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收到白人女作家賽珍珠情書後這樣回覆,收信後她與丈夫分居

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靈魂對於男人而言,哪個更重要?

多數男人會選“好看的皮囊”,少數男人則會選擇後者。但如詩人徐志摩這般的男子,卻非得兩樣都有,他才會選。

縱觀徐志摩一生鍾情過的林徽因、陸小曼和曖昧過的凌淑華等,每一位都無一例外的兼有“好看皮囊”和“有趣靈魂”。

這樣的徐志摩註定是要讓美國女作家賽珍珠失望的,因為,相比同樣愛慕徐志摩的陸小曼等而言,她在他眼裡:缺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賽珍珠是一個以中文為母語的美國人,她在中國生活了整整40年,也是憑藉著在中國所見所聞寫成的《大地》,她才斬獲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

這樣的女子,靈魂自然不缺“有趣”。賽珍珠的有趣,從她中文名的由來便可見一斑。賽珍珠原本並不叫賽珍珠,她原名叫珀爾·巴克,因為崇拜中國傳奇妓女賽金花而改名“賽珍珠”。

尋常中國女子,唯恐避妓女於千里之外而不及,賽珍珠卻偏偏往上靠。很顯然,這個女子並不活在世俗裡。

不活在世俗裡的賽珍珠想要的無非是轟轟烈烈的愛情罷了,至於後來足以轟動天下的名利,若可以用它換愛情,她八成是肯的。

原本,賽珍珠也是一個安分的女人,可她的安分卻終在1924年4月遇見徐志摩以後,被擊得粉碎。

這年,中國文化界發生了一件大事:印度詩人泰戈爾訪華。

負責這次泰戈爾訪華的人,正是精通英文、法文的青年才俊徐志摩。此時的徐志摩已離婚且與才、美女林徽因分手,有意思的是,這次接待泰戈爾的人裡,也有林徽因。

這樣的情境下,徐志摩的餘光自然全部落在了林徽因身上。為什麼是餘光不是目光呢,因為此行,林徽因的未婚夫樑思成也同行了。

徐志摩收到白人女作家賽珍珠情書後這樣回覆,收信後她與丈夫分居

最右為徐志摩與林徽因

作為泰戈爾好友的徐志摩充當了他的翻譯,4月20日,泰戈爾前往南京東南大學講學,白人女子賽珍珠也參加這次活動。

然而,賽珍珠此行,卻並非為泰戈爾,而只為聽徐志摩的翻譯。

賽珍珠看過徐志摩的詩集,對他過人的翻譯水平也略有耳聞,此次現場感受後,她更是佩服至極。這樣精準的翻譯,竟是出自一箇中國詩人之口,這怎不讓同樣精通英語、中文的賽珍珠驚歎。

當晚的宴會上,賽珍珠帶著滿滿的傾慕走近了這位儒雅且風度翩翩的青年。領著賽珍珠走到徐志摩跟前後,東南大學負責人半調侃地這樣將她介紹給徐志摩:

“布克夫人,我們的英國文學教師。因為喜歡名妓賽金花,現在她有一個讓我們聽起來心熱的中國名字賽珍珠。”

徐志摩望向賽珍珠,這個身材高大的白皮膚女人談不上漂亮,卻有一雙攝人心魄的眸子,他當即斷定,這個女人不是一般人。

第一次交談後,賽珍珠對這個黃皮膚、黑眼睛的俊秀青年更加傾慕了,而徐志摩對賽珍珠更多的則是敬重。兩人相識這年,徐志摩28歲,賽珍珠31歲。

兩人相識後,賽珍珠開始頻繁地打探徐志摩的消息。

都說女人一旦動情,便是純粹的感性動物,這點在才華卓絕的賽珍珠身上竟也得到了應驗,當她得知徐志摩為追求林徽因而不惜與原配離婚時,她的反應竟不是覺得他的做法有違道德人倫,而是打心眼裡覺得:他真真是個敢愛敢恨的男子。

此時的賽珍珠與丈夫約翰·洛辛·布克結婚已有7年,對於這段婚姻她一開始就並不那麼滿意。只是,因為所信仰宗教不允許離婚和孩子的緣故,她一直與丈夫廝守著。

遇見徐志摩以後,賽珍珠以為,既然他是單身且並不是那麼世俗的人,或許,他是願意和她共赴一段轟轟烈烈的。

徐志摩收到白人女作家賽珍珠情書後這樣回覆,收信後她與丈夫分居

被點燃的賽珍珠顯然顧不上其他了,思來想去後,她給徐志摩寫了一封告白信。信上她隱晦地向他表白道:

“我的心掩藏在語言的背後,但從你眼裡頻頻擲來的刺激,使我痛苦不安……”

但這封信還未來得及寄出,賽珍珠就聽到了風聲:徐志摩在北京戀上了好友王賡的妻子陸小曼,他們的愛情把整個北京城都引爆了。

這樣的消息對賽珍珠而言顯然不是好消息,她喃喃道:他果然不是那麼管顧世俗的人,哎!

賽珍珠是個聰慧的女子,她自然知道此時的徐志摩即便看到她的告白信也掀不起半點漣漪了。哀嘆過後,她將信鎖進了箱子。

“信”可以鎖住,但情卻鎖不住。這以後不久眼見徐志摩與陸小曼兩情相悅、結成連理,賽珍珠心裡的落寞越發深重了。

文人排解寂寞的方式,通常是文字。在思念裡煎熬的賽珍珠開始將這段未曾有過開始的苦戀揉進文字裡,1925年,徐志摩與陸小曼熱戀這年,她寫成了短篇小說《一箇中國女子的話》,這部愛情小說裡男女主角是異族,一如她與徐志摩。

1925年到1928年間,賽珍珠又接連創作了多部多部中國題材小說,明眼人很快發現:她的每部小說裡,幾乎都有徐志摩的影子。

徐志摩收到白人女作家賽珍珠情書後這樣回覆,收信後她與丈夫分居

賽珍珠全家福

1928年,應美國出版社的邀請,賽珍珠開始著手翻譯《水滸傳》。

動筆前,聽聞徐志摩與陸小曼感情有嫌隙的賽珍珠給他寫了一封信,名義上是商量翻譯的細節問題。最後,在《水滸傳》翻譯成英文後的名字上,兩人也在信裡進行了推敲。後來,《水滸傳》書名最終被譯成《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是二人通力合作的結果。

這期間的兩人書信頻繁,往來信箋多了,聊的話題自然也就多了。

一次,在信裡,賽珍珠似有意無意地問徐志摩:

“水滸裡為何沒有一段英雄美人的生死纏綿呢?“

看到這封信時的徐志摩,正對陸小曼陸迷失洋場,愛上鴉片的巨大消費而失望。這種情況下看到這樣的問話,徐志摩忍不住在信裡半吐槽地答道:

“這恰說明了他們看透世事的通達,好漢們知道世間只有“情”字最累人。”

只一個“累”字,賽珍珠的心便徹底被擊中了,她拿著信件久久出神。文人對文字終究敏感過普通人,透過這個“累”字,賽珍珠嗅到了徐志摩對婚姻的失望,她那顆本就不安分的心瞬間躁動起來。

一段男女情最容易被插足的時候,是什麼時候,不用說自然是兩人感情出現裂縫時,這道理,寫過無數愛情小說的賽珍珠自是再清楚不過了。

當即,賽珍珠便意識到:這可能是老天給她和他的機會。絲毫未猶豫地,賽珍珠給徐志摩回了一封信,隨信附上的還有那封4年前未來得及寄出的告白信。

這次的信裡,賽珍珠言辭比4年前露骨多了,她寫到:

“我不想憑此得到你的愛,只希望你能從中找到力量……狂亂如你,沉靜如我,其實大家都一樣,在痛苦的婚姻中,更加期待真愛的到來。”

在信裡,賽珍珠還發揮她過人的才智,似安慰又似說服地對他說:

“你不應該做女人的信徒,而應該是愛情的信徒”。

徐志摩收到白人女作家賽珍珠情書後這樣回覆,收信後她與丈夫分居

這句話是賽珍珠有趣靈魂的終極體現,它的意思非常耐人尋味:傷害你的是女人,不是愛情!

這話套到徐志摩與陸小曼婚姻裡便是:陸小曼傷害了你,你不能因此否認愛情啊。這話的言外之意是:你看看我,看看我,我會給你最好的愛情。

信寄出後的每一天裡,賽珍珠都在焦急地等待著回信。這年的7月,賽珍珠終於等待了心愛之人的回信。打開信後,賽珍珠不自主跟著唸到:

“我跌倒在生命的荊棘裡,只有康河的水能為我療傷。”

文人說話總是這般委婉,明明是幾個字能解決的問題,偏偏要這麼詩情畫意地弄幾行。徐志摩這段話翻譯成人類語言其實就幾個字:不要你!

這封明明是拒絕的信,在詩人生花的筆下,卻愣生生生出了事端。

按道理,女人尤其婚內的女人表白男人被拒絕後,通常都會死心並安生地待在婚姻裡。可賽珍珠被拒絕後,竟然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和丈夫分居。

造成這種反差的原因,還是在徐志摩的拒絕信上。說來,徐志摩的信多少還是因為有“詩意”打底的緣故,顯得不那麼決絕。徐志摩的不夠決絕,加之賽珍珠又是外國人的思維,其結果自然頗為有些讓人意外。

這種不赤裸裸拒絕不僅未讓賽珍珠斷了念想,還讓她越發地對徐志摩有些難以放下了。

收到徐志摩回信後,賽珍珠端著信含淚低語:他竟傷的如此重,女人都不能為他療傷了,非要去國外的康水邊?天,他是不是永遠不回中國這片傷心地了,他是不是想不開要做什麼事?

這般揣想的結果是,賽珍珠日日擔心焦慮竟致最後無法面對丈夫。逃一般地,不再平靜的賽珍珠轉身便以為女兒做康復治療為藉口,前往了美國。不久後,再度回國時她與丈夫感情破裂並最終離婚(後二度嫁人)。

其實徐志摩此次在信裡提及前往英國劍橋,僅僅是因為:學校有事。真相八成是東方思維的他覺得太直接拒絕賽珍珠不好,畢竟也是朋友,於是就想出了這個藉口搪塞。

徐志摩對賽珍珠的拒絕絕不是回信中那般“受傷太重要先去康水療傷”,真相是:賽珍珠的長相不對他的胃口。

徐志摩收到白人女作家賽珍珠情書後這樣回覆,收信後她與丈夫分居

徐志摩雖然很西化,也曾留過洋,可畢竟骨子裡還是傳統的中國男人,他喜歡的女子,自然也是那種“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的靈秀女子,身形高大、五官大氣且有些發福的賽珍珠顯然不屬於此列。

徐志摩在悼念好友林長民時曾誇林徽因是“天才”,她也曾贊陸小曼的“才”有如“太陽一般的光輝”,卻他卻獨獨未曾對真正的天才賽珍珠有過隻字褒獎。這背後的原因,顯然只有一個:徐志摩和天底下大多數男人一樣,很難有耐心去看見沒有好看皮囊包裹的“有趣靈魂”。

徐志摩的不欣賞並沒有阻礙賽珍珠對徐志摩的愛慕,她繼續在創作的同時關注著徐志摩的動態。她一直銘記著徐志摩對她說過的那句話:

“不要為錢寫作,要為內心的渴望寫作。”

1931年,賽珍珠滿懷對中國農民的同情寫下的小說《大地》被出版,也是在這一年徐志摩遭遇飛機失事身亡。

徐志摩的死訊傳來後,賽珍珠幾日閉門謝客痛哭流涕。她怎麼也沒想到,年輕的徐志摩就這樣永遠離他而去了。

後來,賽珍珠知道,原來徐志摩當日乘飛機前往北京,除了是聽林徽因演講外還是為了參加抗日活動。這個結果深深震撼了賽珍珠,從此,她便將徐志摩的死與日本入侵中國扯上了關聯。

中國對於賽珍珠而言,絕非只有她所愛的人那般簡單,另一方面,這片土地曾養育了她。她成名後曾不止一次地公開說:“中國是我的第一故鄉,其次才是美國”。

賽珍珠真正做到了把中國當故鄉,抗日戰爭爆發後,賽珍珠公開發表了著名的政論《日本必敗》。1941年,她又自創一個民間團體——東西方協會,這個協會的主要目的:是進行廣泛的抗日宣傳。

賽珍珠的種種行為背後,是徐志摩的死的作用更多,還是更多出於對這片土地的愛戀呢?如今,這個答案已經不得而知了。

可以肯定的是,賽珍珠對中國的摯愛和他對徐志摩的痴戀一直伴隨著她,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徐志摩死後,不忘情的賽珍珠又寫了好幾部愛情小說,主人公無一例外地與徐志摩神似。其中一部小說裡的主人公連死法都與徐志摩一模一樣:死於空難。

凡塵的愛有千千萬萬種,如賽珍珠這般的愛戀,何嘗不失為一種美好呢。

1971年,闊別中國36年後年已80的賽珍珠因思念中國心切而請求前往中國。為了得到一份邀請和入境簽證,她不惜向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求助。

徐志摩收到白人女作家賽珍珠情書後這樣回覆,收信後她與丈夫分居

1972年,在焦急的等待之後,賽珍珠得到了中國方的回覆,打開後等待她的卻是失望:

“我被授權告訴您我們無法答應您訪問中國的請求。”

賽珍珠的被拒一方面與當時中美關係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她寫作的無數反映中國的著作有關。

但被拒絕“回故鄉”的事實並未影響賽珍珠對中國的熱愛,被拒後,她依舊說:

“我一生到老,從童稚到少女再到成年,都屬於中國。”

1973年3月6日,年82歲的賽珍珠與世長辭。死後,她的墓碑上是她曾親手書寫的三個篆書漢字—賽珍珠。

傳言,死時賽珍珠穿著的那件絲綢旗袍,正是她第一次見徐志摩時所穿的那件。

賽珍珠死後不久,她與中國神祕詩人的一段戀情被廣為傳說,替賽珍珠寫傳記的美國傳記作家斯特林認為,這個男子,正是有中國雪萊之稱的徐志摩。他和她之間,定有過真正的愛戀,而不止是單戀這般簡單。

然而,讓人頗感遺憾的是,徐志摩的日記詩文裡,竟連一絲賽珍珠的痕跡都找不到。不知,賽珍珠要知道這般結果,會作何感想。

相關參考書目:

《賽珍珠與中國:中西文化衝突與共融》 陳敬

《一個真實的賽珍珠》 怡青

《賽珍珠傳》郝志剛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