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紐約時報都點讚的《流浪地球》,為什麼會讓某些觀眾這麼不爽?

戰狼 太陽系 科幻片 娛樂 深度生活八卦 2019-02-09

“在萬眾矚目下,《流浪地球》將作為中國電影工業黎明的新開端隆重登場。”

瞧這黃婆賣瓜的口吻,你以為又是哪個本土媒體又在臭不要臉地自吹自擂了?

這是《紐約時報》作者Steven Lee Myers,在《中國電影工業終於躍入“太空時代”》一文中,給出的評語。

連紐約時報都點讚的《流浪地球》,為什麼會讓某些觀眾這麼不爽?

美國主流媒體用一篇專欄安利一部中國國產片,這畫風也是十分罕見了。

無獨有偶,連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也加入到了“球吹”行列,轉發微博以示鼓勵。

連紐約時報都點讚的《流浪地球》,為什麼會讓某些觀眾這麼不爽?

看來,這部“拯救地球”的片子,還是有很多“地球人”作粉絲的。畢竟拯救地球人人有責嘛。

不過,畢竟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也有觀眾看法不同。

影片上映不久,有人就開始在豆瓣刷一星差評了。

他們斷定,這不過就是一部太空版的《戰狼》,是狹隘的民族主義,是“愛國營銷”、“排外主義”的產物。

連紐約時報都點讚的《流浪地球》,為什麼會讓某些觀眾這麼不爽?

連紐約時報都點讚的《流浪地球》,為什麼會讓某些觀眾這麼不爽?

我就納悶了——《流浪地球》講的不是一個“全球人民齊心協力、前仆後繼拯救了世界”的全球主義、國際主義、普世主義故事嗎?除了主角吳京之外,還有俄羅斯人、日本人、韓國人、印尼人……都用自己微小的肉軀,以不計代價的犧牲,共同參與了星球的營救,能有幾部科幻大片,在立意和主旨上能如《流浪地球》這般做到徹底的跨國別跨民族跨地域跨文化,這麼“普世價值”?

想不通,這到底哪兒“狹隘的民族主義”了?

這些差評,在影片中完全找不到根據,已經不是正常批評而是惡意找茬、為黑而黑了。

連紐約時報都點讚的《流浪地球》,為什麼會讓某些觀眾這麼不爽?

連紐約時報都點讚的《流浪地球》,為什麼會讓某些觀眾這麼不爽?

沒辦法,為了有理有據地打臉這幫槓精,實在不得不開啟一些“劇透模式”。

簡而言之,《流浪地球》講述的是一個“給地球搬家”的故事,正在遭遇滅頂之災的地球,為了逃離已經衰老的太陽,必須離開太陽系,在太空中尋找一個新的落腳點。而這個新的家園被選定在距離4.2光年以外的座標裡。

連紐約時報都點讚的《流浪地球》,為什麼會讓某些觀眾這麼不爽?

人類要帶著“地球”遷徙,這本身就是一項逆自然、逆天命的艱辛工程,是一次充滿險峻的愚公移山,累計要用2500年的時間來完成,在這段時期內,人類首先要把生活空間從地上轉移到地下,而資源稀薄、空間逼仄的地下城市又只能容納有限的人類生存,於是很多生命不得不被進行功利式的權衡計算,從而被取捨、犧牲和放棄——無論是普通人,還是那些執行特定任務的特種戰士,他們隨時都會被一視同仁地剝奪生命,主動或被迫地為“更多人能活下來”而獻身。在地球艱鉅的“自救”過程中,誕生了一個個催淚的人道主義悲劇故事,也賦予了全片最悲壯悽美的精神內核。

那些張口就喊“民族主義爆棚”、“個人英雄主義爆棚”的哥們,難道和我看的不是同一部電影?全片幾乎所有的設定,都在刻意淡化“一國獨大”、“一人全能”的意味,所有的行動都是集體行動,每一次營救或犧牲,背後都是全人類集體命運最大化的考量。

連紐約時報都點讚的《流浪地球》,為什麼會讓某些觀眾這麼不爽?

就連美俄中英法這“五大boss”都為了挽救全人類而擱置爭端,組建起了聯合政府,成為地球的最高決策機關,高度統一地部署和調度著全人類的行動;而影片中空間站的“疑似叛逃”,都是經聯合政府授權執行,為了保留人類“火種”的艱難選擇。此時,和平年代的倫理觀道德觀已經悉數失效,而是處處面臨“死一個人能不能救五個人”的電車倫理難題。這種處處揪心的情節設定,恐怕是那些懷有“聖母心”的觀眾們所難以接受的。

連紐約時報都點讚的《流浪地球》,為什麼會讓某些觀眾這麼不爽?

饒有諷刺意味的是,眾多科幻片幾乎都會伴隨一個“主角全能”的設定,而《流浪地球》卻沒有,甚至絕大多數時候,主角和他的小夥伴們毫無作用。很多悲壯的犧牲實際上純屬徒勞——包括男主角姥爺的死,事後倒推發現對拯救地球毫無意義;主角們經常“晚來一步”,重啟發動機的是捷足先登的其他救援隊,“爆燃木星”的自救方案在主角們恍然大悟之前7小時已由以色列科學家提出……即使佩戴了主角光環,他們在全片中的貢獻也是那樣的微不足道。這暗示著渺小的人類只有通過疊羅漢式的悲壯接力,才能奉獻點滴力量,去燃燒人類續命的希望。

連紐約時報都點讚的《流浪地球》,為什麼會讓某些觀眾這麼不爽?

另外,《流浪地球》中閃耀的集體主義光芒,恐怕也讓不少人感到羞慚甚至惱怒。因為,這正是對當今世界各種“精緻利己主義者”們的打臉和戲謔。

片中,吳孟達一句意味深長的臺詞,可以說是既簡潔而又鏗鏘地道出了眼前這個時代的弊病:“那個時候,人們的心裡只有錢”。

連紐約時報都點讚的《流浪地球》,為什麼會讓某些觀眾這麼不爽?

在當下這個崇尚個人主義和個人自由的時代裡,我們曾經的集體主義情懷,早已被束之高閣了,和平年代下的社會關係,人們不可避免地自發走向逐利和內部競爭,人類內部的資源分配問題,上升為主要矛盾,內訌也因而成為主流。而當災難的陰霾降臨時,面對來自宇宙和大自然的不可抗力時,人們又會幡然醒悟,原來要想對抗滅頂之災,你根本不可能指望超級英雄的突然降世,集體主義的優越性才會重新顯露出來。我們曾經有過,而又丟棄並忘卻了的利他精神,只有在面對極端困難的時候才會重啟;人類的統一行動,又偏偏只有在面對嚴峻的外部威脅時才會合拍——這不得不說是人類的一場無法繞過的宿命。

連紐約時報都點讚的《流浪地球》,為什麼會讓某些觀眾這麼不爽?

現實中,我們的星球還沒有面臨重大危機,還沒有走到被迫“流浪”的地步,但身處嫋嫋宇宙之中,地球的渺小和脆弱已毋庸贅言,人類即使窮盡所有的文明和科技也未必能在星際災難來臨之時,保住人類文明的火種。但至少我們還能擱置種族、國別、財富地位的差異,實現一次全人類的大團結大融合,投身於最後的戰鬥,在集體團結的強大能量中締造人定勝天的奇蹟。

給人類逐漸遠離和缺失的集體主義補課,這就是《流浪地球》留給人類的終極寓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