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一片神祕而又熟悉的土地。這片土地,也曾屬於漢唐舊疆域,但由於時事變化,最終分離,成為了最熟悉的舊疆。今日,本文嘗試對這一過程進行探討,探討此地分離的原因。

朝日之國——朝鮮北部脫離中國版籍考

箕子

朝鮮,位於中國東北方,得名於商周之際。朝鮮之地首次出現中國人視野,是商周之際的箕子東渡。《尚書·洪範五行傳》記載了箕子奔朝鮮事,箕子是商紂王的叔父,因不願受周王統治,遂攜帶一些殷商移民東渡朝鮮,周武王遂將朝鮮之地分封,建立箕子侯國。

此後的朝鮮一直在箕氏的統治下。秦始皇滅秦戰爭時,又有燕、趙、齊等國移民朝鮮,且在燕國興盛之時,佔據朝鮮大部,燕國人衛滿趁秦末打亂,引兵入朝鮮,在西漢初年,取代原有統治者箕氏,建立衛氏朝鮮。西漢因為剛剛建立,北方的匈奴勢力強大,無力顧及北方疆域。

迨至漢武帝時,開疆拓土,東征朝鮮,滅亡衛氏,設置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郡,任命郡守,比照中原設置統治,大量中原移民遷往朝鮮半島。朝鮮也由此成為了中原王朝的固有領土。

朝日之國——朝鮮北部脫離中國版籍考

漢武帝設樂浪等四郡

經歷了魏晉王朝的嬗代,雖然朝鮮半島疆域有所盈縮,但大部土地均為中原王朝控制,中原移民源源不斷遷入,朝鮮之地與中原風俗已經沒有區別。但西晉永嘉之亂,晉室南遷,華北混戰。

在此時期,五胡十六國勢力輪番登場,遠在東北的鮮卑人南下,相繼建立前後燕、西燕、南燕、南涼、西秦、北魏等政權,鮮卑人原有的土地被生活在更北的濊貊人、扶余人佔據,但其早在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就建立了高句麗政權。高句麗人利用中原混戰的時機,相繼擊敗了扶余人,佔據的鮮卑故地,不斷向南,向西移動。雖然其中,與中原政權、鮮卑人發生過沖突,但均沒有元氣大傷,反而勢力不斷壯大。

早在北燕時期,高句麗便已佔據朝鮮半島大部。北魏統一北方,中國進入了南北朝對峙的時代,東北和朝鮮半島大部已被高句麗人全部佔據。至此,朝鮮半島進入了脫離中原版籍的時期。北魏無法滅亡高句麗,只能任由其發展。

隋代周命,隋煬帝面臨日益壯大的高句麗,多次發動戰爭,但都無功而返,反而加劇了統治危機,高句麗人甚至將戰死的隋兵壘成京觀。唐代建立後,唐太宗繼續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以此消除東北方的戰略威脅。耗費了巨資、死傷無數中原兵士,唐代聯合新羅,滅亡了高句麗。並在高麗境設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設安東都護府。

唐朝滅高句麗之戰,重新將東北大部、朝鮮半島大部納入版圖。朝鮮地遂再度比照內地方式統治。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元氣大傷,東北兵力空虛,朝鮮半島政權只剩下了新羅,新羅也在統一朝鮮南部以後,逐漸侵蝕今朝鮮大同江以南的唐朝領土,唐王朝也不斷將安東都護府內遷移,安史之亂後的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安東都護府廢止。至此,唐朝經營了近百年的朝鮮領土,被新羅全部控制。後起的高麗王朝,也繼承了新羅侵佔的唐朝故地。

朝日之國——朝鮮北部脫離中國版籍考

唐滅高句麗之戰

至於北宋,因為幽雲十六州被遼朝佔據,根本無法控制朝鮮,但此時遼朝與高麗基本上以大同江為界,金代大體界限同遼代。元代建立後,在朝鮮半島的控制範圍略有蹙縮,高麗繼續將領土往北推移。明代,李氏朝鮮取代高麗,明朝兩國邊界北移到鴨綠江附近。清朝沿襲明朝舊界,雙方仍大致以鴨綠江為界,但長白山仍在中國境內。最終,中原政權在明清兩代正式退出朝鮮半島,半島土地不復為中國所有。

追根溯源,朝鮮脫離中國版圖,實在有以下幾個因素。

其一,中原政權的分裂狀態。

回顧朝鮮半島納入版圖,均是中原王朝強盛的時代,朝鮮半島脫離版圖,均是中原王朝的分裂時代、比如漢武帝時期,唐太宗時期,南北朝時期,安史之亂後。因此,中原王朝是否強大,決定著能否在朝鮮半島投射兵力,控制政權,建立穩定統治。

其二,東北的政治真空。

東北方的民族一旦南下中原,原有的政治真空很快被填補,諸如鮮卑人南下,原有的土地由高句麗人據有,高句麗滅亡後,又是契丹人、女真人,依次佔有部分朝鮮半島地,使得中原王朝鞭長莫及。而且唐代後期及以後,中原王朝的軍事威脅主要來自東北,當東北少數民族政權南下,朝鮮半島政權就會填補真空,佔領舊地。

其三,軍事威脅的轉變。

自漢代以來,中原王朝的軍事防禦重點,多是正北方,譬如匈奴、鮮卑、柔然、突厥等等。但隨著唐朝消滅東北方的高句麗後,軍事威脅轉向了東北,比如契丹、突厥、蒙古等等,這些民族崛起後,全力和中原王朝作戰。中原王朝的軍事重心則放在北方、西北方,比如唐朝後期最大的敵人吐蕃。軍事威脅和軍事防禦重心的失衡,使得中原王朝無法有效調動軍隊防禦,最終的結果是中原王朝不斷收縮在東北的軍力,放棄舊疆。唐代廢棄安東都護府就是一例。

其四,朝鮮半島政權侵蝕領土。

自從高句麗開始,不斷侵蝕中原王朝在朝鮮半島的疆域,廢棄郡縣,後起的新羅,高麗,朝鮮均是如此。中原王朝在朝鮮的疆域,從半島南部,退縮到大同江流域,再北縮至鴨綠江流域。其中,朝鮮半島政權就是利用了中原王朝分裂,兵力收縮的機會,迅速佔領了這些土地,中原王朝無力或默認了狀態。在事大主義的外交下,加上明朝以來將朝鮮列入不徵之國,使得朝鮮政權充分鑽了空子。結果便是,朝鮮半島政權的領土逐漸變大,而中原王朝疆域縮小。可以認為,朝鮮半島國家領土的擴張史,就是中原王朝領土的縮小史。

朝日之國——朝鮮北部脫離中國版籍考

清末,朝鮮與清朝之間又出現了“間島”領土爭端。

回顧朝鮮半島脫離中國版籍的過程,可以發現,中原王朝政權的強盛與領土的伸縮有著密切的關係而軍事威脅、外敵入侵、沒有現代的國家觀念,則是促使中原王朝不斷退出朝鮮半島的直接原因。中國今日與朝鮮的邊界走向,基本確定於明代,定型於中朝邊界劃分。與中國傳統的認知不同,朝鮮在歷史上並不是想象中的孱弱,其現在的領土也是通過一次次侵佔漢唐舊地擴大的,這才是真實的朝鮮領土擴展史。

參考文獻:

1.(西漢)伏生:《尚書》;

2.(西漢)司馬遷:《史記·朝鮮列傳》;

3.(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

4.(後晉)劉昫:《舊唐書》;

5.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