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打的湘軍被揍得最慘的時刻,敗給此人不丟人

“中國版南北戰爭”(12)

上一篇文章,咱們說到湖南督軍趙恆惕想拿下湖北擴展地盤,但一見吳佩孚出馬,其實心裡已經怕了,也願意服軟了。他開出了幾個條件,等於變相承認了湖北屬於吳佩孚,只是想給自己一個臺階下,也給湖南各界一個交代。他以為吳佩孚獨霸湖北的目的達到了,大家可以見好就收打個哈哈,這件事就翻篇。可是,軍人出身的趙恆惕完全打錯了算盤,因為吳佩孚的新職務是“兩湖巡閱使”,這個兩湖部不僅僅只有湖北,還包括趙恆惕的湖南。

8月16日,湖北各界人士希望吳佩孚表明對待和平的態度,不要再堅持使用武力,可吳佩孚置之不理。在北京的政界名流黎元洪、梁啟超、熊希齡等,紛紛出面呼籲停戰,不要再訴諸武力,可吳佩孚還是不管不顧。老吳還調集了軍艦幫忙壯大聲勢,威脅湘軍,同時任命大將張福來為前敵總指揮,並軟禁了湖南的談判代表蕭光禮。

最能打的湘軍被揍得最慘的時刻,敗給此人不丟人

吳佩孚

直到這個時候,趙恆惕才開始真正意識到吳佩孚似乎根本不想停戰,之前的談判更像是演戲,一來是演給湖北大眾看,他願意和談;二來是為直軍主力的集結贏得時間。趙恆惕明白自己上當受騙了,遂於8月19日親自趕到蒲圻前線召開湘軍高級軍事會議,研究部署對直軍的作戰計劃。直到此刻,趙恆惕才徹底拋棄和平幻想,並親自訂立了生死不退的誓約,規定士兵退縮,將官可以就地將其正法;將官後退,士兵亦可對其開槍;旅長以上高級將領,也必須做好隨時上前線督戰的思想準備。

8月22日,直軍和湘軍在軍事要地汀泗橋展開激戰。直軍裝備精良,炮火優勢明顯。湘軍雖有人數上的優勢,但被直軍炮火打得抬不起頭,寸步難行,一時之間,形勢岌岌可危。已經上了火車,準備返回長沙的趙恆惕見到這個情況,不得不暫時放棄回去的計劃,親自到一線,組織了敢死隊,並給每人20大洋的犒賞,讓他們冒著炮火前進。此舉果然奏效,湘軍一舉奪下直軍陣地,並繳獲直軍的機槍4挺。直軍被迫後撤,雖然湘軍傷亡也不輕,但趙恆惕還是滿意這個戰果,然後坐火車返回了長沙。

最能打的湘軍被揍得最慘的時刻,敗給此人不丟人

汀泗橋

直軍於23日大舉反攻,湘軍猝不及防,汀泗橋陣地被直軍奪回,雙方傷亡都不小。24日,湘軍反撲,依仗優勢兵力,再次擊敗直軍,奪回汀泗橋陣地。雙方在汀泗橋展開拉鋸戰,汀泗橋簡直成了血肉磨坊。25日,湘軍包圍了直軍主力一個旅,但因為爭奪直軍的武器,湘軍自己內訌了。直軍趁機反擊,湘軍大敗,向蒲圻和趙李橋方向撤退。

在這個關鍵時候,一直在觀望的湘軍右翼獨立旅旅長易震東收了吳佩孚的5萬大洋,看到湘軍又敗,便臨陣倒戈,歸降直軍,導致湘軍右翼也慘敗,不得不往通城方向撤退。吳佩孚則抓住戰機,命令海軍在金口決堤放水,水淹湘軍,導致湘軍左翼也無法獨立支撐,只能由嘉魚往臨湘方向撤退。至此,湘軍左中右三翼都遭到慘敗,全線撤退。

趙恆惕這回慌了,不得不再次趕到前線,親手槍斃了兩個擅自撤退的團長,又花了大把銀元,這才暫時穩定了湘軍,穩定了前線。此時,另一個危機產生了——湘軍的子彈不夠了。

最能打的湘軍被揍得最慘的時刻,敗給此人不丟人

趙恆錫

開戰前,王佔元受騙送給湘軍一些子彈,被湘軍大多用在羊樓司和孫傳芳的那場血戰裡,接著又是和直軍連場惡戰,湘軍的子彈已經快要用完了。趙恆惕不是沒看到這個問題提,他的打算是打進武漢,搶奪漢陽兵工廠的子彈來補充部隊,可因為直軍介入,現在基本沒希望了。

湘軍連番和鄂軍、直軍交手,已經疲勞到了極點。可直軍的援軍還在源源不斷開往湖北,海軍更是已經威脅到湘軍的後路。在這種情況下,趙恆惕明白,自己很難打贏對直軍的戰爭。他迫切希望結束了粵桂戰爭的陳炯明能迅速來增援自己,陳炯明也確實不負趙恆惕所望,迅速集結了粵軍裡的湖南部隊,並配備了最好的武器交給洪兆麟指揮,立刻支援湘軍。

可是,時間不趕趟,粵軍的增援已經來不及了。8月28日,在7艘軍艦的掩護下,北洋軍第48混成旅,魯軍第1混成旅,鄂軍第4混成旅總計2萬5千人馬,乘坐艦船,繞開前線正在和直軍對峙的湘軍主力,直奔嶽州而去,抄襲湘軍的後路。趙恆惕沒有海軍,江防薄弱,根本無法阻止直軍的偷襲。當天下午4點,直軍海軍抵達嶽州,嶽州守軍只有不到兩個連,面對直軍海軍的炮擊和2萬多直軍精銳,根本無法抵抗,倉皇出逃。嶽州不戰而下,本來在嶽州督戰的趙恆惕,也放下總司令的架子,連忙在衛兵的掩護下,逃往長沙。

最能打的湘軍被揍得最慘的時刻,敗給此人不丟人

民國時期的長沙

此時,長沙已經亂成一鍋粥。直軍隨時可能殺到,長沙完全沒有抵抗能力,滿街都是亂兵和傷兵,趙恆惕的總司令部都被亂兵打劫一空。趙恆惕手頭除了兩個警衛連,竟然拿不出一點軍隊去彈壓亂兵,只能看著他們禍亂長沙,他這個湖南總司令無能為力。

更讓趙恆惕痛心的事情又發生了:一直對他畢恭畢敬的江西督軍陳光遠趁火打劫,表明自己是直系的一員,派出蕭安國混成旅攻入醴陵,使長沙的局面更加危險,而趙恆惕還是派不出一兵一卒去抵抗。

由於長沙已經無兵可守,趙恆惕對局勢絕望了。他打算退到湘西去,憑藉湘西的崇山峻嶺苟延殘喘。正當他要離開長沙的時候,突然峰迴路轉,英國領事帶來了和平的福音,表態要當趙恆惕和吳佩孚之間的調解人,調停湘軍和直軍的戰爭。對方希望趙恆惕乘坐英國人的軍艦,到嶽州和吳佩孚當面談判,英國人保證趙恆惕的安全,並表示:吳佩孚答應,只要趙恆惕願意去嶽州談判,直軍可以不進攻長沙,並保證趙恆惕在湖南的統治。

吳佩孚不是想當真正的兩湖巡閱使嗎?吳佩孚不是看中了湖南的地盤嗎?怎麼眼看長沙唾手可得,眼看趙恆惕已經快完蛋了,怎麼突發慈悲心腸,放趙一碼呢?

原來,吳佩孚自個兒面臨了巨大的危機,不得不暫時放過湖南,放過趙恆惕。那麼,到底是什麼危機,讓吳佩孚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來和趙恆惕談判呢?我們下次再接著說這場南北戰爭的大結局,希望大家繼續關注。

參考資料:

1.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2.徐海:《段祺瑞傳》

3.彭秀良:《馮國璋傳》

4.王雲高:《草莽上將軍:陸榮廷傳奇》

資深歷史學者、“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