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善”開國皇帝,不僅不殺前朝皇室後裔,連功臣也一個沒殺'

"

過去的歷史總是在不斷的分裂和統一中向前推進著,歷朝歷代都不例外。三國由西晉統一,後又分裂出南北朝,接著又由隋朝統一,然後傳給唐朝,不過在唐朝之後卻又出現了短暫的分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五代十國”。

這之中,十國的地理位置大多是處在南方,而相比之下,南方一直都是地廣人稀,而且那裡人都較為洗好安居樂業,如果可以的話,是不願意主動挑起各國之間的戰爭的。不過在此期間,中原北方就顯得十分的不穩定了。中原有著豐富的資源,相對來說也較為發達,因此這塊土地也就成為了野心家們心目中最美味的肥肉。各地勢力擠破頭都在爭奪著這塊地,因此僅在五十三年裡,就換了五個政權,也正因此而得名“五代”。

不過,由於這五代的更替一直都是通過武力來解決,因此這些朝代的開國皇帝都是武將出身。不得不承認,這些武將在戰場上的確是無人可替的,但是做皇帝光有武力手段也是不行的,是需要治國之能的。然而,在這五代皇帝之中,有一個皇帝是比較特殊的,由於他的才幹和前幾任武將皇帝都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所以他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就是柴榮。

"

過去的歷史總是在不斷的分裂和統一中向前推進著,歷朝歷代都不例外。三國由西晉統一,後又分裂出南北朝,接著又由隋朝統一,然後傳給唐朝,不過在唐朝之後卻又出現了短暫的分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五代十國”。

這之中,十國的地理位置大多是處在南方,而相比之下,南方一直都是地廣人稀,而且那裡人都較為洗好安居樂業,如果可以的話,是不願意主動挑起各國之間的戰爭的。不過在此期間,中原北方就顯得十分的不穩定了。中原有著豐富的資源,相對來說也較為發達,因此這塊土地也就成為了野心家們心目中最美味的肥肉。各地勢力擠破頭都在爭奪著這塊地,因此僅在五十三年裡,就換了五個政權,也正因此而得名“五代”。

不過,由於這五代的更替一直都是通過武力來解決,因此這些朝代的開國皇帝都是武將出身。不得不承認,這些武將在戰場上的確是無人可替的,但是做皇帝光有武力手段也是不行的,是需要治國之能的。然而,在這五代皇帝之中,有一個皇帝是比較特殊的,由於他的才幹和前幾任武將皇帝都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所以他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就是柴榮。

史上最“善”開國皇帝,不僅不殺前朝皇室後裔,連功臣也一個沒殺

柴榮是五代皇帝中最後一位,他二十四歲的時候就被拜將,三十三歲就坐上了皇位,可以說是非常年輕了。他在位的時間只有五年時間,不過,在這期間他卻做出了許多的貢獻,收復了許多的失地,只不過誰都沒能想到的是,在他勢頭正猛的時候,他突然身患惡疾,然後病逝了。他留下來的重擔就壓到了大將趙匡胤的頭上。

可以說,柴榮生前最信任的將領就是趙匡胤了,以至於在他臨死前將禁軍都全權託付給了自己的這位心腹。同時,他也託孤趙匡胤,想讓趙全力幫助自己的兒子。但是,這位大將卻辜負了他這麼多年以來的信任。柴榮兒子的皇位還沒焐熱,第二年就被趙匡胤發起兵變給奪了去。江山從此改姓,趙匡胤就此建立了北宋。

我們知道,許多通過兵變上位的皇帝對身邊的人都是充滿了猜忌乃至後來發展為害怕的。因此很多皇帝在穩固了自己的位置以後首要的事情就是將當年跟隨自己出生入死,幫著自己打天下的那些大將們給處死。但是,在這件事情上趙匡胤卻顯得十分與眾不同。

"

過去的歷史總是在不斷的分裂和統一中向前推進著,歷朝歷代都不例外。三國由西晉統一,後又分裂出南北朝,接著又由隋朝統一,然後傳給唐朝,不過在唐朝之後卻又出現了短暫的分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五代十國”。

這之中,十國的地理位置大多是處在南方,而相比之下,南方一直都是地廣人稀,而且那裡人都較為洗好安居樂業,如果可以的話,是不願意主動挑起各國之間的戰爭的。不過在此期間,中原北方就顯得十分的不穩定了。中原有著豐富的資源,相對來說也較為發達,因此這塊土地也就成為了野心家們心目中最美味的肥肉。各地勢力擠破頭都在爭奪著這塊地,因此僅在五十三年裡,就換了五個政權,也正因此而得名“五代”。

不過,由於這五代的更替一直都是通過武力來解決,因此這些朝代的開國皇帝都是武將出身。不得不承認,這些武將在戰場上的確是無人可替的,但是做皇帝光有武力手段也是不行的,是需要治國之能的。然而,在這五代皇帝之中,有一個皇帝是比較特殊的,由於他的才幹和前幾任武將皇帝都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所以他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就是柴榮。

史上最“善”開國皇帝,不僅不殺前朝皇室後裔,連功臣也一個沒殺

柴榮是五代皇帝中最後一位,他二十四歲的時候就被拜將,三十三歲就坐上了皇位,可以說是非常年輕了。他在位的時間只有五年時間,不過,在這期間他卻做出了許多的貢獻,收復了許多的失地,只不過誰都沒能想到的是,在他勢頭正猛的時候,他突然身患惡疾,然後病逝了。他留下來的重擔就壓到了大將趙匡胤的頭上。

可以說,柴榮生前最信任的將領就是趙匡胤了,以至於在他臨死前將禁軍都全權託付給了自己的這位心腹。同時,他也託孤趙匡胤,想讓趙全力幫助自己的兒子。但是,這位大將卻辜負了他這麼多年以來的信任。柴榮兒子的皇位還沒焐熱,第二年就被趙匡胤發起兵變給奪了去。江山從此改姓,趙匡胤就此建立了北宋。

我們知道,許多通過兵變上位的皇帝對身邊的人都是充滿了猜忌乃至後來發展為害怕的。因此很多皇帝在穩固了自己的位置以後首要的事情就是將當年跟隨自己出生入死,幫著自己打天下的那些大將們給處死。但是,在這件事情上趙匡胤卻顯得十分與眾不同。

史上最“善”開國皇帝,不僅不殺前朝皇室後裔,連功臣也一個沒殺

他的“杯酒釋兵權”在整個歷史上都是十分出名的。他給那些當初跟隨他的將領們擺了一頓酒席,收回了他們手中的權力,然後讓他們安全地回老家。對待那些可能的隱患,他非但沒有殺死,而且還給予了優待,就算是後周遺留下來的人,他也是給足了寬容之心的。

但是,他雖然沒有殺大臣,但是心中的害怕其實還是有的,只不過他採取的是另一種方式來“保護”自己。主要就是在整個國家治理方面,他採用了“重文輕武”的方式,這樣一來,就算那些人想要效仿他來發起兵變,手中沒有足夠的兵力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

首先,在各地官員的安排上,只要是能使用文臣的,他是輕易不會讓武將去擔任的。而且在這些官員們的職權上,趙匡胤都會讓他們彼此之間相互制約。在邊關軍事的調配上,他是要時刻更換各地的將領的,讓他們來回走動,這樣就不至於和士兵們混得太熟,而且這些將領也是沒有任何調兵權的。不過這麼一來,將領的威信是完全不可能豎立起來的。從中也可以看出,趙匡胤為了防兵變還真是下了大功夫的。

"

過去的歷史總是在不斷的分裂和統一中向前推進著,歷朝歷代都不例外。三國由西晉統一,後又分裂出南北朝,接著又由隋朝統一,然後傳給唐朝,不過在唐朝之後卻又出現了短暫的分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五代十國”。

這之中,十國的地理位置大多是處在南方,而相比之下,南方一直都是地廣人稀,而且那裡人都較為洗好安居樂業,如果可以的話,是不願意主動挑起各國之間的戰爭的。不過在此期間,中原北方就顯得十分的不穩定了。中原有著豐富的資源,相對來說也較為發達,因此這塊土地也就成為了野心家們心目中最美味的肥肉。各地勢力擠破頭都在爭奪著這塊地,因此僅在五十三年裡,就換了五個政權,也正因此而得名“五代”。

不過,由於這五代的更替一直都是通過武力來解決,因此這些朝代的開國皇帝都是武將出身。不得不承認,這些武將在戰場上的確是無人可替的,但是做皇帝光有武力手段也是不行的,是需要治國之能的。然而,在這五代皇帝之中,有一個皇帝是比較特殊的,由於他的才幹和前幾任武將皇帝都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所以他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就是柴榮。

史上最“善”開國皇帝,不僅不殺前朝皇室後裔,連功臣也一個沒殺

柴榮是五代皇帝中最後一位,他二十四歲的時候就被拜將,三十三歲就坐上了皇位,可以說是非常年輕了。他在位的時間只有五年時間,不過,在這期間他卻做出了許多的貢獻,收復了許多的失地,只不過誰都沒能想到的是,在他勢頭正猛的時候,他突然身患惡疾,然後病逝了。他留下來的重擔就壓到了大將趙匡胤的頭上。

可以說,柴榮生前最信任的將領就是趙匡胤了,以至於在他臨死前將禁軍都全權託付給了自己的這位心腹。同時,他也託孤趙匡胤,想讓趙全力幫助自己的兒子。但是,這位大將卻辜負了他這麼多年以來的信任。柴榮兒子的皇位還沒焐熱,第二年就被趙匡胤發起兵變給奪了去。江山從此改姓,趙匡胤就此建立了北宋。

我們知道,許多通過兵變上位的皇帝對身邊的人都是充滿了猜忌乃至後來發展為害怕的。因此很多皇帝在穩固了自己的位置以後首要的事情就是將當年跟隨自己出生入死,幫著自己打天下的那些大將們給處死。但是,在這件事情上趙匡胤卻顯得十分與眾不同。

史上最“善”開國皇帝,不僅不殺前朝皇室後裔,連功臣也一個沒殺

他的“杯酒釋兵權”在整個歷史上都是十分出名的。他給那些當初跟隨他的將領們擺了一頓酒席,收回了他們手中的權力,然後讓他們安全地回老家。對待那些可能的隱患,他非但沒有殺死,而且還給予了優待,就算是後周遺留下來的人,他也是給足了寬容之心的。

但是,他雖然沒有殺大臣,但是心中的害怕其實還是有的,只不過他採取的是另一種方式來“保護”自己。主要就是在整個國家治理方面,他採用了“重文輕武”的方式,這樣一來,就算那些人想要效仿他來發起兵變,手中沒有足夠的兵力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

首先,在各地官員的安排上,只要是能使用文臣的,他是輕易不會讓武將去擔任的。而且在這些官員們的職權上,趙匡胤都會讓他們彼此之間相互制約。在邊關軍事的調配上,他是要時刻更換各地的將領的,讓他們來回走動,這樣就不至於和士兵們混得太熟,而且這些將領也是沒有任何調兵權的。不過這麼一來,將領的威信是完全不可能豎立起來的。從中也可以看出,趙匡胤為了防兵變還真是下了大功夫的。

史上最“善”開國皇帝,不僅不殺前朝皇室後裔,連功臣也一個沒殺

但是,如此一來,雖然很好地保障了他的權力,但是卻讓北宋的軍事力量處於十分薄弱的狀態。

不過,短期內這種問題是不會暴露在人們的面前的。所以趙匡胤在位期間,由於他勵精圖治,大力發展生產力,使得百姓的生活看起來都十分富足,這樣在外人眼裡,這個國家也是很繁榮富強的,輕易不敢招惹。而且他在官員管理上始終主張著重文輕武的中心,因此也就鼓勵人們多多治國,從而也有許多有志文人得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不過,等到後來趙光義繼位,軍事力量薄弱的問題就逐漸暴露了出來。當時趙光義想要消滅契丹人,但是後來卻坐上驢車落荒而逃。如此一來也等於是在外人面前將自己“紙老虎”的形象詮釋得淋漓盡致。所以,後來無論是在與遼國還是像西夏一樣的小國之間的戰鬥,北宋幾乎都沒有贏過。

"

過去的歷史總是在不斷的分裂和統一中向前推進著,歷朝歷代都不例外。三國由西晉統一,後又分裂出南北朝,接著又由隋朝統一,然後傳給唐朝,不過在唐朝之後卻又出現了短暫的分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五代十國”。

這之中,十國的地理位置大多是處在南方,而相比之下,南方一直都是地廣人稀,而且那裡人都較為洗好安居樂業,如果可以的話,是不願意主動挑起各國之間的戰爭的。不過在此期間,中原北方就顯得十分的不穩定了。中原有著豐富的資源,相對來說也較為發達,因此這塊土地也就成為了野心家們心目中最美味的肥肉。各地勢力擠破頭都在爭奪著這塊地,因此僅在五十三年裡,就換了五個政權,也正因此而得名“五代”。

不過,由於這五代的更替一直都是通過武力來解決,因此這些朝代的開國皇帝都是武將出身。不得不承認,這些武將在戰場上的確是無人可替的,但是做皇帝光有武力手段也是不行的,是需要治國之能的。然而,在這五代皇帝之中,有一個皇帝是比較特殊的,由於他的才幹和前幾任武將皇帝都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所以他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就是柴榮。

史上最“善”開國皇帝,不僅不殺前朝皇室後裔,連功臣也一個沒殺

柴榮是五代皇帝中最後一位,他二十四歲的時候就被拜將,三十三歲就坐上了皇位,可以說是非常年輕了。他在位的時間只有五年時間,不過,在這期間他卻做出了許多的貢獻,收復了許多的失地,只不過誰都沒能想到的是,在他勢頭正猛的時候,他突然身患惡疾,然後病逝了。他留下來的重擔就壓到了大將趙匡胤的頭上。

可以說,柴榮生前最信任的將領就是趙匡胤了,以至於在他臨死前將禁軍都全權託付給了自己的這位心腹。同時,他也託孤趙匡胤,想讓趙全力幫助自己的兒子。但是,這位大將卻辜負了他這麼多年以來的信任。柴榮兒子的皇位還沒焐熱,第二年就被趙匡胤發起兵變給奪了去。江山從此改姓,趙匡胤就此建立了北宋。

我們知道,許多通過兵變上位的皇帝對身邊的人都是充滿了猜忌乃至後來發展為害怕的。因此很多皇帝在穩固了自己的位置以後首要的事情就是將當年跟隨自己出生入死,幫著自己打天下的那些大將們給處死。但是,在這件事情上趙匡胤卻顯得十分與眾不同。

史上最“善”開國皇帝,不僅不殺前朝皇室後裔,連功臣也一個沒殺

他的“杯酒釋兵權”在整個歷史上都是十分出名的。他給那些當初跟隨他的將領們擺了一頓酒席,收回了他們手中的權力,然後讓他們安全地回老家。對待那些可能的隱患,他非但沒有殺死,而且還給予了優待,就算是後周遺留下來的人,他也是給足了寬容之心的。

但是,他雖然沒有殺大臣,但是心中的害怕其實還是有的,只不過他採取的是另一種方式來“保護”自己。主要就是在整個國家治理方面,他採用了“重文輕武”的方式,這樣一來,就算那些人想要效仿他來發起兵變,手中沒有足夠的兵力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

首先,在各地官員的安排上,只要是能使用文臣的,他是輕易不會讓武將去擔任的。而且在這些官員們的職權上,趙匡胤都會讓他們彼此之間相互制約。在邊關軍事的調配上,他是要時刻更換各地的將領的,讓他們來回走動,這樣就不至於和士兵們混得太熟,而且這些將領也是沒有任何調兵權的。不過這麼一來,將領的威信是完全不可能豎立起來的。從中也可以看出,趙匡胤為了防兵變還真是下了大功夫的。

史上最“善”開國皇帝,不僅不殺前朝皇室後裔,連功臣也一個沒殺

但是,如此一來,雖然很好地保障了他的權力,但是卻讓北宋的軍事力量處於十分薄弱的狀態。

不過,短期內這種問題是不會暴露在人們的面前的。所以趙匡胤在位期間,由於他勵精圖治,大力發展生產力,使得百姓的生活看起來都十分富足,這樣在外人眼裡,這個國家也是很繁榮富強的,輕易不敢招惹。而且他在官員管理上始終主張著重文輕武的中心,因此也就鼓勵人們多多治國,從而也有許多有志文人得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不過,等到後來趙光義繼位,軍事力量薄弱的問題就逐漸暴露了出來。當時趙光義想要消滅契丹人,但是後來卻坐上驢車落荒而逃。如此一來也等於是在外人面前將自己“紙老虎”的形象詮釋得淋漓盡致。所以,後來無論是在與遼國還是像西夏一樣的小國之間的戰鬥,北宋幾乎都沒有贏過。

史上最“善”開國皇帝,不僅不殺前朝皇室後裔,連功臣也一個沒殺

趙匡胤建國初期,他在太廟中立了一塊石碑,上面還刻有一段碑詞。但凡是他後代,每一位新皇帝都要去這塊石碑面前祭拜,並且熟讀上面的內容。上面所刻的是趙匡胤希望自己子孫後代一直能夠遵守的,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對於柴氏後代,無論遇到怎樣的情況,趙氏子孫都不可以殘暴地對待他們。假如他們果真犯了不可饒恕的滔天大罪,那麼不可侮辱他們,就算要殺死他們,也要給他們留有尊嚴,而且不能夠株連族中其他人。

第二、朝中士大夫等能夠諫言的人,一定要善待之,忠言逆耳,不能因為聽不慣就戕害忠良。

第三、上述這兩天,凡趙氏子孫都必須遵從。

"

過去的歷史總是在不斷的分裂和統一中向前推進著,歷朝歷代都不例外。三國由西晉統一,後又分裂出南北朝,接著又由隋朝統一,然後傳給唐朝,不過在唐朝之後卻又出現了短暫的分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五代十國”。

這之中,十國的地理位置大多是處在南方,而相比之下,南方一直都是地廣人稀,而且那裡人都較為洗好安居樂業,如果可以的話,是不願意主動挑起各國之間的戰爭的。不過在此期間,中原北方就顯得十分的不穩定了。中原有著豐富的資源,相對來說也較為發達,因此這塊土地也就成為了野心家們心目中最美味的肥肉。各地勢力擠破頭都在爭奪著這塊地,因此僅在五十三年裡,就換了五個政權,也正因此而得名“五代”。

不過,由於這五代的更替一直都是通過武力來解決,因此這些朝代的開國皇帝都是武將出身。不得不承認,這些武將在戰場上的確是無人可替的,但是做皇帝光有武力手段也是不行的,是需要治國之能的。然而,在這五代皇帝之中,有一個皇帝是比較特殊的,由於他的才幹和前幾任武將皇帝都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所以他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就是柴榮。

史上最“善”開國皇帝,不僅不殺前朝皇室後裔,連功臣也一個沒殺

柴榮是五代皇帝中最後一位,他二十四歲的時候就被拜將,三十三歲就坐上了皇位,可以說是非常年輕了。他在位的時間只有五年時間,不過,在這期間他卻做出了許多的貢獻,收復了許多的失地,只不過誰都沒能想到的是,在他勢頭正猛的時候,他突然身患惡疾,然後病逝了。他留下來的重擔就壓到了大將趙匡胤的頭上。

可以說,柴榮生前最信任的將領就是趙匡胤了,以至於在他臨死前將禁軍都全權託付給了自己的這位心腹。同時,他也託孤趙匡胤,想讓趙全力幫助自己的兒子。但是,這位大將卻辜負了他這麼多年以來的信任。柴榮兒子的皇位還沒焐熱,第二年就被趙匡胤發起兵變給奪了去。江山從此改姓,趙匡胤就此建立了北宋。

我們知道,許多通過兵變上位的皇帝對身邊的人都是充滿了猜忌乃至後來發展為害怕的。因此很多皇帝在穩固了自己的位置以後首要的事情就是將當年跟隨自己出生入死,幫著自己打天下的那些大將們給處死。但是,在這件事情上趙匡胤卻顯得十分與眾不同。

史上最“善”開國皇帝,不僅不殺前朝皇室後裔,連功臣也一個沒殺

他的“杯酒釋兵權”在整個歷史上都是十分出名的。他給那些當初跟隨他的將領們擺了一頓酒席,收回了他們手中的權力,然後讓他們安全地回老家。對待那些可能的隱患,他非但沒有殺死,而且還給予了優待,就算是後周遺留下來的人,他也是給足了寬容之心的。

但是,他雖然沒有殺大臣,但是心中的害怕其實還是有的,只不過他採取的是另一種方式來“保護”自己。主要就是在整個國家治理方面,他採用了“重文輕武”的方式,這樣一來,就算那些人想要效仿他來發起兵變,手中沒有足夠的兵力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

首先,在各地官員的安排上,只要是能使用文臣的,他是輕易不會讓武將去擔任的。而且在這些官員們的職權上,趙匡胤都會讓他們彼此之間相互制約。在邊關軍事的調配上,他是要時刻更換各地的將領的,讓他們來回走動,這樣就不至於和士兵們混得太熟,而且這些將領也是沒有任何調兵權的。不過這麼一來,將領的威信是完全不可能豎立起來的。從中也可以看出,趙匡胤為了防兵變還真是下了大功夫的。

史上最“善”開國皇帝,不僅不殺前朝皇室後裔,連功臣也一個沒殺

但是,如此一來,雖然很好地保障了他的權力,但是卻讓北宋的軍事力量處於十分薄弱的狀態。

不過,短期內這種問題是不會暴露在人們的面前的。所以趙匡胤在位期間,由於他勵精圖治,大力發展生產力,使得百姓的生活看起來都十分富足,這樣在外人眼裡,這個國家也是很繁榮富強的,輕易不敢招惹。而且他在官員管理上始終主張著重文輕武的中心,因此也就鼓勵人們多多治國,從而也有許多有志文人得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不過,等到後來趙光義繼位,軍事力量薄弱的問題就逐漸暴露了出來。當時趙光義想要消滅契丹人,但是後來卻坐上驢車落荒而逃。如此一來也等於是在外人面前將自己“紙老虎”的形象詮釋得淋漓盡致。所以,後來無論是在與遼國還是像西夏一樣的小國之間的戰鬥,北宋幾乎都沒有贏過。

史上最“善”開國皇帝,不僅不殺前朝皇室後裔,連功臣也一個沒殺

趙匡胤建國初期,他在太廟中立了一塊石碑,上面還刻有一段碑詞。但凡是他後代,每一位新皇帝都要去這塊石碑面前祭拜,並且熟讀上面的內容。上面所刻的是趙匡胤希望自己子孫後代一直能夠遵守的,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對於柴氏後代,無論遇到怎樣的情況,趙氏子孫都不可以殘暴地對待他們。假如他們果真犯了不可饒恕的滔天大罪,那麼不可侮辱他們,就算要殺死他們,也要給他們留有尊嚴,而且不能夠株連族中其他人。

第二、朝中士大夫等能夠諫言的人,一定要善待之,忠言逆耳,不能因為聽不慣就戕害忠良。

第三、上述這兩天,凡趙氏子孫都必須遵從。

史上最“善”開國皇帝,不僅不殺前朝皇室後裔,連功臣也一個沒殺

從他留下的碑詞中,也可以很好的體現出趙匡胤的仁義之心。對待柴氏,他還是充滿了感激,甚至心中應該還是有著愧疚之情的。而北宋雖然在軍事上的發展過於薄弱,但是在趙匡胤的悉心治理下,文化和經濟發展的繁榮也是不可否認的。

參考資料:

【《新五代史·周本紀》、宋史·太祖本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