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宏志的家宴:妻子離世後,他用四年時間,復刻她的菜餚味道

十多年後她第一次回到香港,聞到了巷子裡傳來蝦醬炒空心菜的味道,她確定這是她居住過的城市。

——《陽光、貓與火腿》


文 / 巴九靈(吳曉波頻道)

詹宏志決定訂最早一班飛機來杭州。

8點40分,五月清晨的杭州,空氣裡有太平洋潮溼的水汽。從臺北桃園機場飛來的B7510沐浴晨光,緩緩滑行。

詹宏志坐在飛機上,及肩的長髮紋絲不亂,時光為之染上菸灰色的塵埃,但未曾風化他那瀟灑與落拓的文青模樣,彷彿依稀可見其年輕時,與侯孝賢、楊德昌等人發起臺灣新電影運動的那股子風發的書生意氣。

詹宏志的家宴:妻子離世後,他用四年時間,復刻她的菜餚味道

左起:吳念真、楊德昌、侯孝賢、陳國富、詹宏志

這不是他第一次來杭州了,但必然不曾像今日這般百感交集、情深意長。

這一次,他不是臺灣最大網絡服務公司PChome Online的創始人,不是2016年度十佳圖書《讀書與旅行》的作者,不是為羅大佑策劃了臺灣第一場演唱會的企劃經理,不是最早創建臺灣版權代理機構博達的出版人……

這一次,他只是王宣一的丈夫。

01

我看到詹宏志的時候,他正蹲在地上,深灰色的襯衫袖子扣在手腕上,脖子上掛著一條洗舊的圍裙。

“這個我要26個。”他掂了掂一摞盤子,壘在一旁,“那個我也有用。”

詹宏志的家宴:妻子離世後,他用四年時間,復刻她的菜餚味道

“宣一宴”大小瑣事,詹宏志事必躬親

他把當晚“宣一宴”所需碗碟盡數挑選好,唯獨還剩下三個最重要的大盤子還沒有著落。盤子要足夠大,裝上燉得酥軟的“宣一牛肉”,滿滿足足儘夠一桌人享用,才是相得益彰。

這當然是宣一的主意。詹宏志以“書呆子”自稱,總結自己人生的唯一祕訣,就是從書裡尋找答案,而宣一,就是他最信任的一本書。

他承認自己有稍許“社交恐懼症”的症狀,如果有個假日,他寧願一星期宅在家裡不出門。“出去走走吧。”宣一常這樣對他說,然後就開著車,一腳油門就把詹宏志載到200公里以外的某個小店去吃東西。

2015年,宣一在意大利猝然離世後,他似乎也丟失了一部分在這個世界裡生存的法則,於是便捧著“宣一”這本書四處索驥。

我去過的地方,都是宣一帶我去的。所以這兩年她不在,其實我是很為難的,因為我只會去她帶我去的地方。可是以前好的地方,有的慢慢就變壞了,我就會把這個餐廳劃掉。

可是我又沒有再去尋找新餐廳的能力,於是名單就越來越短。也就是說我現在能去的餐廳越來越少了,可能再過一兩年,我就沒有飯吃了。 ”

他希望並努力保留一些原來的樣子,例如在家宴客,又如花半年的時間,親手復刻出妻子的拿手菜餚。

詹宏志的家宴:妻子離世後,他用四年時間,復刻她的菜餚味道

詹宏志親手復刻“宣一宴”

以前宴客,他們常常分工合作,商量出主題菜單後,便“你做這三個我做那五個”地幹起來。兩人分別佔據廚房一隅,一邊做菜,一邊還可以跟對方講話,還可以開對方玩笑,或者可以隨時幫忙。而如今,只剩下他一個人,在廚房一站就是七八個小時,難免有些孤獨。

“但我很希望能夠保持原來的樣子。如今她不在了,我一個人得當兩個人用,所以我性格里面需要長出一部分她的性格來,這樣我就感覺兩個人都在。”

02

在家宴客,是宣一從母親處繼承來的重要家學。

宣一的母親是出身杭州名門望族的小姐,去到臺灣以後,也把世家宴客的菜餚與風貌一併帶去。自小跟隨母親“在廚房長大”的宣一,擁有極高的廚藝天賦,耳濡目染之下,更是功底深厚。


詹宏志的家宴:妻子離世後,他用四年時間,復刻她的菜餚味道

王宣一在廚房

年輕時,宏志與三位好友合租在一處,幾位女朋友前來探望,便免不了下廚改善一下伙食,也就是女學生會做的簡單菜餚。而宣一進了廚房,做的第一道菜便是香酥鴨,著實把包括詹宏志在內的幾個男學生嚇了一跳:怎麼會有人做這樣複雜的東西?

如若細究,這大概就是“宣一宴”最早的淵源。而兩人正式組建家庭後,由於詹宏志工作性質,家中常有談笑往來,宣一的功力也就徹底展現出來。

規模大者,如百餘人的“國宴”,宣一能操持得井井有條,忙而不慌;規模小者,如楊德昌拍《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時,常在半夜收工後前來敲詹家家門,宣一也跑去廚房張羅,“總能有一碗香噴噴的湯麵加上幾個小菜,或者竟煮一鍋稀飯配上一桌子菜來。”

在這樣的宴席上,被動、自閉的詹宏志,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個有號召力的主人,主導著桌上話題的重心;而宣一的功能則是令宴會變得很開心、愉悅、舒適,她一定很周到地照顧到每個人的狀態和需求。

我問詹宏志一個有些“搞怪”的問題:假如要用一道菜餚來形容宣一,你會選擇哪一道呢?

而他思索沉吟再三,竟也回覆了一個有些“直男”的答案:酸菜豬肉鍋。

“如果要用一個比喻的話,我覺得宣一應該是那種很豐盛的、分享型的菜餚,像阿爾薩斯的那種酸菜豬肉鍋,很大一個大盆,裡頭各種部位的豬肉跟香腸,大量的酸白菜,非常豐盛的樣子,可以照顧到所有人。”

這菜聽起來頗有些江湖氣,而詹宏志認為宣一就是這樣一個人:她身上有一種俠義心腸,好像見不得別人受苦、落單。

而江湖俠客身上那種有恩必報、一諾千金的守則,也同樣在發生。

03

James是宣一生前邀請吃飯的最後一位賓客。

他有張圓臉,留絡腮鬍,戴著圓圓的黑框眼鏡,身形微胖,一開口就是輕聲細語的臺灣腔,很像是《那些年》裡那個溫暖的郝劭文。

詹宏志的家宴:妻子離世後,他用四年時間,復刻她的菜餚味道

James來杭赴宴,講述“宣一宴”的發起

James在臺北開一家咖啡館,不知從幾時起,店裡多了一位常客,很是讚賞James用心製作的咖啡,但她並不張揚,來去默默。直到有一天,James 通過朋友介紹,才得知這位老主顧居然就是美食作家王宣一。更令他受寵若驚的,是王宣一對他發出的邀請:

“James,下次來我家吃個飯吧。”

沒想到,就在一個星期後,James在報上讀到噩耗:知名美食作家、PChome Online創始人詹宏志的妻子王宣一在意大利不幸猝逝。

在一個緬懷宣一的茶會上,James第一次遇見了宣一的丈夫。當時,這個被樑文道評價為“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臺灣”的詹宏志站在臺上談及此事:

“我太太生前有個心願,想邀請FikaFika咖啡館老闆來我家吃飯。可是她現在不在了,沒有辦法完成這個心願,所以我會代替她完成這個心願。”

說罷,他用手指著James:

“James,你等著我。等我學會做她的菜,就邀你來我家吃飯。”

詹宏志苦練的第一道菜,便是宣一招牌的“紅燒牛肉”,這道菜也是來源深遠,連宣一自己也在《國宴與家宴》中有所記錄:

“母親的紅燒牛肉,吃過的人都念念不忘。一位父親的摯友,住在臺中,每回一定要母親用紅燒牛肉才請得動他上臺北來。前兩年,這位伯父以九十多歲的高齡過世,過世前我們去看他,他在我們面前提到的還是母親拿手的紅燒牛肉。”


詹宏志的家宴:妻子離世後,他用四年時間,復刻她的菜餚味道

王宣一作品《國宴與家宴》

認真說起來,這道紅燒牛肉的做法其實並不艱奧,沒有神祕的調味,也沒有獨有的祕訣,甚至於在烹製的過程中,連料酒、蔥姜都不下鍋,只是放醬油和糖。但是想要做好這道菜,也並不簡單。

詹宏志來杭州辦“宣一宴”,提前四天趕最早班的飛機抵達,落地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處理這道菜。而準備工作更是從大半個月前就開始——託人從內蒙古預訂的牛肉,必須是超過600天的牛,必須是牛前腿上的花腱肉,商販攢了幾天,才攢夠了6頭符合條件的牛。

汆燙去血水後,將牛肉和牛筋分離至兩鍋分煮,待煮滾後再燉30分鐘,靜置到完全涼透,再重新開火,煮滾後燉煮30分鐘,再次關火放涼……如此循環往復,足足八次後,才能將牛筋、牛肉混煮,加紅砂糖收汁。

這道菜的要義就是在放涼的過程中,以餘溫浸置,使牛肉在相對低溫的狀態下慢慢熟透、入味,從而減少膠質流失,避免口感變乾柴。因而這道菜真正耗費的,實際上是做菜人的精力和時間。


所以,對於尚且是“上班族”的詹宏志而言,復刻這道菜並不單單是廚藝上的難題。他花了大概半年的時間,反覆練習,一一找到那些嘗過宣一手藝的親朋好友確認,直到復刻出口味接近100%相似度的菜餚時,才將James邀請到了家中。

詹宏志的家宴:妻子離世後,他用四年時間,復刻她的菜餚味道

詹宏志親手烹煮的“宣一牛肉”


04

其實在宣一生前,並沒有“宣一宴”這樣的稱呼,人們所熟知的,是“詹府家宴”。宣一的成就和才能,就像是很多傳統女性的命運,被習以為常地掩藏在了丈夫的姓氏背後。


而這次,是為了替宣一履行承諾,詹宏志將之命名為“宣一宴”。

詹宏志說,這其實是“山寨版”的宣一宴,但對James而言,已是十足的美味。而當他真正來到詹家做客,才明白這宴席背後的含義。

“原來他們請客吃飯,不只炒幾道菜,做幾樣飯而已,他們要從一週前就開始準備。專門和特定的商戶訂購食材,每次請客,至少要跑三家不同的市場。即使看起來普通的菜色,即便是舟車勞頓,他們也要挑品質最好的市場買這一樣東西,很像是‘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這樣的概念。”

這種來源於宣一母親世家的理念,通過宣一,變成了詹宏志的宴客之道,就像是那道“宣一牛肉”,也是由宣一母親從杭州帶去了臺灣,而今經由女婿詹宏志之手,回到宣一的故鄉。

“這道菜很奇特,如今我在兩岸三地的餐廳和家庭,包括杭州這邊,好像都很難看得到再有人用這樣的方式去烹煮牛肉。我想也許是它沒有辦法和現代快節奏的生活很好地配合。”

在杭州的讀者見面會上,詹宏志為100多位讀者呈上宣一牛肉時,說了這樣一段話,“當它回到故鄉,已經沾染了異鄉亞熱帶島嶼的溼潤,故鄉也已經變了。”

而這道算不上珍饈的食物,卻似乎擁有了一種經由人力所創造出的時差。經歷了數十年的漂泊,跨越海峽輾轉承襲,是一個遊子、一個女兒、一個丈夫,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去保存愛人的記憶,和那段已經逝去的時光,所創造出來的時間琥珀。

宣一在文章裡寫過,一個三歲就離開香港的女人,在長大後重新回到香港,聞到巷子裡飄來的蝦醬炒空心菜的香氣,確定這是她住過的城市。

之於詹宏志復刻宣一宴,或許也是一樣。當那些熟悉的香氣重新從廚房飄出,他確定,這裡曾經有一個深愛他的人。

“火候足時味自美”,世間最難得的,莫過於那份用心陪伴的心意,不需大火強攻,只有醬油和糖,只有時間,緩慢而自然的對待。

詹宏志的家宴:妻子離世後,他用四年時間,復刻她的菜餚味道

“宣一宴”上的青豆魚圓

就像當詹宏志回憶起“宣一的哪一道菜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時候,他說:

我們一起生活時間很長,在一塊將近40年。宣一會做的菜實在是太多,其實我印象深刻的,可能是一些更加日常的東西。

可能就是每天早上起來,她隨手做個餅,然後配一點豆子泥什麼的來吃,非常過癮。

那是我最享受的時候,不匆忙,沒有任何的壓力,只是品嚐她給我做的美味。

這些更加日常的小菜小點,給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詹宏志的家宴:妻子離世後,他用四年時間,復刻她的菜餚味道


本篇作者 | 鄭媛眉 | 當值編輯 | 馮迪|責任編輯 | 鄭媛眉 | 主編 | 魏丹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