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在世界列強建造超無畏級戰列艦的競爭之中,日本海軍根據“個艦優越主義”,建造了最最最具有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要知道,在扶桑號完工的年代,她是當時世界上武裝最為強大的艦隻。那麼這艘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戰艦,究竟何德何能呢?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本文是一篇單純的戰艦資料剖析文,不參雜任何民族與感情色彩。就事論事,武器本身無罪,有罪的是使用它的人。

本文共計5850個文字,52張配圖。

1907年,日本通過了八八艦隊擴軍方案,目標是建造8艘2萬噸級的主力艦、8艘1萬8千噸級的戰列巡洋艦。然而英國無畏號戰列艦及無敵號戰列巡洋艦的出現成為造艦思想的新典範對照組,讓當時搶先建造的三款主力艦未推出即告落伍,加上財政問題,導致造艦進度暫時放緩。1911年,日本批准“第三期海軍艦艇擴張計劃”中的“第三號戰艦”(扶桑號)的建造計劃,由於財政原因的拖延,到1913年才陸續批准了第四號(山城號)到第六號的建造計劃。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扶桑級設計的初始方針是打算採4艘戰列艦共同編隊的方式作戰。開工前,日本海軍手頭持有的資料有金剛級與無畏級的藍圖,日本海軍也在觀察當時世界戰列艦的發展潮流,同時英國基於盟友立場也協助日本設計。當時世界是主流戰列艦有的共通特質就是主裝甲帶超過330毫米,艦炮超過10門,航速達到20節以上,這些規格成為日本想超越的目標。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扶桑級的一號艦,扶桑號於1912年3月開工,是日本海軍歷史上第2艘以“扶桑”命名的戰艦(“扶桑”曾被用來命名舊日本海軍歷史上第一艘被分類為“戰艦”的鐵甲艦)。1915年11月扶桑號完工服役。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扶桑級的二號艦,山城號1913年11月動工,到1917年3月完工服役,為當時世界上排水量最大、速度最快的戰艦。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戰艦武備

扶桑級戰列艦裝有十二門14英寸大炮,其分六座炮塔。前後四個炮塔為揹負式設計,艦舯兩個炮塔則分別在一號和二號煙囟後。扶桑戰列艦由於裝有十二門大炮,故外型雄壯,但是缺陷極多,作為同批次艦,山城針對艦艉強度不足的問題,取消了尾部迴廊這也是早期區別二者的一個特徵。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扶桑級裝備的6個主炮原型全名為45口徑毘式36cm連裝砲,毘式是指此炮的設計者英國維克斯公司,實際口徑也是英國式的英寸單位14英寸。而扶桑級裝備的是日本自造版本的356mm艦炮。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雖然前身是為日本度身定製,但是對當時的英國來說也是最新技術的結晶,其性能優於英國在“加拿大”號戰艦所使用的EOC(艾爾希克炮廠)制。當然,畢竟已經是三十年的老炮,到了二戰還是成了主要大國的14寸炮裡墊底的存在就是了。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3號炮塔在後續的改裝中加裝了飛機彈射器

日本金剛級戰列艦的356mm主炮是英國原裝進口產品,仔細看會發現與其他人裝備的同種炮外觀有少許不同。從榛名、霧島開始到扶桑級,這型炮完全國產化的此種艦炮又稱45口徑四一式36連裝砲。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12x 單裝 四一式15.2釐米/50倍徑副炮

長門級竣工時在舯部兩側各佈置了2門三年式8釐米炮(實際口徑76毫米)。當時各國海軍航空兵的主要任務是偵查,因此這些高炮只是恐嚇、驅逐的任務。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4x 單裝 7.6釐米/40倍徑高射炮

這型防空炮是日本海軍的通用炮,基本所有的戰列艦、巡洋艦和航空母艦都有裝備。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6x 單裝 53.3釐米魚雷發射管。

除了主炮,扶桑級當時還保留了水下固定式魚雷管設計,6具21吋(533毫米)魚雷管平均配置在艦體兩側

裝甲防護

扶桑級的裝甲主要由維克斯滲碳裝甲構成,裝甲帶設計為典型的前日德蘭型戰列艦配置,防禦導向為針對1萬米左右的射擊而設計,對長距離大仰角彈防禦力不佳,裝甲總重量為8726噸,約佔總排水量的29%,比起前代河內級的25%略為增加。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在1910年代初,日本的工業生產設施生產不出12英吋(305公釐)以上厚度的裝甲,這成為了扶桑級的防護設計最大限制;指揮塔裝甲305公釐,為全艦防禦力最強之部位;主水線裝甲帶厚度303公釐,水線上側面裝甲229公釐;水線下裝甲厚度102公釐;甲板裝甲介於32-51公釐;主炮裝甲炮盾279.4公釐(11英吋),側面228.6公釐(9英吋),頂蓋114.5公釐(4.51英吋);副炮炮盾厚152公釐;船隻的水密隔艙有737個(水面上163個,水面下574個)。本艦設計也依循一次世界大戰前戰列艦概念,將煤倉設置在鍋爐室左右舷外側,充當防魚雷隔艙使用,所以輪機系統並沒有增設額外的防護裝甲。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扶桑級的主炮過多,連帶讓裝甲帶過度延長,過長的裝甲帶在攤平噸位後,扶桑級的要害部位防禦力在各國戰列艦來說並不優異;扶桑級全艦有6成的長度設有主炮、有5成的長度內設有彈藥庫,而且因為多安裝炮塔的結果導致艦體中段設計成彈藥庫-鍋爐-彈藥庫-鍋爐的高風險方式,一般軍艦被擊中輪機段頂多擔心失去動力,但扶桑級還得擔心鍋爐帶的高溫可能誘爆彈藥的危機。相比來說,金剛級全長中只有33%的比例為彈藥庫或主炮,輪機段也集中設置,即便被彈遭命中致命部位的可能性也較低。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日軍自己的實測也評估扶桑級的主裝甲無法承受14英吋主炮以上的炮擊,即使防禦力優於金剛級,以戰列艦互角的觀點來說與裸奔沒啥兩樣。1930年代近代化改裝時扶桑號的強化重點也在甲板裝甲及水下防護,改良後的裝甲總重量增加到12395噸,佔總排水量31%,但即便如此面對美軍戰列艦來講仍不理想。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著手改進

扶桑、山城、伊勢、日向四艦(伊勢、日向兩艦起初是扶桑級的三、四號艦,但是後續改裝劃分為了新的艦型,為伊勢級戰列艦。)都存在嚴重設計問題:扶桑、山城建成之初,例如彈藥庫等中彈後可能導致失去戰鬥力的部分佔艦身全長一半,導致防禦困難,容易被擊中,而且第三、四炮塔主炮配置不恰當,在齊射時其爆風會令艦體傾側等多個問題。當時艦政本部點出來的問題,簡而言之就是扶桑型全長就有五個危險中彈區域,被打中一個整艘船不是炸上天就是沉海底。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而且雖然帳面上看起來扶桑級似乎火力優於列強戰列艦,但是當時的射擊技巧是採2座主炮以交叉射擊的方式取得最佳開火效率;扶桑級卻沒有設計第三個射擊指揮平臺,實務射擊採2-1.1-2的火力配置模式,並沒有善用炮塔增加後的優點。採用嶄新的主炮佈局問題也在海試時表露無遺:重裝甲帶防禦部分延伸過長,可改造空間狹窄,火炮射擊時會對上層建築的產生衝擊以及相互干擾,主炮齊射時炮口爆風會覆蓋全艦。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為了彌補弱點,扶桑經歷了2次大規模改進,第1次改裝後裝甲甲板、炮塔頂部裝甲總體增厚約80毫米、增加3架水上飛機;更換鍋爐,出力從4萬馬力增加到7萬馬力,相應的,速度提高到了24.5節,如與伊勢、日向、長門、陸奧組合,可以成為高速艦隊。當時,比較特別的是除意大利海軍以外,多數擁有戰列艦部隊的國家,其艦隊機動速度僅為24節;同時大大的強化了火控系統。增建後的艦橋為了避免煙囪廢氣影響而造得非常高聳,但也被嘲笑是違章建築。但只要風向不對第一煙囪的廢氣仍然會灌入艦橋內,讓操作人員相當詬病;雖然艦政本部設計了匙狀煙囪避免廢氣灌入,但是沒什麼效果。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第2次改進切開了船體,增加了艙段,功率提升至7萬5千馬力,最大航速提高到25節,戰時可以過載到26節,取消了前部煙囪,設置了高大的艦橋;與其姐妹艦山城相比,其改造更偏向於注重炮戰:第三炮塔方向調整為向前,更方便於作戰,但是相應的,犧牲了艦橋的空間,扶桑的艦橋相對山城、伊勢、日向都較小,而且呈後凸的態勢,這是辨別扶桑最鮮明的特點。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由於第一煙囪的排煙問題始終未有確切解決方案,加上被主炮空間箝制可用空間狹窄,第二次改裝索性把整個前動力艙撤除,艙室一部分作為燃料槽,一部分作為士官寢室用;改裝後所有鍋爐集中到後鍋爐艙,每個鍋爐採單獨艙間配置提升生存力,鍋爐更換為艦政本部式重油水管鍋爐,攜帶燃料也變成5,100長噸重油,輪機也更換成4部艦政本部式全減速齒輪型蒸氣渦輪機,出力輸出達75,000匹軸馬力。但因為較差的艦體設計增加了不少阻力,扶桑號的海試表現即便達成輸出76,889匹軸馬力的表現,極速仍然只有24.7節,未能達成25節的計劃極速,但續航力在16節航速下可航行11800海浬。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當時扶桑級的第二次改裝,日本國內的新聞報紙

改裝後的扶桑級,無論極速或續航力都有十足改善,不過新問題也隨之而來;由於大改裝增加了不少重量,導致幹舷高度下降、剩餘浮力減少,讓扶桑級耐海性變得更差。而且,雖然改善了些許防禦力,但日軍評估該艦彈藥庫等致命區域仍然防禦不了250千克炸彈的俯衝轟炸,當然也防不了更新式的艦炮攻擊。由於上述這些改進,導致艦橋空間狹小,難以設置作戰司令室,扶桑也成為了扶桑、伊勢級中,唯一沒有擔任過聯合艦隊旗艦的戰艦。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說到沒當上聯合艦隊旗艦的原因,我估摸著可能是當時日本海軍一些高齡高層的奇葩心理,當時有這麼個插曲。日本的河內號戰列艦水線以上部位採用的是傳統的直角艏,但是同級的攝津號就改用剪型艏,其原因說來可笑:海軍省裡不少人認為“飛剪艏是巡洋艦以下的中小型艦艇才用的”,“用剪型艏會損及主力戰艦的威容”。有人提議用飛剪艏和傳統艦艏各造一艘來比較試驗看看,才說服了這些反對派。而實驗的結果發現無論是在惡劣天氣下的耐波性還是其他方面,才用飛剪艏的攝津號幾乎大獲全勝。因此從金剛級到伊勢級的日本戰艦設計幾乎都是改用剪型艏。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扶桑級的艦艏迫使菊紋章向下

“要讓帝國海軍的菊花御紋章堂堂正正地供奉在艦艏上”(長門級戰列艦前的扶桑級戰列艦的菊花紋章是向下傾斜的)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長門級戰列艦的“菊花御紋章堂堂正正地供奉在艦艏上”

正是因為這些大齡頑童恰巧還是高層,中二的心理迫使當時新一級的長門級戰列艦艏水線再往上的部位向後收縮,猶如被砍掉一塊的飛剪艏。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某些嗜痴成癖的海軍省上層人士念念不忘“主力艦的威容”,雖然無法將艦艏全部造成垂直艏,但起碼要將懸掛艦艏徽的地方造成垂直的。像扶桑級這種“有損帝國海軍主力戰艦的威容”“沒有把帝國海軍的菊花御紋章堂堂正正地供奉在艦艏上”的戰艦,能成為聯合艦隊的旗艦就奇了怪了。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二戰時期

日本1942年中途島海戰戰敗後。因為日本海軍機動航空兵力折損太大,所以海軍評估所有大型軍艦的改造適性,希望儘快補充戰力。日本海軍高層在考察完所有有改裝價值的戰艦後,決定由第5炮塔爆炸的日向號開始進行改裝工程,改裝也不是最初評估的全通式飛行甲板,只有部分區域飛行甲板化。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而扶桑級原本計劃在伊勢級工程結束後接受相同改裝;但是計劃在昭和18年(1943年)6月取消。其實當時日本的造艦之神平賀讓曾經提出過扶桑級的進一步的改造方案,方案中包括換裝三聯裝41cm炮等內容。如果這些改裝全部能實現,扶桑級將會成為炮擊火力不遜於長門同時具備航空戰能力的強大戰艦。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當然,由於IJN窘迫的狀況,歷史上的扶桑級連最簡單的航戰改造都沒能實裝,因為日本海軍發現他們低估了改造難度,原本計劃在6個月完成的日向級改造最後仍然拖到9個月才告一段落;而比起伊勢級又更多地方要改的扶桑級難以指望可屆期完工。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伊勢日向兩艘戰艦的航空戰艦改裝開始於1944年5月,此時聯合艦隊的大型艦隊型航母只剩下新一航戰的大鳳、翔鶴、瑞鶴3艘而已,於是病急亂投醫;在伊勢、日向進行航空戰艦改造的同時,扶桑、山城則進行了增強防空能力和注排水能力的改造,最後扶桑級二艦仍然以正規戰列艦的狀態應戰。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二戰開始以後鑑於扶桑和山城兩艦艦齡較大,航速慢跟不上主力艦隊,武裝系統皆屬老舊且設計時期並未留下太多改造空間,兩次改造以後依然性能不夠理想,再加重點部位裝甲保護較差,帝國海軍將其作為預備役與訓練艦。中途島戰役時,扶桑號、山城號編入警戒部隊參與支援攻擊阿留申群島的任務。1943年之後到1944年9月期間,成為日本海軍各兵科學校的教育訓練艦,期間曾入塢改裝加強防空火力。但到戰鬥後期,美國強大的工業實力對其海軍源源不斷的補充,消耗光了資源緊張和工業基礎薄弱的日本實力,44年以後日本海軍已無太多艦可用,兩艦得以重歸主力序列。而在蘇里高海峽,兩艦的主炮終於在二戰期間得以開火了。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當時聯合艦隊從文萊出發,設計了四條線路:

  • A繞南沙群島1400裡
  • B南沙與巴拉望直接的水域 1200裡
  • C巴拉望東岸 1080裡
  • D橫穿蘇里高 815裡

然後主力走了B計劃,由志摩清英中將指揮。扶桑等老式戰艦由於腿短只能選擇D計劃,由西村祥治中將指揮。西村的艦隊先抵達蘇里高,時間已經是晚上8點多了。海峽很狹窄,西村命令艦隊一字長蛇陣藉著月色進入海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是的,單縱就是幹!”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在蘇里高海峽戰役中兩艦結伴參戰,指揮官西村祥治中將的指揮值得商榷,日軍早已遇上美軍部署在海峽口的巡邏艇,在幾乎可以說明知敵人已經部署完畢時候繼續前進,結果遭到埋伏在艦隊前進方向兩側的美軍驅逐艦大隊魚雷齊射,扶桑號被4枚魚雷命中後引起彈藥庫大爆炸,艦體折斷為兩截,迅速沉入了深海。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而之後逃過魚雷的艦隊命運也十分糟糕,其姐妹艦山城不久後處於T劣狀態下被對方戰列艦炮火擊沉,成為最後一個倒在T字架下的戰列艦,這次戰鬥也是海軍史上最後一次戰列艦對決。有意思的是,這次戰鬥對方戰列艦幾乎全是在珍珠港受重創或者沉沒以後被修復歸隊的復仇者艦隊。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蘇里高之戰中扶桑號戰列艦中,艦長及以下無一生還。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有說法認為有個位數到10餘艦員生還,萊特灣後日艦沉船的倖存者許多被編入菲律賓的海軍陸戰隊,由於缺乏訓練,加上武器落後生還率極低,也許扶桑有少量倖存者但是被編入陸戰隊後全部死亡。

像樹一樣能長高的艦橋

都說扶桑級艦橋很高。其實,扶桑級戰列艦的高度和長門級戰列艦的高度一樣,只是長門級的艦體更高,艦橋稍微矮了一點,所以看上去比例完美,顏值頗高。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長門級戰列艦,這個艦橋和艦體的高度比例就很好看

那為什麼扶桑級的艦橋會像樹苗長成大樹似得,越來越高越來越高?其實原因很簡單。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剛竣工時,扶桑級的艦橋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第一次改裝後,扶桑級的艦橋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第二次改裝後,扶桑級的艦橋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第二次改裝後,扶桑級的艦橋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第二次改裝後,扶桑級的艦橋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第三次改裝後,扶桑級的艦橋(迫真)

在那時日本光學瞄具並沒有特別發達再加上海軍額外追求射程和精度,所以只能把安裝主觀瞄設備的前三角桅杆設計的儘量超高(同時期的美式懷俄明號雖然用的是籠式桅杆,但也是建的特別高。因為敵艦離得遠海平線會阻擋視角,只能建的高看的遠)。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本來前三角桅杆只在頂部安裝主觀瞄設備。無奈後期要額外添加很多設備和其他功能艙室,再加上身為多炮塔戰艦本身甲板位置捉襟見肘,況且日本又不像美國財大氣粗可以隨便造新船(如果是美國人,早就直接重新設計建造新船,根本不會拿一個老爛船修過來修過去,進行各種各樣的改造),所以只能倚著前桅杆越建越高。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另一方面在於艦炮過多、過大,佔據了大量的甲板空間,在後來的改造中缺乏空間只能將艦橋一層層改造,可以說每一個違章建築背後都是大量的DIY改造。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戰最具日本特色的扶桑級戰列艦詳剖

夜宿扶桑號

扶桑危樓高千尺

山城艦橋直破天

爾等不敢高聲語

恐驚翔鶴天上人

本文為作者原創圖文,未經本人允許嚴禁任何個人或平臺轉載。

另外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我,動動小手點個贊轉個發。我會在日後繼續放出有才有料的硬核向軍事剖析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並支持我,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