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劃分為2市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煤電能源之城”之稱

中國古代史 經濟 中國歷史 遼朝 清朝 2018旅遊地理 2018-12-08
遼寧省劃分為2市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煤電能源之城”之稱

遼寧省劃分為2市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煤電能源之城”之稱

遼寧省劃分為2市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煤電能源之城”之稱

鐵嶺市地處遼寧省北部,松遼平原中段,是遼寧省14個省轄地級市之一,瀋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

鐵嶺市南與瀋陽、撫順毗鄰,北與吉林省四平相連,東與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吉林省遼源市接壤,西與瀋陽市法庫縣、康平縣及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為鄰。

鐵嶺市地處遼寧中部城市群,是吉林、黑龍江兩省通往其它省市和出海港口的重要通道。鐵嶺是中國的糧食主產區、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新興的煤電能源之城。

遼寧省劃分為2市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煤電能源之城”之稱

遼寧省劃分為2市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煤電能源之城”之稱

歷史沿革

鐵嶺歷史悠久,遠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生息活動。有文字記載歷史約4000年。

中國進入奴隸制社會之後,開始有了國家地方行政區域劃分。夏、商、西周時期,鐵嶺地區境域屬青州。

春秋戰國時期境域南部屬遼東郡,北部為東胡轄地。秦、兩漢時期,境域大都屬遼東郡。

東漢、三國、西晉時期境域南部屬玄菟郡,北部開原、昌圖屬扶余。

東晉時期境域屬玄菟郡。南北朝時期,境域處於契丹領地。

隋朝時期,境域屬高句麗轄地。唐朝時期境域南部屬安東都護府,西北部屬枯漠都督府,昌圖曾歸渤海鴨

遼寧省劃分為2市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煤電能源之城”之稱

鐵嶺原在朝鮮半島北部

綠府、扶余府管轄,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唐渤海大氏取越喜地改富州,即今鐵嶺城。

917年,遼太祖在此地冶煉銀子,故將富州改為銀州,遼朝時期境域大部分屬東京道遼陽府。金朝時期,境域南部屬東京路鹹平府,西部屬北京路,東北部屬上京路會寧府。元朝時期,境域西部屬中書省會昌路,其餘屬開原路鹹平府。

明朝時期,在銀州設鐵嶺衛,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徙鐵嶺衛於瀋陽、開原間古銀州之地,境域南部屬遼東都指揮使司鐵嶺衛,西部屬遼河套扶余衛,北部屬三萬衛。

清朝時期,清初順治元年(1644)清軍入關,先後在東北設奉天、吉林、黑龍江將軍,於奉天設奉天府。康熙三年(1664)廢衛設縣,鐵嶺、開原縣屬奉天府轄地,時鐵嶺境域東北部(西豐)被封禁為大圍場,西部、北部為內蒙古科爾沁部。清朝的後期境域內建置比較多,光緒三年(1877)改昌圖廳為昌圖府,光緒三十三年(1907)廢奉天將軍,設置奉天巡撫,改為行省,鐵嶺境域屬東三省總督。清朝末年,境域內鐵嶺、開原、昌圖、康平、西豐五縣屬奉天省。

民國2年(1913)實行省縣制,境域南部屬奉天省遼瀋道,西部、北部為洮昌道。民國17年(1928),張學良舉行東北易幟,1929年2月5日改奉天省為遼寧省,鐵嶺境域屬遼寧省。民國21年(1932),偽滿洲國成立後,改遼寧省為奉天省,鐵嶺隸屬奉天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鐵嶺境域屬遼西省。1954年9月1日,遼東、遼西兩省合併為遼寧省,鐵嶺境域隸屬遼寧省。[1]

遼寧省劃分為2市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煤電能源之城”之稱

遼寧省劃分為2市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煤電能源之城”之稱

遼寧省劃分為2市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煤電能源之城”之稱

遼寧省劃分為2市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煤電能源之城”之稱

遼寧省劃分為2市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煤電能源之城”之稱

遼寧省劃分為2市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煤電能源之城”之稱

1956年2月8日遼寧省設鐵嶺專員公署,轄鐵嶺、開原、西豐、昌圖、康平、法庫、新賓、清原縣。1959年1月5日,鐵嶺專署撤銷,除新賓、清原縣劃歸撫順市外,其餘各縣劃歸瀋陽市領導。

1964年2月12日,瀋陽專員公署成立,鐵嶺境域各縣為瀋陽專員公署所轄。

1966年7月,瀋陽專員公署遷入鐵嶺縣銀州鎮。1968年12月26日,瀋陽專區革命委員會改為鐵嶺專區革命委員會,轄鐵嶺、開原、昌圖、西豐、康平、法庫、新民、遼中、檯安、新賓、清原縣。

1970年7月25日,鐵嶺專區革命委員會改為鐵嶺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9月20日鐵嶺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稱鐵嶺地區行政公署,轄鐵嶺、開原、西豐、昌圖、康平、法庫縣,新賓、清原縣劃歸撫順市,新民、遼中、檯安縣劃歸瀋陽市。

1984年9月20日,省轄鐵嶺市成立,轄銀州、鐵法、清河區,鐵嶺、開原、昌圖、西豐、康平、法庫縣。

1992年12月,康平、法庫縣劃歸瀋陽市。

2010年末,鐵嶺市轄銀州、清河;新城區3區,調兵山、開原2個縣級市,鐵嶺、昌圖、西豐3縣,和鐵嶺國家經濟開發區、鐵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鐵嶺國家級保稅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