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進駐香港20年紀實:軍旗飄飄耀香江

政治 經濟 紫荊 海軍 中國經濟網 2017-06-22
解放軍進駐香港20年紀實:軍旗飄飄耀香江

在昂船洲軍營,駐香港部隊儀仗隊在“軍營開放日”中走過觀眾席(2016年7月1日攝)。20年前,伴隨著五星紅旗的冉冉升起,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啟了在“一國兩制”條件下駐軍的嶄新篇章。20年來,駐香港部隊以威武文明的良好形象,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交出了優異答卷。周漢青攝(新華社發)

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這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陸海空三軍在滂沱大雨之中踏上香港這片神聖國土,依法履行防務,宣示主權。

進駐香港20年,歲月之筆為這支部隊寫下這樣的評語——這是一支信念堅定、聽黨指揮的忠誠之師,這是一支訓練有素、能打勝仗的威武之師,這是一支愛港親民、作風優良的文明之師,不愧為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定海神針”。

二十載,初心不改

鐵一般信仰鍛造“不鏽鋼”

維多利亞港碧波盪漾,潮起潮落。“牆外資本主義,牆內社會主義”是這裡最形象的寫照。

在“一國兩制”條件下駐軍履行防務,時刻面臨兩種社會制度交鋒和不同思想文化衝擊,部隊面臨的最大考驗就是政治上的考驗。在這裡,駐軍官兵既要尊重香港現行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又要堅持社會主義信念和黨的領導不動搖,永葆人民軍隊的政治本色。

中環機務站中士吳甜對此感觸很深。去年7月,她帶訓香港青少年軍事夏令營,一次學習討論中,香港中學生尖銳提出“你覺得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哪個好”。吳甜沒有慌張,她耐心地用學習中積累的大量數據和事實,談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科技、教育、文化、養老、醫療等方面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這讓很多參加活動的香港中學生對“一國兩制”有了全新的認識,紛紛為她豎起大拇指。

2014年“七一”軍營開放,惠州艦戰士陳寶達正在艦上疏導人流,一名香港青年故意指著通道走廊上的“中國夢”宣傳畫問:“內地人均經濟水平與西方差距那麼大,天天喊‘中國夢’,能實現嗎?”小陳毫不猶豫地答道:“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時,我們屬於低收入國家水平,而2010年就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用30多年時間就取得西方上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成就,創造了‘中國奇蹟’,只要堅持走自己的道路,‘中國夢’肯定能實現!”一番話說得青年無言以對,周圍的香港市民紛紛稱讚並爭相與“大兵哥”在“中國夢”宣傳畫前合影留念。

20年來,香港形勢日益複雜,部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一茬又一茬官兵,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始終做到了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沒有發生任何政治性問題,始終保持了“不鏽鋼”的本色。

二十載,步履鏗鏘

做守衛香江的“定海神針”

世紀之交的香港,繁榮景象之下暗流湧動。2003年7月1日,香港反對派發起反對“23條立法”的“七一大遊行”。駐軍自覺服從服務中央對港工作大局,及時開展一系列宣示性軍事活動。

2004年8月1日,駐軍首次在石崗營區公開組織盛大閱兵儀式,3萬餘名香港市民現場觀看,數十家香港媒體現場直播報道。2005年6月8日,維多利亞港灣,駐軍首次組織海空聯合巡邏,彰顯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堅定決心和過硬實力。2011年6月30日,駐軍組織跨營區機動演練,隆隆戰車駛過中環,極大震懾了反對派的囂張氣焰。

近年來,國際形勢風雲變幻,美國戰略重心東移,南海鬥爭波詭雲譎,香港政局深刻變化,駐軍黨委堅決貫徹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決策指示,堅決貫徹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依法治軍、練兵備戰,部隊建設面貌煥然一新,履行防務能力全面提升。

對於任何一支軍隊來說,戰鬥力永遠都是“硬道理”。駐軍積極融入戰區作戰體系,每年參加“川海”“南部空劍”等重大演習,部隊體系作戰能力不斷增強。為適應兩種制度、兩個市場和三軍合成的特點,部隊構建一體化保障、集約化籌措、標準化供應、規範化管理的綜合保障體制,相繼列裝92B輪式裝甲車、紅六彈炮防空系統、056型護衛艦等一大批新裝備,信息集成和後勤、裝備保障能力大幅躍升。

2015年海軍部隊首次遠航南海,總航程2143海里。2016年5月,惠州艦首次執行戰備巡邏任務,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作出了重要貢獻。2016年11月,駐軍首次跨出國門,參加“和平友誼-2106”中馬聯合軍演,探索了與外軍聯合指揮、聯合行動、聯合保障模式。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大廈前,五星紅旗和八一軍旗高高飄揚。在離這裡不遠處的一座廣場,矗立著一座金黃色的紫荊花雕塑,駐港部隊官兵的臂章上,也有一朵紫荊花,這是駐守香港的軍人獨有的標誌。讓紫荊花在和平的陽光下開得更加鮮豔,是駐港部隊的使命,也是香港民眾的心願。(經濟日報記者 姜天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