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作者:蘇登科

漳州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東瀕臺灣海峽,與廈門市隔海相望,東北與泉州市接壤,西北與龍巖市相接,西南與廣東省的潮州市、汕頭市毗鄰。

漳州蘇氏,是閩南一大望族。蘇姓入閩肇漳於唐總章年間(668-760年)。宋時,我們漳州蘇氏已有蘇頑、蘇逢、蘇迪、蘇傳、蘇紹、蘇良翰、蘇叔和、蘇元、蘇竦,蘇溥等10位進士。其中,蘇頑是福建蘇氏第3位進士,排名僅次於泉州晉江蘇國華、蘇季成兄弟二人。正如元末進士郭惠寫的《蘇氏族譜序》所說:“龍溪大姓曰蘇氏,為清漳之世家”。

據志書所載,漳州籍古代蘇姓名人有150人。其中唐代1人,五代1人,北宋5人,南宋7人,元代8人,明代41人,清代87人。歷代進士有12人,舉人23人,貢生25人。品級最高者,為一品內大臣蘇明和福建陸路提督蘇明良二人。

其中,當代宗賢近百人。本文將專題介紹蘇通海事蹟,以弘揚正氣傳遞正能量。

"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作者:蘇登科

漳州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東瀕臺灣海峽,與廈門市隔海相望,東北與泉州市接壤,西北與龍巖市相接,西南與廣東省的潮州市、汕頭市毗鄰。

漳州蘇氏,是閩南一大望族。蘇姓入閩肇漳於唐總章年間(668-760年)。宋時,我們漳州蘇氏已有蘇頑、蘇逢、蘇迪、蘇傳、蘇紹、蘇良翰、蘇叔和、蘇元、蘇竦,蘇溥等10位進士。其中,蘇頑是福建蘇氏第3位進士,排名僅次於泉州晉江蘇國華、蘇季成兄弟二人。正如元末進士郭惠寫的《蘇氏族譜序》所說:“龍溪大姓曰蘇氏,為清漳之世家”。

據志書所載,漳州籍古代蘇姓名人有150人。其中唐代1人,五代1人,北宋5人,南宋7人,元代8人,明代41人,清代87人。歷代進士有12人,舉人23人,貢生25人。品級最高者,為一品內大臣蘇明和福建陸路提督蘇明良二人。

其中,當代宗賢近百人。本文將專題介紹蘇通海事蹟,以弘揚正氣傳遞正能量。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作者:蘇登科

漳州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東瀕臺灣海峽,與廈門市隔海相望,東北與泉州市接壤,西北與龍巖市相接,西南與廣東省的潮州市、汕頭市毗鄰。

漳州蘇氏,是閩南一大望族。蘇姓入閩肇漳於唐總章年間(668-760年)。宋時,我們漳州蘇氏已有蘇頑、蘇逢、蘇迪、蘇傳、蘇紹、蘇良翰、蘇叔和、蘇元、蘇竦,蘇溥等10位進士。其中,蘇頑是福建蘇氏第3位進士,排名僅次於泉州晉江蘇國華、蘇季成兄弟二人。正如元末進士郭惠寫的《蘇氏族譜序》所說:“龍溪大姓曰蘇氏,為清漳之世家”。

據志書所載,漳州籍古代蘇姓名人有150人。其中唐代1人,五代1人,北宋5人,南宋7人,元代8人,明代41人,清代87人。歷代進士有12人,舉人23人,貢生25人。品級最高者,為一品內大臣蘇明和福建陸路提督蘇明良二人。

其中,當代宗賢近百人。本文將專題介紹蘇通海事蹟,以弘揚正氣傳遞正能量。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蘇通海,男,1949年生,漳州市薌城區人。閩南僑批收藏、研究專家。“僑批”是閩南語,普通話的意思是“華僑信件”。閩南人讀“信”為“批”,將寄信稱作“寄批”,即所謂的“閩南僑批”。蘇通海先生就是閩南僑批收藏、研究專家。今年1月,他剛出版一本《漳州僑批史話》專著。在屝頁上,他自已寫了一則“簡歷”稱:“蘇通海,共和國同齡人,經過了與大多數同齡人相同或相似的歷程。自認‘好讀書不求甚解’。愛上僑批以後,放棄了很多眼饞的藏品,學習了些許基本知識,被朋友視為‘痴迷’之人。”其實,他就住在我家對面的小區,經常可以看到他提著公文包出門。

2012年,漳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閩南風》第12期,刊載了方章雄先生撰寫的《“痴迷”閩南僑批的蘇通海》一文。2015年4月22日,《閩南日報》還作了專題報道。自淘到首封僑批開始,蘇通海的僑批收藏生涯已有31年。憑藉所收集的300多封珍貴僑批,他成為漳州目前僑批收藏最多、最齊全的人。


"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作者:蘇登科

漳州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東瀕臺灣海峽,與廈門市隔海相望,東北與泉州市接壤,西北與龍巖市相接,西南與廣東省的潮州市、汕頭市毗鄰。

漳州蘇氏,是閩南一大望族。蘇姓入閩肇漳於唐總章年間(668-760年)。宋時,我們漳州蘇氏已有蘇頑、蘇逢、蘇迪、蘇傳、蘇紹、蘇良翰、蘇叔和、蘇元、蘇竦,蘇溥等10位進士。其中,蘇頑是福建蘇氏第3位進士,排名僅次於泉州晉江蘇國華、蘇季成兄弟二人。正如元末進士郭惠寫的《蘇氏族譜序》所說:“龍溪大姓曰蘇氏,為清漳之世家”。

據志書所載,漳州籍古代蘇姓名人有150人。其中唐代1人,五代1人,北宋5人,南宋7人,元代8人,明代41人,清代87人。歷代進士有12人,舉人23人,貢生25人。品級最高者,為一品內大臣蘇明和福建陸路提督蘇明良二人。

其中,當代宗賢近百人。本文將專題介紹蘇通海事蹟,以弘揚正氣傳遞正能量。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蘇通海,男,1949年生,漳州市薌城區人。閩南僑批收藏、研究專家。“僑批”是閩南語,普通話的意思是“華僑信件”。閩南人讀“信”為“批”,將寄信稱作“寄批”,即所謂的“閩南僑批”。蘇通海先生就是閩南僑批收藏、研究專家。今年1月,他剛出版一本《漳州僑批史話》專著。在屝頁上,他自已寫了一則“簡歷”稱:“蘇通海,共和國同齡人,經過了與大多數同齡人相同或相似的歷程。自認‘好讀書不求甚解’。愛上僑批以後,放棄了很多眼饞的藏品,學習了些許基本知識,被朋友視為‘痴迷’之人。”其實,他就住在我家對面的小區,經常可以看到他提著公文包出門。

2012年,漳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閩南風》第12期,刊載了方章雄先生撰寫的《“痴迷”閩南僑批的蘇通海》一文。2015年4月22日,《閩南日報》還作了專題報道。自淘到首封僑批開始,蘇通海的僑批收藏生涯已有31年。憑藉所收集的300多封珍貴僑批,他成為漳州目前僑批收藏最多、最齊全的人。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漳州是著名僑鄉,蘊含豐厚的僑批文化內涵,但與周邊地區相比,收藏研究的力量相對薄弱。蘇通海年輕時曾在華安水電站工作,他的師傅林金來是馬來西亞歸僑,通過師傅的引見,他認識了老華僑陳基周,後來他們經常一起到陳家作客。陳基周1919年就飄洋過海,到印尼雅加達謀生。1934年,他幹起水客營生,每次銀信帶回國內,就走鄉串戶分送僑批,代寫回批,並把新客帶出大山,投奔海外。老華僑在海外艱辛創業,對祖國親人的關心與眷念的遊子心,深深感染了年輕的蘇通海。由此,他對僑批、水客、回批這些與僑郵相關的業務流程開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萌發了收藏僑批的想法。1984年,蘇通海淘到了第一封僑批,收藏從此一發不可收。這封經汕頭、詔安、東山輾轉投遞到西埔“可園茶莊”的僑批封,花了他54元,相當於那時他一個月的工資。


"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作者:蘇登科

漳州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東瀕臺灣海峽,與廈門市隔海相望,東北與泉州市接壤,西北與龍巖市相接,西南與廣東省的潮州市、汕頭市毗鄰。

漳州蘇氏,是閩南一大望族。蘇姓入閩肇漳於唐總章年間(668-760年)。宋時,我們漳州蘇氏已有蘇頑、蘇逢、蘇迪、蘇傳、蘇紹、蘇良翰、蘇叔和、蘇元、蘇竦,蘇溥等10位進士。其中,蘇頑是福建蘇氏第3位進士,排名僅次於泉州晉江蘇國華、蘇季成兄弟二人。正如元末進士郭惠寫的《蘇氏族譜序》所說:“龍溪大姓曰蘇氏,為清漳之世家”。

據志書所載,漳州籍古代蘇姓名人有150人。其中唐代1人,五代1人,北宋5人,南宋7人,元代8人,明代41人,清代87人。歷代進士有12人,舉人23人,貢生25人。品級最高者,為一品內大臣蘇明和福建陸路提督蘇明良二人。

其中,當代宗賢近百人。本文將專題介紹蘇通海事蹟,以弘揚正氣傳遞正能量。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蘇通海,男,1949年生,漳州市薌城區人。閩南僑批收藏、研究專家。“僑批”是閩南語,普通話的意思是“華僑信件”。閩南人讀“信”為“批”,將寄信稱作“寄批”,即所謂的“閩南僑批”。蘇通海先生就是閩南僑批收藏、研究專家。今年1月,他剛出版一本《漳州僑批史話》專著。在屝頁上,他自已寫了一則“簡歷”稱:“蘇通海,共和國同齡人,經過了與大多數同齡人相同或相似的歷程。自認‘好讀書不求甚解’。愛上僑批以後,放棄了很多眼饞的藏品,學習了些許基本知識,被朋友視為‘痴迷’之人。”其實,他就住在我家對面的小區,經常可以看到他提著公文包出門。

2012年,漳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閩南風》第12期,刊載了方章雄先生撰寫的《“痴迷”閩南僑批的蘇通海》一文。2015年4月22日,《閩南日報》還作了專題報道。自淘到首封僑批開始,蘇通海的僑批收藏生涯已有31年。憑藉所收集的300多封珍貴僑批,他成為漳州目前僑批收藏最多、最齊全的人。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漳州是著名僑鄉,蘊含豐厚的僑批文化內涵,但與周邊地區相比,收藏研究的力量相對薄弱。蘇通海年輕時曾在華安水電站工作,他的師傅林金來是馬來西亞歸僑,通過師傅的引見,他認識了老華僑陳基周,後來他們經常一起到陳家作客。陳基周1919年就飄洋過海,到印尼雅加達謀生。1934年,他幹起水客營生,每次銀信帶回國內,就走鄉串戶分送僑批,代寫回批,並把新客帶出大山,投奔海外。老華僑在海外艱辛創業,對祖國親人的關心與眷念的遊子心,深深感染了年輕的蘇通海。由此,他對僑批、水客、回批這些與僑郵相關的業務流程開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萌發了收藏僑批的想法。1984年,蘇通海淘到了第一封僑批,收藏從此一發不可收。這封經汕頭、詔安、東山輾轉投遞到西埔“可園茶莊”的僑批封,花了他54元,相當於那時他一個月的工資。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最令蘇通海著迷的是天一信局僑批封。1892年由漳州府龍溪縣流傳社(今龍海市角美鎮流傳村)郭有品創辦的天一信局,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分佈最廣、經營時間最長的早期民間僑批局,有專門的國際匯兌網絡。2002年,蘇通海第一次淘到天一信局僑批,欣喜若狂。此後,只要碰到不同分局和不同戳記的天一僑批,他都想方設法收購下來。

有一年春節將至,漳州一連出現了幾封天一僑批。得知這一消息後,他毅然把家裡準備過年的錢都拿出來,除了留給母親的紅包錢外,全部用來買下這幾件僑批,最貴的一枚僑批,花去蘇通海3000多元。難能可貴的是,蘇通海先生的收藏,得到了他愛人極大的支持,她不僅沒有責怪蘇通海把大部分的收入用在收藏僑批,反而常常說:“用的穿的少買一些,也同樣可以過日子,但好的僑批不買下來,就會流失到外地去。”


"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作者:蘇登科

漳州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東瀕臺灣海峽,與廈門市隔海相望,東北與泉州市接壤,西北與龍巖市相接,西南與廣東省的潮州市、汕頭市毗鄰。

漳州蘇氏,是閩南一大望族。蘇姓入閩肇漳於唐總章年間(668-760年)。宋時,我們漳州蘇氏已有蘇頑、蘇逢、蘇迪、蘇傳、蘇紹、蘇良翰、蘇叔和、蘇元、蘇竦,蘇溥等10位進士。其中,蘇頑是福建蘇氏第3位進士,排名僅次於泉州晉江蘇國華、蘇季成兄弟二人。正如元末進士郭惠寫的《蘇氏族譜序》所說:“龍溪大姓曰蘇氏,為清漳之世家”。

據志書所載,漳州籍古代蘇姓名人有150人。其中唐代1人,五代1人,北宋5人,南宋7人,元代8人,明代41人,清代87人。歷代進士有12人,舉人23人,貢生25人。品級最高者,為一品內大臣蘇明和福建陸路提督蘇明良二人。

其中,當代宗賢近百人。本文將專題介紹蘇通海事蹟,以弘揚正氣傳遞正能量。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蘇通海,男,1949年生,漳州市薌城區人。閩南僑批收藏、研究專家。“僑批”是閩南語,普通話的意思是“華僑信件”。閩南人讀“信”為“批”,將寄信稱作“寄批”,即所謂的“閩南僑批”。蘇通海先生就是閩南僑批收藏、研究專家。今年1月,他剛出版一本《漳州僑批史話》專著。在屝頁上,他自已寫了一則“簡歷”稱:“蘇通海,共和國同齡人,經過了與大多數同齡人相同或相似的歷程。自認‘好讀書不求甚解’。愛上僑批以後,放棄了很多眼饞的藏品,學習了些許基本知識,被朋友視為‘痴迷’之人。”其實,他就住在我家對面的小區,經常可以看到他提著公文包出門。

2012年,漳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閩南風》第12期,刊載了方章雄先生撰寫的《“痴迷”閩南僑批的蘇通海》一文。2015年4月22日,《閩南日報》還作了專題報道。自淘到首封僑批開始,蘇通海的僑批收藏生涯已有31年。憑藉所收集的300多封珍貴僑批,他成為漳州目前僑批收藏最多、最齊全的人。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漳州是著名僑鄉,蘊含豐厚的僑批文化內涵,但與周邊地區相比,收藏研究的力量相對薄弱。蘇通海年輕時曾在華安水電站工作,他的師傅林金來是馬來西亞歸僑,通過師傅的引見,他認識了老華僑陳基周,後來他們經常一起到陳家作客。陳基周1919年就飄洋過海,到印尼雅加達謀生。1934年,他幹起水客營生,每次銀信帶回國內,就走鄉串戶分送僑批,代寫回批,並把新客帶出大山,投奔海外。老華僑在海外艱辛創業,對祖國親人的關心與眷念的遊子心,深深感染了年輕的蘇通海。由此,他對僑批、水客、回批這些與僑郵相關的業務流程開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萌發了收藏僑批的想法。1984年,蘇通海淘到了第一封僑批,收藏從此一發不可收。這封經汕頭、詔安、東山輾轉投遞到西埔“可園茶莊”的僑批封,花了他54元,相當於那時他一個月的工資。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最令蘇通海著迷的是天一信局僑批封。1892年由漳州府龍溪縣流傳社(今龍海市角美鎮流傳村)郭有品創辦的天一信局,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分佈最廣、經營時間最長的早期民間僑批局,有專門的國際匯兌網絡。2002年,蘇通海第一次淘到天一信局僑批,欣喜若狂。此後,只要碰到不同分局和不同戳記的天一僑批,他都想方設法收購下來。

有一年春節將至,漳州一連出現了幾封天一僑批。得知這一消息後,他毅然把家裡準備過年的錢都拿出來,除了留給母親的紅包錢外,全部用來買下這幾件僑批,最貴的一枚僑批,花去蘇通海3000多元。難能可貴的是,蘇通海先生的收藏,得到了他愛人極大的支持,她不僅沒有責怪蘇通海把大部分的收入用在收藏僑批,反而常常說:“用的穿的少買一些,也同樣可以過日子,但好的僑批不買下來,就會流失到外地去。”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僑批是海外華僑通過民間渠道寄回國內的“銀信”,其中絕大部分附有家書。筆者就保存了多封“僑批”實信。1932年農曆正月二十五日,筆者伯父隻身飄洋過海去緬甸求發展。他寄回來的信長達萬字,還題名為《飄泊漫記》。他在信中說:“呀!南洋啊!諸位們!這就是南洋!奉勸諸位在家鄉努力吧!在家鄉若肯努力勤儉,遠勝於南洋十倍呢;萬不可想南洋是極樂國!我而要自責與懺悔了,因何當初堅心決意,要往南洋,任諸長輩解勸,不肯聽從,甚至使老母流了幾許傷心淚!這皆是我不孝之大罪!而今可謂自孽不可活。母親呀!不要傷心吧!這是不孝兒之苦命所致,冥冥中自有此數。”


"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作者:蘇登科

漳州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東瀕臺灣海峽,與廈門市隔海相望,東北與泉州市接壤,西北與龍巖市相接,西南與廣東省的潮州市、汕頭市毗鄰。

漳州蘇氏,是閩南一大望族。蘇姓入閩肇漳於唐總章年間(668-760年)。宋時,我們漳州蘇氏已有蘇頑、蘇逢、蘇迪、蘇傳、蘇紹、蘇良翰、蘇叔和、蘇元、蘇竦,蘇溥等10位進士。其中,蘇頑是福建蘇氏第3位進士,排名僅次於泉州晉江蘇國華、蘇季成兄弟二人。正如元末進士郭惠寫的《蘇氏族譜序》所說:“龍溪大姓曰蘇氏,為清漳之世家”。

據志書所載,漳州籍古代蘇姓名人有150人。其中唐代1人,五代1人,北宋5人,南宋7人,元代8人,明代41人,清代87人。歷代進士有12人,舉人23人,貢生25人。品級最高者,為一品內大臣蘇明和福建陸路提督蘇明良二人。

其中,當代宗賢近百人。本文將專題介紹蘇通海事蹟,以弘揚正氣傳遞正能量。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蘇通海,男,1949年生,漳州市薌城區人。閩南僑批收藏、研究專家。“僑批”是閩南語,普通話的意思是“華僑信件”。閩南人讀“信”為“批”,將寄信稱作“寄批”,即所謂的“閩南僑批”。蘇通海先生就是閩南僑批收藏、研究專家。今年1月,他剛出版一本《漳州僑批史話》專著。在屝頁上,他自已寫了一則“簡歷”稱:“蘇通海,共和國同齡人,經過了與大多數同齡人相同或相似的歷程。自認‘好讀書不求甚解’。愛上僑批以後,放棄了很多眼饞的藏品,學習了些許基本知識,被朋友視為‘痴迷’之人。”其實,他就住在我家對面的小區,經常可以看到他提著公文包出門。

2012年,漳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閩南風》第12期,刊載了方章雄先生撰寫的《“痴迷”閩南僑批的蘇通海》一文。2015年4月22日,《閩南日報》還作了專題報道。自淘到首封僑批開始,蘇通海的僑批收藏生涯已有31年。憑藉所收集的300多封珍貴僑批,他成為漳州目前僑批收藏最多、最齊全的人。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漳州是著名僑鄉,蘊含豐厚的僑批文化內涵,但與周邊地區相比,收藏研究的力量相對薄弱。蘇通海年輕時曾在華安水電站工作,他的師傅林金來是馬來西亞歸僑,通過師傅的引見,他認識了老華僑陳基周,後來他們經常一起到陳家作客。陳基周1919年就飄洋過海,到印尼雅加達謀生。1934年,他幹起水客營生,每次銀信帶回國內,就走鄉串戶分送僑批,代寫回批,並把新客帶出大山,投奔海外。老華僑在海外艱辛創業,對祖國親人的關心與眷念的遊子心,深深感染了年輕的蘇通海。由此,他對僑批、水客、回批這些與僑郵相關的業務流程開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萌發了收藏僑批的想法。1984年,蘇通海淘到了第一封僑批,收藏從此一發不可收。這封經汕頭、詔安、東山輾轉投遞到西埔“可園茶莊”的僑批封,花了他54元,相當於那時他一個月的工資。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最令蘇通海著迷的是天一信局僑批封。1892年由漳州府龍溪縣流傳社(今龍海市角美鎮流傳村)郭有品創辦的天一信局,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分佈最廣、經營時間最長的早期民間僑批局,有專門的國際匯兌網絡。2002年,蘇通海第一次淘到天一信局僑批,欣喜若狂。此後,只要碰到不同分局和不同戳記的天一僑批,他都想方設法收購下來。

有一年春節將至,漳州一連出現了幾封天一僑批。得知這一消息後,他毅然把家裡準備過年的錢都拿出來,除了留給母親的紅包錢外,全部用來買下這幾件僑批,最貴的一枚僑批,花去蘇通海3000多元。難能可貴的是,蘇通海先生的收藏,得到了他愛人極大的支持,她不僅沒有責怪蘇通海把大部分的收入用在收藏僑批,反而常常說:“用的穿的少買一些,也同樣可以過日子,但好的僑批不買下來,就會流失到外地去。”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僑批是海外華僑通過民間渠道寄回國內的“銀信”,其中絕大部分附有家書。筆者就保存了多封“僑批”實信。1932年農曆正月二十五日,筆者伯父隻身飄洋過海去緬甸求發展。他寄回來的信長達萬字,還題名為《飄泊漫記》。他在信中說:“呀!南洋啊!諸位們!這就是南洋!奉勸諸位在家鄉努力吧!在家鄉若肯努力勤儉,遠勝於南洋十倍呢;萬不可想南洋是極樂國!我而要自責與懺悔了,因何當初堅心決意,要往南洋,任諸長輩解勸,不肯聽從,甚至使老母流了幾許傷心淚!這皆是我不孝之大罪!而今可謂自孽不可活。母親呀!不要傷心吧!這是不孝兒之苦命所致,冥冥中自有此數。”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所以,蘇通海說,僑批是華僑史的珍貴文書,它不僅記載著海外華僑對祖國的拳拳之心以及對鄉土、家屬的眷顧之情,同時也承載了國內僑眷對旅外僑親的牽掛與思念,就這個意義而言,僑批可謂是海外華僑與祖國鄉土眷屬的“兩地書”;僑批還有別於一般意義上的書信互通,它還包含了僑鄉與世界各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的信息,從這個意義上看,僑批已融會了中外商業互通、郵傳驛遞、金融匯兌等諸多史學要素。更為難得的一點,就是僑批所涵括的這些要素,都是自然和真實的歷史記錄,是未經後來人工刻意雕琢過的“史信”。因此,僑批可以說是中國“20世紀的敦煌文書”。

他還說,閩南僑批作為一檔閩南民間文書,真實地記錄了海內外華人華僑的史實,收集、釋讀閩南僑批,是一項很親切、很誠摯的家書整理和研究工作。2013年6月19日,經由粵閩兩地政府和僑批收藏研究者多年的努力,與漳州土樓一樣,終於成功申報《僑批檔案》為“世界記憶名錄”,成為人類共同記憶遺產。


"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作者:蘇登科

漳州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東瀕臺灣海峽,與廈門市隔海相望,東北與泉州市接壤,西北與龍巖市相接,西南與廣東省的潮州市、汕頭市毗鄰。

漳州蘇氏,是閩南一大望族。蘇姓入閩肇漳於唐總章年間(668-760年)。宋時,我們漳州蘇氏已有蘇頑、蘇逢、蘇迪、蘇傳、蘇紹、蘇良翰、蘇叔和、蘇元、蘇竦,蘇溥等10位進士。其中,蘇頑是福建蘇氏第3位進士,排名僅次於泉州晉江蘇國華、蘇季成兄弟二人。正如元末進士郭惠寫的《蘇氏族譜序》所說:“龍溪大姓曰蘇氏,為清漳之世家”。

據志書所載,漳州籍古代蘇姓名人有150人。其中唐代1人,五代1人,北宋5人,南宋7人,元代8人,明代41人,清代87人。歷代進士有12人,舉人23人,貢生25人。品級最高者,為一品內大臣蘇明和福建陸路提督蘇明良二人。

其中,當代宗賢近百人。本文將專題介紹蘇通海事蹟,以弘揚正氣傳遞正能量。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蘇通海,男,1949年生,漳州市薌城區人。閩南僑批收藏、研究專家。“僑批”是閩南語,普通話的意思是“華僑信件”。閩南人讀“信”為“批”,將寄信稱作“寄批”,即所謂的“閩南僑批”。蘇通海先生就是閩南僑批收藏、研究專家。今年1月,他剛出版一本《漳州僑批史話》專著。在屝頁上,他自已寫了一則“簡歷”稱:“蘇通海,共和國同齡人,經過了與大多數同齡人相同或相似的歷程。自認‘好讀書不求甚解’。愛上僑批以後,放棄了很多眼饞的藏品,學習了些許基本知識,被朋友視為‘痴迷’之人。”其實,他就住在我家對面的小區,經常可以看到他提著公文包出門。

2012年,漳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閩南風》第12期,刊載了方章雄先生撰寫的《“痴迷”閩南僑批的蘇通海》一文。2015年4月22日,《閩南日報》還作了專題報道。自淘到首封僑批開始,蘇通海的僑批收藏生涯已有31年。憑藉所收集的300多封珍貴僑批,他成為漳州目前僑批收藏最多、最齊全的人。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漳州是著名僑鄉,蘊含豐厚的僑批文化內涵,但與周邊地區相比,收藏研究的力量相對薄弱。蘇通海年輕時曾在華安水電站工作,他的師傅林金來是馬來西亞歸僑,通過師傅的引見,他認識了老華僑陳基周,後來他們經常一起到陳家作客。陳基周1919年就飄洋過海,到印尼雅加達謀生。1934年,他幹起水客營生,每次銀信帶回國內,就走鄉串戶分送僑批,代寫回批,並把新客帶出大山,投奔海外。老華僑在海外艱辛創業,對祖國親人的關心與眷念的遊子心,深深感染了年輕的蘇通海。由此,他對僑批、水客、回批這些與僑郵相關的業務流程開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萌發了收藏僑批的想法。1984年,蘇通海淘到了第一封僑批,收藏從此一發不可收。這封經汕頭、詔安、東山輾轉投遞到西埔“可園茶莊”的僑批封,花了他54元,相當於那時他一個月的工資。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最令蘇通海著迷的是天一信局僑批封。1892年由漳州府龍溪縣流傳社(今龍海市角美鎮流傳村)郭有品創辦的天一信局,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分佈最廣、經營時間最長的早期民間僑批局,有專門的國際匯兌網絡。2002年,蘇通海第一次淘到天一信局僑批,欣喜若狂。此後,只要碰到不同分局和不同戳記的天一僑批,他都想方設法收購下來。

有一年春節將至,漳州一連出現了幾封天一僑批。得知這一消息後,他毅然把家裡準備過年的錢都拿出來,除了留給母親的紅包錢外,全部用來買下這幾件僑批,最貴的一枚僑批,花去蘇通海3000多元。難能可貴的是,蘇通海先生的收藏,得到了他愛人極大的支持,她不僅沒有責怪蘇通海把大部分的收入用在收藏僑批,反而常常說:“用的穿的少買一些,也同樣可以過日子,但好的僑批不買下來,就會流失到外地去。”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僑批是海外華僑通過民間渠道寄回國內的“銀信”,其中絕大部分附有家書。筆者就保存了多封“僑批”實信。1932年農曆正月二十五日,筆者伯父隻身飄洋過海去緬甸求發展。他寄回來的信長達萬字,還題名為《飄泊漫記》。他在信中說:“呀!南洋啊!諸位們!這就是南洋!奉勸諸位在家鄉努力吧!在家鄉若肯努力勤儉,遠勝於南洋十倍呢;萬不可想南洋是極樂國!我而要自責與懺悔了,因何當初堅心決意,要往南洋,任諸長輩解勸,不肯聽從,甚至使老母流了幾許傷心淚!這皆是我不孝之大罪!而今可謂自孽不可活。母親呀!不要傷心吧!這是不孝兒之苦命所致,冥冥中自有此數。”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所以,蘇通海說,僑批是華僑史的珍貴文書,它不僅記載著海外華僑對祖國的拳拳之心以及對鄉土、家屬的眷顧之情,同時也承載了國內僑眷對旅外僑親的牽掛與思念,就這個意義而言,僑批可謂是海外華僑與祖國鄉土眷屬的“兩地書”;僑批還有別於一般意義上的書信互通,它還包含了僑鄉與世界各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的信息,從這個意義上看,僑批已融會了中外商業互通、郵傳驛遞、金融匯兌等諸多史學要素。更為難得的一點,就是僑批所涵括的這些要素,都是自然和真實的歷史記錄,是未經後來人工刻意雕琢過的“史信”。因此,僑批可以說是中國“20世紀的敦煌文書”。

他還說,閩南僑批作為一檔閩南民間文書,真實地記錄了海內外華人華僑的史實,收集、釋讀閩南僑批,是一項很親切、很誠摯的家書整理和研究工作。2013年6月19日,經由粵閩兩地政府和僑批收藏研究者多年的努力,與漳州土樓一樣,終於成功申報《僑批檔案》為“世界記憶名錄”,成為人類共同記憶遺產。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作者:蘇登科

漳州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東瀕臺灣海峽,與廈門市隔海相望,東北與泉州市接壤,西北與龍巖市相接,西南與廣東省的潮州市、汕頭市毗鄰。

漳州蘇氏,是閩南一大望族。蘇姓入閩肇漳於唐總章年間(668-760年)。宋時,我們漳州蘇氏已有蘇頑、蘇逢、蘇迪、蘇傳、蘇紹、蘇良翰、蘇叔和、蘇元、蘇竦,蘇溥等10位進士。其中,蘇頑是福建蘇氏第3位進士,排名僅次於泉州晉江蘇國華、蘇季成兄弟二人。正如元末進士郭惠寫的《蘇氏族譜序》所說:“龍溪大姓曰蘇氏,為清漳之世家”。

據志書所載,漳州籍古代蘇姓名人有150人。其中唐代1人,五代1人,北宋5人,南宋7人,元代8人,明代41人,清代87人。歷代進士有12人,舉人23人,貢生25人。品級最高者,為一品內大臣蘇明和福建陸路提督蘇明良二人。

其中,當代宗賢近百人。本文將專題介紹蘇通海事蹟,以弘揚正氣傳遞正能量。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蘇通海,男,1949年生,漳州市薌城區人。閩南僑批收藏、研究專家。“僑批”是閩南語,普通話的意思是“華僑信件”。閩南人讀“信”為“批”,將寄信稱作“寄批”,即所謂的“閩南僑批”。蘇通海先生就是閩南僑批收藏、研究專家。今年1月,他剛出版一本《漳州僑批史話》專著。在屝頁上,他自已寫了一則“簡歷”稱:“蘇通海,共和國同齡人,經過了與大多數同齡人相同或相似的歷程。自認‘好讀書不求甚解’。愛上僑批以後,放棄了很多眼饞的藏品,學習了些許基本知識,被朋友視為‘痴迷’之人。”其實,他就住在我家對面的小區,經常可以看到他提著公文包出門。

2012年,漳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閩南風》第12期,刊載了方章雄先生撰寫的《“痴迷”閩南僑批的蘇通海》一文。2015年4月22日,《閩南日報》還作了專題報道。自淘到首封僑批開始,蘇通海的僑批收藏生涯已有31年。憑藉所收集的300多封珍貴僑批,他成為漳州目前僑批收藏最多、最齊全的人。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漳州是著名僑鄉,蘊含豐厚的僑批文化內涵,但與周邊地區相比,收藏研究的力量相對薄弱。蘇通海年輕時曾在華安水電站工作,他的師傅林金來是馬來西亞歸僑,通過師傅的引見,他認識了老華僑陳基周,後來他們經常一起到陳家作客。陳基周1919年就飄洋過海,到印尼雅加達謀生。1934年,他幹起水客營生,每次銀信帶回國內,就走鄉串戶分送僑批,代寫回批,並把新客帶出大山,投奔海外。老華僑在海外艱辛創業,對祖國親人的關心與眷念的遊子心,深深感染了年輕的蘇通海。由此,他對僑批、水客、回批這些與僑郵相關的業務流程開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萌發了收藏僑批的想法。1984年,蘇通海淘到了第一封僑批,收藏從此一發不可收。這封經汕頭、詔安、東山輾轉投遞到西埔“可園茶莊”的僑批封,花了他54元,相當於那時他一個月的工資。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最令蘇通海著迷的是天一信局僑批封。1892年由漳州府龍溪縣流傳社(今龍海市角美鎮流傳村)郭有品創辦的天一信局,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分佈最廣、經營時間最長的早期民間僑批局,有專門的國際匯兌網絡。2002年,蘇通海第一次淘到天一信局僑批,欣喜若狂。此後,只要碰到不同分局和不同戳記的天一僑批,他都想方設法收購下來。

有一年春節將至,漳州一連出現了幾封天一僑批。得知這一消息後,他毅然把家裡準備過年的錢都拿出來,除了留給母親的紅包錢外,全部用來買下這幾件僑批,最貴的一枚僑批,花去蘇通海3000多元。難能可貴的是,蘇通海先生的收藏,得到了他愛人極大的支持,她不僅沒有責怪蘇通海把大部分的收入用在收藏僑批,反而常常說:“用的穿的少買一些,也同樣可以過日子,但好的僑批不買下來,就會流失到外地去。”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僑批是海外華僑通過民間渠道寄回國內的“銀信”,其中絕大部分附有家書。筆者就保存了多封“僑批”實信。1932年農曆正月二十五日,筆者伯父隻身飄洋過海去緬甸求發展。他寄回來的信長達萬字,還題名為《飄泊漫記》。他在信中說:“呀!南洋啊!諸位們!這就是南洋!奉勸諸位在家鄉努力吧!在家鄉若肯努力勤儉,遠勝於南洋十倍呢;萬不可想南洋是極樂國!我而要自責與懺悔了,因何當初堅心決意,要往南洋,任諸長輩解勸,不肯聽從,甚至使老母流了幾許傷心淚!這皆是我不孝之大罪!而今可謂自孽不可活。母親呀!不要傷心吧!這是不孝兒之苦命所致,冥冥中自有此數。”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所以,蘇通海說,僑批是華僑史的珍貴文書,它不僅記載著海外華僑對祖國的拳拳之心以及對鄉土、家屬的眷顧之情,同時也承載了國內僑眷對旅外僑親的牽掛與思念,就這個意義而言,僑批可謂是海外華僑與祖國鄉土眷屬的“兩地書”;僑批還有別於一般意義上的書信互通,它還包含了僑鄉與世界各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的信息,從這個意義上看,僑批已融會了中外商業互通、郵傳驛遞、金融匯兌等諸多史學要素。更為難得的一點,就是僑批所涵括的這些要素,都是自然和真實的歷史記錄,是未經後來人工刻意雕琢過的“史信”。因此,僑批可以說是中國“20世紀的敦煌文書”。

他還說,閩南僑批作為一檔閩南民間文書,真實地記錄了海內外華人華僑的史實,收集、釋讀閩南僑批,是一項很親切、很誠摯的家書整理和研究工作。2013年6月19日,經由粵閩兩地政府和僑批收藏研究者多年的努力,與漳州土樓一樣,終於成功申報《僑批檔案》為“世界記憶名錄”,成為人類共同記憶遺產。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歡迎親們在底部發表神評,與我們交流

"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作者:蘇登科

漳州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東瀕臺灣海峽,與廈門市隔海相望,東北與泉州市接壤,西北與龍巖市相接,西南與廣東省的潮州市、汕頭市毗鄰。

漳州蘇氏,是閩南一大望族。蘇姓入閩肇漳於唐總章年間(668-760年)。宋時,我們漳州蘇氏已有蘇頑、蘇逢、蘇迪、蘇傳、蘇紹、蘇良翰、蘇叔和、蘇元、蘇竦,蘇溥等10位進士。其中,蘇頑是福建蘇氏第3位進士,排名僅次於泉州晉江蘇國華、蘇季成兄弟二人。正如元末進士郭惠寫的《蘇氏族譜序》所說:“龍溪大姓曰蘇氏,為清漳之世家”。

據志書所載,漳州籍古代蘇姓名人有150人。其中唐代1人,五代1人,北宋5人,南宋7人,元代8人,明代41人,清代87人。歷代進士有12人,舉人23人,貢生25人。品級最高者,為一品內大臣蘇明和福建陸路提督蘇明良二人。

其中,當代宗賢近百人。本文將專題介紹蘇通海事蹟,以弘揚正氣傳遞正能量。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蘇通海,男,1949年生,漳州市薌城區人。閩南僑批收藏、研究專家。“僑批”是閩南語,普通話的意思是“華僑信件”。閩南人讀“信”為“批”,將寄信稱作“寄批”,即所謂的“閩南僑批”。蘇通海先生就是閩南僑批收藏、研究專家。今年1月,他剛出版一本《漳州僑批史話》專著。在屝頁上,他自已寫了一則“簡歷”稱:“蘇通海,共和國同齡人,經過了與大多數同齡人相同或相似的歷程。自認‘好讀書不求甚解’。愛上僑批以後,放棄了很多眼饞的藏品,學習了些許基本知識,被朋友視為‘痴迷’之人。”其實,他就住在我家對面的小區,經常可以看到他提著公文包出門。

2012年,漳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閩南風》第12期,刊載了方章雄先生撰寫的《“痴迷”閩南僑批的蘇通海》一文。2015年4月22日,《閩南日報》還作了專題報道。自淘到首封僑批開始,蘇通海的僑批收藏生涯已有31年。憑藉所收集的300多封珍貴僑批,他成為漳州目前僑批收藏最多、最齊全的人。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漳州是著名僑鄉,蘊含豐厚的僑批文化內涵,但與周邊地區相比,收藏研究的力量相對薄弱。蘇通海年輕時曾在華安水電站工作,他的師傅林金來是馬來西亞歸僑,通過師傅的引見,他認識了老華僑陳基周,後來他們經常一起到陳家作客。陳基周1919年就飄洋過海,到印尼雅加達謀生。1934年,他幹起水客營生,每次銀信帶回國內,就走鄉串戶分送僑批,代寫回批,並把新客帶出大山,投奔海外。老華僑在海外艱辛創業,對祖國親人的關心與眷念的遊子心,深深感染了年輕的蘇通海。由此,他對僑批、水客、回批這些與僑郵相關的業務流程開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萌發了收藏僑批的想法。1984年,蘇通海淘到了第一封僑批,收藏從此一發不可收。這封經汕頭、詔安、東山輾轉投遞到西埔“可園茶莊”的僑批封,花了他54元,相當於那時他一個月的工資。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最令蘇通海著迷的是天一信局僑批封。1892年由漳州府龍溪縣流傳社(今龍海市角美鎮流傳村)郭有品創辦的天一信局,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分佈最廣、經營時間最長的早期民間僑批局,有專門的國際匯兌網絡。2002年,蘇通海第一次淘到天一信局僑批,欣喜若狂。此後,只要碰到不同分局和不同戳記的天一僑批,他都想方設法收購下來。

有一年春節將至,漳州一連出現了幾封天一僑批。得知這一消息後,他毅然把家裡準備過年的錢都拿出來,除了留給母親的紅包錢外,全部用來買下這幾件僑批,最貴的一枚僑批,花去蘇通海3000多元。難能可貴的是,蘇通海先生的收藏,得到了他愛人極大的支持,她不僅沒有責怪蘇通海把大部分的收入用在收藏僑批,反而常常說:“用的穿的少買一些,也同樣可以過日子,但好的僑批不買下來,就會流失到外地去。”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僑批是海外華僑通過民間渠道寄回國內的“銀信”,其中絕大部分附有家書。筆者就保存了多封“僑批”實信。1932年農曆正月二十五日,筆者伯父隻身飄洋過海去緬甸求發展。他寄回來的信長達萬字,還題名為《飄泊漫記》。他在信中說:“呀!南洋啊!諸位們!這就是南洋!奉勸諸位在家鄉努力吧!在家鄉若肯努力勤儉,遠勝於南洋十倍呢;萬不可想南洋是極樂國!我而要自責與懺悔了,因何當初堅心決意,要往南洋,任諸長輩解勸,不肯聽從,甚至使老母流了幾許傷心淚!這皆是我不孝之大罪!而今可謂自孽不可活。母親呀!不要傷心吧!這是不孝兒之苦命所致,冥冥中自有此數。”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所以,蘇通海說,僑批是華僑史的珍貴文書,它不僅記載著海外華僑對祖國的拳拳之心以及對鄉土、家屬的眷顧之情,同時也承載了國內僑眷對旅外僑親的牽掛與思念,就這個意義而言,僑批可謂是海外華僑與祖國鄉土眷屬的“兩地書”;僑批還有別於一般意義上的書信互通,它還包含了僑鄉與世界各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的信息,從這個意義上看,僑批已融會了中外商業互通、郵傳驛遞、金融匯兌等諸多史學要素。更為難得的一點,就是僑批所涵括的這些要素,都是自然和真實的歷史記錄,是未經後來人工刻意雕琢過的“史信”。因此,僑批可以說是中國“20世紀的敦煌文書”。

他還說,閩南僑批作為一檔閩南民間文書,真實地記錄了海內外華人華僑的史實,收集、釋讀閩南僑批,是一項很親切、很誠摯的家書整理和研究工作。2013年6月19日,經由粵閩兩地政府和僑批收藏研究者多年的努力,與漳州土樓一樣,終於成功申報《僑批檔案》為“世界記憶名錄”,成為人類共同記憶遺產。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歡迎親們在底部發表神評,與我們交流

《漳州蘇氏當代宗賢錄》蘇通海

傳家風|揚正氣,從關注開始

更多詳細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天下蘇氏信息平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