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局部

郭熙的畫作不僅獲得了宋神宗的賞識,也為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們所欣賞,比如蘇軾和黃庭堅就多次在其畫作後題詩,對他表示敬意。“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蘇軾在《題郭熙秋山平遠圖》中,就極力讚揚了郭熙的畫外之意,看見他描繪的秋山,便開始思念起了洛陽。【注1】

在這幅《樹色平遠圖》中,郭熙也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近景中佔據畫面中心位置的幾顆枯木矗立在亂石堆積的岸邊,乾枯堅挺的樹枝,像鹿角一樣刺向天空,其中幾枝纏繞著古藤,顯得一派滄桑。稍遠的江水與對岸的遠山逐漸變淡。手卷最後一段,描繪了兩位在童僕陪伴下的士大夫,正在過橋,前方兩位童僕捧著食盒走在前邊。他們欲江邊的草亭走去,興許是為了來這江邊飲酒話別。

所謂平遠,是郭熙在總結前人基礎上,為中國山水畫搭建的重要理論。此圖採用平視的角度,視線開闊,由近至遠,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山色時明時暗,變化多端,這正是郭熙標準的“平遠構圖”——“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局部

郭熙的畫作不僅獲得了宋神宗的賞識,也為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們所欣賞,比如蘇軾和黃庭堅就多次在其畫作後題詩,對他表示敬意。“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蘇軾在《題郭熙秋山平遠圖》中,就極力讚揚了郭熙的畫外之意,看見他描繪的秋山,便開始思念起了洛陽。【注1】

在這幅《樹色平遠圖》中,郭熙也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近景中佔據畫面中心位置的幾顆枯木矗立在亂石堆積的岸邊,乾枯堅挺的樹枝,像鹿角一樣刺向天空,其中幾枝纏繞著古藤,顯得一派滄桑。稍遠的江水與對岸的遠山逐漸變淡。手卷最後一段,描繪了兩位在童僕陪伴下的士大夫,正在過橋,前方兩位童僕捧著食盒走在前邊。他們欲江邊的草亭走去,興許是為了來這江邊飲酒話別。

所謂平遠,是郭熙在總結前人基礎上,為中國山水畫搭建的重要理論。此圖採用平視的角度,視線開闊,由近至遠,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山色時明時暗,變化多端,這正是郭熙標準的“平遠構圖”——“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窠石平遠圖》

在郭式的理論中,除平遠外,繼而提出了“深遠”和“高遠”之說,所謂的高遠,指從山下望山頂,這樣佈置的構圖,讓山勢突兀,山色清明;所謂深遠,則相反,指從山的制高點向下俯瞰,山色重晦,神祕幽深。

除“三遠”的構圖法外,郭熙還對四季山水的形態也均做出了普遍的規律性的總結,成為後人山水畫的範式:“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

郭熙總結的山水畫繪畫理論,後來由他的兒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山水畫創作規律的著作。

300多年後,趙孟頫有機會親眼欣賞到郭熙這幅《樹色平遠圖》,並且在其後留下題跋,跋文曰:“山峙川流宇宙間,欲將水墨寫應難。平生高步林泉意,若縛微官未可攀。子昂。”這時的趙孟頫恐正限於繁瑣的官場應酬之中,他對藝術理論思考還沒有完成,除了對郭熙的仰慕外,還流露出面對現實的無奈心情。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局部

郭熙的畫作不僅獲得了宋神宗的賞識,也為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們所欣賞,比如蘇軾和黃庭堅就多次在其畫作後題詩,對他表示敬意。“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蘇軾在《題郭熙秋山平遠圖》中,就極力讚揚了郭熙的畫外之意,看見他描繪的秋山,便開始思念起了洛陽。【注1】

在這幅《樹色平遠圖》中,郭熙也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近景中佔據畫面中心位置的幾顆枯木矗立在亂石堆積的岸邊,乾枯堅挺的樹枝,像鹿角一樣刺向天空,其中幾枝纏繞著古藤,顯得一派滄桑。稍遠的江水與對岸的遠山逐漸變淡。手卷最後一段,描繪了兩位在童僕陪伴下的士大夫,正在過橋,前方兩位童僕捧著食盒走在前邊。他們欲江邊的草亭走去,興許是為了來這江邊飲酒話別。

所謂平遠,是郭熙在總結前人基礎上,為中國山水畫搭建的重要理論。此圖採用平視的角度,視線開闊,由近至遠,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山色時明時暗,變化多端,這正是郭熙標準的“平遠構圖”——“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窠石平遠圖》

在郭式的理論中,除平遠外,繼而提出了“深遠”和“高遠”之說,所謂的高遠,指從山下望山頂,這樣佈置的構圖,讓山勢突兀,山色清明;所謂深遠,則相反,指從山的制高點向下俯瞰,山色重晦,神祕幽深。

除“三遠”的構圖法外,郭熙還對四季山水的形態也均做出了普遍的規律性的總結,成為後人山水畫的範式:“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

郭熙總結的山水畫繪畫理論,後來由他的兒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山水畫創作規律的著作。

300多年後,趙孟頫有機會親眼欣賞到郭熙這幅《樹色平遠圖》,並且在其後留下題跋,跋文曰:“山峙川流宇宙間,欲將水墨寫應難。平生高步林泉意,若縛微官未可攀。子昂。”這時的趙孟頫恐正限於繁瑣的官場應酬之中,他對藝術理論思考還沒有完成,除了對郭熙的仰慕外,還流露出面對現實的無奈心情。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樹色平遠圖》跋文局部

除這幅《樹色平遠圖》外,趙孟頫也曾親眼鑑賞過郭熙的《窠石平遠圖》,後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據徐邦達考,是郭熙晚年最後的作品。描繪了北方深秋田野清幽遼闊的景色。絹本設色,縱120.8釐米、橫167.7釐米,在構圖和意境都與《樹色平遠圖》類似。

1310年前後,趙孟頫大約56歲時,他的創作理論已經完備,在此前的幾篇文章中,我詳細介紹過他於1301年前後指導陳琳完成的《溪鳧圖》以及《秀石疏林圖》,這都標誌著他“以書入畫”的理論日趨完善、成熟。在56歲前後他所完成的這幅《雙鬆平遠圖》,更體現了這一點。(可參閱本號文章: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貳 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一江兩岸”圖式的流變

趙孟頫晚年創作的這幅《雙鬆平遠圖》為紙本、水墨。縱26.7釐米、橫107.3釐米。畫面內容從右至左逐一展開,近景繪兩株蒼松、幾顆荊棘雜樹矗立於岸邊亂石之中,此後為大片留白,顯示江面開闊,一隻小船遠在江心,對岸遠山明淨如狀——整個畫面簡潔、空靈,時間似乎停滯。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局部

郭熙的畫作不僅獲得了宋神宗的賞識,也為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們所欣賞,比如蘇軾和黃庭堅就多次在其畫作後題詩,對他表示敬意。“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蘇軾在《題郭熙秋山平遠圖》中,就極力讚揚了郭熙的畫外之意,看見他描繪的秋山,便開始思念起了洛陽。【注1】

在這幅《樹色平遠圖》中,郭熙也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近景中佔據畫面中心位置的幾顆枯木矗立在亂石堆積的岸邊,乾枯堅挺的樹枝,像鹿角一樣刺向天空,其中幾枝纏繞著古藤,顯得一派滄桑。稍遠的江水與對岸的遠山逐漸變淡。手卷最後一段,描繪了兩位在童僕陪伴下的士大夫,正在過橋,前方兩位童僕捧著食盒走在前邊。他們欲江邊的草亭走去,興許是為了來這江邊飲酒話別。

所謂平遠,是郭熙在總結前人基礎上,為中國山水畫搭建的重要理論。此圖採用平視的角度,視線開闊,由近至遠,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山色時明時暗,變化多端,這正是郭熙標準的“平遠構圖”——“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窠石平遠圖》

在郭式的理論中,除平遠外,繼而提出了“深遠”和“高遠”之說,所謂的高遠,指從山下望山頂,這樣佈置的構圖,讓山勢突兀,山色清明;所謂深遠,則相反,指從山的制高點向下俯瞰,山色重晦,神祕幽深。

除“三遠”的構圖法外,郭熙還對四季山水的形態也均做出了普遍的規律性的總結,成為後人山水畫的範式:“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

郭熙總結的山水畫繪畫理論,後來由他的兒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山水畫創作規律的著作。

300多年後,趙孟頫有機會親眼欣賞到郭熙這幅《樹色平遠圖》,並且在其後留下題跋,跋文曰:“山峙川流宇宙間,欲將水墨寫應難。平生高步林泉意,若縛微官未可攀。子昂。”這時的趙孟頫恐正限於繁瑣的官場應酬之中,他對藝術理論思考還沒有完成,除了對郭熙的仰慕外,還流露出面對現實的無奈心情。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樹色平遠圖》跋文局部

除這幅《樹色平遠圖》外,趙孟頫也曾親眼鑑賞過郭熙的《窠石平遠圖》,後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據徐邦達考,是郭熙晚年最後的作品。描繪了北方深秋田野清幽遼闊的景色。絹本設色,縱120.8釐米、橫167.7釐米,在構圖和意境都與《樹色平遠圖》類似。

1310年前後,趙孟頫大約56歲時,他的創作理論已經完備,在此前的幾篇文章中,我詳細介紹過他於1301年前後指導陳琳完成的《溪鳧圖》以及《秀石疏林圖》,這都標誌著他“以書入畫”的理論日趨完善、成熟。在56歲前後他所完成的這幅《雙鬆平遠圖》,更體現了這一點。(可參閱本號文章: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貳 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一江兩岸”圖式的流變

趙孟頫晚年創作的這幅《雙鬆平遠圖》為紙本、水墨。縱26.7釐米、橫107.3釐米。畫面內容從右至左逐一展開,近景繪兩株蒼松、幾顆荊棘雜樹矗立於岸邊亂石之中,此後為大片留白,顯示江面開闊,一隻小船遠在江心,對岸遠山明淨如狀——整個畫面簡潔、空靈,時間似乎停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2

若是將上邊介紹郭熙的那幅《樹色平遠圖》旋轉一番,我們便能看見這兩幅畫作在構圖方面的一致性。近景為岸邊的亂石、雜樹,中景為江水、漁船,遠處是朦朧的山脈。以江水分隔畫面,且都呈30度左右的傾斜,為觀眾展示了江景中的一段。

而就具體元素分析,趙孟頫省略掉了郭熙圖中的茅亭、石橋與人物,也就是說不強調繪畫的敘事性,而是直接用景物來表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風景。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局部

郭熙的畫作不僅獲得了宋神宗的賞識,也為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們所欣賞,比如蘇軾和黃庭堅就多次在其畫作後題詩,對他表示敬意。“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蘇軾在《題郭熙秋山平遠圖》中,就極力讚揚了郭熙的畫外之意,看見他描繪的秋山,便開始思念起了洛陽。【注1】

在這幅《樹色平遠圖》中,郭熙也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近景中佔據畫面中心位置的幾顆枯木矗立在亂石堆積的岸邊,乾枯堅挺的樹枝,像鹿角一樣刺向天空,其中幾枝纏繞著古藤,顯得一派滄桑。稍遠的江水與對岸的遠山逐漸變淡。手卷最後一段,描繪了兩位在童僕陪伴下的士大夫,正在過橋,前方兩位童僕捧著食盒走在前邊。他們欲江邊的草亭走去,興許是為了來這江邊飲酒話別。

所謂平遠,是郭熙在總結前人基礎上,為中國山水畫搭建的重要理論。此圖採用平視的角度,視線開闊,由近至遠,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山色時明時暗,變化多端,這正是郭熙標準的“平遠構圖”——“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窠石平遠圖》

在郭式的理論中,除平遠外,繼而提出了“深遠”和“高遠”之說,所謂的高遠,指從山下望山頂,這樣佈置的構圖,讓山勢突兀,山色清明;所謂深遠,則相反,指從山的制高點向下俯瞰,山色重晦,神祕幽深。

除“三遠”的構圖法外,郭熙還對四季山水的形態也均做出了普遍的規律性的總結,成為後人山水畫的範式:“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

郭熙總結的山水畫繪畫理論,後來由他的兒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山水畫創作規律的著作。

300多年後,趙孟頫有機會親眼欣賞到郭熙這幅《樹色平遠圖》,並且在其後留下題跋,跋文曰:“山峙川流宇宙間,欲將水墨寫應難。平生高步林泉意,若縛微官未可攀。子昂。”這時的趙孟頫恐正限於繁瑣的官場應酬之中,他對藝術理論思考還沒有完成,除了對郭熙的仰慕外,還流露出面對現實的無奈心情。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樹色平遠圖》跋文局部

除這幅《樹色平遠圖》外,趙孟頫也曾親眼鑑賞過郭熙的《窠石平遠圖》,後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據徐邦達考,是郭熙晚年最後的作品。描繪了北方深秋田野清幽遼闊的景色。絹本設色,縱120.8釐米、橫167.7釐米,在構圖和意境都與《樹色平遠圖》類似。

1310年前後,趙孟頫大約56歲時,他的創作理論已經完備,在此前的幾篇文章中,我詳細介紹過他於1301年前後指導陳琳完成的《溪鳧圖》以及《秀石疏林圖》,這都標誌著他“以書入畫”的理論日趨完善、成熟。在56歲前後他所完成的這幅《雙鬆平遠圖》,更體現了這一點。(可參閱本號文章: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貳 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一江兩岸”圖式的流變

趙孟頫晚年創作的這幅《雙鬆平遠圖》為紙本、水墨。縱26.7釐米、橫107.3釐米。畫面內容從右至左逐一展開,近景繪兩株蒼松、幾顆荊棘雜樹矗立於岸邊亂石之中,此後為大片留白,顯示江面開闊,一隻小船遠在江心,對岸遠山明淨如狀——整個畫面簡潔、空靈,時間似乎停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2

若是將上邊介紹郭熙的那幅《樹色平遠圖》旋轉一番,我們便能看見這兩幅畫作在構圖方面的一致性。近景為岸邊的亂石、雜樹,中景為江水、漁船,遠處是朦朧的山脈。以江水分隔畫面,且都呈30度左右的傾斜,為觀眾展示了江景中的一段。

而就具體元素分析,趙孟頫省略掉了郭熙圖中的茅亭、石橋與人物,也就是說不強調繪畫的敘事性,而是直接用景物來表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風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畫心部分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局部

郭熙的畫作不僅獲得了宋神宗的賞識,也為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們所欣賞,比如蘇軾和黃庭堅就多次在其畫作後題詩,對他表示敬意。“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蘇軾在《題郭熙秋山平遠圖》中,就極力讚揚了郭熙的畫外之意,看見他描繪的秋山,便開始思念起了洛陽。【注1】

在這幅《樹色平遠圖》中,郭熙也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近景中佔據畫面中心位置的幾顆枯木矗立在亂石堆積的岸邊,乾枯堅挺的樹枝,像鹿角一樣刺向天空,其中幾枝纏繞著古藤,顯得一派滄桑。稍遠的江水與對岸的遠山逐漸變淡。手卷最後一段,描繪了兩位在童僕陪伴下的士大夫,正在過橋,前方兩位童僕捧著食盒走在前邊。他們欲江邊的草亭走去,興許是為了來這江邊飲酒話別。

所謂平遠,是郭熙在總結前人基礎上,為中國山水畫搭建的重要理論。此圖採用平視的角度,視線開闊,由近至遠,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山色時明時暗,變化多端,這正是郭熙標準的“平遠構圖”——“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窠石平遠圖》

在郭式的理論中,除平遠外,繼而提出了“深遠”和“高遠”之說,所謂的高遠,指從山下望山頂,這樣佈置的構圖,讓山勢突兀,山色清明;所謂深遠,則相反,指從山的制高點向下俯瞰,山色重晦,神祕幽深。

除“三遠”的構圖法外,郭熙還對四季山水的形態也均做出了普遍的規律性的總結,成為後人山水畫的範式:“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

郭熙總結的山水畫繪畫理論,後來由他的兒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山水畫創作規律的著作。

300多年後,趙孟頫有機會親眼欣賞到郭熙這幅《樹色平遠圖》,並且在其後留下題跋,跋文曰:“山峙川流宇宙間,欲將水墨寫應難。平生高步林泉意,若縛微官未可攀。子昂。”這時的趙孟頫恐正限於繁瑣的官場應酬之中,他對藝術理論思考還沒有完成,除了對郭熙的仰慕外,還流露出面對現實的無奈心情。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樹色平遠圖》跋文局部

除這幅《樹色平遠圖》外,趙孟頫也曾親眼鑑賞過郭熙的《窠石平遠圖》,後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據徐邦達考,是郭熙晚年最後的作品。描繪了北方深秋田野清幽遼闊的景色。絹本設色,縱120.8釐米、橫167.7釐米,在構圖和意境都與《樹色平遠圖》類似。

1310年前後,趙孟頫大約56歲時,他的創作理論已經完備,在此前的幾篇文章中,我詳細介紹過他於1301年前後指導陳琳完成的《溪鳧圖》以及《秀石疏林圖》,這都標誌著他“以書入畫”的理論日趨完善、成熟。在56歲前後他所完成的這幅《雙鬆平遠圖》,更體現了這一點。(可參閱本號文章: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貳 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一江兩岸”圖式的流變

趙孟頫晚年創作的這幅《雙鬆平遠圖》為紙本、水墨。縱26.7釐米、橫107.3釐米。畫面內容從右至左逐一展開,近景繪兩株蒼松、幾顆荊棘雜樹矗立於岸邊亂石之中,此後為大片留白,顯示江面開闊,一隻小船遠在江心,對岸遠山明淨如狀——整個畫面簡潔、空靈,時間似乎停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2

若是將上邊介紹郭熙的那幅《樹色平遠圖》旋轉一番,我們便能看見這兩幅畫作在構圖方面的一致性。近景為岸邊的亂石、雜樹,中景為江水、漁船,遠處是朦朧的山脈。以江水分隔畫面,且都呈30度左右的傾斜,為觀眾展示了江景中的一段。

而就具體元素分析,趙孟頫省略掉了郭熙圖中的茅亭、石橋與人物,也就是說不強調繪畫的敘事性,而是直接用景物來表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風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畫心部分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畫心部分

趙孟頫的這類構圖,到了比他更晚一代的倪瓚那裡,則形成了一個更加簡潔、工整的“一江兩岸”三段式構圖的標準樣式。那位感嘆過“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的倪瓚,在趙孟頫的基礎上,做得更加徹底。他乾脆連一艘漁船也不畫,整個畫面完全沒有任何煙火氣。生活中本來有“潔癖”的倪瓚,在他的畫作中也簡單、乾淨,他的山水畫很少敷色,所描繪的山、水就是純粹的山與水,墨色簡淡,疏闊清遠。(可參閱本號文章:傷心莫問前朝事——悵然孤嘯的倪瓚和他那些毫無用處的樹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局部

郭熙的畫作不僅獲得了宋神宗的賞識,也為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們所欣賞,比如蘇軾和黃庭堅就多次在其畫作後題詩,對他表示敬意。“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蘇軾在《題郭熙秋山平遠圖》中,就極力讚揚了郭熙的畫外之意,看見他描繪的秋山,便開始思念起了洛陽。【注1】

在這幅《樹色平遠圖》中,郭熙也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近景中佔據畫面中心位置的幾顆枯木矗立在亂石堆積的岸邊,乾枯堅挺的樹枝,像鹿角一樣刺向天空,其中幾枝纏繞著古藤,顯得一派滄桑。稍遠的江水與對岸的遠山逐漸變淡。手卷最後一段,描繪了兩位在童僕陪伴下的士大夫,正在過橋,前方兩位童僕捧著食盒走在前邊。他們欲江邊的草亭走去,興許是為了來這江邊飲酒話別。

所謂平遠,是郭熙在總結前人基礎上,為中國山水畫搭建的重要理論。此圖採用平視的角度,視線開闊,由近至遠,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山色時明時暗,變化多端,這正是郭熙標準的“平遠構圖”——“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窠石平遠圖》

在郭式的理論中,除平遠外,繼而提出了“深遠”和“高遠”之說,所謂的高遠,指從山下望山頂,這樣佈置的構圖,讓山勢突兀,山色清明;所謂深遠,則相反,指從山的制高點向下俯瞰,山色重晦,神祕幽深。

除“三遠”的構圖法外,郭熙還對四季山水的形態也均做出了普遍的規律性的總結,成為後人山水畫的範式:“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

郭熙總結的山水畫繪畫理論,後來由他的兒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山水畫創作規律的著作。

300多年後,趙孟頫有機會親眼欣賞到郭熙這幅《樹色平遠圖》,並且在其後留下題跋,跋文曰:“山峙川流宇宙間,欲將水墨寫應難。平生高步林泉意,若縛微官未可攀。子昂。”這時的趙孟頫恐正限於繁瑣的官場應酬之中,他對藝術理論思考還沒有完成,除了對郭熙的仰慕外,還流露出面對現實的無奈心情。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樹色平遠圖》跋文局部

除這幅《樹色平遠圖》外,趙孟頫也曾親眼鑑賞過郭熙的《窠石平遠圖》,後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據徐邦達考,是郭熙晚年最後的作品。描繪了北方深秋田野清幽遼闊的景色。絹本設色,縱120.8釐米、橫167.7釐米,在構圖和意境都與《樹色平遠圖》類似。

1310年前後,趙孟頫大約56歲時,他的創作理論已經完備,在此前的幾篇文章中,我詳細介紹過他於1301年前後指導陳琳完成的《溪鳧圖》以及《秀石疏林圖》,這都標誌著他“以書入畫”的理論日趨完善、成熟。在56歲前後他所完成的這幅《雙鬆平遠圖》,更體現了這一點。(可參閱本號文章: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貳 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一江兩岸”圖式的流變

趙孟頫晚年創作的這幅《雙鬆平遠圖》為紙本、水墨。縱26.7釐米、橫107.3釐米。畫面內容從右至左逐一展開,近景繪兩株蒼松、幾顆荊棘雜樹矗立於岸邊亂石之中,此後為大片留白,顯示江面開闊,一隻小船遠在江心,對岸遠山明淨如狀——整個畫面簡潔、空靈,時間似乎停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2

若是將上邊介紹郭熙的那幅《樹色平遠圖》旋轉一番,我們便能看見這兩幅畫作在構圖方面的一致性。近景為岸邊的亂石、雜樹,中景為江水、漁船,遠處是朦朧的山脈。以江水分隔畫面,且都呈30度左右的傾斜,為觀眾展示了江景中的一段。

而就具體元素分析,趙孟頫省略掉了郭熙圖中的茅亭、石橋與人物,也就是說不強調繪畫的敘事性,而是直接用景物來表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風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畫心部分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畫心部分

趙孟頫的這類構圖,到了比他更晚一代的倪瓚那裡,則形成了一個更加簡潔、工整的“一江兩岸”三段式構圖的標準樣式。那位感嘆過“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的倪瓚,在趙孟頫的基礎上,做得更加徹底。他乾脆連一艘漁船也不畫,整個畫面完全沒有任何煙火氣。生活中本來有“潔癖”的倪瓚,在他的畫作中也簡單、乾淨,他的山水畫很少敷色,所描繪的山、水就是純粹的山與水,墨色簡淡,疏闊清遠。(可參閱本號文章:傷心莫問前朝事——悵然孤嘯的倪瓚和他那些毫無用處的樹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虞山林壑圖 倪瓚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局部

郭熙的畫作不僅獲得了宋神宗的賞識,也為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們所欣賞,比如蘇軾和黃庭堅就多次在其畫作後題詩,對他表示敬意。“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蘇軾在《題郭熙秋山平遠圖》中,就極力讚揚了郭熙的畫外之意,看見他描繪的秋山,便開始思念起了洛陽。【注1】

在這幅《樹色平遠圖》中,郭熙也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近景中佔據畫面中心位置的幾顆枯木矗立在亂石堆積的岸邊,乾枯堅挺的樹枝,像鹿角一樣刺向天空,其中幾枝纏繞著古藤,顯得一派滄桑。稍遠的江水與對岸的遠山逐漸變淡。手卷最後一段,描繪了兩位在童僕陪伴下的士大夫,正在過橋,前方兩位童僕捧著食盒走在前邊。他們欲江邊的草亭走去,興許是為了來這江邊飲酒話別。

所謂平遠,是郭熙在總結前人基礎上,為中國山水畫搭建的重要理論。此圖採用平視的角度,視線開闊,由近至遠,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山色時明時暗,變化多端,這正是郭熙標準的“平遠構圖”——“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窠石平遠圖》

在郭式的理論中,除平遠外,繼而提出了“深遠”和“高遠”之說,所謂的高遠,指從山下望山頂,這樣佈置的構圖,讓山勢突兀,山色清明;所謂深遠,則相反,指從山的制高點向下俯瞰,山色重晦,神祕幽深。

除“三遠”的構圖法外,郭熙還對四季山水的形態也均做出了普遍的規律性的總結,成為後人山水畫的範式:“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

郭熙總結的山水畫繪畫理論,後來由他的兒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山水畫創作規律的著作。

300多年後,趙孟頫有機會親眼欣賞到郭熙這幅《樹色平遠圖》,並且在其後留下題跋,跋文曰:“山峙川流宇宙間,欲將水墨寫應難。平生高步林泉意,若縛微官未可攀。子昂。”這時的趙孟頫恐正限於繁瑣的官場應酬之中,他對藝術理論思考還沒有完成,除了對郭熙的仰慕外,還流露出面對現實的無奈心情。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樹色平遠圖》跋文局部

除這幅《樹色平遠圖》外,趙孟頫也曾親眼鑑賞過郭熙的《窠石平遠圖》,後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據徐邦達考,是郭熙晚年最後的作品。描繪了北方深秋田野清幽遼闊的景色。絹本設色,縱120.8釐米、橫167.7釐米,在構圖和意境都與《樹色平遠圖》類似。

1310年前後,趙孟頫大約56歲時,他的創作理論已經完備,在此前的幾篇文章中,我詳細介紹過他於1301年前後指導陳琳完成的《溪鳧圖》以及《秀石疏林圖》,這都標誌著他“以書入畫”的理論日趨完善、成熟。在56歲前後他所完成的這幅《雙鬆平遠圖》,更體現了這一點。(可參閱本號文章: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貳 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一江兩岸”圖式的流變

趙孟頫晚年創作的這幅《雙鬆平遠圖》為紙本、水墨。縱26.7釐米、橫107.3釐米。畫面內容從右至左逐一展開,近景繪兩株蒼松、幾顆荊棘雜樹矗立於岸邊亂石之中,此後為大片留白,顯示江面開闊,一隻小船遠在江心,對岸遠山明淨如狀——整個畫面簡潔、空靈,時間似乎停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2

若是將上邊介紹郭熙的那幅《樹色平遠圖》旋轉一番,我們便能看見這兩幅畫作在構圖方面的一致性。近景為岸邊的亂石、雜樹,中景為江水、漁船,遠處是朦朧的山脈。以江水分隔畫面,且都呈30度左右的傾斜,為觀眾展示了江景中的一段。

而就具體元素分析,趙孟頫省略掉了郭熙圖中的茅亭、石橋與人物,也就是說不強調繪畫的敘事性,而是直接用景物來表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風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畫心部分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畫心部分

趙孟頫的這類構圖,到了比他更晚一代的倪瓚那裡,則形成了一個更加簡潔、工整的“一江兩岸”三段式構圖的標準樣式。那位感嘆過“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的倪瓚,在趙孟頫的基礎上,做得更加徹底。他乾脆連一艘漁船也不畫,整個畫面完全沒有任何煙火氣。生活中本來有“潔癖”的倪瓚,在他的畫作中也簡單、乾淨,他的山水畫很少敷色,所描繪的山、水就是純粹的山與水,墨色簡淡,疏闊清遠。(可參閱本號文章:傷心莫問前朝事——悵然孤嘯的倪瓚和他那些毫無用處的樹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虞山林壑圖 倪瓚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六君子圖》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局部

郭熙的畫作不僅獲得了宋神宗的賞識,也為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們所欣賞,比如蘇軾和黃庭堅就多次在其畫作後題詩,對他表示敬意。“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蘇軾在《題郭熙秋山平遠圖》中,就極力讚揚了郭熙的畫外之意,看見他描繪的秋山,便開始思念起了洛陽。【注1】

在這幅《樹色平遠圖》中,郭熙也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近景中佔據畫面中心位置的幾顆枯木矗立在亂石堆積的岸邊,乾枯堅挺的樹枝,像鹿角一樣刺向天空,其中幾枝纏繞著古藤,顯得一派滄桑。稍遠的江水與對岸的遠山逐漸變淡。手卷最後一段,描繪了兩位在童僕陪伴下的士大夫,正在過橋,前方兩位童僕捧著食盒走在前邊。他們欲江邊的草亭走去,興許是為了來這江邊飲酒話別。

所謂平遠,是郭熙在總結前人基礎上,為中國山水畫搭建的重要理論。此圖採用平視的角度,視線開闊,由近至遠,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山色時明時暗,變化多端,這正是郭熙標準的“平遠構圖”——“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窠石平遠圖》

在郭式的理論中,除平遠外,繼而提出了“深遠”和“高遠”之說,所謂的高遠,指從山下望山頂,這樣佈置的構圖,讓山勢突兀,山色清明;所謂深遠,則相反,指從山的制高點向下俯瞰,山色重晦,神祕幽深。

除“三遠”的構圖法外,郭熙還對四季山水的形態也均做出了普遍的規律性的總結,成為後人山水畫的範式:“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

郭熙總結的山水畫繪畫理論,後來由他的兒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山水畫創作規律的著作。

300多年後,趙孟頫有機會親眼欣賞到郭熙這幅《樹色平遠圖》,並且在其後留下題跋,跋文曰:“山峙川流宇宙間,欲將水墨寫應難。平生高步林泉意,若縛微官未可攀。子昂。”這時的趙孟頫恐正限於繁瑣的官場應酬之中,他對藝術理論思考還沒有完成,除了對郭熙的仰慕外,還流露出面對現實的無奈心情。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樹色平遠圖》跋文局部

除這幅《樹色平遠圖》外,趙孟頫也曾親眼鑑賞過郭熙的《窠石平遠圖》,後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據徐邦達考,是郭熙晚年最後的作品。描繪了北方深秋田野清幽遼闊的景色。絹本設色,縱120.8釐米、橫167.7釐米,在構圖和意境都與《樹色平遠圖》類似。

1310年前後,趙孟頫大約56歲時,他的創作理論已經完備,在此前的幾篇文章中,我詳細介紹過他於1301年前後指導陳琳完成的《溪鳧圖》以及《秀石疏林圖》,這都標誌著他“以書入畫”的理論日趨完善、成熟。在56歲前後他所完成的這幅《雙鬆平遠圖》,更體現了這一點。(可參閱本號文章: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貳 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一江兩岸”圖式的流變

趙孟頫晚年創作的這幅《雙鬆平遠圖》為紙本、水墨。縱26.7釐米、橫107.3釐米。畫面內容從右至左逐一展開,近景繪兩株蒼松、幾顆荊棘雜樹矗立於岸邊亂石之中,此後為大片留白,顯示江面開闊,一隻小船遠在江心,對岸遠山明淨如狀——整個畫面簡潔、空靈,時間似乎停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2

若是將上邊介紹郭熙的那幅《樹色平遠圖》旋轉一番,我們便能看見這兩幅畫作在構圖方面的一致性。近景為岸邊的亂石、雜樹,中景為江水、漁船,遠處是朦朧的山脈。以江水分隔畫面,且都呈30度左右的傾斜,為觀眾展示了江景中的一段。

而就具體元素分析,趙孟頫省略掉了郭熙圖中的茅亭、石橋與人物,也就是說不強調繪畫的敘事性,而是直接用景物來表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風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畫心部分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畫心部分

趙孟頫的這類構圖,到了比他更晚一代的倪瓚那裡,則形成了一個更加簡潔、工整的“一江兩岸”三段式構圖的標準樣式。那位感嘆過“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的倪瓚,在趙孟頫的基礎上,做得更加徹底。他乾脆連一艘漁船也不畫,整個畫面完全沒有任何煙火氣。生活中本來有“潔癖”的倪瓚,在他的畫作中也簡單、乾淨,他的山水畫很少敷色,所描繪的山、水就是純粹的山與水,墨色簡淡,疏闊清遠。(可參閱本號文章:傷心莫問前朝事——悵然孤嘯的倪瓚和他那些毫無用處的樹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虞山林壑圖 倪瓚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六君子圖》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 《秋亭嘉樹圖》

從北宋的郭熙到元代的倪瓚之間,趙孟頫就像是一座橋樑,在對這類同樣山水題材的處理中,自趙孟頫開始,便努力排除掉南宋院體畫中出現的瑣細濃豔之風,他模仿了北宋的時期的風格,但是捨去了其中世俗的一面。

如果說郭熙的山水,能讓人聯想到現實的世界——蘇軾不就從中想到了洛陽的景色了嗎——那麼,到了趙孟頫時,則嘗試描繪自己內心的精神世界,開始借用山水書寫自己的靈魂棲息之所,而到了倪瓚,則做得更為徹底。由此,我們看到了中國山水畫到了元代,呈現出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

叄 趙孟頫的以書入畫及復古宣言

這個完全不同的面貌,在趙孟頫晚年創作這幅《雙鬆平遠圖》時,還有了一個重要的技術保障,那就是他一直倡導並實踐的“以書入畫”理論,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我們將郭熙的畫作與趙孟頫的畫作放大做細部比較,就能感受到雖然母題、構圖、內容有諸多相似,但是在具體對山石、樹木的描繪方面,其所採用的技法已經有了本質的不同。

在《樹色平遠圖》中,郭熙對山石、樹木外輪廓描繪所用的線條,缺乏豐富的質感,這些線條對物體本身塑造的參與程度很有限。而在趙孟頫的畫作中,充滿了各種書法性的線條,並且這些不同質感的線條,成為塑造對象的重要手段。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局部

郭熙的畫作不僅獲得了宋神宗的賞識,也為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們所欣賞,比如蘇軾和黃庭堅就多次在其畫作後題詩,對他表示敬意。“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蘇軾在《題郭熙秋山平遠圖》中,就極力讚揚了郭熙的畫外之意,看見他描繪的秋山,便開始思念起了洛陽。【注1】

在這幅《樹色平遠圖》中,郭熙也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近景中佔據畫面中心位置的幾顆枯木矗立在亂石堆積的岸邊,乾枯堅挺的樹枝,像鹿角一樣刺向天空,其中幾枝纏繞著古藤,顯得一派滄桑。稍遠的江水與對岸的遠山逐漸變淡。手卷最後一段,描繪了兩位在童僕陪伴下的士大夫,正在過橋,前方兩位童僕捧著食盒走在前邊。他們欲江邊的草亭走去,興許是為了來這江邊飲酒話別。

所謂平遠,是郭熙在總結前人基礎上,為中國山水畫搭建的重要理論。此圖採用平視的角度,視線開闊,由近至遠,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山色時明時暗,變化多端,這正是郭熙標準的“平遠構圖”——“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窠石平遠圖》

在郭式的理論中,除平遠外,繼而提出了“深遠”和“高遠”之說,所謂的高遠,指從山下望山頂,這樣佈置的構圖,讓山勢突兀,山色清明;所謂深遠,則相反,指從山的制高點向下俯瞰,山色重晦,神祕幽深。

除“三遠”的構圖法外,郭熙還對四季山水的形態也均做出了普遍的規律性的總結,成為後人山水畫的範式:“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

郭熙總結的山水畫繪畫理論,後來由他的兒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山水畫創作規律的著作。

300多年後,趙孟頫有機會親眼欣賞到郭熙這幅《樹色平遠圖》,並且在其後留下題跋,跋文曰:“山峙川流宇宙間,欲將水墨寫應難。平生高步林泉意,若縛微官未可攀。子昂。”這時的趙孟頫恐正限於繁瑣的官場應酬之中,他對藝術理論思考還沒有完成,除了對郭熙的仰慕外,還流露出面對現實的無奈心情。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樹色平遠圖》跋文局部

除這幅《樹色平遠圖》外,趙孟頫也曾親眼鑑賞過郭熙的《窠石平遠圖》,後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據徐邦達考,是郭熙晚年最後的作品。描繪了北方深秋田野清幽遼闊的景色。絹本設色,縱120.8釐米、橫167.7釐米,在構圖和意境都與《樹色平遠圖》類似。

1310年前後,趙孟頫大約56歲時,他的創作理論已經完備,在此前的幾篇文章中,我詳細介紹過他於1301年前後指導陳琳完成的《溪鳧圖》以及《秀石疏林圖》,這都標誌著他“以書入畫”的理論日趨完善、成熟。在56歲前後他所完成的這幅《雙鬆平遠圖》,更體現了這一點。(可參閱本號文章: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貳 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一江兩岸”圖式的流變

趙孟頫晚年創作的這幅《雙鬆平遠圖》為紙本、水墨。縱26.7釐米、橫107.3釐米。畫面內容從右至左逐一展開,近景繪兩株蒼松、幾顆荊棘雜樹矗立於岸邊亂石之中,此後為大片留白,顯示江面開闊,一隻小船遠在江心,對岸遠山明淨如狀——整個畫面簡潔、空靈,時間似乎停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2

若是將上邊介紹郭熙的那幅《樹色平遠圖》旋轉一番,我們便能看見這兩幅畫作在構圖方面的一致性。近景為岸邊的亂石、雜樹,中景為江水、漁船,遠處是朦朧的山脈。以江水分隔畫面,且都呈30度左右的傾斜,為觀眾展示了江景中的一段。

而就具體元素分析,趙孟頫省略掉了郭熙圖中的茅亭、石橋與人物,也就是說不強調繪畫的敘事性,而是直接用景物來表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風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畫心部分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畫心部分

趙孟頫的這類構圖,到了比他更晚一代的倪瓚那裡,則形成了一個更加簡潔、工整的“一江兩岸”三段式構圖的標準樣式。那位感嘆過“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的倪瓚,在趙孟頫的基礎上,做得更加徹底。他乾脆連一艘漁船也不畫,整個畫面完全沒有任何煙火氣。生活中本來有“潔癖”的倪瓚,在他的畫作中也簡單、乾淨,他的山水畫很少敷色,所描繪的山、水就是純粹的山與水,墨色簡淡,疏闊清遠。(可參閱本號文章:傷心莫問前朝事——悵然孤嘯的倪瓚和他那些毫無用處的樹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虞山林壑圖 倪瓚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六君子圖》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 《秋亭嘉樹圖》

從北宋的郭熙到元代的倪瓚之間,趙孟頫就像是一座橋樑,在對這類同樣山水題材的處理中,自趙孟頫開始,便努力排除掉南宋院體畫中出現的瑣細濃豔之風,他模仿了北宋的時期的風格,但是捨去了其中世俗的一面。

如果說郭熙的山水,能讓人聯想到現實的世界——蘇軾不就從中想到了洛陽的景色了嗎——那麼,到了趙孟頫時,則嘗試描繪自己內心的精神世界,開始借用山水書寫自己的靈魂棲息之所,而到了倪瓚,則做得更為徹底。由此,我們看到了中國山水畫到了元代,呈現出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

叄 趙孟頫的以書入畫及復古宣言

這個完全不同的面貌,在趙孟頫晚年創作這幅《雙鬆平遠圖》時,還有了一個重要的技術保障,那就是他一直倡導並實踐的“以書入畫”理論,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我們將郭熙的畫作與趙孟頫的畫作放大做細部比較,就能感受到雖然母題、構圖、內容有諸多相似,但是在具體對山石、樹木的描繪方面,其所採用的技法已經有了本質的不同。

在《樹色平遠圖》中,郭熙對山石、樹木外輪廓描繪所用的線條,缺乏豐富的質感,這些線條對物體本身塑造的參與程度很有限。而在趙孟頫的畫作中,充滿了各種書法性的線條,並且這些不同質感的線條,成為塑造對象的重要手段。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1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局部

郭熙的畫作不僅獲得了宋神宗的賞識,也為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們所欣賞,比如蘇軾和黃庭堅就多次在其畫作後題詩,對他表示敬意。“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蘇軾在《題郭熙秋山平遠圖》中,就極力讚揚了郭熙的畫外之意,看見他描繪的秋山,便開始思念起了洛陽。【注1】

在這幅《樹色平遠圖》中,郭熙也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近景中佔據畫面中心位置的幾顆枯木矗立在亂石堆積的岸邊,乾枯堅挺的樹枝,像鹿角一樣刺向天空,其中幾枝纏繞著古藤,顯得一派滄桑。稍遠的江水與對岸的遠山逐漸變淡。手卷最後一段,描繪了兩位在童僕陪伴下的士大夫,正在過橋,前方兩位童僕捧著食盒走在前邊。他們欲江邊的草亭走去,興許是為了來這江邊飲酒話別。

所謂平遠,是郭熙在總結前人基礎上,為中國山水畫搭建的重要理論。此圖採用平視的角度,視線開闊,由近至遠,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山色時明時暗,變化多端,這正是郭熙標準的“平遠構圖”——“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窠石平遠圖》

在郭式的理論中,除平遠外,繼而提出了“深遠”和“高遠”之說,所謂的高遠,指從山下望山頂,這樣佈置的構圖,讓山勢突兀,山色清明;所謂深遠,則相反,指從山的制高點向下俯瞰,山色重晦,神祕幽深。

除“三遠”的構圖法外,郭熙還對四季山水的形態也均做出了普遍的規律性的總結,成為後人山水畫的範式:“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

郭熙總結的山水畫繪畫理論,後來由他的兒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山水畫創作規律的著作。

300多年後,趙孟頫有機會親眼欣賞到郭熙這幅《樹色平遠圖》,並且在其後留下題跋,跋文曰:“山峙川流宇宙間,欲將水墨寫應難。平生高步林泉意,若縛微官未可攀。子昂。”這時的趙孟頫恐正限於繁瑣的官場應酬之中,他對藝術理論思考還沒有完成,除了對郭熙的仰慕外,還流露出面對現實的無奈心情。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樹色平遠圖》跋文局部

除這幅《樹色平遠圖》外,趙孟頫也曾親眼鑑賞過郭熙的《窠石平遠圖》,後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據徐邦達考,是郭熙晚年最後的作品。描繪了北方深秋田野清幽遼闊的景色。絹本設色,縱120.8釐米、橫167.7釐米,在構圖和意境都與《樹色平遠圖》類似。

1310年前後,趙孟頫大約56歲時,他的創作理論已經完備,在此前的幾篇文章中,我詳細介紹過他於1301年前後指導陳琳完成的《溪鳧圖》以及《秀石疏林圖》,這都標誌著他“以書入畫”的理論日趨完善、成熟。在56歲前後他所完成的這幅《雙鬆平遠圖》,更體現了這一點。(可參閱本號文章: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貳 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一江兩岸”圖式的流變

趙孟頫晚年創作的這幅《雙鬆平遠圖》為紙本、水墨。縱26.7釐米、橫107.3釐米。畫面內容從右至左逐一展開,近景繪兩株蒼松、幾顆荊棘雜樹矗立於岸邊亂石之中,此後為大片留白,顯示江面開闊,一隻小船遠在江心,對岸遠山明淨如狀——整個畫面簡潔、空靈,時間似乎停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2

若是將上邊介紹郭熙的那幅《樹色平遠圖》旋轉一番,我們便能看見這兩幅畫作在構圖方面的一致性。近景為岸邊的亂石、雜樹,中景為江水、漁船,遠處是朦朧的山脈。以江水分隔畫面,且都呈30度左右的傾斜,為觀眾展示了江景中的一段。

而就具體元素分析,趙孟頫省略掉了郭熙圖中的茅亭、石橋與人物,也就是說不強調繪畫的敘事性,而是直接用景物來表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風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畫心部分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畫心部分

趙孟頫的這類構圖,到了比他更晚一代的倪瓚那裡,則形成了一個更加簡潔、工整的“一江兩岸”三段式構圖的標準樣式。那位感嘆過“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的倪瓚,在趙孟頫的基礎上,做得更加徹底。他乾脆連一艘漁船也不畫,整個畫面完全沒有任何煙火氣。生活中本來有“潔癖”的倪瓚,在他的畫作中也簡單、乾淨,他的山水畫很少敷色,所描繪的山、水就是純粹的山與水,墨色簡淡,疏闊清遠。(可參閱本號文章:傷心莫問前朝事——悵然孤嘯的倪瓚和他那些毫無用處的樹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虞山林壑圖 倪瓚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六君子圖》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 《秋亭嘉樹圖》

從北宋的郭熙到元代的倪瓚之間,趙孟頫就像是一座橋樑,在對這類同樣山水題材的處理中,自趙孟頫開始,便努力排除掉南宋院體畫中出現的瑣細濃豔之風,他模仿了北宋的時期的風格,但是捨去了其中世俗的一面。

如果說郭熙的山水,能讓人聯想到現實的世界——蘇軾不就從中想到了洛陽的景色了嗎——那麼,到了趙孟頫時,則嘗試描繪自己內心的精神世界,開始借用山水書寫自己的靈魂棲息之所,而到了倪瓚,則做得更為徹底。由此,我們看到了中國山水畫到了元代,呈現出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

叄 趙孟頫的以書入畫及復古宣言

這個完全不同的面貌,在趙孟頫晚年創作這幅《雙鬆平遠圖》時,還有了一個重要的技術保障,那就是他一直倡導並實踐的“以書入畫”理論,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我們將郭熙的畫作與趙孟頫的畫作放大做細部比較,就能感受到雖然母題、構圖、內容有諸多相似,但是在具體對山石、樹木的描繪方面,其所採用的技法已經有了本質的不同。

在《樹色平遠圖》中,郭熙對山石、樹木外輪廓描繪所用的線條,缺乏豐富的質感,這些線條對物體本身塑造的參與程度很有限。而在趙孟頫的畫作中,充滿了各種書法性的線條,並且這些不同質感的線條,成為塑造對象的重要手段。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1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局部

郭熙的畫作不僅獲得了宋神宗的賞識,也為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們所欣賞,比如蘇軾和黃庭堅就多次在其畫作後題詩,對他表示敬意。“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蘇軾在《題郭熙秋山平遠圖》中,就極力讚揚了郭熙的畫外之意,看見他描繪的秋山,便開始思念起了洛陽。【注1】

在這幅《樹色平遠圖》中,郭熙也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近景中佔據畫面中心位置的幾顆枯木矗立在亂石堆積的岸邊,乾枯堅挺的樹枝,像鹿角一樣刺向天空,其中幾枝纏繞著古藤,顯得一派滄桑。稍遠的江水與對岸的遠山逐漸變淡。手卷最後一段,描繪了兩位在童僕陪伴下的士大夫,正在過橋,前方兩位童僕捧著食盒走在前邊。他們欲江邊的草亭走去,興許是為了來這江邊飲酒話別。

所謂平遠,是郭熙在總結前人基礎上,為中國山水畫搭建的重要理論。此圖採用平視的角度,視線開闊,由近至遠,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山色時明時暗,變化多端,這正是郭熙標準的“平遠構圖”——“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窠石平遠圖》

在郭式的理論中,除平遠外,繼而提出了“深遠”和“高遠”之說,所謂的高遠,指從山下望山頂,這樣佈置的構圖,讓山勢突兀,山色清明;所謂深遠,則相反,指從山的制高點向下俯瞰,山色重晦,神祕幽深。

除“三遠”的構圖法外,郭熙還對四季山水的形態也均做出了普遍的規律性的總結,成為後人山水畫的範式:“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

郭熙總結的山水畫繪畫理論,後來由他的兒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山水畫創作規律的著作。

300多年後,趙孟頫有機會親眼欣賞到郭熙這幅《樹色平遠圖》,並且在其後留下題跋,跋文曰:“山峙川流宇宙間,欲將水墨寫應難。平生高步林泉意,若縛微官未可攀。子昂。”這時的趙孟頫恐正限於繁瑣的官場應酬之中,他對藝術理論思考還沒有完成,除了對郭熙的仰慕外,還流露出面對現實的無奈心情。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樹色平遠圖》跋文局部

除這幅《樹色平遠圖》外,趙孟頫也曾親眼鑑賞過郭熙的《窠石平遠圖》,後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據徐邦達考,是郭熙晚年最後的作品。描繪了北方深秋田野清幽遼闊的景色。絹本設色,縱120.8釐米、橫167.7釐米,在構圖和意境都與《樹色平遠圖》類似。

1310年前後,趙孟頫大約56歲時,他的創作理論已經完備,在此前的幾篇文章中,我詳細介紹過他於1301年前後指導陳琳完成的《溪鳧圖》以及《秀石疏林圖》,這都標誌著他“以書入畫”的理論日趨完善、成熟。在56歲前後他所完成的這幅《雙鬆平遠圖》,更體現了這一點。(可參閱本號文章: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貳 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一江兩岸”圖式的流變

趙孟頫晚年創作的這幅《雙鬆平遠圖》為紙本、水墨。縱26.7釐米、橫107.3釐米。畫面內容從右至左逐一展開,近景繪兩株蒼松、幾顆荊棘雜樹矗立於岸邊亂石之中,此後為大片留白,顯示江面開闊,一隻小船遠在江心,對岸遠山明淨如狀——整個畫面簡潔、空靈,時間似乎停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2

若是將上邊介紹郭熙的那幅《樹色平遠圖》旋轉一番,我們便能看見這兩幅畫作在構圖方面的一致性。近景為岸邊的亂石、雜樹,中景為江水、漁船,遠處是朦朧的山脈。以江水分隔畫面,且都呈30度左右的傾斜,為觀眾展示了江景中的一段。

而就具體元素分析,趙孟頫省略掉了郭熙圖中的茅亭、石橋與人物,也就是說不強調繪畫的敘事性,而是直接用景物來表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風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畫心部分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畫心部分

趙孟頫的這類構圖,到了比他更晚一代的倪瓚那裡,則形成了一個更加簡潔、工整的“一江兩岸”三段式構圖的標準樣式。那位感嘆過“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的倪瓚,在趙孟頫的基礎上,做得更加徹底。他乾脆連一艘漁船也不畫,整個畫面完全沒有任何煙火氣。生活中本來有“潔癖”的倪瓚,在他的畫作中也簡單、乾淨,他的山水畫很少敷色,所描繪的山、水就是純粹的山與水,墨色簡淡,疏闊清遠。(可參閱本號文章:傷心莫問前朝事——悵然孤嘯的倪瓚和他那些毫無用處的樹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虞山林壑圖 倪瓚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六君子圖》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 《秋亭嘉樹圖》

從北宋的郭熙到元代的倪瓚之間,趙孟頫就像是一座橋樑,在對這類同樣山水題材的處理中,自趙孟頫開始,便努力排除掉南宋院體畫中出現的瑣細濃豔之風,他模仿了北宋的時期的風格,但是捨去了其中世俗的一面。

如果說郭熙的山水,能讓人聯想到現實的世界——蘇軾不就從中想到了洛陽的景色了嗎——那麼,到了趙孟頫時,則嘗試描繪自己內心的精神世界,開始借用山水書寫自己的靈魂棲息之所,而到了倪瓚,則做得更為徹底。由此,我們看到了中國山水畫到了元代,呈現出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

叄 趙孟頫的以書入畫及復古宣言

這個完全不同的面貌,在趙孟頫晚年創作這幅《雙鬆平遠圖》時,還有了一個重要的技術保障,那就是他一直倡導並實踐的“以書入畫”理論,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我們將郭熙的畫作與趙孟頫的畫作放大做細部比較,就能感受到雖然母題、構圖、內容有諸多相似,但是在具體對山石、樹木的描繪方面,其所採用的技法已經有了本質的不同。

在《樹色平遠圖》中,郭熙對山石、樹木外輪廓描繪所用的線條,缺乏豐富的質感,這些線條對物體本身塑造的參與程度很有限。而在趙孟頫的畫作中,充滿了各種書法性的線條,並且這些不同質感的線條,成為塑造對象的重要手段。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1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局部

郭熙的畫作不僅獲得了宋神宗的賞識,也為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們所欣賞,比如蘇軾和黃庭堅就多次在其畫作後題詩,對他表示敬意。“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蘇軾在《題郭熙秋山平遠圖》中,就極力讚揚了郭熙的畫外之意,看見他描繪的秋山,便開始思念起了洛陽。【注1】

在這幅《樹色平遠圖》中,郭熙也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近景中佔據畫面中心位置的幾顆枯木矗立在亂石堆積的岸邊,乾枯堅挺的樹枝,像鹿角一樣刺向天空,其中幾枝纏繞著古藤,顯得一派滄桑。稍遠的江水與對岸的遠山逐漸變淡。手卷最後一段,描繪了兩位在童僕陪伴下的士大夫,正在過橋,前方兩位童僕捧著食盒走在前邊。他們欲江邊的草亭走去,興許是為了來這江邊飲酒話別。

所謂平遠,是郭熙在總結前人基礎上,為中國山水畫搭建的重要理論。此圖採用平視的角度,視線開闊,由近至遠,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山色時明時暗,變化多端,這正是郭熙標準的“平遠構圖”——“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窠石平遠圖》

在郭式的理論中,除平遠外,繼而提出了“深遠”和“高遠”之說,所謂的高遠,指從山下望山頂,這樣佈置的構圖,讓山勢突兀,山色清明;所謂深遠,則相反,指從山的制高點向下俯瞰,山色重晦,神祕幽深。

除“三遠”的構圖法外,郭熙還對四季山水的形態也均做出了普遍的規律性的總結,成為後人山水畫的範式:“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

郭熙總結的山水畫繪畫理論,後來由他的兒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山水畫創作規律的著作。

300多年後,趙孟頫有機會親眼欣賞到郭熙這幅《樹色平遠圖》,並且在其後留下題跋,跋文曰:“山峙川流宇宙間,欲將水墨寫應難。平生高步林泉意,若縛微官未可攀。子昂。”這時的趙孟頫恐正限於繁瑣的官場應酬之中,他對藝術理論思考還沒有完成,除了對郭熙的仰慕外,還流露出面對現實的無奈心情。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樹色平遠圖》跋文局部

除這幅《樹色平遠圖》外,趙孟頫也曾親眼鑑賞過郭熙的《窠石平遠圖》,後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據徐邦達考,是郭熙晚年最後的作品。描繪了北方深秋田野清幽遼闊的景色。絹本設色,縱120.8釐米、橫167.7釐米,在構圖和意境都與《樹色平遠圖》類似。

1310年前後,趙孟頫大約56歲時,他的創作理論已經完備,在此前的幾篇文章中,我詳細介紹過他於1301年前後指導陳琳完成的《溪鳧圖》以及《秀石疏林圖》,這都標誌著他“以書入畫”的理論日趨完善、成熟。在56歲前後他所完成的這幅《雙鬆平遠圖》,更體現了這一點。(可參閱本號文章: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貳 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一江兩岸”圖式的流變

趙孟頫晚年創作的這幅《雙鬆平遠圖》為紙本、水墨。縱26.7釐米、橫107.3釐米。畫面內容從右至左逐一展開,近景繪兩株蒼松、幾顆荊棘雜樹矗立於岸邊亂石之中,此後為大片留白,顯示江面開闊,一隻小船遠在江心,對岸遠山明淨如狀——整個畫面簡潔、空靈,時間似乎停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2

若是將上邊介紹郭熙的那幅《樹色平遠圖》旋轉一番,我們便能看見這兩幅畫作在構圖方面的一致性。近景為岸邊的亂石、雜樹,中景為江水、漁船,遠處是朦朧的山脈。以江水分隔畫面,且都呈30度左右的傾斜,為觀眾展示了江景中的一段。

而就具體元素分析,趙孟頫省略掉了郭熙圖中的茅亭、石橋與人物,也就是說不強調繪畫的敘事性,而是直接用景物來表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風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畫心部分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畫心部分

趙孟頫的這類構圖,到了比他更晚一代的倪瓚那裡,則形成了一個更加簡潔、工整的“一江兩岸”三段式構圖的標準樣式。那位感嘆過“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的倪瓚,在趙孟頫的基礎上,做得更加徹底。他乾脆連一艘漁船也不畫,整個畫面完全沒有任何煙火氣。生活中本來有“潔癖”的倪瓚,在他的畫作中也簡單、乾淨,他的山水畫很少敷色,所描繪的山、水就是純粹的山與水,墨色簡淡,疏闊清遠。(可參閱本號文章:傷心莫問前朝事——悵然孤嘯的倪瓚和他那些毫無用處的樹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虞山林壑圖 倪瓚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六君子圖》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 《秋亭嘉樹圖》

從北宋的郭熙到元代的倪瓚之間,趙孟頫就像是一座橋樑,在對這類同樣山水題材的處理中,自趙孟頫開始,便努力排除掉南宋院體畫中出現的瑣細濃豔之風,他模仿了北宋的時期的風格,但是捨去了其中世俗的一面。

如果說郭熙的山水,能讓人聯想到現實的世界——蘇軾不就從中想到了洛陽的景色了嗎——那麼,到了趙孟頫時,則嘗試描繪自己內心的精神世界,開始借用山水書寫自己的靈魂棲息之所,而到了倪瓚,則做得更為徹底。由此,我們看到了中國山水畫到了元代,呈現出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

叄 趙孟頫的以書入畫及復古宣言

這個完全不同的面貌,在趙孟頫晚年創作這幅《雙鬆平遠圖》時,還有了一個重要的技術保障,那就是他一直倡導並實踐的“以書入畫”理論,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我們將郭熙的畫作與趙孟頫的畫作放大做細部比較,就能感受到雖然母題、構圖、內容有諸多相似,但是在具體對山石、樹木的描繪方面,其所採用的技法已經有了本質的不同。

在《樹色平遠圖》中,郭熙對山石、樹木外輪廓描繪所用的線條,缺乏豐富的質感,這些線條對物體本身塑造的參與程度很有限。而在趙孟頫的畫作中,充滿了各種書法性的線條,並且這些不同質感的線條,成為塑造對象的重要手段。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2

比如在描繪巨石輪廓時,用到了如同《秀石疏林圖》中一樣的飛白筆法;在畫松樹枝幹、輪廓時,主要用中鋒寫出,而在勾畫松樹鱗皮時,通過使轉和提按讓線條富有變化。荊棘雜樹的樹枝,用筆具有跳躍性,就連遠山與江景相接的幾組細線,都富有各種變化。

在趙孟頫所謂“書畫同法”的創作理念下,這些不同的線條扮演著繪畫的主角。畫家通過中、側鋒的不斷轉換,輔以運筆的輕重、緩急,再加上墨色的濃淡,乾溼創造一整套全新的視覺語言。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局部

郭熙的畫作不僅獲得了宋神宗的賞識,也為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們所欣賞,比如蘇軾和黃庭堅就多次在其畫作後題詩,對他表示敬意。“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蘇軾在《題郭熙秋山平遠圖》中,就極力讚揚了郭熙的畫外之意,看見他描繪的秋山,便開始思念起了洛陽。【注1】

在這幅《樹色平遠圖》中,郭熙也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近景中佔據畫面中心位置的幾顆枯木矗立在亂石堆積的岸邊,乾枯堅挺的樹枝,像鹿角一樣刺向天空,其中幾枝纏繞著古藤,顯得一派滄桑。稍遠的江水與對岸的遠山逐漸變淡。手卷最後一段,描繪了兩位在童僕陪伴下的士大夫,正在過橋,前方兩位童僕捧著食盒走在前邊。他們欲江邊的草亭走去,興許是為了來這江邊飲酒話別。

所謂平遠,是郭熙在總結前人基礎上,為中國山水畫搭建的重要理論。此圖採用平視的角度,視線開闊,由近至遠,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山色時明時暗,變化多端,這正是郭熙標準的“平遠構圖”——“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窠石平遠圖》

在郭式的理論中,除平遠外,繼而提出了“深遠”和“高遠”之說,所謂的高遠,指從山下望山頂,這樣佈置的構圖,讓山勢突兀,山色清明;所謂深遠,則相反,指從山的制高點向下俯瞰,山色重晦,神祕幽深。

除“三遠”的構圖法外,郭熙還對四季山水的形態也均做出了普遍的規律性的總結,成為後人山水畫的範式:“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

郭熙總結的山水畫繪畫理論,後來由他的兒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山水畫創作規律的著作。

300多年後,趙孟頫有機會親眼欣賞到郭熙這幅《樹色平遠圖》,並且在其後留下題跋,跋文曰:“山峙川流宇宙間,欲將水墨寫應難。平生高步林泉意,若縛微官未可攀。子昂。”這時的趙孟頫恐正限於繁瑣的官場應酬之中,他對藝術理論思考還沒有完成,除了對郭熙的仰慕外,還流露出面對現實的無奈心情。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樹色平遠圖》跋文局部

除這幅《樹色平遠圖》外,趙孟頫也曾親眼鑑賞過郭熙的《窠石平遠圖》,後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據徐邦達考,是郭熙晚年最後的作品。描繪了北方深秋田野清幽遼闊的景色。絹本設色,縱120.8釐米、橫167.7釐米,在構圖和意境都與《樹色平遠圖》類似。

1310年前後,趙孟頫大約56歲時,他的創作理論已經完備,在此前的幾篇文章中,我詳細介紹過他於1301年前後指導陳琳完成的《溪鳧圖》以及《秀石疏林圖》,這都標誌著他“以書入畫”的理論日趨完善、成熟。在56歲前後他所完成的這幅《雙鬆平遠圖》,更體現了這一點。(可參閱本號文章: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貳 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一江兩岸”圖式的流變

趙孟頫晚年創作的這幅《雙鬆平遠圖》為紙本、水墨。縱26.7釐米、橫107.3釐米。畫面內容從右至左逐一展開,近景繪兩株蒼松、幾顆荊棘雜樹矗立於岸邊亂石之中,此後為大片留白,顯示江面開闊,一隻小船遠在江心,對岸遠山明淨如狀——整個畫面簡潔、空靈,時間似乎停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2

若是將上邊介紹郭熙的那幅《樹色平遠圖》旋轉一番,我們便能看見這兩幅畫作在構圖方面的一致性。近景為岸邊的亂石、雜樹,中景為江水、漁船,遠處是朦朧的山脈。以江水分隔畫面,且都呈30度左右的傾斜,為觀眾展示了江景中的一段。

而就具體元素分析,趙孟頫省略掉了郭熙圖中的茅亭、石橋與人物,也就是說不強調繪畫的敘事性,而是直接用景物來表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風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畫心部分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畫心部分

趙孟頫的這類構圖,到了比他更晚一代的倪瓚那裡,則形成了一個更加簡潔、工整的“一江兩岸”三段式構圖的標準樣式。那位感嘆過“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的倪瓚,在趙孟頫的基礎上,做得更加徹底。他乾脆連一艘漁船也不畫,整個畫面完全沒有任何煙火氣。生活中本來有“潔癖”的倪瓚,在他的畫作中也簡單、乾淨,他的山水畫很少敷色,所描繪的山、水就是純粹的山與水,墨色簡淡,疏闊清遠。(可參閱本號文章:傷心莫問前朝事——悵然孤嘯的倪瓚和他那些毫無用處的樹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虞山林壑圖 倪瓚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六君子圖》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 《秋亭嘉樹圖》

從北宋的郭熙到元代的倪瓚之間,趙孟頫就像是一座橋樑,在對這類同樣山水題材的處理中,自趙孟頫開始,便努力排除掉南宋院體畫中出現的瑣細濃豔之風,他模仿了北宋的時期的風格,但是捨去了其中世俗的一面。

如果說郭熙的山水,能讓人聯想到現實的世界——蘇軾不就從中想到了洛陽的景色了嗎——那麼,到了趙孟頫時,則嘗試描繪自己內心的精神世界,開始借用山水書寫自己的靈魂棲息之所,而到了倪瓚,則做得更為徹底。由此,我們看到了中國山水畫到了元代,呈現出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

叄 趙孟頫的以書入畫及復古宣言

這個完全不同的面貌,在趙孟頫晚年創作這幅《雙鬆平遠圖》時,還有了一個重要的技術保障,那就是他一直倡導並實踐的“以書入畫”理論,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我們將郭熙的畫作與趙孟頫的畫作放大做細部比較,就能感受到雖然母題、構圖、內容有諸多相似,但是在具體對山石、樹木的描繪方面,其所採用的技法已經有了本質的不同。

在《樹色平遠圖》中,郭熙對山石、樹木外輪廓描繪所用的線條,缺乏豐富的質感,這些線條對物體本身塑造的參與程度很有限。而在趙孟頫的畫作中,充滿了各種書法性的線條,並且這些不同質感的線條,成為塑造對象的重要手段。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2

比如在描繪巨石輪廓時,用到了如同《秀石疏林圖》中一樣的飛白筆法;在畫松樹枝幹、輪廓時,主要用中鋒寫出,而在勾畫松樹鱗皮時,通過使轉和提按讓線條富有變化。荊棘雜樹的樹枝,用筆具有跳躍性,就連遠山與江景相接的幾組細線,都富有各種變化。

在趙孟頫所謂“書畫同法”的創作理念下,這些不同的線條扮演著繪畫的主角。畫家通過中、側鋒的不斷轉換,輔以運筆的輕重、緩急,再加上墨色的濃淡,乾溼創造一整套全新的視覺語言。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3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局部

郭熙的畫作不僅獲得了宋神宗的賞識,也為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們所欣賞,比如蘇軾和黃庭堅就多次在其畫作後題詩,對他表示敬意。“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蘇軾在《題郭熙秋山平遠圖》中,就極力讚揚了郭熙的畫外之意,看見他描繪的秋山,便開始思念起了洛陽。【注1】

在這幅《樹色平遠圖》中,郭熙也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近景中佔據畫面中心位置的幾顆枯木矗立在亂石堆積的岸邊,乾枯堅挺的樹枝,像鹿角一樣刺向天空,其中幾枝纏繞著古藤,顯得一派滄桑。稍遠的江水與對岸的遠山逐漸變淡。手卷最後一段,描繪了兩位在童僕陪伴下的士大夫,正在過橋,前方兩位童僕捧著食盒走在前邊。他們欲江邊的草亭走去,興許是為了來這江邊飲酒話別。

所謂平遠,是郭熙在總結前人基礎上,為中國山水畫搭建的重要理論。此圖採用平視的角度,視線開闊,由近至遠,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山色時明時暗,變化多端,這正是郭熙標準的“平遠構圖”——“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窠石平遠圖》

在郭式的理論中,除平遠外,繼而提出了“深遠”和“高遠”之說,所謂的高遠,指從山下望山頂,這樣佈置的構圖,讓山勢突兀,山色清明;所謂深遠,則相反,指從山的制高點向下俯瞰,山色重晦,神祕幽深。

除“三遠”的構圖法外,郭熙還對四季山水的形態也均做出了普遍的規律性的總結,成為後人山水畫的範式:“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

郭熙總結的山水畫繪畫理論,後來由他的兒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山水畫創作規律的著作。

300多年後,趙孟頫有機會親眼欣賞到郭熙這幅《樹色平遠圖》,並且在其後留下題跋,跋文曰:“山峙川流宇宙間,欲將水墨寫應難。平生高步林泉意,若縛微官未可攀。子昂。”這時的趙孟頫恐正限於繁瑣的官場應酬之中,他對藝術理論思考還沒有完成,除了對郭熙的仰慕外,還流露出面對現實的無奈心情。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樹色平遠圖》跋文局部

除這幅《樹色平遠圖》外,趙孟頫也曾親眼鑑賞過郭熙的《窠石平遠圖》,後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據徐邦達考,是郭熙晚年最後的作品。描繪了北方深秋田野清幽遼闊的景色。絹本設色,縱120.8釐米、橫167.7釐米,在構圖和意境都與《樹色平遠圖》類似。

1310年前後,趙孟頫大約56歲時,他的創作理論已經完備,在此前的幾篇文章中,我詳細介紹過他於1301年前後指導陳琳完成的《溪鳧圖》以及《秀石疏林圖》,這都標誌著他“以書入畫”的理論日趨完善、成熟。在56歲前後他所完成的這幅《雙鬆平遠圖》,更體現了這一點。(可參閱本號文章: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貳 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一江兩岸”圖式的流變

趙孟頫晚年創作的這幅《雙鬆平遠圖》為紙本、水墨。縱26.7釐米、橫107.3釐米。畫面內容從右至左逐一展開,近景繪兩株蒼松、幾顆荊棘雜樹矗立於岸邊亂石之中,此後為大片留白,顯示江面開闊,一隻小船遠在江心,對岸遠山明淨如狀——整個畫面簡潔、空靈,時間似乎停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2

若是將上邊介紹郭熙的那幅《樹色平遠圖》旋轉一番,我們便能看見這兩幅畫作在構圖方面的一致性。近景為岸邊的亂石、雜樹,中景為江水、漁船,遠處是朦朧的山脈。以江水分隔畫面,且都呈30度左右的傾斜,為觀眾展示了江景中的一段。

而就具體元素分析,趙孟頫省略掉了郭熙圖中的茅亭、石橋與人物,也就是說不強調繪畫的敘事性,而是直接用景物來表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風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畫心部分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畫心部分

趙孟頫的這類構圖,到了比他更晚一代的倪瓚那裡,則形成了一個更加簡潔、工整的“一江兩岸”三段式構圖的標準樣式。那位感嘆過“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的倪瓚,在趙孟頫的基礎上,做得更加徹底。他乾脆連一艘漁船也不畫,整個畫面完全沒有任何煙火氣。生活中本來有“潔癖”的倪瓚,在他的畫作中也簡單、乾淨,他的山水畫很少敷色,所描繪的山、水就是純粹的山與水,墨色簡淡,疏闊清遠。(可參閱本號文章:傷心莫問前朝事——悵然孤嘯的倪瓚和他那些毫無用處的樹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虞山林壑圖 倪瓚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六君子圖》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 《秋亭嘉樹圖》

從北宋的郭熙到元代的倪瓚之間,趙孟頫就像是一座橋樑,在對這類同樣山水題材的處理中,自趙孟頫開始,便努力排除掉南宋院體畫中出現的瑣細濃豔之風,他模仿了北宋的時期的風格,但是捨去了其中世俗的一面。

如果說郭熙的山水,能讓人聯想到現實的世界——蘇軾不就從中想到了洛陽的景色了嗎——那麼,到了趙孟頫時,則嘗試描繪自己內心的精神世界,開始借用山水書寫自己的靈魂棲息之所,而到了倪瓚,則做得更為徹底。由此,我們看到了中國山水畫到了元代,呈現出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

叄 趙孟頫的以書入畫及復古宣言

這個完全不同的面貌,在趙孟頫晚年創作這幅《雙鬆平遠圖》時,還有了一個重要的技術保障,那就是他一直倡導並實踐的“以書入畫”理論,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我們將郭熙的畫作與趙孟頫的畫作放大做細部比較,就能感受到雖然母題、構圖、內容有諸多相似,但是在具體對山石、樹木的描繪方面,其所採用的技法已經有了本質的不同。

在《樹色平遠圖》中,郭熙對山石、樹木外輪廓描繪所用的線條,缺乏豐富的質感,這些線條對物體本身塑造的參與程度很有限。而在趙孟頫的畫作中,充滿了各種書法性的線條,並且這些不同質感的線條,成為塑造對象的重要手段。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2

比如在描繪巨石輪廓時,用到了如同《秀石疏林圖》中一樣的飛白筆法;在畫松樹枝幹、輪廓時,主要用中鋒寫出,而在勾畫松樹鱗皮時,通過使轉和提按讓線條富有變化。荊棘雜樹的樹枝,用筆具有跳躍性,就連遠山與江景相接的幾組細線,都富有各種變化。

在趙孟頫所謂“書畫同法”的創作理念下,這些不同的線條扮演著繪畫的主角。畫家通過中、側鋒的不斷轉換,輔以運筆的輕重、緩急,再加上墨色的濃淡,乾溼創造一整套全新的視覺語言。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3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3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局部

郭熙的畫作不僅獲得了宋神宗的賞識,也為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們所欣賞,比如蘇軾和黃庭堅就多次在其畫作後題詩,對他表示敬意。“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蘇軾在《題郭熙秋山平遠圖》中,就極力讚揚了郭熙的畫外之意,看見他描繪的秋山,便開始思念起了洛陽。【注1】

在這幅《樹色平遠圖》中,郭熙也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近景中佔據畫面中心位置的幾顆枯木矗立在亂石堆積的岸邊,乾枯堅挺的樹枝,像鹿角一樣刺向天空,其中幾枝纏繞著古藤,顯得一派滄桑。稍遠的江水與對岸的遠山逐漸變淡。手卷最後一段,描繪了兩位在童僕陪伴下的士大夫,正在過橋,前方兩位童僕捧著食盒走在前邊。他們欲江邊的草亭走去,興許是為了來這江邊飲酒話別。

所謂平遠,是郭熙在總結前人基礎上,為中國山水畫搭建的重要理論。此圖採用平視的角度,視線開闊,由近至遠,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山色時明時暗,變化多端,這正是郭熙標準的“平遠構圖”——“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窠石平遠圖》

在郭式的理論中,除平遠外,繼而提出了“深遠”和“高遠”之說,所謂的高遠,指從山下望山頂,這樣佈置的構圖,讓山勢突兀,山色清明;所謂深遠,則相反,指從山的制高點向下俯瞰,山色重晦,神祕幽深。

除“三遠”的構圖法外,郭熙還對四季山水的形態也均做出了普遍的規律性的總結,成為後人山水畫的範式:“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

郭熙總結的山水畫繪畫理論,後來由他的兒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山水畫創作規律的著作。

300多年後,趙孟頫有機會親眼欣賞到郭熙這幅《樹色平遠圖》,並且在其後留下題跋,跋文曰:“山峙川流宇宙間,欲將水墨寫應難。平生高步林泉意,若縛微官未可攀。子昂。”這時的趙孟頫恐正限於繁瑣的官場應酬之中,他對藝術理論思考還沒有完成,除了對郭熙的仰慕外,還流露出面對現實的無奈心情。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樹色平遠圖》跋文局部

除這幅《樹色平遠圖》外,趙孟頫也曾親眼鑑賞過郭熙的《窠石平遠圖》,後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據徐邦達考,是郭熙晚年最後的作品。描繪了北方深秋田野清幽遼闊的景色。絹本設色,縱120.8釐米、橫167.7釐米,在構圖和意境都與《樹色平遠圖》類似。

1310年前後,趙孟頫大約56歲時,他的創作理論已經完備,在此前的幾篇文章中,我詳細介紹過他於1301年前後指導陳琳完成的《溪鳧圖》以及《秀石疏林圖》,這都標誌著他“以書入畫”的理論日趨完善、成熟。在56歲前後他所完成的這幅《雙鬆平遠圖》,更體現了這一點。(可參閱本號文章: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貳 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一江兩岸”圖式的流變

趙孟頫晚年創作的這幅《雙鬆平遠圖》為紙本、水墨。縱26.7釐米、橫107.3釐米。畫面內容從右至左逐一展開,近景繪兩株蒼松、幾顆荊棘雜樹矗立於岸邊亂石之中,此後為大片留白,顯示江面開闊,一隻小船遠在江心,對岸遠山明淨如狀——整個畫面簡潔、空靈,時間似乎停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2

若是將上邊介紹郭熙的那幅《樹色平遠圖》旋轉一番,我們便能看見這兩幅畫作在構圖方面的一致性。近景為岸邊的亂石、雜樹,中景為江水、漁船,遠處是朦朧的山脈。以江水分隔畫面,且都呈30度左右的傾斜,為觀眾展示了江景中的一段。

而就具體元素分析,趙孟頫省略掉了郭熙圖中的茅亭、石橋與人物,也就是說不強調繪畫的敘事性,而是直接用景物來表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風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畫心部分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畫心部分

趙孟頫的這類構圖,到了比他更晚一代的倪瓚那裡,則形成了一個更加簡潔、工整的“一江兩岸”三段式構圖的標準樣式。那位感嘆過“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的倪瓚,在趙孟頫的基礎上,做得更加徹底。他乾脆連一艘漁船也不畫,整個畫面完全沒有任何煙火氣。生活中本來有“潔癖”的倪瓚,在他的畫作中也簡單、乾淨,他的山水畫很少敷色,所描繪的山、水就是純粹的山與水,墨色簡淡,疏闊清遠。(可參閱本號文章:傷心莫問前朝事——悵然孤嘯的倪瓚和他那些毫無用處的樹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虞山林壑圖 倪瓚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六君子圖》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 《秋亭嘉樹圖》

從北宋的郭熙到元代的倪瓚之間,趙孟頫就像是一座橋樑,在對這類同樣山水題材的處理中,自趙孟頫開始,便努力排除掉南宋院體畫中出現的瑣細濃豔之風,他模仿了北宋的時期的風格,但是捨去了其中世俗的一面。

如果說郭熙的山水,能讓人聯想到現實的世界——蘇軾不就從中想到了洛陽的景色了嗎——那麼,到了趙孟頫時,則嘗試描繪自己內心的精神世界,開始借用山水書寫自己的靈魂棲息之所,而到了倪瓚,則做得更為徹底。由此,我們看到了中國山水畫到了元代,呈現出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

叄 趙孟頫的以書入畫及復古宣言

這個完全不同的面貌,在趙孟頫晚年創作這幅《雙鬆平遠圖》時,還有了一個重要的技術保障,那就是他一直倡導並實踐的“以書入畫”理論,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我們將郭熙的畫作與趙孟頫的畫作放大做細部比較,就能感受到雖然母題、構圖、內容有諸多相似,但是在具體對山石、樹木的描繪方面,其所採用的技法已經有了本質的不同。

在《樹色平遠圖》中,郭熙對山石、樹木外輪廓描繪所用的線條,缺乏豐富的質感,這些線條對物體本身塑造的參與程度很有限。而在趙孟頫的畫作中,充滿了各種書法性的線條,並且這些不同質感的線條,成為塑造對象的重要手段。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2

比如在描繪巨石輪廓時,用到了如同《秀石疏林圖》中一樣的飛白筆法;在畫松樹枝幹、輪廓時,主要用中鋒寫出,而在勾畫松樹鱗皮時,通過使轉和提按讓線條富有變化。荊棘雜樹的樹枝,用筆具有跳躍性,就連遠山與江景相接的幾組細線,都富有各種變化。

在趙孟頫所謂“書畫同法”的創作理念下,這些不同的線條扮演著繪畫的主角。畫家通過中、側鋒的不斷轉換,輔以運筆的輕重、緩急,再加上墨色的濃淡,乾溼創造一整套全新的視覺語言。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3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3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4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局部

郭熙的畫作不僅獲得了宋神宗的賞識,也為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們所欣賞,比如蘇軾和黃庭堅就多次在其畫作後題詩,對他表示敬意。“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蘇軾在《題郭熙秋山平遠圖》中,就極力讚揚了郭熙的畫外之意,看見他描繪的秋山,便開始思念起了洛陽。【注1】

在這幅《樹色平遠圖》中,郭熙也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近景中佔據畫面中心位置的幾顆枯木矗立在亂石堆積的岸邊,乾枯堅挺的樹枝,像鹿角一樣刺向天空,其中幾枝纏繞著古藤,顯得一派滄桑。稍遠的江水與對岸的遠山逐漸變淡。手卷最後一段,描繪了兩位在童僕陪伴下的士大夫,正在過橋,前方兩位童僕捧著食盒走在前邊。他們欲江邊的草亭走去,興許是為了來這江邊飲酒話別。

所謂平遠,是郭熙在總結前人基礎上,為中國山水畫搭建的重要理論。此圖採用平視的角度,視線開闊,由近至遠,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山色時明時暗,變化多端,這正是郭熙標準的“平遠構圖”——“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窠石平遠圖》

在郭式的理論中,除平遠外,繼而提出了“深遠”和“高遠”之說,所謂的高遠,指從山下望山頂,這樣佈置的構圖,讓山勢突兀,山色清明;所謂深遠,則相反,指從山的制高點向下俯瞰,山色重晦,神祕幽深。

除“三遠”的構圖法外,郭熙還對四季山水的形態也均做出了普遍的規律性的總結,成為後人山水畫的範式:“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

郭熙總結的山水畫繪畫理論,後來由他的兒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山水畫創作規律的著作。

300多年後,趙孟頫有機會親眼欣賞到郭熙這幅《樹色平遠圖》,並且在其後留下題跋,跋文曰:“山峙川流宇宙間,欲將水墨寫應難。平生高步林泉意,若縛微官未可攀。子昂。”這時的趙孟頫恐正限於繁瑣的官場應酬之中,他對藝術理論思考還沒有完成,除了對郭熙的仰慕外,還流露出面對現實的無奈心情。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樹色平遠圖》跋文局部

除這幅《樹色平遠圖》外,趙孟頫也曾親眼鑑賞過郭熙的《窠石平遠圖》,後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據徐邦達考,是郭熙晚年最後的作品。描繪了北方深秋田野清幽遼闊的景色。絹本設色,縱120.8釐米、橫167.7釐米,在構圖和意境都與《樹色平遠圖》類似。

1310年前後,趙孟頫大約56歲時,他的創作理論已經完備,在此前的幾篇文章中,我詳細介紹過他於1301年前後指導陳琳完成的《溪鳧圖》以及《秀石疏林圖》,這都標誌著他“以書入畫”的理論日趨完善、成熟。在56歲前後他所完成的這幅《雙鬆平遠圖》,更體現了這一點。(可參閱本號文章: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貳 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一江兩岸”圖式的流變

趙孟頫晚年創作的這幅《雙鬆平遠圖》為紙本、水墨。縱26.7釐米、橫107.3釐米。畫面內容從右至左逐一展開,近景繪兩株蒼松、幾顆荊棘雜樹矗立於岸邊亂石之中,此後為大片留白,顯示江面開闊,一隻小船遠在江心,對岸遠山明淨如狀——整個畫面簡潔、空靈,時間似乎停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2

若是將上邊介紹郭熙的那幅《樹色平遠圖》旋轉一番,我們便能看見這兩幅畫作在構圖方面的一致性。近景為岸邊的亂石、雜樹,中景為江水、漁船,遠處是朦朧的山脈。以江水分隔畫面,且都呈30度左右的傾斜,為觀眾展示了江景中的一段。

而就具體元素分析,趙孟頫省略掉了郭熙圖中的茅亭、石橋與人物,也就是說不強調繪畫的敘事性,而是直接用景物來表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風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畫心部分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畫心部分

趙孟頫的這類構圖,到了比他更晚一代的倪瓚那裡,則形成了一個更加簡潔、工整的“一江兩岸”三段式構圖的標準樣式。那位感嘆過“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的倪瓚,在趙孟頫的基礎上,做得更加徹底。他乾脆連一艘漁船也不畫,整個畫面完全沒有任何煙火氣。生活中本來有“潔癖”的倪瓚,在他的畫作中也簡單、乾淨,他的山水畫很少敷色,所描繪的山、水就是純粹的山與水,墨色簡淡,疏闊清遠。(可參閱本號文章:傷心莫問前朝事——悵然孤嘯的倪瓚和他那些毫無用處的樹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虞山林壑圖 倪瓚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六君子圖》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 《秋亭嘉樹圖》

從北宋的郭熙到元代的倪瓚之間,趙孟頫就像是一座橋樑,在對這類同樣山水題材的處理中,自趙孟頫開始,便努力排除掉南宋院體畫中出現的瑣細濃豔之風,他模仿了北宋的時期的風格,但是捨去了其中世俗的一面。

如果說郭熙的山水,能讓人聯想到現實的世界——蘇軾不就從中想到了洛陽的景色了嗎——那麼,到了趙孟頫時,則嘗試描繪自己內心的精神世界,開始借用山水書寫自己的靈魂棲息之所,而到了倪瓚,則做得更為徹底。由此,我們看到了中國山水畫到了元代,呈現出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

叄 趙孟頫的以書入畫及復古宣言

這個完全不同的面貌,在趙孟頫晚年創作這幅《雙鬆平遠圖》時,還有了一個重要的技術保障,那就是他一直倡導並實踐的“以書入畫”理論,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我們將郭熙的畫作與趙孟頫的畫作放大做細部比較,就能感受到雖然母題、構圖、內容有諸多相似,但是在具體對山石、樹木的描繪方面,其所採用的技法已經有了本質的不同。

在《樹色平遠圖》中,郭熙對山石、樹木外輪廓描繪所用的線條,缺乏豐富的質感,這些線條對物體本身塑造的參與程度很有限。而在趙孟頫的畫作中,充滿了各種書法性的線條,並且這些不同質感的線條,成為塑造對象的重要手段。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2

比如在描繪巨石輪廓時,用到了如同《秀石疏林圖》中一樣的飛白筆法;在畫松樹枝幹、輪廓時,主要用中鋒寫出,而在勾畫松樹鱗皮時,通過使轉和提按讓線條富有變化。荊棘雜樹的樹枝,用筆具有跳躍性,就連遠山與江景相接的幾組細線,都富有各種變化。

在趙孟頫所謂“書畫同法”的創作理念下,這些不同的線條扮演著繪畫的主角。畫家通過中、側鋒的不斷轉換,輔以運筆的輕重、緩急,再加上墨色的濃淡,乾溼創造一整套全新的視覺語言。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3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3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4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4

這種語言充分發掘了書法性線條的質感,形成一種獨立的美感。而藉此擺脫了宋畫對於墨渲染的技法,將用筆與墨結合起來,在用筆中體現墨色,呈現物像深淺。這種不同的創作理念,形成了元人的繪畫不像宋人對描繪對象嚴謹細緻的刻畫、渲染,而更注重展現對象的精神氣質,產生出一種簡約古雅的審美趣味。

《雙鬆平遠圖》畫面右上署有“子昂戲作雙鬆平遠”八字,在卷末自題中,更直接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僕自幼小學書之餘,時時戲弄小筆,然于山水獨不能工。蓋自唐以來,如王右丞、大小李將軍、鄭廣文諸公奇絕之跡不能一、二見。至五代荊、關、董、巨、範輩出,皆與近世筆意遼絕。僕所作者雖末能與古人比,然視近世畫手,則自謂少異耳。因野雲求畫,故出其末。孟頫。”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局部

郭熙的畫作不僅獲得了宋神宗的賞識,也為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們所欣賞,比如蘇軾和黃庭堅就多次在其畫作後題詩,對他表示敬意。“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蘇軾在《題郭熙秋山平遠圖》中,就極力讚揚了郭熙的畫外之意,看見他描繪的秋山,便開始思念起了洛陽。【注1】

在這幅《樹色平遠圖》中,郭熙也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近景中佔據畫面中心位置的幾顆枯木矗立在亂石堆積的岸邊,乾枯堅挺的樹枝,像鹿角一樣刺向天空,其中幾枝纏繞著古藤,顯得一派滄桑。稍遠的江水與對岸的遠山逐漸變淡。手卷最後一段,描繪了兩位在童僕陪伴下的士大夫,正在過橋,前方兩位童僕捧著食盒走在前邊。他們欲江邊的草亭走去,興許是為了來這江邊飲酒話別。

所謂平遠,是郭熙在總結前人基礎上,為中國山水畫搭建的重要理論。此圖採用平視的角度,視線開闊,由近至遠,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山色時明時暗,變化多端,這正是郭熙標準的“平遠構圖”——“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窠石平遠圖》

在郭式的理論中,除平遠外,繼而提出了“深遠”和“高遠”之說,所謂的高遠,指從山下望山頂,這樣佈置的構圖,讓山勢突兀,山色清明;所謂深遠,則相反,指從山的制高點向下俯瞰,山色重晦,神祕幽深。

除“三遠”的構圖法外,郭熙還對四季山水的形態也均做出了普遍的規律性的總結,成為後人山水畫的範式:“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

郭熙總結的山水畫繪畫理論,後來由他的兒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山水畫創作規律的著作。

300多年後,趙孟頫有機會親眼欣賞到郭熙這幅《樹色平遠圖》,並且在其後留下題跋,跋文曰:“山峙川流宇宙間,欲將水墨寫應難。平生高步林泉意,若縛微官未可攀。子昂。”這時的趙孟頫恐正限於繁瑣的官場應酬之中,他對藝術理論思考還沒有完成,除了對郭熙的仰慕外,還流露出面對現實的無奈心情。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樹色平遠圖》跋文局部

除這幅《樹色平遠圖》外,趙孟頫也曾親眼鑑賞過郭熙的《窠石平遠圖》,後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據徐邦達考,是郭熙晚年最後的作品。描繪了北方深秋田野清幽遼闊的景色。絹本設色,縱120.8釐米、橫167.7釐米,在構圖和意境都與《樹色平遠圖》類似。

1310年前後,趙孟頫大約56歲時,他的創作理論已經完備,在此前的幾篇文章中,我詳細介紹過他於1301年前後指導陳琳完成的《溪鳧圖》以及《秀石疏林圖》,這都標誌著他“以書入畫”的理論日趨完善、成熟。在56歲前後他所完成的這幅《雙鬆平遠圖》,更體現了這一點。(可參閱本號文章: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貳 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一江兩岸”圖式的流變

趙孟頫晚年創作的這幅《雙鬆平遠圖》為紙本、水墨。縱26.7釐米、橫107.3釐米。畫面內容從右至左逐一展開,近景繪兩株蒼松、幾顆荊棘雜樹矗立於岸邊亂石之中,此後為大片留白,顯示江面開闊,一隻小船遠在江心,對岸遠山明淨如狀——整個畫面簡潔、空靈,時間似乎停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2

若是將上邊介紹郭熙的那幅《樹色平遠圖》旋轉一番,我們便能看見這兩幅畫作在構圖方面的一致性。近景為岸邊的亂石、雜樹,中景為江水、漁船,遠處是朦朧的山脈。以江水分隔畫面,且都呈30度左右的傾斜,為觀眾展示了江景中的一段。

而就具體元素分析,趙孟頫省略掉了郭熙圖中的茅亭、石橋與人物,也就是說不強調繪畫的敘事性,而是直接用景物來表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風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畫心部分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畫心部分

趙孟頫的這類構圖,到了比他更晚一代的倪瓚那裡,則形成了一個更加簡潔、工整的“一江兩岸”三段式構圖的標準樣式。那位感嘆過“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的倪瓚,在趙孟頫的基礎上,做得更加徹底。他乾脆連一艘漁船也不畫,整個畫面完全沒有任何煙火氣。生活中本來有“潔癖”的倪瓚,在他的畫作中也簡單、乾淨,他的山水畫很少敷色,所描繪的山、水就是純粹的山與水,墨色簡淡,疏闊清遠。(可參閱本號文章:傷心莫問前朝事——悵然孤嘯的倪瓚和他那些毫無用處的樹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虞山林壑圖 倪瓚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六君子圖》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 《秋亭嘉樹圖》

從北宋的郭熙到元代的倪瓚之間,趙孟頫就像是一座橋樑,在對這類同樣山水題材的處理中,自趙孟頫開始,便努力排除掉南宋院體畫中出現的瑣細濃豔之風,他模仿了北宋的時期的風格,但是捨去了其中世俗的一面。

如果說郭熙的山水,能讓人聯想到現實的世界——蘇軾不就從中想到了洛陽的景色了嗎——那麼,到了趙孟頫時,則嘗試描繪自己內心的精神世界,開始借用山水書寫自己的靈魂棲息之所,而到了倪瓚,則做得更為徹底。由此,我們看到了中國山水畫到了元代,呈現出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

叄 趙孟頫的以書入畫及復古宣言

這個完全不同的面貌,在趙孟頫晚年創作這幅《雙鬆平遠圖》時,還有了一個重要的技術保障,那就是他一直倡導並實踐的“以書入畫”理論,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我們將郭熙的畫作與趙孟頫的畫作放大做細部比較,就能感受到雖然母題、構圖、內容有諸多相似,但是在具體對山石、樹木的描繪方面,其所採用的技法已經有了本質的不同。

在《樹色平遠圖》中,郭熙對山石、樹木外輪廓描繪所用的線條,缺乏豐富的質感,這些線條對物體本身塑造的參與程度很有限。而在趙孟頫的畫作中,充滿了各種書法性的線條,並且這些不同質感的線條,成為塑造對象的重要手段。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2

比如在描繪巨石輪廓時,用到了如同《秀石疏林圖》中一樣的飛白筆法;在畫松樹枝幹、輪廓時,主要用中鋒寫出,而在勾畫松樹鱗皮時,通過使轉和提按讓線條富有變化。荊棘雜樹的樹枝,用筆具有跳躍性,就連遠山與江景相接的幾組細線,都富有各種變化。

在趙孟頫所謂“書畫同法”的創作理念下,這些不同的線條扮演著繪畫的主角。畫家通過中、側鋒的不斷轉換,輔以運筆的輕重、緩急,再加上墨色的濃淡,乾溼創造一整套全新的視覺語言。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3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3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4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4

這種語言充分發掘了書法性線條的質感,形成一種獨立的美感。而藉此擺脫了宋畫對於墨渲染的技法,將用筆與墨結合起來,在用筆中體現墨色,呈現物像深淺。這種不同的創作理念,形成了元人的繪畫不像宋人對描繪對象嚴謹細緻的刻畫、渲染,而更注重展現對象的精神氣質,產生出一種簡約古雅的審美趣味。

《雙鬆平遠圖》畫面右上署有“子昂戲作雙鬆平遠”八字,在卷末自題中,更直接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僕自幼小學書之餘,時時戲弄小筆,然于山水獨不能工。蓋自唐以來,如王右丞、大小李將軍、鄭廣文諸公奇絕之跡不能一、二見。至五代荊、關、董、巨、範輩出,皆與近世筆意遼絕。僕所作者雖末能與古人比,然視近世畫手,則自謂少異耳。因野雲求畫,故出其末。孟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題識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局部

郭熙的畫作不僅獲得了宋神宗的賞識,也為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們所欣賞,比如蘇軾和黃庭堅就多次在其畫作後題詩,對他表示敬意。“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蘇軾在《題郭熙秋山平遠圖》中,就極力讚揚了郭熙的畫外之意,看見他描繪的秋山,便開始思念起了洛陽。【注1】

在這幅《樹色平遠圖》中,郭熙也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近景中佔據畫面中心位置的幾顆枯木矗立在亂石堆積的岸邊,乾枯堅挺的樹枝,像鹿角一樣刺向天空,其中幾枝纏繞著古藤,顯得一派滄桑。稍遠的江水與對岸的遠山逐漸變淡。手卷最後一段,描繪了兩位在童僕陪伴下的士大夫,正在過橋,前方兩位童僕捧著食盒走在前邊。他們欲江邊的草亭走去,興許是為了來這江邊飲酒話別。

所謂平遠,是郭熙在總結前人基礎上,為中國山水畫搭建的重要理論。此圖採用平視的角度,視線開闊,由近至遠,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山色時明時暗,變化多端,這正是郭熙標準的“平遠構圖”——“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窠石平遠圖》

在郭式的理論中,除平遠外,繼而提出了“深遠”和“高遠”之說,所謂的高遠,指從山下望山頂,這樣佈置的構圖,讓山勢突兀,山色清明;所謂深遠,則相反,指從山的制高點向下俯瞰,山色重晦,神祕幽深。

除“三遠”的構圖法外,郭熙還對四季山水的形態也均做出了普遍的規律性的總結,成為後人山水畫的範式:“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

郭熙總結的山水畫繪畫理論,後來由他的兒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山水畫創作規律的著作。

300多年後,趙孟頫有機會親眼欣賞到郭熙這幅《樹色平遠圖》,並且在其後留下題跋,跋文曰:“山峙川流宇宙間,欲將水墨寫應難。平生高步林泉意,若縛微官未可攀。子昂。”這時的趙孟頫恐正限於繁瑣的官場應酬之中,他對藝術理論思考還沒有完成,除了對郭熙的仰慕外,還流露出面對現實的無奈心情。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樹色平遠圖》跋文局部

除這幅《樹色平遠圖》外,趙孟頫也曾親眼鑑賞過郭熙的《窠石平遠圖》,後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據徐邦達考,是郭熙晚年最後的作品。描繪了北方深秋田野清幽遼闊的景色。絹本設色,縱120.8釐米、橫167.7釐米,在構圖和意境都與《樹色平遠圖》類似。

1310年前後,趙孟頫大約56歲時,他的創作理論已經完備,在此前的幾篇文章中,我詳細介紹過他於1301年前後指導陳琳完成的《溪鳧圖》以及《秀石疏林圖》,這都標誌著他“以書入畫”的理論日趨完善、成熟。在56歲前後他所完成的這幅《雙鬆平遠圖》,更體現了這一點。(可參閱本號文章: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貳 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一江兩岸”圖式的流變

趙孟頫晚年創作的這幅《雙鬆平遠圖》為紙本、水墨。縱26.7釐米、橫107.3釐米。畫面內容從右至左逐一展開,近景繪兩株蒼松、幾顆荊棘雜樹矗立於岸邊亂石之中,此後為大片留白,顯示江面開闊,一隻小船遠在江心,對岸遠山明淨如狀——整個畫面簡潔、空靈,時間似乎停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2

若是將上邊介紹郭熙的那幅《樹色平遠圖》旋轉一番,我們便能看見這兩幅畫作在構圖方面的一致性。近景為岸邊的亂石、雜樹,中景為江水、漁船,遠處是朦朧的山脈。以江水分隔畫面,且都呈30度左右的傾斜,為觀眾展示了江景中的一段。

而就具體元素分析,趙孟頫省略掉了郭熙圖中的茅亭、石橋與人物,也就是說不強調繪畫的敘事性,而是直接用景物來表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風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畫心部分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畫心部分

趙孟頫的這類構圖,到了比他更晚一代的倪瓚那裡,則形成了一個更加簡潔、工整的“一江兩岸”三段式構圖的標準樣式。那位感嘆過“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的倪瓚,在趙孟頫的基礎上,做得更加徹底。他乾脆連一艘漁船也不畫,整個畫面完全沒有任何煙火氣。生活中本來有“潔癖”的倪瓚,在他的畫作中也簡單、乾淨,他的山水畫很少敷色,所描繪的山、水就是純粹的山與水,墨色簡淡,疏闊清遠。(可參閱本號文章:傷心莫問前朝事——悵然孤嘯的倪瓚和他那些毫無用處的樹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虞山林壑圖 倪瓚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六君子圖》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 《秋亭嘉樹圖》

從北宋的郭熙到元代的倪瓚之間,趙孟頫就像是一座橋樑,在對這類同樣山水題材的處理中,自趙孟頫開始,便努力排除掉南宋院體畫中出現的瑣細濃豔之風,他模仿了北宋的時期的風格,但是捨去了其中世俗的一面。

如果說郭熙的山水,能讓人聯想到現實的世界——蘇軾不就從中想到了洛陽的景色了嗎——那麼,到了趙孟頫時,則嘗試描繪自己內心的精神世界,開始借用山水書寫自己的靈魂棲息之所,而到了倪瓚,則做得更為徹底。由此,我們看到了中國山水畫到了元代,呈現出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

叄 趙孟頫的以書入畫及復古宣言

這個完全不同的面貌,在趙孟頫晚年創作這幅《雙鬆平遠圖》時,還有了一個重要的技術保障,那就是他一直倡導並實踐的“以書入畫”理論,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我們將郭熙的畫作與趙孟頫的畫作放大做細部比較,就能感受到雖然母題、構圖、內容有諸多相似,但是在具體對山石、樹木的描繪方面,其所採用的技法已經有了本質的不同。

在《樹色平遠圖》中,郭熙對山石、樹木外輪廓描繪所用的線條,缺乏豐富的質感,這些線條對物體本身塑造的參與程度很有限。而在趙孟頫的畫作中,充滿了各種書法性的線條,並且這些不同質感的線條,成為塑造對象的重要手段。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2

比如在描繪巨石輪廓時,用到了如同《秀石疏林圖》中一樣的飛白筆法;在畫松樹枝幹、輪廓時,主要用中鋒寫出,而在勾畫松樹鱗皮時,通過使轉和提按讓線條富有變化。荊棘雜樹的樹枝,用筆具有跳躍性,就連遠山與江景相接的幾組細線,都富有各種變化。

在趙孟頫所謂“書畫同法”的創作理念下,這些不同的線條扮演著繪畫的主角。畫家通過中、側鋒的不斷轉換,輔以運筆的輕重、緩急,再加上墨色的濃淡,乾溼創造一整套全新的視覺語言。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3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3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4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4

這種語言充分發掘了書法性線條的質感,形成一種獨立的美感。而藉此擺脫了宋畫對於墨渲染的技法,將用筆與墨結合起來,在用筆中體現墨色,呈現物像深淺。這種不同的創作理念,形成了元人的繪畫不像宋人對描繪對象嚴謹細緻的刻畫、渲染,而更注重展現對象的精神氣質,產生出一種簡約古雅的審美趣味。

《雙鬆平遠圖》畫面右上署有“子昂戲作雙鬆平遠”八字,在卷末自題中,更直接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僕自幼小學書之餘,時時戲弄小筆,然于山水獨不能工。蓋自唐以來,如王右丞、大小李將軍、鄭廣文諸公奇絕之跡不能一、二見。至五代荊、關、董、巨、範輩出,皆與近世筆意遼絕。僕所作者雖末能與古人比,然視近世畫手,則自謂少異耳。因野雲求畫,故出其末。孟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題識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題識細部1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幅以“平遠”這一中國繪畫術語命名的畫作,一幅是北宋時期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另一幅為元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我們將這兩幅作品放置於一起比較欣賞,便能直觀感受到它們之間繼承與變革的關係。

之所以提到這兩幅作品,不僅是因為其畫作內容高度相似,而且它們與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後者,趙孟頫在卷尾題識中完整地表述了所謂“師古”的藝術理論,他這一創作原則與他所倡導的“以書入畫”、“書畫同法”的理論用於繪畫實踐中,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奉獻了技術性的元素,也使元代的山水畫呈現出與南宋院體畫截然不同的面貌。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1

儘管對於“以書入畫”的利弊一直有著爭議,有人認為它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創造出中國繪畫特有的審美方式,也有人認為這種形式主義讓中國繪畫偏離了寫實的道路。無論如何,比較前後不同時期的中國山水畫,就會發現從元初開始,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技法、風格乃至練習方式、評價標準都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而趙孟頫正是站在這拐點之上的關鍵先生。

壹 “我聽見遠山的呼喚”

生活在十一世紀的郭熙,是宋神宗趙頊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1067一1085年)最富盛名的宮廷畫家。神宗曾把祕閣所藏名畫都讓郭熙詳定品目,他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局部

郭熙的畫作不僅獲得了宋神宗的賞識,也為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們所欣賞,比如蘇軾和黃庭堅就多次在其畫作後題詩,對他表示敬意。“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蘇軾在《題郭熙秋山平遠圖》中,就極力讚揚了郭熙的畫外之意,看見他描繪的秋山,便開始思念起了洛陽。【注1】

在這幅《樹色平遠圖》中,郭熙也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近景中佔據畫面中心位置的幾顆枯木矗立在亂石堆積的岸邊,乾枯堅挺的樹枝,像鹿角一樣刺向天空,其中幾枝纏繞著古藤,顯得一派滄桑。稍遠的江水與對岸的遠山逐漸變淡。手卷最後一段,描繪了兩位在童僕陪伴下的士大夫,正在過橋,前方兩位童僕捧著食盒走在前邊。他們欲江邊的草亭走去,興許是為了來這江邊飲酒話別。

所謂平遠,是郭熙在總結前人基礎上,為中國山水畫搭建的重要理論。此圖採用平視的角度,視線開闊,由近至遠,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山色時明時暗,變化多端,這正是郭熙標準的“平遠構圖”——“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窠石平遠圖》

在郭式的理論中,除平遠外,繼而提出了“深遠”和“高遠”之說,所謂的高遠,指從山下望山頂,這樣佈置的構圖,讓山勢突兀,山色清明;所謂深遠,則相反,指從山的制高點向下俯瞰,山色重晦,神祕幽深。

除“三遠”的構圖法外,郭熙還對四季山水的形態也均做出了普遍的規律性的總結,成為後人山水畫的範式:“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

郭熙總結的山水畫繪畫理論,後來由他的兒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山水畫創作規律的著作。

300多年後,趙孟頫有機會親眼欣賞到郭熙這幅《樹色平遠圖》,並且在其後留下題跋,跋文曰:“山峙川流宇宙間,欲將水墨寫應難。平生高步林泉意,若縛微官未可攀。子昂。”這時的趙孟頫恐正限於繁瑣的官場應酬之中,他對藝術理論思考還沒有完成,除了對郭熙的仰慕外,還流露出面對現實的無奈心情。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樹色平遠圖》跋文局部

除這幅《樹色平遠圖》外,趙孟頫也曾親眼鑑賞過郭熙的《窠石平遠圖》,後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據徐邦達考,是郭熙晚年最後的作品。描繪了北方深秋田野清幽遼闊的景色。絹本設色,縱120.8釐米、橫167.7釐米,在構圖和意境都與《樹色平遠圖》類似。

1310年前後,趙孟頫大約56歲時,他的創作理論已經完備,在此前的幾篇文章中,我詳細介紹過他於1301年前後指導陳琳完成的《溪鳧圖》以及《秀石疏林圖》,這都標誌著他“以書入畫”的理論日趨完善、成熟。在56歲前後他所完成的這幅《雙鬆平遠圖》,更體現了這一點。(可參閱本號文章: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貳 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一江兩岸”圖式的流變

趙孟頫晚年創作的這幅《雙鬆平遠圖》為紙本、水墨。縱26.7釐米、橫107.3釐米。畫面內容從右至左逐一展開,近景繪兩株蒼松、幾顆荊棘雜樹矗立於岸邊亂石之中,此後為大片留白,顯示江面開闊,一隻小船遠在江心,對岸遠山明淨如狀——整個畫面簡潔、空靈,時間似乎停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局部2

若是將上邊介紹郭熙的那幅《樹色平遠圖》旋轉一番,我們便能看見這兩幅畫作在構圖方面的一致性。近景為岸邊的亂石、雜樹,中景為江水、漁船,遠處是朦朧的山脈。以江水分隔畫面,且都呈30度左右的傾斜,為觀眾展示了江景中的一段。

而就具體元素分析,趙孟頫省略掉了郭熙圖中的茅亭、石橋與人物,也就是說不強調繪畫的敘事性,而是直接用景物來表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風景。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畫心部分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畫心部分

趙孟頫的這類構圖,到了比他更晚一代的倪瓚那裡,則形成了一個更加簡潔、工整的“一江兩岸”三段式構圖的標準樣式。那位感嘆過“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的倪瓚,在趙孟頫的基礎上,做得更加徹底。他乾脆連一艘漁船也不畫,整個畫面完全沒有任何煙火氣。生活中本來有“潔癖”的倪瓚,在他的畫作中也簡單、乾淨,他的山水畫很少敷色,所描繪的山、水就是純粹的山與水,墨色簡淡,疏闊清遠。(可參閱本號文章:傷心莫問前朝事——悵然孤嘯的倪瓚和他那些毫無用處的樹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虞山林壑圖 倪瓚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六君子圖》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倪瓚 《秋亭嘉樹圖》

從北宋的郭熙到元代的倪瓚之間,趙孟頫就像是一座橋樑,在對這類同樣山水題材的處理中,自趙孟頫開始,便努力排除掉南宋院體畫中出現的瑣細濃豔之風,他模仿了北宋的時期的風格,但是捨去了其中世俗的一面。

如果說郭熙的山水,能讓人聯想到現實的世界——蘇軾不就從中想到了洛陽的景色了嗎——那麼,到了趙孟頫時,則嘗試描繪自己內心的精神世界,開始借用山水書寫自己的靈魂棲息之所,而到了倪瓚,則做得更為徹底。由此,我們看到了中國山水畫到了元代,呈現出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

叄 趙孟頫的以書入畫及復古宣言

這個完全不同的面貌,在趙孟頫晚年創作這幅《雙鬆平遠圖》時,還有了一個重要的技術保障,那就是他一直倡導並實踐的“以書入畫”理論,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我們將郭熙的畫作與趙孟頫的畫作放大做細部比較,就能感受到雖然母題、構圖、內容有諸多相似,但是在具體對山石、樹木的描繪方面,其所採用的技法已經有了本質的不同。

在《樹色平遠圖》中,郭熙對山石、樹木外輪廓描繪所用的線條,缺乏豐富的質感,這些線條對物體本身塑造的參與程度很有限。而在趙孟頫的畫作中,充滿了各種書法性的線條,並且這些不同質感的線條,成為塑造對象的重要手段。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2

比如在描繪巨石輪廓時,用到了如同《秀石疏林圖》中一樣的飛白筆法;在畫松樹枝幹、輪廓時,主要用中鋒寫出,而在勾畫松樹鱗皮時,通過使轉和提按讓線條富有變化。荊棘雜樹的樹枝,用筆具有跳躍性,就連遠山與江景相接的幾組細線,都富有各種變化。

在趙孟頫所謂“書畫同法”的創作理念下,這些不同的線條扮演著繪畫的主角。畫家通過中、側鋒的不斷轉換,輔以運筆的輕重、緩急,再加上墨色的濃淡,乾溼創造一整套全新的視覺語言。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3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3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雙鬆平遠圖》細部4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郭熙《樹色平遠圖》細部4

這種語言充分發掘了書法性線條的質感,形成一種獨立的美感。而藉此擺脫了宋畫對於墨渲染的技法,將用筆與墨結合起來,在用筆中體現墨色,呈現物像深淺。這種不同的創作理念,形成了元人的繪畫不像宋人對描繪對象嚴謹細緻的刻畫、渲染,而更注重展現對象的精神氣質,產生出一種簡約古雅的審美趣味。

《雙鬆平遠圖》畫面右上署有“子昂戲作雙鬆平遠”八字,在卷末自題中,更直接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僕自幼小學書之餘,時時戲弄小筆,然于山水獨不能工。蓋自唐以來,如王右丞、大小李將軍、鄭廣文諸公奇絕之跡不能一、二見。至五代荊、關、董、巨、範輩出,皆與近世筆意遼絕。僕所作者雖末能與古人比,然視近世畫手,則自謂少異耳。因野雲求畫,故出其末。孟頫。”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題識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題識細部1

我聽見遠山在呼喚:從郭熙到趙孟頫、倪瓚,山水畫的傳承與革新

趙孟頫題識細部2

在此段文字裡,趙孟頫再次流露出對“近世畫手”們的不屑,所謂近世,也即是他極力反對的南宋院體風格。他認為,南宋以來的院體風格不僅沒有繼承王維、李思訓、李昭道、鄭虔等唐人的衣缽,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范寬等人五代、北宋的畫家們也相去甚遠,他希望能夠從古典大師們身上,復興繪畫理想,樹立屬於自己時代的美學標準。

【注】

蘇軾《題郭熙秋山平遠圖》

玉堂晝掩春日閒,中有郭熙畫春山。

鳴鳩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間。

離離短幅開平遠,漠漠疏林寄秋晚。

恰似江南送客時,中流回頭望雲巘。

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

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

我從公遊如一日,不覺青山映黃髮。

為畫龍門八節灘,待向伊川買泉石。

蘇軾還為郭熙的秋山圖寫過另兩首題畫詩:

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見,送與襄陽孟浩然。

木落騷人已怨秋,不堪平遠發詩愁。要看萬壑爭流處,他日終煩顧虎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