礎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這一切,都將成為他未來的良好的基礎。

二、書香之家,富饒之民——梁啟超的家人

為梁啟超的家庭奠定基礎的是其祖父為樑維清。樑維清本人精於書法,努力讀書,並且成功考上了秀才,成為了樑家第一個讀書人,並且躋身於村中的士紳行列,開創了樑家的書香之家的傳承,這一傳承將在梁啟超這一脈發揚光大。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在梁啟超的自述中,祖父是一個典型的熱愛公共事務的士紳形象。他在村中興辦義學,興修水利;他略懂醫術,常常幫助村民排憂解難;在紅巾軍圍攻廣州之時,他組織團練,保衛村鎮。在梁啟超筆下,祖父樑維清有如巨人一般,支撐起整個家族甚至是村子。梁啟超本人也深受祖父影響,熱愛讀書,關心公共事務,關心民間疾苦等,我想這些優良品質的獲得,與他的祖父的影響是密切相關的。

梁啟超的父親為樑維清的第三子,名為樑寶瑛,梁啟超的母親為趙氏,出生於書香門第。樑寶瑛與趙氏的結合可謂說是珠聯璧合,而梁啟超的誕生更是為這樁婚姻錦上添花。

母親趙氏可以說是典型的傳統中國女性,精通女紅,品相俱佳,並且知書達理。在梁啟超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她便承擔了啟蒙老師的責任,帶著梁啟超進行簡單的學習。

除了對梁啟超的精心養育外,同時,樑母對梁啟超的教育也非常嚴格。梁啟超曾在自述中提到:

“我六歲時,不記因何事,忽說謊一句,所說云何,亦已忘卻,但記不久後即為我母親發覺。晚飯後,我母傳我至房中……命我跪下受考問。我忽睹母威,倉皇失措,妄思欺飾以霽母怒。當時被我母翻伏在膝前,力鞭數十。”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樑母對梁啟超的教育非常嚴格

六歲時候因為說謊而被母親痛揍一頓,這經歷幾十年後也讓梁啟超印象深刻,從此之後,他待人坦誠,不再說謊,這也在日後讓他為無數人所信任,不論中國人亦或是外國人。

父親樑寶瑛亦是典型的中國儒家文化式的嚴父形象。梁啟超對於父親的回憶是:

“生平不苟言笑,硅步必衷於禮,恆性嗜好無大小一切屏絕;取予之間,一介必謹;自奉至素約,終身未嘗改其度。”

寥寥幾筆,一個父親的形象便躍然紙上。梁啟超的父親即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嚴父,又兼有“克己復禮”“存天理,滅人慾”的儒生形象。他的嚴格與嚴謹將會在日後給梁啟超以深刻影響,也是一直以來督促梁啟超不斷前進和努力的重要推力。

三、童稚之時,啟蒙之學——梁啟超在新會的童年

因為父親的忙碌,因此對於梁啟超的教導更多地依靠祖父樑維清。樑維清不遺餘力地將自己的一身學問傳給了梁啟超。

1、在梁啟超還是個兒童時,樑維清便教他《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啟蒙讀物。天才般的梁啟超的接受能力極強,很快便把這些書學完了。

四五歲的時候,祖父進一步加大難度,開始教授梁啟超《詩經》和四書,並且樑維清真正意義上地做到了言傳身教。他不僅帶著梁啟超學習經書,還注重考察。他帶著梁啟超看牆壁上的一些古畫,並且給他講解其中的故事——岳飛慘死風波亭,朱壽昌棄官尋母等,這些故事一一印在了梁啟超的心中,那些忠君愛國、孝敬父母等的中國傳統道德也印在了梁啟超的心中。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岳飛“精忠報國”

梁啟超自言:“尤喜舉亡宋、亡明國難之事,津津道之。”他的祖父喜歡吟誦陳元孝的詩句:“海水有門分上下,關山無界限華夷。”這種以大明遺民之稱的叛逆想法也在梁啟超思想中打下烙印。後來他曾寫:“黃帝子孫與北狄異種血戰不勝,君臣殉國……留悲憤之紀念於歷史上之一縣。”

2、六歲之時,梁啟超正式上學。在祖父所開設的“怡堂書室”之中,梁啟超成為了第一任學生。他要接受中國千百年以來為了科舉考試而準備的教育模式。那種搖頭換腦大聲吟誦的四書五經,那些八股成文禁閉思想的文章書寫,最後為了博得的是一個金榜題名光宗耀祖的紅榜門面。這一切,都是幼年的梁啟超無法感受到、無法自我抉擇但是必須要面對的。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少年梁啟超對對子

在學堂之中,梁啟超極快地表現出一個天才少年的潛質,他思維敏捷,記憶力超群,尤善於對對子,這一切,不由得讓我們聯想起清朝名臣紀曉嵐的童年往事。梁啟超在六七歲時,便以“南國人懷召伯棠”對私塾先生的“東籬客採陶潛菊”,後來又以“寫字狗扒田”對“飲茶龍上水”。頗具少年人的調皮與才氣。

3、八歲時,梁啟超開始學習八股文。生性活潑具有才氣的梁啟超憎恨這種扼殺人的才氣與靈氣的寫作方式。他用“蠢陋野憨”來形容那些八股文教師,將他們的教學方法認是:

“未嘗識字,而即授之以經,未嘗辨訓,未嘗造句,而即強之為文。開塾未及一月,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之語,騰躍於口,洋溢於耳。”

4、在學習之餘,梁啟超也過著一種魯迅先生兒時的“百草園”式的樂趣生活,他與夥伴們暢遊森林,捕魚撈蝦,捉迷藏,玩遊戲,好不自在。然而在他遊玩之時,他那嚴厲的父親常常站出來,大聲質問他:“汝自視乃如常兒乎?”因為父親的嚴厲管教和過高期望,梁啟超自然也喪失了很多童年樂趣。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四、聖賢之書,劇變之城——新會縣城的生活

轉眼,梁啟超已經十歲,他被父親送到了新會縣城讀書。

這是一個開放的城市。歐風美雨的沖洗讓它逐漸沾染了很多西化的因素:關東街的福音教堂聖歌環繞,火輪船冒著煙從河面走過,源源不斷的中國人出洋淘金……然而這一切跟梁啟超無關,他此時僅僅是一個學生,他投身於周惺吾門下學習。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十歲那年,他參與了童子試,並且成績優異,獲得了神童之名。在學習之餘,他接觸了許多課外書籍,如《史記》、《漢書》等,這些“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式的史書給了他巨大的影響,使他後來的文章具有了高度的文學美感與歷史厚重感的完美結合。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十二歲那年,梁啟超獲得了秀才的功名。整個茶坑村都沸騰了起來,他們都為自己村中出了個天才而感到興奮不已,覺得他以後是要做大官的人。而此時,梁啟超也重新收拾行囊,準備前往廣州,進行進一步的學習。

五、幸運與不幸,年少與未來

1、梁啟超的童年可以說是幸運的,也可以說是不幸的。

幸運在於,相對於很多其他同齡人的顛沛流離,無依無靠,他有著幸福快樂的家庭,他有著吃穿不愁的物質供給,他有著讀書習字的環境……

不幸在於,年幼的他要被迫困在逼仄的房間裡,讀書學習,研習八股,失去了很多少年人應該有的樂趣……

"

導語

提起梁啟超先生所寫的《少年中國說》,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甚至可能有很多人此時的耳畔就已經不覺地迴響起了那段鏗鏘有力的文字: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歐洲,則國雄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少年人是國家的未來,少年人在一個國家中的重要地位,顯而易見。那麼,少年時候的梁啟超是什麼樣子?是一個乖巧懂事的書生?還是一個雄心壯志的少年?

飛揚認為,一個人的少年經歷往往會深刻地影響到這個人的一生,例如孫中山先生從小聽村中太平天國老兵講的反抗清廷的故事長大,不知不覺之中便在心中種下了反清的種子;司徒美堂先生自幼習武,蒙受老師教誨,形成了他本人不屈強權,英勇鬥爭的精神。

那麼,梁啟超在少年時候經歷了什麼?這對他長大後的性格與品質有何影響?請聽飛揚為你講述少年梁啟超的故事。

一、中興之時,新會之村——梁啟超的出生

梁啟超出生於1873年,正值晚清“同治中興”的時期,在那個年代,清王朝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各種近代工業如雨後春筍一樣產生;在內部,清王朝平定了太平天國、捻軍、天地會等叛亂,國內政治一片安穩;外部,清王朝與列強之間的交往遊刃有餘,似乎已經開始掌控外交話語權。當時的人們都以為這是“中興”的預兆,其實,這只不過是清王朝的迴光返照。梁啟超正出生於這個相對平靜的年代。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晚清“同治中興”

v

梁啟超出生在廣州新會縣茶坑村。在這個地方,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就是“崖山之後,20萬軍民的倖存者留在了本地,逐漸發展壯大,形成了新會。”因此本地人心中常以華夏正統的後人自居。這種思想也折射到了梁啟超的身上,讓他後來熱愛於國學,熱愛於中華文化,併為此做出了重大貢獻。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明朝時期的廣州府,轄地廣大,囊括珠江三角洲

我們可以想象,年少的梁啟超在睡前,瞪著自己的大眼睛,向媽媽祈求一個故事,當媽媽給他講出這個故事時,幼小的梁啟超,已經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故事中的人。

另外,新會縣還有著良好的經濟基礎,伴隨著近代外國人的商品輸入與原料輸出,最早經受歐風美雨洗禮的廣州的商品化程度也越來越高,茶葉、桑蟬、蔬菜、甜橙等成為了主要種植物,而水源充沛的珠江給此地提供了適於作物生長的條件,讓此地物產豐饒,人民相對富裕。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梁啟超今後可以不用為了填飽肚子而操勞終日,並且因為良好的經濟基礎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這一切,都將成為他未來的良好的基礎。

二、書香之家,富饒之民——梁啟超的家人

為梁啟超的家庭奠定基礎的是其祖父為樑維清。樑維清本人精於書法,努力讀書,並且成功考上了秀才,成為了樑家第一個讀書人,並且躋身於村中的士紳行列,開創了樑家的書香之家的傳承,這一傳承將在梁啟超這一脈發揚光大。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在梁啟超的自述中,祖父是一個典型的熱愛公共事務的士紳形象。他在村中興辦義學,興修水利;他略懂醫術,常常幫助村民排憂解難;在紅巾軍圍攻廣州之時,他組織團練,保衛村鎮。在梁啟超筆下,祖父樑維清有如巨人一般,支撐起整個家族甚至是村子。梁啟超本人也深受祖父影響,熱愛讀書,關心公共事務,關心民間疾苦等,我想這些優良品質的獲得,與他的祖父的影響是密切相關的。

梁啟超的父親為樑維清的第三子,名為樑寶瑛,梁啟超的母親為趙氏,出生於書香門第。樑寶瑛與趙氏的結合可謂說是珠聯璧合,而梁啟超的誕生更是為這樁婚姻錦上添花。

母親趙氏可以說是典型的傳統中國女性,精通女紅,品相俱佳,並且知書達理。在梁啟超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她便承擔了啟蒙老師的責任,帶著梁啟超進行簡單的學習。

除了對梁啟超的精心養育外,同時,樑母對梁啟超的教育也非常嚴格。梁啟超曾在自述中提到:

“我六歲時,不記因何事,忽說謊一句,所說云何,亦已忘卻,但記不久後即為我母親發覺。晚飯後,我母傳我至房中……命我跪下受考問。我忽睹母威,倉皇失措,妄思欺飾以霽母怒。當時被我母翻伏在膝前,力鞭數十。”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樑母對梁啟超的教育非常嚴格

六歲時候因為說謊而被母親痛揍一頓,這經歷幾十年後也讓梁啟超印象深刻,從此之後,他待人坦誠,不再說謊,這也在日後讓他為無數人所信任,不論中國人亦或是外國人。

父親樑寶瑛亦是典型的中國儒家文化式的嚴父形象。梁啟超對於父親的回憶是:

“生平不苟言笑,硅步必衷於禮,恆性嗜好無大小一切屏絕;取予之間,一介必謹;自奉至素約,終身未嘗改其度。”

寥寥幾筆,一個父親的形象便躍然紙上。梁啟超的父親即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嚴父,又兼有“克己復禮”“存天理,滅人慾”的儒生形象。他的嚴格與嚴謹將會在日後給梁啟超以深刻影響,也是一直以來督促梁啟超不斷前進和努力的重要推力。

三、童稚之時,啟蒙之學——梁啟超在新會的童年

因為父親的忙碌,因此對於梁啟超的教導更多地依靠祖父樑維清。樑維清不遺餘力地將自己的一身學問傳給了梁啟超。

1、在梁啟超還是個兒童時,樑維清便教他《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啟蒙讀物。天才般的梁啟超的接受能力極強,很快便把這些書學完了。

四五歲的時候,祖父進一步加大難度,開始教授梁啟超《詩經》和四書,並且樑維清真正意義上地做到了言傳身教。他不僅帶著梁啟超學習經書,還注重考察。他帶著梁啟超看牆壁上的一些古畫,並且給他講解其中的故事——岳飛慘死風波亭,朱壽昌棄官尋母等,這些故事一一印在了梁啟超的心中,那些忠君愛國、孝敬父母等的中國傳統道德也印在了梁啟超的心中。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岳飛“精忠報國”

梁啟超自言:“尤喜舉亡宋、亡明國難之事,津津道之。”他的祖父喜歡吟誦陳元孝的詩句:“海水有門分上下,關山無界限華夷。”這種以大明遺民之稱的叛逆想法也在梁啟超思想中打下烙印。後來他曾寫:“黃帝子孫與北狄異種血戰不勝,君臣殉國……留悲憤之紀念於歷史上之一縣。”

2、六歲之時,梁啟超正式上學。在祖父所開設的“怡堂書室”之中,梁啟超成為了第一任學生。他要接受中國千百年以來為了科舉考試而準備的教育模式。那種搖頭換腦大聲吟誦的四書五經,那些八股成文禁閉思想的文章書寫,最後為了博得的是一個金榜題名光宗耀祖的紅榜門面。這一切,都是幼年的梁啟超無法感受到、無法自我抉擇但是必須要面對的。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少年梁啟超對對子

在學堂之中,梁啟超極快地表現出一個天才少年的潛質,他思維敏捷,記憶力超群,尤善於對對子,這一切,不由得讓我們聯想起清朝名臣紀曉嵐的童年往事。梁啟超在六七歲時,便以“南國人懷召伯棠”對私塾先生的“東籬客採陶潛菊”,後來又以“寫字狗扒田”對“飲茶龍上水”。頗具少年人的調皮與才氣。

3、八歲時,梁啟超開始學習八股文。生性活潑具有才氣的梁啟超憎恨這種扼殺人的才氣與靈氣的寫作方式。他用“蠢陋野憨”來形容那些八股文教師,將他們的教學方法認是:

“未嘗識字,而即授之以經,未嘗辨訓,未嘗造句,而即強之為文。開塾未及一月,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之語,騰躍於口,洋溢於耳。”

4、在學習之餘,梁啟超也過著一種魯迅先生兒時的“百草園”式的樂趣生活,他與夥伴們暢遊森林,捕魚撈蝦,捉迷藏,玩遊戲,好不自在。然而在他遊玩之時,他那嚴厲的父親常常站出來,大聲質問他:“汝自視乃如常兒乎?”因為父親的嚴厲管教和過高期望,梁啟超自然也喪失了很多童年樂趣。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四、聖賢之書,劇變之城——新會縣城的生活

轉眼,梁啟超已經十歲,他被父親送到了新會縣城讀書。

這是一個開放的城市。歐風美雨的沖洗讓它逐漸沾染了很多西化的因素:關東街的福音教堂聖歌環繞,火輪船冒著煙從河面走過,源源不斷的中國人出洋淘金……然而這一切跟梁啟超無關,他此時僅僅是一個學生,他投身於周惺吾門下學習。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十歲那年,他參與了童子試,並且成績優異,獲得了神童之名。在學習之餘,他接觸了許多課外書籍,如《史記》、《漢書》等,這些“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式的史書給了他巨大的影響,使他後來的文章具有了高度的文學美感與歷史厚重感的完美結合。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十二歲那年,梁啟超獲得了秀才的功名。整個茶坑村都沸騰了起來,他們都為自己村中出了個天才而感到興奮不已,覺得他以後是要做大官的人。而此時,梁啟超也重新收拾行囊,準備前往廣州,進行進一步的學習。

五、幸運與不幸,年少與未來

1、梁啟超的童年可以說是幸運的,也可以說是不幸的。

幸運在於,相對於很多其他同齡人的顛沛流離,無依無靠,他有著幸福快樂的家庭,他有著吃穿不愁的物質供給,他有著讀書習字的環境……

不幸在於,年幼的他要被迫困在逼仄的房間裡,讀書學習,研習八股,失去了很多少年人應該有的樂趣……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2、所幸的是,這種痛苦且無聊的生活沒有扼殺掉梁啟超本人所擁有的才氣與靈氣,他在這種生活之中也收穫到了很多知識,並且養成了自身的良好品質吳性格。我們可以看見,梁啟超後來所具有的種種美德與品質,都或多或少的來自於他年少時候的生活與學習。

"

導語

提起梁啟超先生所寫的《少年中國說》,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甚至可能有很多人此時的耳畔就已經不覺地迴響起了那段鏗鏘有力的文字: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歐洲,則國雄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少年人是國家的未來,少年人在一個國家中的重要地位,顯而易見。那麼,少年時候的梁啟超是什麼樣子?是一個乖巧懂事的書生?還是一個雄心壯志的少年?

飛揚認為,一個人的少年經歷往往會深刻地影響到這個人的一生,例如孫中山先生從小聽村中太平天國老兵講的反抗清廷的故事長大,不知不覺之中便在心中種下了反清的種子;司徒美堂先生自幼習武,蒙受老師教誨,形成了他本人不屈強權,英勇鬥爭的精神。

那麼,梁啟超在少年時候經歷了什麼?這對他長大後的性格與品質有何影響?請聽飛揚為你講述少年梁啟超的故事。

一、中興之時,新會之村——梁啟超的出生

梁啟超出生於1873年,正值晚清“同治中興”的時期,在那個年代,清王朝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各種近代工業如雨後春筍一樣產生;在內部,清王朝平定了太平天國、捻軍、天地會等叛亂,國內政治一片安穩;外部,清王朝與列強之間的交往遊刃有餘,似乎已經開始掌控外交話語權。當時的人們都以為這是“中興”的預兆,其實,這只不過是清王朝的迴光返照。梁啟超正出生於這個相對平靜的年代。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晚清“同治中興”

v

梁啟超出生在廣州新會縣茶坑村。在這個地方,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就是“崖山之後,20萬軍民的倖存者留在了本地,逐漸發展壯大,形成了新會。”因此本地人心中常以華夏正統的後人自居。這種思想也折射到了梁啟超的身上,讓他後來熱愛於國學,熱愛於中華文化,併為此做出了重大貢獻。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明朝時期的廣州府,轄地廣大,囊括珠江三角洲

我們可以想象,年少的梁啟超在睡前,瞪著自己的大眼睛,向媽媽祈求一個故事,當媽媽給他講出這個故事時,幼小的梁啟超,已經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故事中的人。

另外,新會縣還有著良好的經濟基礎,伴隨著近代外國人的商品輸入與原料輸出,最早經受歐風美雨洗禮的廣州的商品化程度也越來越高,茶葉、桑蟬、蔬菜、甜橙等成為了主要種植物,而水源充沛的珠江給此地提供了適於作物生長的條件,讓此地物產豐饒,人民相對富裕。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梁啟超今後可以不用為了填飽肚子而操勞終日,並且因為良好的經濟基礎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這一切,都將成為他未來的良好的基礎。

二、書香之家,富饒之民——梁啟超的家人

為梁啟超的家庭奠定基礎的是其祖父為樑維清。樑維清本人精於書法,努力讀書,並且成功考上了秀才,成為了樑家第一個讀書人,並且躋身於村中的士紳行列,開創了樑家的書香之家的傳承,這一傳承將在梁啟超這一脈發揚光大。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在梁啟超的自述中,祖父是一個典型的熱愛公共事務的士紳形象。他在村中興辦義學,興修水利;他略懂醫術,常常幫助村民排憂解難;在紅巾軍圍攻廣州之時,他組織團練,保衛村鎮。在梁啟超筆下,祖父樑維清有如巨人一般,支撐起整個家族甚至是村子。梁啟超本人也深受祖父影響,熱愛讀書,關心公共事務,關心民間疾苦等,我想這些優良品質的獲得,與他的祖父的影響是密切相關的。

梁啟超的父親為樑維清的第三子,名為樑寶瑛,梁啟超的母親為趙氏,出生於書香門第。樑寶瑛與趙氏的結合可謂說是珠聯璧合,而梁啟超的誕生更是為這樁婚姻錦上添花。

母親趙氏可以說是典型的傳統中國女性,精通女紅,品相俱佳,並且知書達理。在梁啟超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她便承擔了啟蒙老師的責任,帶著梁啟超進行簡單的學習。

除了對梁啟超的精心養育外,同時,樑母對梁啟超的教育也非常嚴格。梁啟超曾在自述中提到:

“我六歲時,不記因何事,忽說謊一句,所說云何,亦已忘卻,但記不久後即為我母親發覺。晚飯後,我母傳我至房中……命我跪下受考問。我忽睹母威,倉皇失措,妄思欺飾以霽母怒。當時被我母翻伏在膝前,力鞭數十。”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樑母對梁啟超的教育非常嚴格

六歲時候因為說謊而被母親痛揍一頓,這經歷幾十年後也讓梁啟超印象深刻,從此之後,他待人坦誠,不再說謊,這也在日後讓他為無數人所信任,不論中國人亦或是外國人。

父親樑寶瑛亦是典型的中國儒家文化式的嚴父形象。梁啟超對於父親的回憶是:

“生平不苟言笑,硅步必衷於禮,恆性嗜好無大小一切屏絕;取予之間,一介必謹;自奉至素約,終身未嘗改其度。”

寥寥幾筆,一個父親的形象便躍然紙上。梁啟超的父親即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嚴父,又兼有“克己復禮”“存天理,滅人慾”的儒生形象。他的嚴格與嚴謹將會在日後給梁啟超以深刻影響,也是一直以來督促梁啟超不斷前進和努力的重要推力。

三、童稚之時,啟蒙之學——梁啟超在新會的童年

因為父親的忙碌,因此對於梁啟超的教導更多地依靠祖父樑維清。樑維清不遺餘力地將自己的一身學問傳給了梁啟超。

1、在梁啟超還是個兒童時,樑維清便教他《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啟蒙讀物。天才般的梁啟超的接受能力極強,很快便把這些書學完了。

四五歲的時候,祖父進一步加大難度,開始教授梁啟超《詩經》和四書,並且樑維清真正意義上地做到了言傳身教。他不僅帶著梁啟超學習經書,還注重考察。他帶著梁啟超看牆壁上的一些古畫,並且給他講解其中的故事——岳飛慘死風波亭,朱壽昌棄官尋母等,這些故事一一印在了梁啟超的心中,那些忠君愛國、孝敬父母等的中國傳統道德也印在了梁啟超的心中。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岳飛“精忠報國”

梁啟超自言:“尤喜舉亡宋、亡明國難之事,津津道之。”他的祖父喜歡吟誦陳元孝的詩句:“海水有門分上下,關山無界限華夷。”這種以大明遺民之稱的叛逆想法也在梁啟超思想中打下烙印。後來他曾寫:“黃帝子孫與北狄異種血戰不勝,君臣殉國……留悲憤之紀念於歷史上之一縣。”

2、六歲之時,梁啟超正式上學。在祖父所開設的“怡堂書室”之中,梁啟超成為了第一任學生。他要接受中國千百年以來為了科舉考試而準備的教育模式。那種搖頭換腦大聲吟誦的四書五經,那些八股成文禁閉思想的文章書寫,最後為了博得的是一個金榜題名光宗耀祖的紅榜門面。這一切,都是幼年的梁啟超無法感受到、無法自我抉擇但是必須要面對的。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少年梁啟超對對子

在學堂之中,梁啟超極快地表現出一個天才少年的潛質,他思維敏捷,記憶力超群,尤善於對對子,這一切,不由得讓我們聯想起清朝名臣紀曉嵐的童年往事。梁啟超在六七歲時,便以“南國人懷召伯棠”對私塾先生的“東籬客採陶潛菊”,後來又以“寫字狗扒田”對“飲茶龍上水”。頗具少年人的調皮與才氣。

3、八歲時,梁啟超開始學習八股文。生性活潑具有才氣的梁啟超憎恨這種扼殺人的才氣與靈氣的寫作方式。他用“蠢陋野憨”來形容那些八股文教師,將他們的教學方法認是:

“未嘗識字,而即授之以經,未嘗辨訓,未嘗造句,而即強之為文。開塾未及一月,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之語,騰躍於口,洋溢於耳。”

4、在學習之餘,梁啟超也過著一種魯迅先生兒時的“百草園”式的樂趣生活,他與夥伴們暢遊森林,捕魚撈蝦,捉迷藏,玩遊戲,好不自在。然而在他遊玩之時,他那嚴厲的父親常常站出來,大聲質問他:“汝自視乃如常兒乎?”因為父親的嚴厲管教和過高期望,梁啟超自然也喪失了很多童年樂趣。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四、聖賢之書,劇變之城——新會縣城的生活

轉眼,梁啟超已經十歲,他被父親送到了新會縣城讀書。

這是一個開放的城市。歐風美雨的沖洗讓它逐漸沾染了很多西化的因素:關東街的福音教堂聖歌環繞,火輪船冒著煙從河面走過,源源不斷的中國人出洋淘金……然而這一切跟梁啟超無關,他此時僅僅是一個學生,他投身於周惺吾門下學習。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十歲那年,他參與了童子試,並且成績優異,獲得了神童之名。在學習之餘,他接觸了許多課外書籍,如《史記》、《漢書》等,這些“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式的史書給了他巨大的影響,使他後來的文章具有了高度的文學美感與歷史厚重感的完美結合。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十二歲那年,梁啟超獲得了秀才的功名。整個茶坑村都沸騰了起來,他們都為自己村中出了個天才而感到興奮不已,覺得他以後是要做大官的人。而此時,梁啟超也重新收拾行囊,準備前往廣州,進行進一步的學習。

五、幸運與不幸,年少與未來

1、梁啟超的童年可以說是幸運的,也可以說是不幸的。

幸運在於,相對於很多其他同齡人的顛沛流離,無依無靠,他有著幸福快樂的家庭,他有著吃穿不愁的物質供給,他有著讀書習字的環境……

不幸在於,年幼的他要被迫困在逼仄的房間裡,讀書學習,研習八股,失去了很多少年人應該有的樂趣……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2、所幸的是,這種痛苦且無聊的生活沒有扼殺掉梁啟超本人所擁有的才氣與靈氣,他在這種生活之中也收穫到了很多知識,並且養成了自身的良好品質吳性格。我們可以看見,梁啟超後來所具有的種種美德與品質,都或多或少的來自於他年少時候的生活與學習。

戊戌人物傳:少年梁啟超,天才與靈氣,新會縣城錄

3、這種少年時期的生活將深深影響到梁啟超的未來人生。從一個新會縣城的天才少年,到一個力圖變法革新、提倡君主立憲的青年,從一個民國初年袁世凱內閣的政治新星,再到一個堅定的袁世凱復闢反對者,最終,遠離政壇、迴歸學術,成為一代國學大師。每一次的抉擇,每一次的轉變,無不有其少年時期的影子。

下一篇文章,飛揚將開始晚晴戊戌變法系列,由淺入深,層層深入,闡明歷史,思考當下。

參考文獻:

梁啟超《飲冰室全集》,梁啟超《梁啟超自述》,謝璽璋《梁啟超傳》,徐志遠《青年變革者梁啟超》,湯志鈞《戊戌變法史》等


文│飛揚 圖│網絡與製作

我是飛揚,一個愛讀歷史的理工男,願以史為鑑、思考當下,關注我,讓我們在思考中共成長


飛揚的系列作品,風雲近代史,鴉片戰爭深度剖析系列:

從兩次英國使團訪華看大清盛世背後的危機

軍制之敗——再談鴉片戰爭中清朝的失敗

天津大沽口之戰——淺析鴉片戰爭中清朝取得的罕見大勝

大勝後的大敗——清朝第三次大沽口之戰慘敗的剖析

細節揭祕歷史:全方位解析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軍的戰鬥力

細節揭祕歷史:“六不總督”葉名琛的心態探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