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經濟 漢水 南宋 隆中對 北宋 在旅途中2018 2018-12-15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襄陽,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平原腹地。襄陽是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已有2800多年建制歷史,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1-3]

襄陽因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漢水穿城而過,分出南北兩岸的襄陽、樊城隔江相望。兩城歷史上都是軍事與商業重鎮。1949年兩城合併後稱襄樊市;1983年襄陽地區併入地級襄樊市;2010年12月襄樊市更名為襄陽市。

襄陽總面積1.97萬平方公里,全市現轄3個區(襄州、襄城、樊城)、3個縣級市(棗陽、宜城、老河口)、3個縣(南漳、保康、谷城)和3個開發區(襄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襄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襄陽魚梁洲經濟開發區),2017年全市總人口605萬人。

襄陽名勝古蹟旅遊以三國文化為主要特色,有隆中風景名勝區、襄陽城等著名景點,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等故事就發生在這裡。襄陽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中心城市。2013年襄陽入圍首批國家智慧城市。2014年襄陽入圍“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 [4]

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64.9億元,居湖北第二。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建制沿革

春秋時期,襄陽為鄧、盧、鄀、羅、鄢、谷、厲、隨、唐等諸侯國之城,楚滅上述諸國設置縣、邑,秦漢以後又是三國文化的中心區域和歷朝歷代的重鎮。古襄陽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周朝:時分封同姓及有盟部族建國,境內主要有鄧、谷、羅、隨、唐、厲、盧戎等國。春秋戰國時期,楚滅上述諸國設置縣、邑,見史載者有隨縣、鄧縣和鄀、酇、盧等邑,又於今襄陽城置北津戍。

秦朝:時為鄧、筑陽、山都、酇、隨、鄀、鄢、邔等縣地。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襄陽古城

西漢:初年始建襄陽縣,以縣治位於襄水(今南渠)之陽而得名,轄漢水以南、中廬縣以東、以北的地區。

東漢:漢武帝時屬荊州刺史部南郡。王莽時曾一度改稱“相陽”。東漢光武帝時恢復原名,仍屬荊州南郡。獻帝初平年間,荊州刺史劉表移州治於襄陽城內。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控制了南郡北部,置襄陽郡,郡治在襄陽城內。

三國:曹魏仍屬荊州襄陽郡。

晉朝:西晉、東晉時,因雍州(今陝西一帶)人避難流入襄陽等地,為安置流民,孝武帝於太元十四年(389年)以襄陽為中心僑置雍州。

南北朝: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劃出荊州的襄陽、南陽、順陽、新野、隨等五郡為僑置雍州的實土,州治在襄陽城內。南齊沿仍。樑朝時蕭祭以襄陽降西魏,西魏改稱襄州,置總管府。本縣屬襄州總管府襄陽郡。北周沿用。

隋朝:隋文帝時屬襄州。隋煬帝時屬襄陽郡。

唐朝: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郡為州。貞觀初年置山南道,治所在襄陽城內,本縣屬山南道襄州。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屬山南東道(治所仍在襄陽城內)襄州(天寶時改州為郡,乾元時複稱襄州)。

五代:屬山南道(實即山南東道)襄州。

宋朝:北宋時,屬京西南路襄州。宣和元年(1119年)屬京西南路襄陽府。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省鄧城,入襄陽”,本縣轄境遂擴展到漢水以北,仍屬襄陽府。

元朝:二十九年(1292年),屬江北河南行中書省襄陽路。

明朝:洪武初年,屬湖廣行中書省襄陽府。洪武九年(1376年),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襄陽府。

1643年1月(崇禎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一度改稱襄陽為襄京。

清朝:屬湖北布政使司襄陽府。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2年,直屬湖北省政府。3年,屬湖北省襄陽道。16年廢道,縣直屬於省。17年,屬鄂北行政公署。21年,屬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區。

湖北省劃分為3市3區3縣的3線城市,享有“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襄陽市在湖北省的位置

25年,屬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1930年7月至1932年6月,中國共產黨在黃龍一帶(縣內其它地方為國民黨統治)建立襄陽縣蘇維埃政權,屬鄂豫邊蘇區領導。

1948年1月,襄陽縣愛國民主政府成立,屬桐柏行政公署第三專署及漢南辦事處。1949年2月,屬湖北省襄陽行政區專員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湖北省襄陽行政區專員公署。1950年5月,復以襄陽縣之襄陽、樊城兩鎮組建襄樊市,隸屬襄陽專署。1952年改稱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陽區專員公署。1955年改稱湖北省襄陽專員公署。1979年襄陽專區改稱襄陽地區,襄樊市由省直轄。1983年8月撤銷襄陽地區,其行政區域併入襄樊市(地級市)。

2010年12月9日正式更名為湖北省襄陽市(地級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