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知了,知了知了,知什麼

夏天炎熱,讓人煩躁。為不煩躁,宜將生活工作節奏慢下來,稍稍關注一些夏日獨有的景緻,偶爾聽聽夏日的聲音,會很有意思。在綠樹濃陰下坐著,偷來半日清閒,不亦樂乎?這時候我聽最喜歡什麼?《春弦江花月夜》。琵琶聲聲,弦弦掩抑。本應該的金戈鐵馬,化作了吃嘈嘈切切。

何為聲色?“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還有遠方飄來的若有若無旋律。旋律,可以是人為,也可以是自然。最好是自然!

夏日知了,知了知了,知什麼

薄如蟬翼(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夏日裡最好聽的自然之音是什麼?蟬鳴!“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因為有蟬鳴,夏天才有聲有色。它們一聲聲“知了、知了”,是想告訴我們什麼?還是真的只是叫喚呢?

第一次注意到這個小動物,還是初中。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節選了一段在課本里。名字好像叫“在烈日和暴雨下”。課文開頭的陽光,晒蔫吧了柳樹。我記得上這一課那天正是大夏天,忍不住瞥了一眼窗外。柳樹沒怎麼蔫吧,葉子有一些耷拉,少了些精氣神。但是,樹上有兩隻禪,精神十足地叫著。為什麼這麼熱,它們還如此歡快?我的好奇心被勾出了,想找到答案。

那時候不像現在,既沒有網絡也沒有手機。想找什麼只能翻書。到哪裡去找書?什麼書上有蟬的知識?縣城不同於市區,我沒有找到。工作後很多年,沒忘記這個問題。年年聽到蟬鳴的時候,會浮上心頭。

夏日知了,知了知了,知什麼

據說高古玉漢八刀玉晗(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中國古人尚玉,尤其漢代。“君子無故,玉不離身。”在玉器中,有非常特別的玉蟬,不能忽略。玉蟬,通常為白玉,漢代簡潔的“漢八刀”工藝,後代只能模仿,不能達到的高峰。晶瑩潔白的玉,在匠人刀下被賦予了生命。這些精美的白玉蟬幹什麼?隨葬!漢代人視死如視生,蟬,不死的代表!玉蟬,又稱為玉晗。漢朝人以為口中放一隻玉蟬,便可以像蟬兒一樣長生不老了。

是這樣嗎?蟬的一生,非常有意思。蟬蛹是它最初的生命。一隻蟬蛹,最少深藏在地底三年到五年,最長的一種達到十七年之久。某一個黃昏還是夜晚?蟬蛹爬出到地面,以新生命的姿態出現了。由蛹成蟲,它需要經歷五次褪殼。前四次在地底默默進行,沒人知道。最後一次,它要羽化而登仙,來到地面上,人世間。它的後背裂開一條線,隨後它慢慢的將身體掙扎出來。脫下厚重的外套,蟬兒慢慢伸出前爪爬到樹幹上。那個被稱為蟬蛻的東西,是一味良藥,可以治療外感風熱、咳嗽音啞、咽喉腫痛、風疹騷癢、目赤目翳、破傷風、小兒驚癇、夜哭不止等症。有一年我嗓子嘶啞了很長時間,醫生給我開了木蝴蝶與蟬蛻泡水喝。

雖然從小到大沒少聽過蟬鳴,每次走到大樹下還是會情不自禁地抬頭看看,想找到蟬的身影。偶爾看到,興奮得不行。想起清朝的粘杆處,為了主子們好好午休,有專門機構扛著杆子四處聞聲而動。好像還學過一篇古文,講述一個粘知了的人的故事。名字與情節都記不清了。零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在安徽琅琊山,第一次看到那麼多的知了。密密林中,知了聲響成一片。我伸出腦袋像往常那樣尋找,瞬間驚呆。

夏日知了,知了知了,知什麼

蟬兒最常見的形象

樹幹上,知了排成隊歌唱。它們沿著樹幹,三個五個算少的,最多一棵樹上,我看到有超過十隻知了的隊伍。樹下,我撿到一個蟬蛻。將蟬蛻別在衣服前襟,居然是時髦的裝飾品,一路引來多少讚歎的目光。那真是一個美好的夏天。女兒高考分數已經出來,我們知道她可以毫無顧忌地進入心儀的學校,像蟬兒一樣即將高飛,一起利用休息日到琅琊山尋找那個“醉翁”的故事。我沒有看到“環滁皆山也”的景緻,看到了漫山遍野的蟬!喝了酒的“六一居士”,洋洋灑灑寫下千古美文。倘若他看到這麼多蟬,會寫些什麼來抒發胸臆呢?

 

夏日知了,知了知了,知什麼

第五次蛻變,何其難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慢,歐陽修的生活境界之一吧。能夠發明“坐花載月”的當朝宰相,胸中除了為官作宰,筆下生花,沒有忘記品味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們今天的忙碌,難道甚於歐陽大人嗎?不會的。可是我們有幾個人,能像他那樣一張琴一壺酒一支筆,寫下快意人生?我們匆忙的腳步,整天忙些什麼?不如學學蟬兒,需要蟄伏的時候,不急不慌;需要奔波的時候,再翻飛一下腳步與心懷。不妨以“醉翁”為鏡,自己不會喝酒,看別人喝酒湊興,也不錯。那個白髮頹然的形象,不影響他的官場,也不影響他的為人。反而,給了他超強的靈感,有了“環滁皆山”的精華。他有沒有從蟬兒的隱忍與張揚中,得到啟發?

借一首唐初虞世南的《蟬》,為此文作結:“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那是秋天的蟬。我更喜歡夏天的蟬。夏天的蟬鳴,清亮歡快,少了秋的感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