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思維方式,幫你學會“深度思考”


兩種思維方式,幫你學會“深度思考”

我們的生活,總會不知不覺間,走入困境。

親密關係的相處,時間越久,越發無話可聊,越發無趣;長期重複性工作,食之無味,又棄之可惜,望著人才市場洶湧的爭搶,自己還有競爭力嗎?還能博得一份相當、甚至更好的工作嗎?如此惶恐不安。困頓在小城市國企,看著大城市同學的朋友圈,鮮活有趣,心癢難耐,也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如果你有這種苦惱,而又找不到解決辦法。那多半是因為你“思維能力”不足。

思維能力低下,意味著,你很可能難以看透事物的本質,參不破原因,看不透結果,不明白現在應該做什麼,哪種選擇是正確的,哪種是錯。在信息洪流的迷霧叢林中,迷失了。

意味著,你很少能自我決策。今天跟著別人學英語,明白報班學“職場競爭力”,看推薦買了一堆書,在角落厚厚的灰塵......課聽到一半,就放棄,轉眼又心緒被手機上“情商高才是職場的終極奧義”攪得彷徨不安。

感覺生活在迷霧中,找不到出口。

這些問題也許你正在遭遇著,但別怕。真正從根本上解決,真正有效的辦法,是提升“思維能力”。

也就是深挖出“底層原因”,找到“一針見血的辦法”。

解決問題,最簡單、常用的是這2種思維。


兩種思維方式,幫你學會“深度思考”


1、邏輯鏈思維

我們之所以困惑難解,是因為找不到問題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最直接、最深刻的原因。因為它隱藏地太深了,我們的常規思維鏈條太短,觸及不到,這就要求我們延伸“思維邏輯鏈條”

來看個例子。

城市博物館東面牆常年腐蝕嚴重,需要經常刷新油漆,假設你是博物館領導,今天牆上又斑駁不堪,你準備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是安排人刷油漆嗎?就像之前做過無數次的那樣,可以預計,一兩個月後,又得刷,無窮盡,根本沒徹底解決問題。

怎麼辦呢?

懂得深層思維的人,就可以運用延伸邏輯鏈來解決這個問題。

有一個方法叫做“5why”,就是幫助我們追溯根本原因的邏輯鏈工具。

“為什麼只有東面牆腐蝕嚴重呢”

“因為清潔人員常年使用一種高強度的清潔劑”

啊,那我們直接要求他使用低強度的不就好了嘛!那可不行,清潔人員搖頭,因為牆上有很多鳥糞,低強度清潔劑洗不乾淨。博物館人來人往,牆上髒兮兮的可不行。

“那為什麼牆上有鳥糞呢?”

“因為牆上有很多蜘蛛,鳥吃蜘蛛”

“為什麼有蜘蛛呢?”

”蜘蛛聚集是因為牆上有很多可以捕食的蟲子”

“為什麼會有蟲子呢?”

“因為東面牆上有幾扇窗戶,趨光性的蟲子感知到光線,晚上聚集起來”

發現了嗎?問題的深層原因在我們幾次三番追問“為什麼”後,撥開雲霧般地被找到了。解決辦法太簡單了,更換遮光窗簾,晚上拉上。從此東面牆再沒有鳥糞,省去清潔人員好大麻煩。

解決牆面腐蝕問題,解決辦法竟然是安裝窗簾!太跳躍了,不經過“深度思考”根本沒辦法想到啊。


兩種思維方式,幫你學會“深度思考”


這就是“思維邏輯鏈”中“5why法。”

如何使用5why法?

1、當思緒混亂,面對不知如何解決的問題;或者腦子立馬冒出解決辦法時。停一停,抓住這個問題/辦法,連續問幾個“為什麼”。

2、“5”並不是指我們必須問5個為什麼,只是一個數值代指,那需要問到什麼程度呢?直到問題失去意義為止。比如上面的例子,“牆上有窗戶所以趨光性蟲子聚集”,如果接下去問“為什麼牆上有窗呢?”這個問題沒有意義,對解決問題沒有價值。

3、問題應當朝著對解決問題有意義的方向進行。不能答非所問,更不要回答客觀事實或者無法解決的回答。

4、應該是探求地詢問,而非指責。

事情處於發展的不斷動態變化之中,你當前所在的,不過是進程中的一個“點”。

也就是說,當下面臨的那個最頭疼的那個問題。追溯到過去,是由某個深層原因導致的,轉眼到未來,將可能導致某個結果。

“連續追問”延長邏輯鏈條,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掉工作、生活中國許許多多不明所以的問題。那些困惑已久的難題,因為我們缺乏“深度思考”,原因被隱藏,沒辦法得到解決的時代過去了。

為什麼女朋友總是生氣?

為什麼升職的不是我?

為什麼策劃的活動轉化率非常差?

我們都可以儘可能去延長“邏輯鏈條”找到“根本原因”。

除了追溯原因,很多時候,我們還需要預測未來。理財投資,我們很希望知道買的股票會不會漲;處於職場洪流中,行業更新迭代,暗流湧動,我們很希望知道,未來所處的行業是上升趨勢,還是在沒落當中,應該繼續拼勁努力,還是急流勇退?

如果缺乏“預測”的能力,就很難知道未來該走向哪,當下的努力是否正確。缺乏把握趨勢的預見性。

“5so法”就是預測未來的工具。

和“5why法”類似,“5so”就是針對當下處境,連續追問幾個“所以呢”。2013年,上海自貿區將成立的消息流出,這個消息對你有什麼好處呢?

會讓上海貿易會更繁榮,1、直接導致本地貿易股票暴漲;

所以呢2、相應的物流會繁榮,物流股大漲;

所以呢?3、港口股份大漲,4、接著周邊土地上漲,5、實體經濟繁榮後,因此相應的金融業務繁榮......

如果你是一位投資者,根據這一邏輯鏈條,能收穫至少200%收益。正如當你許多投資者一樣,憑藉100萬原始資金,賺取300萬甚至400萬,完成資本4倍收益。好可怕。


兩種思維方式,幫你學會“深度思考”


2、換位思維

你是否發現,當你處在不同情境中,常常有不同的表現。

在朋友聚會中積極健談,在公司會議上沉默扼要,切中要害。有時候無比樂觀,有時候卻悲觀不已。有時候大笑,有時候悲怨......這些都是你,真實而客觀的你。世界上其他人,也大多如此。

這說明,我們的思維,處於不斷變化之中。如果善於把握、利益這種思維轉換,將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優勢。

這就是“換位思維”。

換位思維就是站在他人的立場、角度、處境去考慮不同的感受、作出不同的抉擇。因為從“我”本身出發,幾乎是我們的固有習慣,這會導致我們思維角度狹窄,很難具備全局視野,只獲取片面信息,找不到正確的解決辦法。而“換位思維”則不同,是幫助我們將問題透徹剖析的絕妙思考方法。

“換位思維”的一個重要思維工具,就是“六頂思考帽”。

“六頂思考帽”能幫助我們使用不同的“思維方式”,站在不同的視角,去分析問題。

如果你在兩個工作之間搖擺不定,回老家做穩定的公務員?還是留在大城市打拼?腦子裡思緒開始打架:當然回家了,回去有車有房,留下來能買得起房嗎?可是回去後,不能再看各種演唱會、話劇、展覽,圈子太小了,工作能力也很難有提升。你留下來,除去房租生活開銷,月光啊,幾年之後還是要回去,晚回不如早回。

怎麼辦?

搖擺不定,難以抉擇。

此時,你可以拿出“六頂思考帽”,來解決這個問題。

什麼是“六頂思考帽”?

是英國學者愛德華·德·博諾博士開發,指的是,在面對問題時,切換六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來全面、宏觀地捋清思緒,抓重點。這就像一群思維角度迥異的人,如數據分析師、研究員、藝術家、新人、經理一起圍著圓桌開了一次會議,從各個角度提出有價值、有針對性的建議。得到的結果,也必然更有價值和實踐意義。

1、藍色帽子:這是一個總領全局者,冷靜、客觀、掌控全局,善於總結分析。

2、白色帽子: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數據蒐集分析者。

3、紅色帽子:全憑感覺驅動的感性者。“我有一種直覺”“我感覺應該這樣”

4、黃色帽子:是一個樂觀者。積極樂觀,看到各種機會,一切皆有可能,從絕境看到曙光。

5、黑色帽子:是一個悲觀者。凡是看風險,謹慎、認真。

6、綠色帽子:創新者。總能找到不同的解決辦法,提出創新建議。

我們在思考某個問題時,切換到某頂帽子,就用這頂帽子的思維方式去考慮。千萬別人為自己不具備這種思維方式,你當然有。就算是全世界最悲觀的人,也會對吃晚餐不會死掉這件事抱有樂觀態度呀。

怎麼來使用這幾頂帽子呢?

1、在思維的最開始和結束,需要使用藍色帽子。“這次我們需要討論比較“回老家”和“留一線”的優劣,並作出適合自身的選擇”。

2、白色帽子在思維開始前使用,蒐集必要的數據用以支撐。那麼老家的薪資水平、房價、生活成本,一線的租房、薪資、公司現狀、行業發展等等數據,應該提前收集。在“討論”過程中,任何時候出現不清楚的情況,都要立即戴上白帽子,去搜集。

3、紅色帽子可以隨時使用。“我感覺”這種第六感直覺,能有效評判我們當下對於選擇的“悲觀”“樂觀”的態度趨向。當我們的“討論”開始出現結果後,感覺也會趨向樂觀與明朗化。

4、其他帽子,可以按照順序,依次發言。一個帽子可以多次使用,直到它提不出來其他有價值的內容。

藍帽子:“經過討論,我們分析了目前的情況是1/2/3,基於此,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最後,藍帽子總結髮言。討論結束。

兩種思維方式,幫你學會“深度思考”


我們泥足深陷在互聯網信息洪流中,僅僅是應付信息的狂轟濫炸已經費盡心力,獲取信息渠道的“多樣”與“便利”,也常給我們自己“懂”的錯覺,沒錯,真的是錯覺。而提升信息處理能力,順藤摸瓜找到有價值的內容,抓住關鍵點,需要我們運用組合的“思維方式”,抽絲剝繭,才能開雲散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