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中國古代史 商鞅 漢朝 秦嶺 隋朝 2018旅遊地理 2018-12-17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商洛始名於漢朝。 漢代指上雒(縣)和商(縣)的地域合稱。隋朝是指一個縣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商雒建制是代表領6縣的地級建制名稱。之後由商洛市名稱取代,是陝西省地級市。位於陝西省東南部,東臨河南省,東南臨湖北省,北、西北、西南分別與陝西省渭南市、西安市、安康市接壤。地處秦嶺山地,因境內有商山洛水而得名。

商洛市共轄商州區和鎮安縣、丹鳳縣、商南縣、洛南縣、山陽縣、柞水縣1區6縣。面積約19851平方千米, 2014年人口249萬。

商洛主要生產小麥、玉米和稻穀,“嶺溝紅米”最為出名。是陝西核桃、板栗、柿餅、木耳的集中產區。水貂養殖業居陝西省之冠。有大熊貓、蘇門羚、青羊、林麝、水獺、黑鸛等珍稀動物。主要礦產金、銀、煤、鋁、鋅等。鉀長石儲量位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二。

商洛名勝古蹟有筆架山風景區、柞水溶洞、二郎廟、豐陽塔、大雲寺等及陝南地區唯一的一個5A級景區商南金絲大峽谷、牛背樑、天竺山、月亮洞及待開發的佛誕地等,自2010年開始,一年一度的中國秦嶺生態旅遊節開始在秦嶺山中魅力城市商洛舉辦。 商於古道文化景區為陝西省十大重點文化旅遊項目之二。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建制沿革

周朝(公元前256年以前)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商洛市

西周屬若方,春秋屬上鄀、晉上雒及楚商地域。戰國屬秦楚。[1]

周屬雍、豫。

周昭王五十年,昭王攻楚出少習,死於漢水。

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春,晉(上雒)伐鄀(下)出少習。

周匡王二年(前611年),楚大飢,庸國率兵“蠻”攻楚,秦發兵出少習助楚滅庸。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吳、唐、蔡侵楚郢都,楚申包胥求救於秦哀公哭七天七夜,哀公派子蒲、子元率兵車五百輛出經晉上雒過少習援楚。

敬王二十九年(前491年)《左傳》:“司馬起豐、析與狄戎,以臨上雒(晉轄,今商州地域和寒川佛誕公園下孝義古城治所)。左師軍於菟和,右師軍於倉野,使謂陰地之命大夫士蔑曰:「晉、楚有盟,好惡同之。若將不廢,寡君之願也。不然,將通於少習.(武關前)..,”。

周元王六年(前470年),商境大旱,“丹水絕,三日不流”。

周威烈王十三年(前413年),楚簡王攻魏,發兵至上洛(今商州市上雒古城即寒川佛誕公園下孝義古城治所)。

周安王二十五年(前377年),韓、趙、魏三國分晉時,上洛歸屬於魏國。後來魏、楚交戰於陘山,魏國害怕秦國援楚,將上洛獻給了秦國。從此,商於六百里歸秦國管轄。

周顯王十八年(前351年),修築商城(今丹鳳縣古城村),稱“城商塞”。

顯王二十九年(前340年),衛鞅大破魏軍,獲大勝。俘公子印,秦王封衛鞅商於十五邑,號“商君”,遂稱“商鞅”。

陝西省劃分為1區6縣的5線城市,享有“鉀長石之鄉”之稱

商洛市

商洛在戰國時屬商鞅封地,和毗鄰的於地,統稱為“商於”。先後分屬楚、晉(魏)、秦,最後統一於秦。秦孝公後因衛鞅破魏有功,將衛鞅分封"於商"十五邑。地域約秦嶺至“城商塞”武關前後的商於六百里地域。故稱其為“商君”、“商鞅”。是此地以武關即商邑為中心的文化地域的開始。形成此地域的第一個軍事、文化經濟中心。(考古顯示:早在公元前351年,秦國就在這裡修了城,地址在今丹鳳縣城西2.5公里古城嶺子,“整個臺地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300米”城。(《商州考古》p,070第五行)。出土文物帶有“商”字的瓦當,確認系公元前340年秦封給商鞅之封邑。

秦(公元前221----前207年)

秦統一中國後,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設上雒、商(縣) ,(包括今商州區、丹風縣、商南縣、山陽4縣)。屬京畿(咸陽)內史直轄關中地。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4年)

上雒和商(縣)沿用了秦朝的設置,增加了秦代屬三川的華陽(今洛南)縣,以上雒地(《商州考古》p、023頁載:古上洛(現寒川佛誕公園孝義古城村)出土秦代陶罐有兩戳五字:即”雒亭“和”楚裡孫“,證明此雒地在秦至秦前既有,且上雒城(晉、魏)前地帶曾為楚人居地, 地界上雒至秦嶺為界,以下商地約從商地至現商南、丹水縣部分。商縣治所仍在商地現丹鳳古城村;及商鞅原封”商邑城“池。上雒縣治所仍設雒地即現現寒川佛誕公園孝義古城村。兩城相距約兩個驛站遠,兩城之間構成此地文化中心地帶。這也是自秦商鞅開始文化中心由商縣向第二文化中心”上雒“過渡的開始。商縣以下和上雒以上的兩縣地域,即大體相當於今商洛市轄地域。其兩縣地仍屬弘農郡,隸司隸校尉部,郡轄區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以南、伊河以西及淅川、丹江流域。其治所在弘農(今河南靈寶貌略鎮北),領11縣。包括上雒(今商州區、洛南縣兩地)。商(今丹風、山陽、商南3縣)。旬陽縣北部(今鎮安、柞水縣東南部)是漢中郡轄區;杜陵縣南部:(今柞水縣西北部)是京兆尹轄區。上洛這一地名,因居雒(鄀)水之上故名,春秋為鄀水戰國為雒水,秦朝為丹水

東漢(公元25——220年)

《商州大事記》載:“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建武二年(26),商州大飢,金一斤易米五斗。上洛改設為上洛侯國,封王遵為侯,治所轄地仍舊在古上洛即現寒川佛誕公園孝義古城村。建武十五年(39),劃上洛侯國歸京兆尹管轄”。地屬京兆尹,仍隸司隸校尉部,轄區相當於今關中平原西安以東、渭南及商洛地區。尹治設在長安,仍領10城,其中上洛、商兩縣的地域和今商洛地區大體相當。

三國(公元220——265年)

地屬曹魏之京兆郡,正始五年(公元244年)設,治所在長安,領11縣。仍稱上洛縣,魏文帝曹丕又將上洛的“雒”字改為“洛”字。轄地包括今商州區、洛南兩地。

西晉(公元265——316年)

泰始二年,晉武帝分京兆南部置上洛郡,這是商洛地、市一級建制在此地設置之祖始。是此地由第一文化中心向第二文化中心過渡結束的標誌。其治所在古上洛(現寒川佛誕公園孝義古城村),領上洛、商、盧氏三縣(盧氏今屬河南省),現屬司州,(轄區包括今河南省北部、中部、西部和山西省西南部及陝西省商洛地區。州治設在洛陽,領12郡。。)

南北朝(公元317——589年)

南北朝時期,中國呈分裂局面,行政建制混亂。郡縣朝設夕廢,統屬複雜。由東晉開始的南朝,在轄區的北部僑設了上洛的州、縣,用的是上洛的地名,以安置南遷的上洛的百姓,包括上洛的巴民。

北魏

屬洛州。太延五年(公元439年)於上洛城設荊州,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年)上洛縣北部劃設拒陽縣,太和三年(公元479年)將荊州遷往盧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又遷往襄陽,撤上洛郡,於上洛城設立洛州,領5郡,其中3郡屬今商洛:上洛郡,領上洛、拒陽2縣;上庸郡,領商(今丹鳳)、豐陽2縣;萇和郡,領南商1縣,即今商南。

西魏

屬洛州和雍州管轄。洛州治所設上洛(即現現寒川佛誕公園孝義古城村),領上洛郡(今商州區)、拒陽郡(今洛南縣)、上庸郡(今山陽縣西北部、鎮安縣及柞水縣東南部)、商縣(今丹鳳)及山陽漫川、商南縣。柞水西北部屬雍州管轄。

北周

宣政元年(公元578年)改洛州為商州;治所設上洛(即今商州城)領上洛郡(含今商州、山陽、丹鳳;商南4縣及鎮柞部分地域);拒陽郡(今洛南地)。此時的商州新城距古上洛城30公里。新城的誕生和郡、州一級治所均遷移至新城。(一說此時古上洛仍保留)這是此地域文化中心由古上洛“雒”地近800年後向上轉移過渡至新州城,第三個軍事、經濟文化中心的開始。

隋代(公元589——618年)

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撤上洛、上庸兩郡,保留商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撤商州復設上洛郡,治所仍設上洛,領上洛縣(今商州區)、商洛縣(商洛即從前的商縣-----今丹鳳縣一帶,隋文帝改稱商洛)、洛南縣、豐陽縣(今山陽、鎮安縣及柞水縣東南部)、上津縣(今湖北省境內)5縣;大興縣東南部(今柞水縣西北部)仍屬京兆郡管轄。據《隋書·地理志》載,商洛之名源於商山洛水。歷史上曾有上洛、商州等稱謂。歷代設州置縣,或州縣同設,交替沿革複雜。

唐代(公元618——907年)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上洛郡設商州,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劃歸山南道,開元二十五年歸山南東道。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撤商州又改為上洛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撤上洛郡再改為商州,治所設上洛,領上洛(今商州區)、商洛縣(今丹鳳、商南兩縣)、洛南縣(今洛南)、豐陽縣(今山陽)、乾元縣(今鎮安及柞水縣東南部)、上津縣(今湖北省境內)。今柞水縣西北部屬京兆府。

五代十國(公元907—979年)

五代十國的行政建制沿用唐制,但由於分裂割據,各國疆域均不遼闊,道一級遂廢,為州(府)統縣的二級制。當時陝南東部經歷了後梁(公元907一923年)、後唐(公元923—936年)、後晉(公元936—946年)、後漢(公元947—950年)、後周(公元951—960年)等5個期代。

後梁時,商州領上洛、商洛、豐陽、乾元、上津5縣;洛南縣改屬華州;萬年縣東南部屬京兆府。後漢時,商州領上洛、商洛、豐陽、上津4縣;南縣仍屬華州;乾佑縣(公元949年改乾元縣為乾佑縣)、萬年縣東南部屬京兆府。後周時,商州領上洛、商洛、洛南、豐陽、上津5縣;乾佑縣、萬年縣東南部屬京兆府。

北宋、金、南宋(公元960——1279年)

北宋時,商州初屬陝西路,後屬永興軍路,治所設上洛,領上洛、商洛、洛南、豐陽、上津5縣。金、南宋時,商州屬金國京兆府路。北宋淳化二年(991),王禹偁因論廬州妖尼道安誣徐鉉事,抗疏獲罪,被貶為商州團練副使。金貞元二年(公元1154年)將商洛、豐陽兩縣降為鎮,併入上洛、洛南兩縣;咸寧縣東南部屬京兆府;旬陽縣西北部(今鎮安縣)屬金州。金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五月改屬河南路。領上洛(今商州區、丹風、商南、山陽4縣及柞水縣南部),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廢上洛縣,以州代縣,由州直轄,定名商州。這是以“雒“地所命名的”上洛縣、郡、建制“名稱歷經1269 年後終止。(2013年算起)。轄地包括今商州、丹鳳、商南、山陽及柞水縣南部,並統領洛南縣地。

元代(公元1279——1368年)

商州先屬安西路,陝西行省,後屬奉元路管轄。元代實行省、路、府、縣四級行政建制,商州下領洛南縣,原來的上洛為在郭,仍不另設縣,由州直管,但商州所轄的地域和今天大體相當。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地屬西安府,時稱商州,轄地包括今商州區、丹風縣兩地。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五月,降商州為縣制。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三月復升為州,領洛南、商南、山陽、鎮安4縣。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為避明光宗朱常洛名諱,又改“洛”為雒”。

闖王政權

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十月,闖王軍攻佔了商州,第二年在西安建立大順朝,稱永昌元年,派魯大儒為商州牧,給山陽也派了縣令(其它各縣不詳)。永昌二年正月,闖王政權結束。

清代(公元1644——1911年)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升為直隸商州,直屬陝西省,領商南;雒南、山陽、鎮安4縣。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析咸寧、藍田、鎮安3縣之地置孝義廳,屬西安府,這是柞水縣的前身。

中華民國(公元1912——1949年)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州改設商縣(轄今商州區、丹風縣西南部)、洛南縣(今洛南及丹風縣東北部)、柞水縣(今柞水縣西部及鎮安縣東北部)3縣,屬關中道;山陽、商南、鎮安3縣,屬漢中道。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撤銷道制,以省直接領縣。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在商縣城設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商縣、雒南、商南、山陽、鎮安、柞水6縣,一度還管過藍田縣。是年在龍駒寨成立設置局。1949年7月13日,商縣人民政府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5月,商洛地區各縣陸續解放,在商縣設置陝甘寧邊區陝南行政主任分署第二分區,轄商縣、雒南、商南、丹鳳、山陽、鎮安、柞水7縣。

1950年,改名陝西省商洛分區專員公署,仍轄以上7縣。

1955年,將縣人民政府更名為“縣人民委員會”。

1958年12月,撤銷丹風、柞水兩縣(丹風分屬商南和商縣轄,柞水與鎮安縣合併),商洛地區轄商縣、洛南、商南、山陽、鎮安5縣。

1961年10月又恢復為7縣。

1964年9月,因“雒”字生闢,經國務院批准,改“雒”為“洛”,時稱商洛專區,行政公署駐商縣城。

1968年,商洛專員公署改稱為“商洛專區革命委員會”,各縣人民委員會易名為“縣革命委員會”。

1969年,商洛專區革命委員會改名為“商洛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更地區名為商洛地區行政公署。

1981年元月,改縣革命委員會為縣人民政府。

198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改商縣為縣級商州市。

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地級商洛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