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招聘大學生企業需要承受的傷痛

職業規劃 大學 投資 人力資源 美好生活源於創造 美好生活源於創造 2017-09-06

HR:招聘大學生企業需要承受的傷痛

招聘是人力資源的一個重要模塊,看到這個標題可能會有人覺得奇怪,大學生招聘是很正常的事啊,大學生是職場的未來,企業需要承受什麼傷痛?

大學畢業後的職場新人確實是很多企業的最愛,他們剛步入職場,富有活力,不具備一些職場老油條的“圓滑”,更值得企業培養,然而企業需要承受的傷痛就出在培養上。

案例:小亮今天早上剛到公司就聽到老闆在發脾氣,打聽了一下才知道上個月招的新人大學生只發了條短信就不來上班了。雖然新人只工作了一個月,但企業在培養員工方面還是盡心盡力的。如今突然說走就走了,老闆不心痛是不可能的。

培養新人對企業來講並不是什麼簡單的事,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和物力。新人不穩定對企業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這也使得很多企業不敢招收新人。

當代大學生不穩定是社會普遍的話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即便短時間不打工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另一方面隨著人們思維的開闊,門路的增多,大學生畢業後給老闆打工並不是唯一的選擇。

  在企業看來,一些職場新人具有以下不好的行為:

1.心態浮躁,總是強調公司能給予他什麼,而很少考慮自己能為公司創造什麼。

2.動手能力差,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願做。

3.總是把自己定位為被公司照顧和關心的對象。

4.習慣於等公司安排而不是主動去做某一件事情。

5.對物質和生活待遇的要求超出企業願意支付的標準。

6.把公司作為跳板,這些學生一旦擁有了一些工作經驗和技能後就跳到其他公司,公司為應屆畢業的培養付諸東流。

在不少企業看來,對新人的培養需要付出很多,而且還要承擔很大的風險。

  關於這些大學生又有不同的看法:

1.公司不願意以長遠的眼光來培養學生,急功近利,對應屆畢業生暫時的業績不佳和工作失誤難以寬容。

2.待遇和生活條件差,幾乎沒有文化娛樂活動。

3.對應屆畢業生的淘汰率高,特別是作銷售的,一旦完不成任務就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剛工作的學生沒有安全感。

4.對員工沒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使人看不到希望。

5.所得的待遇與家庭的投資和付出相差甚遠。

看到這些內容,好像雙方說的都沒有錯,可又都不太全面。事實上企業和大學生都存在問題,大學生是職場的未來,不管當代大學生質量怎麼樣,他們將來都會步入職場,接替老人們的角色。作為企業不能因噎廢食,還是要不斷做好調整。

職場老人也是由新人走過來的,剛步入職場的時候也曾受到過上一代的不信任,可照樣過得好好的。

  關於企業招聘大學生有以下幾點建議:

1.合理確定每年準備招收應屆畢業生、歷屆畢業生的比例。

2.根據企業發展戰略進行人員招聘。每次招聘明確招聘目的,是為企業建立人才梯隊做準備,還是為企業戰略轉型等進行準備,避免盲目招聘。

3.大學生進入企業後,對其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和有針對性的培訓,增強他們對企業的凝聚力和忠誠度。

4.把對大學生的引進和培養提到企業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來對待,將人才引進和人才梯隊建設與各級管理人員的升職、績效考核等密切掛鉤。

5.要給新人成長的時間和機會,把對人才的培養作為企業的投資來看待。

以上是企業能夠做的,作為大學生想要在未來職場中有一席之地,還是要調整好自己,努力適應新的環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