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換紙尿褲時,所有寶媽都容易犯這四個錯,你中了幾個

紙尿褲 新生兒 嬰幼兒護理 育兒 母嬰參考 2018-11-26

文 | 幸孕姐

家裡有了小寶寶後,爸爸媽媽每天的必備功課就是給寶寶換紙尿褲。它看似簡單,實際上有著大學問,有些不經意的動作,就會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傷害。

給寶寶換紙尿褲時,所有寶媽都容易犯這四個錯,你中了幾個

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一、把寶寶腳抬太高

有些家長在給寶寶換紙尿褲時,經常把寶寶的腳往上一提,使寶寶的背部離開了墊子。這種動作看似沒什麼,實際上對寶寶的脊椎傷害非常大。

寶寶剛出生時,脊柱非常柔軟,幾乎沒有彎曲,是平直的。這個時候寶寶的頸部和背部肌肉還不發達,無法支撐自己的頭部和軀幹,因此只能平躺。當家長在給寶寶換紙尿褲時,如果隨意將寶寶的腳提起,時間一久會對寶寶的脊椎造成損害,引發脊椎彎曲或者側彎。脊柱彎曲會影響寶寶的身高,還有可能造成寶寶過早駝背,嚴重時會影響寶寶的心肺功能。

給寶寶換紙尿褲時,所有寶媽都容易犯這四個錯,你中了幾個

二、用手摸寶寶的腳底

新手爸媽們在給寶寶換紙尿褲時,看著寶寶胖乎乎的小腳丫就會忍不住摸一下,但是寶寶受到外界刺激後就會亂踢亂踹,反應激烈。許多家長都覺得自己撫摸寶寶腳底的動作很輕柔,不能理解寶寶的這一反應,其實這是因為撫摸觸發了寶寶的原始反射——踏步反射,他們會做出邁步的動作。這一反射在新生兒出生後不久就會出現,一般6—10周就會消失。

但是寶寶在亂踢亂踹的過程中,可能會不小心沾到紙尿褲上已經排洩的穢物,同時寶寶的皮膚很嬌嫩,用溼紙巾反覆擦拭可能會損傷寶寶的皮膚,引起過敏等。

給寶寶換紙尿褲時,所有寶媽都容易犯這四個錯,你中了幾個

三、用手抓著寶寶的腳

寶寶愛撲騰的雙腳是家長們換好紙尿褲的最大阻礙,於是家長們常常用一隻手握著寶寶的腳,另一隻手給寶寶換紙尿褲。這種做法看似省時省力,其實是非常不可取的。原因在於寶寶的腳踝和髖關節非常脆弱,還處於發育階段。家長的這些做法可能會拉傷寶寶的踝關節和髖關節,增加患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DH)的機率,如果未及時發現,會影響日後寶寶學習走路。

正確做法應該是用一隻手拖著寶寶的臀部至腰部,再用另一隻手換紙尿褲。

給寶寶換紙尿褲時,所有寶媽都容易犯這四個錯,你中了幾個

四、用手摸感覺溼了才換

寶寶剛開始的尿液量比較少,不能完全浸溼紙尿褲。如果家長們憑藉手的觸感來判斷是否要給寶寶換紙尿褲的話,可能會讓寶寶的皮膚長時間受到刺激。

寶寶的皮膚很嬌嫩,而嬰兒的尿液是呈酸性的,在尿液刺激下,寶寶的皮膚會受到灼傷,起尿布疹,所以要隨時保持寶寶皮膚的乾爽和清潔。另外,換紙尿褲的最長時間也不要超過3小時。嬰兒期寶寶排尿次數多,換紙尿褲次數會多一點,一天10次左右,隨著月齡增長次數會逐漸減少到一天6次左右。

給寶寶換紙尿褲時,所有寶媽都容易犯這四個錯,你中了幾個

給寶寶換紙尿褲是新手爸媽要攻克的一大難關,如果有以上幾種做法的話,一定要注意改正,畢竟寶寶好才是真的好。(cjq)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