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以後,當我們評價張藝謀,會有這樣的關鍵詞:導演、第五代,攝影師、影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

還有一個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求生欲。


"


多年以後,當我們評價張藝謀,會有這樣的關鍵詞:導演、第五代,攝影師、影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

還有一個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求生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2018年,《影》公映,片中的“影子”殺掉主人,成為新的主人。

影子還有另外一個打法,就是逃走。

然而,他知道將來也不安分,會被無休止的追殺,是求生欲讓他殺掉主人,取而代之。

權力,將影子異化成另外一個人。

《影》可謂張藝謀的靈魂畫像,他表明權力對個體生命的異化。為了活著,不對抗,甚至可以接納權力的塑造。

這一點,也是張藝謀的宿命。

他的前半生,從咸陽國棉八廠工人到揚名國外的大導演,表面是一場不動聲色的打怪升級,裡子卻是充滿不安的冒險求生。

他的生命中,有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不可言說的B面。他在一個特定的年代茁壯成長,也被年代塑造。

1.做個有用的工具

1978年,張藝謀終於從咸陽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成為78屆攝影系的學生。

那一年,他28歲,比最高入學年齡多6歲,比應屆同學大十歲。

同學們因此叫他老謀子。

成為老謀子,並不容易。

他用一本攝影集盤活了自己。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只上到初二的張藝謀,靠文化課考大學,肯定沒戲。

"


多年以後,當我們評價張藝謀,會有這樣的關鍵詞:導演、第五代,攝影師、影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

還有一個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求生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2018年,《影》公映,片中的“影子”殺掉主人,成為新的主人。

影子還有另外一個打法,就是逃走。

然而,他知道將來也不安分,會被無休止的追殺,是求生欲讓他殺掉主人,取而代之。

權力,將影子異化成另外一個人。

《影》可謂張藝謀的靈魂畫像,他表明權力對個體生命的異化。為了活著,不對抗,甚至可以接納權力的塑造。

這一點,也是張藝謀的宿命。

他的前半生,從咸陽國棉八廠工人到揚名國外的大導演,表面是一場不動聲色的打怪升級,裡子卻是充滿不安的冒險求生。

他的生命中,有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不可言說的B面。他在一個特定的年代茁壯成長,也被年代塑造。

1.做個有用的工具

1978年,張藝謀終於從咸陽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成為78屆攝影系的學生。

那一年,他28歲,比最高入學年齡多6歲,比應屆同學大十歲。

同學們因此叫他老謀子。

成為老謀子,並不容易。

他用一本攝影集盤活了自己。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只上到初二的張藝謀,靠文化課考大學,肯定沒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人指點張藝謀用攝影集自薦入學。

張藝謀不信,這樣也可以?

那人說,文化部部長是黃鎮,畫家,懂美術,見到你的攝影作品,沒準就心生愛才之心,破格錄取。

有了鼓勵,張藝謀精心挑好自己的代表作,做成相冊。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黃鎮看到。

張藝謀找到兩條路。

第一條是母親線。

張母是皮膚科大夫,有同學在北京的醫院工作,經常接觸到高幹,也許能找到黃鎮。

事實證明,這條線廢了。

第二條線是女友肖華。

肖華的姐夫是王滌寰,在北京書畫圈認識白雪石,而白雪石認識華君武。

華君武把照片給了黃鎮。

黃鎮看到後,說“很有水平”,告知北京電影學院的領導,一定要錄取張藝謀,並且發話“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


多年以後,當我們評價張藝謀,會有這樣的關鍵詞:導演、第五代,攝影師、影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

還有一個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求生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2018年,《影》公映,片中的“影子”殺掉主人,成為新的主人。

影子還有另外一個打法,就是逃走。

然而,他知道將來也不安分,會被無休止的追殺,是求生欲讓他殺掉主人,取而代之。

權力,將影子異化成另外一個人。

《影》可謂張藝謀的靈魂畫像,他表明權力對個體生命的異化。為了活著,不對抗,甚至可以接納權力的塑造。

這一點,也是張藝謀的宿命。

他的前半生,從咸陽國棉八廠工人到揚名國外的大導演,表面是一場不動聲色的打怪升級,裡子卻是充滿不安的冒險求生。

他的生命中,有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不可言說的B面。他在一個特定的年代茁壯成長,也被年代塑造。

1.做個有用的工具

1978年,張藝謀終於從咸陽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成為78屆攝影系的學生。

那一年,他28歲,比最高入學年齡多6歲,比應屆同學大十歲。

同學們因此叫他老謀子。

成為老謀子,並不容易。

他用一本攝影集盤活了自己。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只上到初二的張藝謀,靠文化課考大學,肯定沒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人指點張藝謀用攝影集自薦入學。

張藝謀不信,這樣也可以?

那人說,文化部部長是黃鎮,畫家,懂美術,見到你的攝影作品,沒準就心生愛才之心,破格錄取。

有了鼓勵,張藝謀精心挑好自己的代表作,做成相冊。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黃鎮看到。

張藝謀找到兩條路。

第一條是母親線。

張母是皮膚科大夫,有同學在北京的醫院工作,經常接觸到高幹,也許能找到黃鎮。

事實證明,這條線廢了。

第二條線是女友肖華。

肖華的姐夫是王滌寰,在北京書畫圈認識白雪石,而白雪石認識華君武。

華君武把照片給了黃鎮。

黃鎮看到後,說“很有水平”,告知北京電影學院的領導,一定要錄取張藝謀,並且發話“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強硬態度,讓張藝謀順利成為北電學生。

對此,肖華悲喜交加。喜的是,張藝謀有個光明的未來。悲的是,他和張藝謀之間恐怕沒未來。

張藝謀為了打消肖華的心結,果斷領了證,結了婚。

此舉為肖華成為張藝謀前妻埋下了鋪墊。


"


多年以後,當我們評價張藝謀,會有這樣的關鍵詞:導演、第五代,攝影師、影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

還有一個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求生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2018年,《影》公映,片中的“影子”殺掉主人,成為新的主人。

影子還有另外一個打法,就是逃走。

然而,他知道將來也不安分,會被無休止的追殺,是求生欲讓他殺掉主人,取而代之。

權力,將影子異化成另外一個人。

《影》可謂張藝謀的靈魂畫像,他表明權力對個體生命的異化。為了活著,不對抗,甚至可以接納權力的塑造。

這一點,也是張藝謀的宿命。

他的前半生,從咸陽國棉八廠工人到揚名國外的大導演,表面是一場不動聲色的打怪升級,裡子卻是充滿不安的冒險求生。

他的生命中,有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不可言說的B面。他在一個特定的年代茁壯成長,也被年代塑造。

1.做個有用的工具

1978年,張藝謀終於從咸陽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成為78屆攝影系的學生。

那一年,他28歲,比最高入學年齡多6歲,比應屆同學大十歲。

同學們因此叫他老謀子。

成為老謀子,並不容易。

他用一本攝影集盤活了自己。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只上到初二的張藝謀,靠文化課考大學,肯定沒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人指點張藝謀用攝影集自薦入學。

張藝謀不信,這樣也可以?

那人說,文化部部長是黃鎮,畫家,懂美術,見到你的攝影作品,沒準就心生愛才之心,破格錄取。

有了鼓勵,張藝謀精心挑好自己的代表作,做成相冊。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黃鎮看到。

張藝謀找到兩條路。

第一條是母親線。

張母是皮膚科大夫,有同學在北京的醫院工作,經常接觸到高幹,也許能找到黃鎮。

事實證明,這條線廢了。

第二條線是女友肖華。

肖華的姐夫是王滌寰,在北京書畫圈認識白雪石,而白雪石認識華君武。

華君武把照片給了黃鎮。

黃鎮看到後,說“很有水平”,告知北京電影學院的領導,一定要錄取張藝謀,並且發話“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強硬態度,讓張藝謀順利成為北電學生。

對此,肖華悲喜交加。喜的是,張藝謀有個光明的未來。悲的是,他和張藝謀之間恐怕沒未來。

張藝謀為了打消肖華的心結,果斷領了證,結了婚。

此舉為肖華成為張藝謀前妻埋下了鋪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在進入北電之前,張藝謀想要做個工人。他一身才華,也是生活所逼,想要享受正常工人應有的地位。

家庭出身,一度成為他最難堪的標誌。

國棉八廠一旦停電,車間就組織學習。學習對象有要求“黨團員和要求入團的積極分子可以留下來,其他的可以走了”。

整個車間有800多人,只有張藝謀走了。

後來,領導也不廢話,直接說“張藝謀可以走了”。

再後來,只要說組織學習,張藝謀沒有等人喊他,就主動離開。

張藝謀明白,必須做個有用的人。

他發現工廠需要繪畫人才,於是他學繪畫。

《張藝謀的作業》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

“大字報、大專欄、黑板報,蠟筆寫的美術字都會弄,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學這些特別快,是因為恐懼”。


他怕出身不好,不被組織接納。

寫大字報,他可以拿著拖把用顏料寫出超大標語,打倒某某某。

畫偉人像,是他的拿手絕活,畫的比別人更大,更紅,更鮮豔。

從繪畫到攝影,都是張藝謀主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是他強烈求生欲的表現。

這種求生欲太容易變成本能,並且一生都無法擺脫。

比如說,張藝謀涉嫌舉報賈樟柯。

1999年,賈樟柯被約談。此時在《賈想》中有詳細描述。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舉報人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1999年,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大師範兒導演,也就只有兩位,張藝謀和陳凱歌。

陳凱歌排除嫌疑,因為他沒有文學策劃。

而張藝謀當時的文學策劃是王斌,符合姓名兩個字的特徵。


"


多年以後,當我們評價張藝謀,會有這樣的關鍵詞:導演、第五代,攝影師、影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

還有一個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求生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2018年,《影》公映,片中的“影子”殺掉主人,成為新的主人。

影子還有另外一個打法,就是逃走。

然而,他知道將來也不安分,會被無休止的追殺,是求生欲讓他殺掉主人,取而代之。

權力,將影子異化成另外一個人。

《影》可謂張藝謀的靈魂畫像,他表明權力對個體生命的異化。為了活著,不對抗,甚至可以接納權力的塑造。

這一點,也是張藝謀的宿命。

他的前半生,從咸陽國棉八廠工人到揚名國外的大導演,表面是一場不動聲色的打怪升級,裡子卻是充滿不安的冒險求生。

他的生命中,有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不可言說的B面。他在一個特定的年代茁壯成長,也被年代塑造。

1.做個有用的工具

1978年,張藝謀終於從咸陽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成為78屆攝影系的學生。

那一年,他28歲,比最高入學年齡多6歲,比應屆同學大十歲。

同學們因此叫他老謀子。

成為老謀子,並不容易。

他用一本攝影集盤活了自己。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只上到初二的張藝謀,靠文化課考大學,肯定沒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人指點張藝謀用攝影集自薦入學。

張藝謀不信,這樣也可以?

那人說,文化部部長是黃鎮,畫家,懂美術,見到你的攝影作品,沒準就心生愛才之心,破格錄取。

有了鼓勵,張藝謀精心挑好自己的代表作,做成相冊。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黃鎮看到。

張藝謀找到兩條路。

第一條是母親線。

張母是皮膚科大夫,有同學在北京的醫院工作,經常接觸到高幹,也許能找到黃鎮。

事實證明,這條線廢了。

第二條線是女友肖華。

肖華的姐夫是王滌寰,在北京書畫圈認識白雪石,而白雪石認識華君武。

華君武把照片給了黃鎮。

黃鎮看到後,說“很有水平”,告知北京電影學院的領導,一定要錄取張藝謀,並且發話“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強硬態度,讓張藝謀順利成為北電學生。

對此,肖華悲喜交加。喜的是,張藝謀有個光明的未來。悲的是,他和張藝謀之間恐怕沒未來。

張藝謀為了打消肖華的心結,果斷領了證,結了婚。

此舉為肖華成為張藝謀前妻埋下了鋪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在進入北電之前,張藝謀想要做個工人。他一身才華,也是生活所逼,想要享受正常工人應有的地位。

家庭出身,一度成為他最難堪的標誌。

國棉八廠一旦停電,車間就組織學習。學習對象有要求“黨團員和要求入團的積極分子可以留下來,其他的可以走了”。

整個車間有800多人,只有張藝謀走了。

後來,領導也不廢話,直接說“張藝謀可以走了”。

再後來,只要說組織學習,張藝謀沒有等人喊他,就主動離開。

張藝謀明白,必須做個有用的人。

他發現工廠需要繪畫人才,於是他學繪畫。

《張藝謀的作業》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

“大字報、大專欄、黑板報,蠟筆寫的美術字都會弄,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學這些特別快,是因為恐懼”。


他怕出身不好,不被組織接納。

寫大字報,他可以拿著拖把用顏料寫出超大標語,打倒某某某。

畫偉人像,是他的拿手絕活,畫的比別人更大,更紅,更鮮豔。

從繪畫到攝影,都是張藝謀主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是他強烈求生欲的表現。

這種求生欲太容易變成本能,並且一生都無法擺脫。

比如說,張藝謀涉嫌舉報賈樟柯。

1999年,賈樟柯被約談。此時在《賈想》中有詳細描述。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舉報人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1999年,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大師範兒導演,也就只有兩位,張藝謀和陳凱歌。

陳凱歌排除嫌疑,因為他沒有文學策劃。

而張藝謀當時的文學策劃是王斌,符合姓名兩個字的特徵。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如果推測屬實,確實會讓人寒心。

那說明,他被那個講家庭出身的環境馴化了。

2.忍耐,就能活著

年齡最大,被稱為“老謀子”。但是他人老心不老,非常善於學習。

1979年4月,北電78屆攝影系在北海公園舉辦“四月影會”,這次攝影展讓張藝謀震驚了。

原來照片還可以這樣拍,這輩子恐怕都追不上人家了。

自暴自棄是不可能的,張藝謀開始訓練自己對生活細節的捕捉,練一身抓拍的功夫。

“四月影會”也讓張藝謀的攝影意識更加先鋒。

在1980年 ,他拍攝一組7幅的作品《啊!這一代青年》,大膽先鋒的攝影風格,標誌著一個攝影天才的誕生。


"


多年以後,當我們評價張藝謀,會有這樣的關鍵詞:導演、第五代,攝影師、影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

還有一個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求生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2018年,《影》公映,片中的“影子”殺掉主人,成為新的主人。

影子還有另外一個打法,就是逃走。

然而,他知道將來也不安分,會被無休止的追殺,是求生欲讓他殺掉主人,取而代之。

權力,將影子異化成另外一個人。

《影》可謂張藝謀的靈魂畫像,他表明權力對個體生命的異化。為了活著,不對抗,甚至可以接納權力的塑造。

這一點,也是張藝謀的宿命。

他的前半生,從咸陽國棉八廠工人到揚名國外的大導演,表面是一場不動聲色的打怪升級,裡子卻是充滿不安的冒險求生。

他的生命中,有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不可言說的B面。他在一個特定的年代茁壯成長,也被年代塑造。

1.做個有用的工具

1978年,張藝謀終於從咸陽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成為78屆攝影系的學生。

那一年,他28歲,比最高入學年齡多6歲,比應屆同學大十歲。

同學們因此叫他老謀子。

成為老謀子,並不容易。

他用一本攝影集盤活了自己。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只上到初二的張藝謀,靠文化課考大學,肯定沒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人指點張藝謀用攝影集自薦入學。

張藝謀不信,這樣也可以?

那人說,文化部部長是黃鎮,畫家,懂美術,見到你的攝影作品,沒準就心生愛才之心,破格錄取。

有了鼓勵,張藝謀精心挑好自己的代表作,做成相冊。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黃鎮看到。

張藝謀找到兩條路。

第一條是母親線。

張母是皮膚科大夫,有同學在北京的醫院工作,經常接觸到高幹,也許能找到黃鎮。

事實證明,這條線廢了。

第二條線是女友肖華。

肖華的姐夫是王滌寰,在北京書畫圈認識白雪石,而白雪石認識華君武。

華君武把照片給了黃鎮。

黃鎮看到後,說“很有水平”,告知北京電影學院的領導,一定要錄取張藝謀,並且發話“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強硬態度,讓張藝謀順利成為北電學生。

對此,肖華悲喜交加。喜的是,張藝謀有個光明的未來。悲的是,他和張藝謀之間恐怕沒未來。

張藝謀為了打消肖華的心結,果斷領了證,結了婚。

此舉為肖華成為張藝謀前妻埋下了鋪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在進入北電之前,張藝謀想要做個工人。他一身才華,也是生活所逼,想要享受正常工人應有的地位。

家庭出身,一度成為他最難堪的標誌。

國棉八廠一旦停電,車間就組織學習。學習對象有要求“黨團員和要求入團的積極分子可以留下來,其他的可以走了”。

整個車間有800多人,只有張藝謀走了。

後來,領導也不廢話,直接說“張藝謀可以走了”。

再後來,只要說組織學習,張藝謀沒有等人喊他,就主動離開。

張藝謀明白,必須做個有用的人。

他發現工廠需要繪畫人才,於是他學繪畫。

《張藝謀的作業》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

“大字報、大專欄、黑板報,蠟筆寫的美術字都會弄,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學這些特別快,是因為恐懼”。


他怕出身不好,不被組織接納。

寫大字報,他可以拿著拖把用顏料寫出超大標語,打倒某某某。

畫偉人像,是他的拿手絕活,畫的比別人更大,更紅,更鮮豔。

從繪畫到攝影,都是張藝謀主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是他強烈求生欲的表現。

這種求生欲太容易變成本能,並且一生都無法擺脫。

比如說,張藝謀涉嫌舉報賈樟柯。

1999年,賈樟柯被約談。此時在《賈想》中有詳細描述。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舉報人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1999年,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大師範兒導演,也就只有兩位,張藝謀和陳凱歌。

陳凱歌排除嫌疑,因為他沒有文學策劃。

而張藝謀當時的文學策劃是王斌,符合姓名兩個字的特徵。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如果推測屬實,確實會讓人寒心。

那說明,他被那個講家庭出身的環境馴化了。

2.忍耐,就能活著

年齡最大,被稱為“老謀子”。但是他人老心不老,非常善於學習。

1979年4月,北電78屆攝影系在北海公園舉辦“四月影會”,這次攝影展讓張藝謀震驚了。

原來照片還可以這樣拍,這輩子恐怕都追不上人家了。

自暴自棄是不可能的,張藝謀開始訓練自己對生活細節的捕捉,練一身抓拍的功夫。

“四月影會”也讓張藝謀的攝影意識更加先鋒。

在1980年 ,他拍攝一組7幅的作品《啊!這一代青年》,大膽先鋒的攝影風格,標誌著一個攝影天才的誕生。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並沒沒有勵志成為攝影師,因為他發現攝影師的藝術生命短,導演卻能幹一輩子。

他做導演的第一部成名作是《紅高粱》,國際揚名,在國內卻遭到批評 ,說他乳滑。

《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被禁過(後被解禁),他不說話,拍新的電影。

《活著》至今沒有公映,他甚至都不能像鞏俐葛優一樣去參加戛納。

忍耐,早已成為他的本能。

《一秒鐘》在柏林電影節因技術原因取消評選,張藝謀依舊不說話,馬不停蹄拍出了《堅如磐石》。


"


多年以後,當我們評價張藝謀,會有這樣的關鍵詞:導演、第五代,攝影師、影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

還有一個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求生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2018年,《影》公映,片中的“影子”殺掉主人,成為新的主人。

影子還有另外一個打法,就是逃走。

然而,他知道將來也不安分,會被無休止的追殺,是求生欲讓他殺掉主人,取而代之。

權力,將影子異化成另外一個人。

《影》可謂張藝謀的靈魂畫像,他表明權力對個體生命的異化。為了活著,不對抗,甚至可以接納權力的塑造。

這一點,也是張藝謀的宿命。

他的前半生,從咸陽國棉八廠工人到揚名國外的大導演,表面是一場不動聲色的打怪升級,裡子卻是充滿不安的冒險求生。

他的生命中,有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不可言說的B面。他在一個特定的年代茁壯成長,也被年代塑造。

1.做個有用的工具

1978年,張藝謀終於從咸陽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成為78屆攝影系的學生。

那一年,他28歲,比最高入學年齡多6歲,比應屆同學大十歲。

同學們因此叫他老謀子。

成為老謀子,並不容易。

他用一本攝影集盤活了自己。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只上到初二的張藝謀,靠文化課考大學,肯定沒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人指點張藝謀用攝影集自薦入學。

張藝謀不信,這樣也可以?

那人說,文化部部長是黃鎮,畫家,懂美術,見到你的攝影作品,沒準就心生愛才之心,破格錄取。

有了鼓勵,張藝謀精心挑好自己的代表作,做成相冊。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黃鎮看到。

張藝謀找到兩條路。

第一條是母親線。

張母是皮膚科大夫,有同學在北京的醫院工作,經常接觸到高幹,也許能找到黃鎮。

事實證明,這條線廢了。

第二條線是女友肖華。

肖華的姐夫是王滌寰,在北京書畫圈認識白雪石,而白雪石認識華君武。

華君武把照片給了黃鎮。

黃鎮看到後,說“很有水平”,告知北京電影學院的領導,一定要錄取張藝謀,並且發話“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強硬態度,讓張藝謀順利成為北電學生。

對此,肖華悲喜交加。喜的是,張藝謀有個光明的未來。悲的是,他和張藝謀之間恐怕沒未來。

張藝謀為了打消肖華的心結,果斷領了證,結了婚。

此舉為肖華成為張藝謀前妻埋下了鋪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在進入北電之前,張藝謀想要做個工人。他一身才華,也是生活所逼,想要享受正常工人應有的地位。

家庭出身,一度成為他最難堪的標誌。

國棉八廠一旦停電,車間就組織學習。學習對象有要求“黨團員和要求入團的積極分子可以留下來,其他的可以走了”。

整個車間有800多人,只有張藝謀走了。

後來,領導也不廢話,直接說“張藝謀可以走了”。

再後來,只要說組織學習,張藝謀沒有等人喊他,就主動離開。

張藝謀明白,必須做個有用的人。

他發現工廠需要繪畫人才,於是他學繪畫。

《張藝謀的作業》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

“大字報、大專欄、黑板報,蠟筆寫的美術字都會弄,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學這些特別快,是因為恐懼”。


他怕出身不好,不被組織接納。

寫大字報,他可以拿著拖把用顏料寫出超大標語,打倒某某某。

畫偉人像,是他的拿手絕活,畫的比別人更大,更紅,更鮮豔。

從繪畫到攝影,都是張藝謀主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是他強烈求生欲的表現。

這種求生欲太容易變成本能,並且一生都無法擺脫。

比如說,張藝謀涉嫌舉報賈樟柯。

1999年,賈樟柯被約談。此時在《賈想》中有詳細描述。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舉報人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1999年,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大師範兒導演,也就只有兩位,張藝謀和陳凱歌。

陳凱歌排除嫌疑,因為他沒有文學策劃。

而張藝謀當時的文學策劃是王斌,符合姓名兩個字的特徵。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如果推測屬實,確實會讓人寒心。

那說明,他被那個講家庭出身的環境馴化了。

2.忍耐,就能活著

年齡最大,被稱為“老謀子”。但是他人老心不老,非常善於學習。

1979年4月,北電78屆攝影系在北海公園舉辦“四月影會”,這次攝影展讓張藝謀震驚了。

原來照片還可以這樣拍,這輩子恐怕都追不上人家了。

自暴自棄是不可能的,張藝謀開始訓練自己對生活細節的捕捉,練一身抓拍的功夫。

“四月影會”也讓張藝謀的攝影意識更加先鋒。

在1980年 ,他拍攝一組7幅的作品《啊!這一代青年》,大膽先鋒的攝影風格,標誌著一個攝影天才的誕生。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並沒沒有勵志成為攝影師,因為他發現攝影師的藝術生命短,導演卻能幹一輩子。

他做導演的第一部成名作是《紅高粱》,國際揚名,在國內卻遭到批評 ,說他乳滑。

《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被禁過(後被解禁),他不說話,拍新的電影。

《活著》至今沒有公映,他甚至都不能像鞏俐葛優一樣去參加戛納。

忍耐,早已成為他的本能。

《一秒鐘》在柏林電影節因技術原因取消評選,張藝謀依舊不說話,馬不停蹄拍出了《堅如磐石》。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沉默忍耐的本能,不僅體現在電影方面,感情也是如此。

他和鞏俐分手一度是懸案。

"


多年以後,當我們評價張藝謀,會有這樣的關鍵詞:導演、第五代,攝影師、影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

還有一個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求生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2018年,《影》公映,片中的“影子”殺掉主人,成為新的主人。

影子還有另外一個打法,就是逃走。

然而,他知道將來也不安分,會被無休止的追殺,是求生欲讓他殺掉主人,取而代之。

權力,將影子異化成另外一個人。

《影》可謂張藝謀的靈魂畫像,他表明權力對個體生命的異化。為了活著,不對抗,甚至可以接納權力的塑造。

這一點,也是張藝謀的宿命。

他的前半生,從咸陽國棉八廠工人到揚名國外的大導演,表面是一場不動聲色的打怪升級,裡子卻是充滿不安的冒險求生。

他的生命中,有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不可言說的B面。他在一個特定的年代茁壯成長,也被年代塑造。

1.做個有用的工具

1978年,張藝謀終於從咸陽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成為78屆攝影系的學生。

那一年,他28歲,比最高入學年齡多6歲,比應屆同學大十歲。

同學們因此叫他老謀子。

成為老謀子,並不容易。

他用一本攝影集盤活了自己。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只上到初二的張藝謀,靠文化課考大學,肯定沒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人指點張藝謀用攝影集自薦入學。

張藝謀不信,這樣也可以?

那人說,文化部部長是黃鎮,畫家,懂美術,見到你的攝影作品,沒準就心生愛才之心,破格錄取。

有了鼓勵,張藝謀精心挑好自己的代表作,做成相冊。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黃鎮看到。

張藝謀找到兩條路。

第一條是母親線。

張母是皮膚科大夫,有同學在北京的醫院工作,經常接觸到高幹,也許能找到黃鎮。

事實證明,這條線廢了。

第二條線是女友肖華。

肖華的姐夫是王滌寰,在北京書畫圈認識白雪石,而白雪石認識華君武。

華君武把照片給了黃鎮。

黃鎮看到後,說“很有水平”,告知北京電影學院的領導,一定要錄取張藝謀,並且發話“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強硬態度,讓張藝謀順利成為北電學生。

對此,肖華悲喜交加。喜的是,張藝謀有個光明的未來。悲的是,他和張藝謀之間恐怕沒未來。

張藝謀為了打消肖華的心結,果斷領了證,結了婚。

此舉為肖華成為張藝謀前妻埋下了鋪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在進入北電之前,張藝謀想要做個工人。他一身才華,也是生活所逼,想要享受正常工人應有的地位。

家庭出身,一度成為他最難堪的標誌。

國棉八廠一旦停電,車間就組織學習。學習對象有要求“黨團員和要求入團的積極分子可以留下來,其他的可以走了”。

整個車間有800多人,只有張藝謀走了。

後來,領導也不廢話,直接說“張藝謀可以走了”。

再後來,只要說組織學習,張藝謀沒有等人喊他,就主動離開。

張藝謀明白,必須做個有用的人。

他發現工廠需要繪畫人才,於是他學繪畫。

《張藝謀的作業》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

“大字報、大專欄、黑板報,蠟筆寫的美術字都會弄,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學這些特別快,是因為恐懼”。


他怕出身不好,不被組織接納。

寫大字報,他可以拿著拖把用顏料寫出超大標語,打倒某某某。

畫偉人像,是他的拿手絕活,畫的比別人更大,更紅,更鮮豔。

從繪畫到攝影,都是張藝謀主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是他強烈求生欲的表現。

這種求生欲太容易變成本能,並且一生都無法擺脫。

比如說,張藝謀涉嫌舉報賈樟柯。

1999年,賈樟柯被約談。此時在《賈想》中有詳細描述。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舉報人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1999年,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大師範兒導演,也就只有兩位,張藝謀和陳凱歌。

陳凱歌排除嫌疑,因為他沒有文學策劃。

而張藝謀當時的文學策劃是王斌,符合姓名兩個字的特徵。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如果推測屬實,確實會讓人寒心。

那說明,他被那個講家庭出身的環境馴化了。

2.忍耐,就能活著

年齡最大,被稱為“老謀子”。但是他人老心不老,非常善於學習。

1979年4月,北電78屆攝影系在北海公園舉辦“四月影會”,這次攝影展讓張藝謀震驚了。

原來照片還可以這樣拍,這輩子恐怕都追不上人家了。

自暴自棄是不可能的,張藝謀開始訓練自己對生活細節的捕捉,練一身抓拍的功夫。

“四月影會”也讓張藝謀的攝影意識更加先鋒。

在1980年 ,他拍攝一組7幅的作品《啊!這一代青年》,大膽先鋒的攝影風格,標誌著一個攝影天才的誕生。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並沒沒有勵志成為攝影師,因為他發現攝影師的藝術生命短,導演卻能幹一輩子。

他做導演的第一部成名作是《紅高粱》,國際揚名,在國內卻遭到批評 ,說他乳滑。

《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被禁過(後被解禁),他不說話,拍新的電影。

《活著》至今沒有公映,他甚至都不能像鞏俐葛優一樣去參加戛納。

忍耐,早已成為他的本能。

《一秒鐘》在柏林電影節因技術原因取消評選,張藝謀依舊不說話,馬不停蹄拍出了《堅如磐石》。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沉默忍耐的本能,不僅體現在電影方面,感情也是如此。

他和鞏俐分手一度是懸案。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的文學策劃周曉楓寫過《宿命:張藝謀的孤獨》,披露兩人分手的原因是張偉平夫婦。

張藝謀和鞏俐有輕微裂痕,張偉平夫婦見縫插針。開始爆料鞏俐移情別戀。

書中寫到,

“張偉平夫婦表面安慰張藝謀,繼續每天以勁曝揭發為主,在張藝謀面前沒說鞏俐好話,捏造各種謊言。鞏俐漸漸被說成早就心有所屬,揹著張藝謀暗度陳倉,描述歷歷在目的場景,且向張藝謀宣稱,都會親眼所見”。


即便這樣,張藝謀依舊忍耐,不找鞏俐搞清是非曲直,兩人八年的感情走到盡頭。

兩人分手後,合作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滿城盡帶黃金甲》。

"


多年以後,當我們評價張藝謀,會有這樣的關鍵詞:導演、第五代,攝影師、影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

還有一個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求生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2018年,《影》公映,片中的“影子”殺掉主人,成為新的主人。

影子還有另外一個打法,就是逃走。

然而,他知道將來也不安分,會被無休止的追殺,是求生欲讓他殺掉主人,取而代之。

權力,將影子異化成另外一個人。

《影》可謂張藝謀的靈魂畫像,他表明權力對個體生命的異化。為了活著,不對抗,甚至可以接納權力的塑造。

這一點,也是張藝謀的宿命。

他的前半生,從咸陽國棉八廠工人到揚名國外的大導演,表面是一場不動聲色的打怪升級,裡子卻是充滿不安的冒險求生。

他的生命中,有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不可言說的B面。他在一個特定的年代茁壯成長,也被年代塑造。

1.做個有用的工具

1978年,張藝謀終於從咸陽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成為78屆攝影系的學生。

那一年,他28歲,比最高入學年齡多6歲,比應屆同學大十歲。

同學們因此叫他老謀子。

成為老謀子,並不容易。

他用一本攝影集盤活了自己。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只上到初二的張藝謀,靠文化課考大學,肯定沒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人指點張藝謀用攝影集自薦入學。

張藝謀不信,這樣也可以?

那人說,文化部部長是黃鎮,畫家,懂美術,見到你的攝影作品,沒準就心生愛才之心,破格錄取。

有了鼓勵,張藝謀精心挑好自己的代表作,做成相冊。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黃鎮看到。

張藝謀找到兩條路。

第一條是母親線。

張母是皮膚科大夫,有同學在北京的醫院工作,經常接觸到高幹,也許能找到黃鎮。

事實證明,這條線廢了。

第二條線是女友肖華。

肖華的姐夫是王滌寰,在北京書畫圈認識白雪石,而白雪石認識華君武。

華君武把照片給了黃鎮。

黃鎮看到後,說“很有水平”,告知北京電影學院的領導,一定要錄取張藝謀,並且發話“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強硬態度,讓張藝謀順利成為北電學生。

對此,肖華悲喜交加。喜的是,張藝謀有個光明的未來。悲的是,他和張藝謀之間恐怕沒未來。

張藝謀為了打消肖華的心結,果斷領了證,結了婚。

此舉為肖華成為張藝謀前妻埋下了鋪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在進入北電之前,張藝謀想要做個工人。他一身才華,也是生活所逼,想要享受正常工人應有的地位。

家庭出身,一度成為他最難堪的標誌。

國棉八廠一旦停電,車間就組織學習。學習對象有要求“黨團員和要求入團的積極分子可以留下來,其他的可以走了”。

整個車間有800多人,只有張藝謀走了。

後來,領導也不廢話,直接說“張藝謀可以走了”。

再後來,只要說組織學習,張藝謀沒有等人喊他,就主動離開。

張藝謀明白,必須做個有用的人。

他發現工廠需要繪畫人才,於是他學繪畫。

《張藝謀的作業》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

“大字報、大專欄、黑板報,蠟筆寫的美術字都會弄,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學這些特別快,是因為恐懼”。


他怕出身不好,不被組織接納。

寫大字報,他可以拿著拖把用顏料寫出超大標語,打倒某某某。

畫偉人像,是他的拿手絕活,畫的比別人更大,更紅,更鮮豔。

從繪畫到攝影,都是張藝謀主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是他強烈求生欲的表現。

這種求生欲太容易變成本能,並且一生都無法擺脫。

比如說,張藝謀涉嫌舉報賈樟柯。

1999年,賈樟柯被約談。此時在《賈想》中有詳細描述。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舉報人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1999年,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大師範兒導演,也就只有兩位,張藝謀和陳凱歌。

陳凱歌排除嫌疑,因為他沒有文學策劃。

而張藝謀當時的文學策劃是王斌,符合姓名兩個字的特徵。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如果推測屬實,確實會讓人寒心。

那說明,他被那個講家庭出身的環境馴化了。

2.忍耐,就能活著

年齡最大,被稱為“老謀子”。但是他人老心不老,非常善於學習。

1979年4月,北電78屆攝影系在北海公園舉辦“四月影會”,這次攝影展讓張藝謀震驚了。

原來照片還可以這樣拍,這輩子恐怕都追不上人家了。

自暴自棄是不可能的,張藝謀開始訓練自己對生活細節的捕捉,練一身抓拍的功夫。

“四月影會”也讓張藝謀的攝影意識更加先鋒。

在1980年 ,他拍攝一組7幅的作品《啊!這一代青年》,大膽先鋒的攝影風格,標誌著一個攝影天才的誕生。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並沒沒有勵志成為攝影師,因為他發現攝影師的藝術生命短,導演卻能幹一輩子。

他做導演的第一部成名作是《紅高粱》,國際揚名,在國內卻遭到批評 ,說他乳滑。

《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被禁過(後被解禁),他不說話,拍新的電影。

《活著》至今沒有公映,他甚至都不能像鞏俐葛優一樣去參加戛納。

忍耐,早已成為他的本能。

《一秒鐘》在柏林電影節因技術原因取消評選,張藝謀依舊不說話,馬不停蹄拍出了《堅如磐石》。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沉默忍耐的本能,不僅體現在電影方面,感情也是如此。

他和鞏俐分手一度是懸案。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的文學策劃周曉楓寫過《宿命:張藝謀的孤獨》,披露兩人分手的原因是張偉平夫婦。

張藝謀和鞏俐有輕微裂痕,張偉平夫婦見縫插針。開始爆料鞏俐移情別戀。

書中寫到,

“張偉平夫婦表面安慰張藝謀,繼續每天以勁曝揭發為主,在張藝謀面前沒說鞏俐好話,捏造各種謊言。鞏俐漸漸被說成早就心有所屬,揹著張藝謀暗度陳倉,描述歷歷在目的場景,且向張藝謀宣稱,都會親眼所見”。


即便這樣,張藝謀依舊忍耐,不找鞏俐搞清是非曲直,兩人八年的感情走到盡頭。

兩人分手後,合作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鞏俐在簽訂合作協議時,有一條是“整個拍攝和宣傳過程中拒與張偉平夫婦見面”。

2012年,張藝謀與張偉平分手,張偉平痛斥張藝謀背信棄義。張藝謀依舊沉默忍耐。

儘管已經是掌握話語權的大導演了,他依舊不會做抗爭的勇士。

他的生活觀就是忍耐。

忍耐,能活著。

3.權力的囚籠

張藝謀今年已經69歲了,拍了大半輩子電影,他最鍾愛的主題還是權力的囚籠。

這個囚籠控制著每個人的命運。

有的囚籠是實體空間,比如《菊豆》中楊家大染坊,

"


多年以後,當我們評價張藝謀,會有這樣的關鍵詞:導演、第五代,攝影師、影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

還有一個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求生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2018年,《影》公映,片中的“影子”殺掉主人,成為新的主人。

影子還有另外一個打法,就是逃走。

然而,他知道將來也不安分,會被無休止的追殺,是求生欲讓他殺掉主人,取而代之。

權力,將影子異化成另外一個人。

《影》可謂張藝謀的靈魂畫像,他表明權力對個體生命的異化。為了活著,不對抗,甚至可以接納權力的塑造。

這一點,也是張藝謀的宿命。

他的前半生,從咸陽國棉八廠工人到揚名國外的大導演,表面是一場不動聲色的打怪升級,裡子卻是充滿不安的冒險求生。

他的生命中,有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不可言說的B面。他在一個特定的年代茁壯成長,也被年代塑造。

1.做個有用的工具

1978年,張藝謀終於從咸陽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成為78屆攝影系的學生。

那一年,他28歲,比最高入學年齡多6歲,比應屆同學大十歲。

同學們因此叫他老謀子。

成為老謀子,並不容易。

他用一本攝影集盤活了自己。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只上到初二的張藝謀,靠文化課考大學,肯定沒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人指點張藝謀用攝影集自薦入學。

張藝謀不信,這樣也可以?

那人說,文化部部長是黃鎮,畫家,懂美術,見到你的攝影作品,沒準就心生愛才之心,破格錄取。

有了鼓勵,張藝謀精心挑好自己的代表作,做成相冊。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黃鎮看到。

張藝謀找到兩條路。

第一條是母親線。

張母是皮膚科大夫,有同學在北京的醫院工作,經常接觸到高幹,也許能找到黃鎮。

事實證明,這條線廢了。

第二條線是女友肖華。

肖華的姐夫是王滌寰,在北京書畫圈認識白雪石,而白雪石認識華君武。

華君武把照片給了黃鎮。

黃鎮看到後,說“很有水平”,告知北京電影學院的領導,一定要錄取張藝謀,並且發話“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強硬態度,讓張藝謀順利成為北電學生。

對此,肖華悲喜交加。喜的是,張藝謀有個光明的未來。悲的是,他和張藝謀之間恐怕沒未來。

張藝謀為了打消肖華的心結,果斷領了證,結了婚。

此舉為肖華成為張藝謀前妻埋下了鋪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在進入北電之前,張藝謀想要做個工人。他一身才華,也是生活所逼,想要享受正常工人應有的地位。

家庭出身,一度成為他最難堪的標誌。

國棉八廠一旦停電,車間就組織學習。學習對象有要求“黨團員和要求入團的積極分子可以留下來,其他的可以走了”。

整個車間有800多人,只有張藝謀走了。

後來,領導也不廢話,直接說“張藝謀可以走了”。

再後來,只要說組織學習,張藝謀沒有等人喊他,就主動離開。

張藝謀明白,必須做個有用的人。

他發現工廠需要繪畫人才,於是他學繪畫。

《張藝謀的作業》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

“大字報、大專欄、黑板報,蠟筆寫的美術字都會弄,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學這些特別快,是因為恐懼”。


他怕出身不好,不被組織接納。

寫大字報,他可以拿著拖把用顏料寫出超大標語,打倒某某某。

畫偉人像,是他的拿手絕活,畫的比別人更大,更紅,更鮮豔。

從繪畫到攝影,都是張藝謀主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是他強烈求生欲的表現。

這種求生欲太容易變成本能,並且一生都無法擺脫。

比如說,張藝謀涉嫌舉報賈樟柯。

1999年,賈樟柯被約談。此時在《賈想》中有詳細描述。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舉報人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1999年,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大師範兒導演,也就只有兩位,張藝謀和陳凱歌。

陳凱歌排除嫌疑,因為他沒有文學策劃。

而張藝謀當時的文學策劃是王斌,符合姓名兩個字的特徵。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如果推測屬實,確實會讓人寒心。

那說明,他被那個講家庭出身的環境馴化了。

2.忍耐,就能活著

年齡最大,被稱為“老謀子”。但是他人老心不老,非常善於學習。

1979年4月,北電78屆攝影系在北海公園舉辦“四月影會”,這次攝影展讓張藝謀震驚了。

原來照片還可以這樣拍,這輩子恐怕都追不上人家了。

自暴自棄是不可能的,張藝謀開始訓練自己對生活細節的捕捉,練一身抓拍的功夫。

“四月影會”也讓張藝謀的攝影意識更加先鋒。

在1980年 ,他拍攝一組7幅的作品《啊!這一代青年》,大膽先鋒的攝影風格,標誌著一個攝影天才的誕生。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並沒沒有勵志成為攝影師,因為他發現攝影師的藝術生命短,導演卻能幹一輩子。

他做導演的第一部成名作是《紅高粱》,國際揚名,在國內卻遭到批評 ,說他乳滑。

《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被禁過(後被解禁),他不說話,拍新的電影。

《活著》至今沒有公映,他甚至都不能像鞏俐葛優一樣去參加戛納。

忍耐,早已成為他的本能。

《一秒鐘》在柏林電影節因技術原因取消評選,張藝謀依舊不說話,馬不停蹄拍出了《堅如磐石》。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沉默忍耐的本能,不僅體現在電影方面,感情也是如此。

他和鞏俐分手一度是懸案。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的文學策劃周曉楓寫過《宿命:張藝謀的孤獨》,披露兩人分手的原因是張偉平夫婦。

張藝謀和鞏俐有輕微裂痕,張偉平夫婦見縫插針。開始爆料鞏俐移情別戀。

書中寫到,

“張偉平夫婦表面安慰張藝謀,繼續每天以勁曝揭發為主,在張藝謀面前沒說鞏俐好話,捏造各種謊言。鞏俐漸漸被說成早就心有所屬,揹著張藝謀暗度陳倉,描述歷歷在目的場景,且向張藝謀宣稱,都會親眼所見”。


即便這樣,張藝謀依舊忍耐,不找鞏俐搞清是非曲直,兩人八年的感情走到盡頭。

兩人分手後,合作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鞏俐在簽訂合作協議時,有一條是“整個拍攝和宣傳過程中拒與張偉平夫婦見面”。

2012年,張藝謀與張偉平分手,張偉平痛斥張藝謀背信棄義。張藝謀依舊沉默忍耐。

儘管已經是掌握話語權的大導演了,他依舊不會做抗爭的勇士。

他的生活觀就是忍耐。

忍耐,能活著。

3.權力的囚籠

張藝謀今年已經69歲了,拍了大半輩子電影,他最鍾愛的主題還是權力的囚籠。

這個囚籠控制著每個人的命運。

有的囚籠是實體空間,比如《菊豆》中楊家大染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大紅燈籠高高掛》裡的陳家大院,

"


多年以後,當我們評價張藝謀,會有這樣的關鍵詞:導演、第五代,攝影師、影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

還有一個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求生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2018年,《影》公映,片中的“影子”殺掉主人,成為新的主人。

影子還有另外一個打法,就是逃走。

然而,他知道將來也不安分,會被無休止的追殺,是求生欲讓他殺掉主人,取而代之。

權力,將影子異化成另外一個人。

《影》可謂張藝謀的靈魂畫像,他表明權力對個體生命的異化。為了活著,不對抗,甚至可以接納權力的塑造。

這一點,也是張藝謀的宿命。

他的前半生,從咸陽國棉八廠工人到揚名國外的大導演,表面是一場不動聲色的打怪升級,裡子卻是充滿不安的冒險求生。

他的生命中,有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不可言說的B面。他在一個特定的年代茁壯成長,也被年代塑造。

1.做個有用的工具

1978年,張藝謀終於從咸陽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成為78屆攝影系的學生。

那一年,他28歲,比最高入學年齡多6歲,比應屆同學大十歲。

同學們因此叫他老謀子。

成為老謀子,並不容易。

他用一本攝影集盤活了自己。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只上到初二的張藝謀,靠文化課考大學,肯定沒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人指點張藝謀用攝影集自薦入學。

張藝謀不信,這樣也可以?

那人說,文化部部長是黃鎮,畫家,懂美術,見到你的攝影作品,沒準就心生愛才之心,破格錄取。

有了鼓勵,張藝謀精心挑好自己的代表作,做成相冊。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黃鎮看到。

張藝謀找到兩條路。

第一條是母親線。

張母是皮膚科大夫,有同學在北京的醫院工作,經常接觸到高幹,也許能找到黃鎮。

事實證明,這條線廢了。

第二條線是女友肖華。

肖華的姐夫是王滌寰,在北京書畫圈認識白雪石,而白雪石認識華君武。

華君武把照片給了黃鎮。

黃鎮看到後,說“很有水平”,告知北京電影學院的領導,一定要錄取張藝謀,並且發話“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強硬態度,讓張藝謀順利成為北電學生。

對此,肖華悲喜交加。喜的是,張藝謀有個光明的未來。悲的是,他和張藝謀之間恐怕沒未來。

張藝謀為了打消肖華的心結,果斷領了證,結了婚。

此舉為肖華成為張藝謀前妻埋下了鋪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在進入北電之前,張藝謀想要做個工人。他一身才華,也是生活所逼,想要享受正常工人應有的地位。

家庭出身,一度成為他最難堪的標誌。

國棉八廠一旦停電,車間就組織學習。學習對象有要求“黨團員和要求入團的積極分子可以留下來,其他的可以走了”。

整個車間有800多人,只有張藝謀走了。

後來,領導也不廢話,直接說“張藝謀可以走了”。

再後來,只要說組織學習,張藝謀沒有等人喊他,就主動離開。

張藝謀明白,必須做個有用的人。

他發現工廠需要繪畫人才,於是他學繪畫。

《張藝謀的作業》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

“大字報、大專欄、黑板報,蠟筆寫的美術字都會弄,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學這些特別快,是因為恐懼”。


他怕出身不好,不被組織接納。

寫大字報,他可以拿著拖把用顏料寫出超大標語,打倒某某某。

畫偉人像,是他的拿手絕活,畫的比別人更大,更紅,更鮮豔。

從繪畫到攝影,都是張藝謀主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是他強烈求生欲的表現。

這種求生欲太容易變成本能,並且一生都無法擺脫。

比如說,張藝謀涉嫌舉報賈樟柯。

1999年,賈樟柯被約談。此時在《賈想》中有詳細描述。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舉報人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1999年,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大師範兒導演,也就只有兩位,張藝謀和陳凱歌。

陳凱歌排除嫌疑,因為他沒有文學策劃。

而張藝謀當時的文學策劃是王斌,符合姓名兩個字的特徵。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如果推測屬實,確實會讓人寒心。

那說明,他被那個講家庭出身的環境馴化了。

2.忍耐,就能活著

年齡最大,被稱為“老謀子”。但是他人老心不老,非常善於學習。

1979年4月,北電78屆攝影系在北海公園舉辦“四月影會”,這次攝影展讓張藝謀震驚了。

原來照片還可以這樣拍,這輩子恐怕都追不上人家了。

自暴自棄是不可能的,張藝謀開始訓練自己對生活細節的捕捉,練一身抓拍的功夫。

“四月影會”也讓張藝謀的攝影意識更加先鋒。

在1980年 ,他拍攝一組7幅的作品《啊!這一代青年》,大膽先鋒的攝影風格,標誌著一個攝影天才的誕生。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並沒沒有勵志成為攝影師,因為他發現攝影師的藝術生命短,導演卻能幹一輩子。

他做導演的第一部成名作是《紅高粱》,國際揚名,在國內卻遭到批評 ,說他乳滑。

《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被禁過(後被解禁),他不說話,拍新的電影。

《活著》至今沒有公映,他甚至都不能像鞏俐葛優一樣去參加戛納。

忍耐,早已成為他的本能。

《一秒鐘》在柏林電影節因技術原因取消評選,張藝謀依舊不說話,馬不停蹄拍出了《堅如磐石》。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沉默忍耐的本能,不僅體現在電影方面,感情也是如此。

他和鞏俐分手一度是懸案。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的文學策劃周曉楓寫過《宿命:張藝謀的孤獨》,披露兩人分手的原因是張偉平夫婦。

張藝謀和鞏俐有輕微裂痕,張偉平夫婦見縫插針。開始爆料鞏俐移情別戀。

書中寫到,

“張偉平夫婦表面安慰張藝謀,繼續每天以勁曝揭發為主,在張藝謀面前沒說鞏俐好話,捏造各種謊言。鞏俐漸漸被說成早就心有所屬,揹著張藝謀暗度陳倉,描述歷歷在目的場景,且向張藝謀宣稱,都會親眼所見”。


即便這樣,張藝謀依舊忍耐,不找鞏俐搞清是非曲直,兩人八年的感情走到盡頭。

兩人分手後,合作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鞏俐在簽訂合作協議時,有一條是“整個拍攝和宣傳過程中拒與張偉平夫婦見面”。

2012年,張藝謀與張偉平分手,張偉平痛斥張藝謀背信棄義。張藝謀依舊沉默忍耐。

儘管已經是掌握話語權的大導演了,他依舊不會做抗爭的勇士。

他的生活觀就是忍耐。

忍耐,能活著。

3.權力的囚籠

張藝謀今年已經69歲了,拍了大半輩子電影,他最鍾愛的主題還是權力的囚籠。

這個囚籠控制著每個人的命運。

有的囚籠是實體空間,比如《菊豆》中楊家大染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大紅燈籠高高掛》裡的陳家大院,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的皇城,

"


多年以後,當我們評價張藝謀,會有這樣的關鍵詞:導演、第五代,攝影師、影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

還有一個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求生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2018年,《影》公映,片中的“影子”殺掉主人,成為新的主人。

影子還有另外一個打法,就是逃走。

然而,他知道將來也不安分,會被無休止的追殺,是求生欲讓他殺掉主人,取而代之。

權力,將影子異化成另外一個人。

《影》可謂張藝謀的靈魂畫像,他表明權力對個體生命的異化。為了活著,不對抗,甚至可以接納權力的塑造。

這一點,也是張藝謀的宿命。

他的前半生,從咸陽國棉八廠工人到揚名國外的大導演,表面是一場不動聲色的打怪升級,裡子卻是充滿不安的冒險求生。

他的生命中,有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不可言說的B面。他在一個特定的年代茁壯成長,也被年代塑造。

1.做個有用的工具

1978年,張藝謀終於從咸陽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成為78屆攝影系的學生。

那一年,他28歲,比最高入學年齡多6歲,比應屆同學大十歲。

同學們因此叫他老謀子。

成為老謀子,並不容易。

他用一本攝影集盤活了自己。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只上到初二的張藝謀,靠文化課考大學,肯定沒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人指點張藝謀用攝影集自薦入學。

張藝謀不信,這樣也可以?

那人說,文化部部長是黃鎮,畫家,懂美術,見到你的攝影作品,沒準就心生愛才之心,破格錄取。

有了鼓勵,張藝謀精心挑好自己的代表作,做成相冊。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黃鎮看到。

張藝謀找到兩條路。

第一條是母親線。

張母是皮膚科大夫,有同學在北京的醫院工作,經常接觸到高幹,也許能找到黃鎮。

事實證明,這條線廢了。

第二條線是女友肖華。

肖華的姐夫是王滌寰,在北京書畫圈認識白雪石,而白雪石認識華君武。

華君武把照片給了黃鎮。

黃鎮看到後,說“很有水平”,告知北京電影學院的領導,一定要錄取張藝謀,並且發話“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強硬態度,讓張藝謀順利成為北電學生。

對此,肖華悲喜交加。喜的是,張藝謀有個光明的未來。悲的是,他和張藝謀之間恐怕沒未來。

張藝謀為了打消肖華的心結,果斷領了證,結了婚。

此舉為肖華成為張藝謀前妻埋下了鋪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在進入北電之前,張藝謀想要做個工人。他一身才華,也是生活所逼,想要享受正常工人應有的地位。

家庭出身,一度成為他最難堪的標誌。

國棉八廠一旦停電,車間就組織學習。學習對象有要求“黨團員和要求入團的積極分子可以留下來,其他的可以走了”。

整個車間有800多人,只有張藝謀走了。

後來,領導也不廢話,直接說“張藝謀可以走了”。

再後來,只要說組織學習,張藝謀沒有等人喊他,就主動離開。

張藝謀明白,必須做個有用的人。

他發現工廠需要繪畫人才,於是他學繪畫。

《張藝謀的作業》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

“大字報、大專欄、黑板報,蠟筆寫的美術字都會弄,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學這些特別快,是因為恐懼”。


他怕出身不好,不被組織接納。

寫大字報,他可以拿著拖把用顏料寫出超大標語,打倒某某某。

畫偉人像,是他的拿手絕活,畫的比別人更大,更紅,更鮮豔。

從繪畫到攝影,都是張藝謀主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是他強烈求生欲的表現。

這種求生欲太容易變成本能,並且一生都無法擺脫。

比如說,張藝謀涉嫌舉報賈樟柯。

1999年,賈樟柯被約談。此時在《賈想》中有詳細描述。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舉報人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1999年,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大師範兒導演,也就只有兩位,張藝謀和陳凱歌。

陳凱歌排除嫌疑,因為他沒有文學策劃。

而張藝謀當時的文學策劃是王斌,符合姓名兩個字的特徵。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如果推測屬實,確實會讓人寒心。

那說明,他被那個講家庭出身的環境馴化了。

2.忍耐,就能活著

年齡最大,被稱為“老謀子”。但是他人老心不老,非常善於學習。

1979年4月,北電78屆攝影系在北海公園舉辦“四月影會”,這次攝影展讓張藝謀震驚了。

原來照片還可以這樣拍,這輩子恐怕都追不上人家了。

自暴自棄是不可能的,張藝謀開始訓練自己對生活細節的捕捉,練一身抓拍的功夫。

“四月影會”也讓張藝謀的攝影意識更加先鋒。

在1980年 ,他拍攝一組7幅的作品《啊!這一代青年》,大膽先鋒的攝影風格,標誌著一個攝影天才的誕生。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並沒沒有勵志成為攝影師,因為他發現攝影師的藝術生命短,導演卻能幹一輩子。

他做導演的第一部成名作是《紅高粱》,國際揚名,在國內卻遭到批評 ,說他乳滑。

《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被禁過(後被解禁),他不說話,拍新的電影。

《活著》至今沒有公映,他甚至都不能像鞏俐葛優一樣去參加戛納。

忍耐,早已成為他的本能。

《一秒鐘》在柏林電影節因技術原因取消評選,張藝謀依舊不說話,馬不停蹄拍出了《堅如磐石》。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沉默忍耐的本能,不僅體現在電影方面,感情也是如此。

他和鞏俐分手一度是懸案。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的文學策劃周曉楓寫過《宿命:張藝謀的孤獨》,披露兩人分手的原因是張偉平夫婦。

張藝謀和鞏俐有輕微裂痕,張偉平夫婦見縫插針。開始爆料鞏俐移情別戀。

書中寫到,

“張偉平夫婦表面安慰張藝謀,繼續每天以勁曝揭發為主,在張藝謀面前沒說鞏俐好話,捏造各種謊言。鞏俐漸漸被說成早就心有所屬,揹著張藝謀暗度陳倉,描述歷歷在目的場景,且向張藝謀宣稱,都會親眼所見”。


即便這樣,張藝謀依舊忍耐,不找鞏俐搞清是非曲直,兩人八年的感情走到盡頭。

兩人分手後,合作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鞏俐在簽訂合作協議時,有一條是“整個拍攝和宣傳過程中拒與張偉平夫婦見面”。

2012年,張藝謀與張偉平分手,張偉平痛斥張藝謀背信棄義。張藝謀依舊沉默忍耐。

儘管已經是掌握話語權的大導演了,他依舊不會做抗爭的勇士。

他的生活觀就是忍耐。

忍耐,能活著。

3.權力的囚籠

張藝謀今年已經69歲了,拍了大半輩子電影,他最鍾愛的主題還是權力的囚籠。

這個囚籠控制著每個人的命運。

有的囚籠是實體空間,比如《菊豆》中楊家大染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大紅燈籠高高掛》裡的陳家大院,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的皇城,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的是抽象空間,比如《十面埋伏》中的臥底局,

"


多年以後,當我們評價張藝謀,會有這樣的關鍵詞:導演、第五代,攝影師、影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

還有一個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求生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2018年,《影》公映,片中的“影子”殺掉主人,成為新的主人。

影子還有另外一個打法,就是逃走。

然而,他知道將來也不安分,會被無休止的追殺,是求生欲讓他殺掉主人,取而代之。

權力,將影子異化成另外一個人。

《影》可謂張藝謀的靈魂畫像,他表明權力對個體生命的異化。為了活著,不對抗,甚至可以接納權力的塑造。

這一點,也是張藝謀的宿命。

他的前半生,從咸陽國棉八廠工人到揚名國外的大導演,表面是一場不動聲色的打怪升級,裡子卻是充滿不安的冒險求生。

他的生命中,有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不可言說的B面。他在一個特定的年代茁壯成長,也被年代塑造。

1.做個有用的工具

1978年,張藝謀終於從咸陽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成為78屆攝影系的學生。

那一年,他28歲,比最高入學年齡多6歲,比應屆同學大十歲。

同學們因此叫他老謀子。

成為老謀子,並不容易。

他用一本攝影集盤活了自己。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只上到初二的張藝謀,靠文化課考大學,肯定沒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人指點張藝謀用攝影集自薦入學。

張藝謀不信,這樣也可以?

那人說,文化部部長是黃鎮,畫家,懂美術,見到你的攝影作品,沒準就心生愛才之心,破格錄取。

有了鼓勵,張藝謀精心挑好自己的代表作,做成相冊。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黃鎮看到。

張藝謀找到兩條路。

第一條是母親線。

張母是皮膚科大夫,有同學在北京的醫院工作,經常接觸到高幹,也許能找到黃鎮。

事實證明,這條線廢了。

第二條線是女友肖華。

肖華的姐夫是王滌寰,在北京書畫圈認識白雪石,而白雪石認識華君武。

華君武把照片給了黃鎮。

黃鎮看到後,說“很有水平”,告知北京電影學院的領導,一定要錄取張藝謀,並且發話“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強硬態度,讓張藝謀順利成為北電學生。

對此,肖華悲喜交加。喜的是,張藝謀有個光明的未來。悲的是,他和張藝謀之間恐怕沒未來。

張藝謀為了打消肖華的心結,果斷領了證,結了婚。

此舉為肖華成為張藝謀前妻埋下了鋪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在進入北電之前,張藝謀想要做個工人。他一身才華,也是生活所逼,想要享受正常工人應有的地位。

家庭出身,一度成為他最難堪的標誌。

國棉八廠一旦停電,車間就組織學習。學習對象有要求“黨團員和要求入團的積極分子可以留下來,其他的可以走了”。

整個車間有800多人,只有張藝謀走了。

後來,領導也不廢話,直接說“張藝謀可以走了”。

再後來,只要說組織學習,張藝謀沒有等人喊他,就主動離開。

張藝謀明白,必須做個有用的人。

他發現工廠需要繪畫人才,於是他學繪畫。

《張藝謀的作業》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

“大字報、大專欄、黑板報,蠟筆寫的美術字都會弄,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學這些特別快,是因為恐懼”。


他怕出身不好,不被組織接納。

寫大字報,他可以拿著拖把用顏料寫出超大標語,打倒某某某。

畫偉人像,是他的拿手絕活,畫的比別人更大,更紅,更鮮豔。

從繪畫到攝影,都是張藝謀主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是他強烈求生欲的表現。

這種求生欲太容易變成本能,並且一生都無法擺脫。

比如說,張藝謀涉嫌舉報賈樟柯。

1999年,賈樟柯被約談。此時在《賈想》中有詳細描述。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舉報人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1999年,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大師範兒導演,也就只有兩位,張藝謀和陳凱歌。

陳凱歌排除嫌疑,因為他沒有文學策劃。

而張藝謀當時的文學策劃是王斌,符合姓名兩個字的特徵。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如果推測屬實,確實會讓人寒心。

那說明,他被那個講家庭出身的環境馴化了。

2.忍耐,就能活著

年齡最大,被稱為“老謀子”。但是他人老心不老,非常善於學習。

1979年4月,北電78屆攝影系在北海公園舉辦“四月影會”,這次攝影展讓張藝謀震驚了。

原來照片還可以這樣拍,這輩子恐怕都追不上人家了。

自暴自棄是不可能的,張藝謀開始訓練自己對生活細節的捕捉,練一身抓拍的功夫。

“四月影會”也讓張藝謀的攝影意識更加先鋒。

在1980年 ,他拍攝一組7幅的作品《啊!這一代青年》,大膽先鋒的攝影風格,標誌著一個攝影天才的誕生。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並沒沒有勵志成為攝影師,因為他發現攝影師的藝術生命短,導演卻能幹一輩子。

他做導演的第一部成名作是《紅高粱》,國際揚名,在國內卻遭到批評 ,說他乳滑。

《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被禁過(後被解禁),他不說話,拍新的電影。

《活著》至今沒有公映,他甚至都不能像鞏俐葛優一樣去參加戛納。

忍耐,早已成為他的本能。

《一秒鐘》在柏林電影節因技術原因取消評選,張藝謀依舊不說話,馬不停蹄拍出了《堅如磐石》。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沉默忍耐的本能,不僅體現在電影方面,感情也是如此。

他和鞏俐分手一度是懸案。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的文學策劃周曉楓寫過《宿命:張藝謀的孤獨》,披露兩人分手的原因是張偉平夫婦。

張藝謀和鞏俐有輕微裂痕,張偉平夫婦見縫插針。開始爆料鞏俐移情別戀。

書中寫到,

“張偉平夫婦表面安慰張藝謀,繼續每天以勁曝揭發為主,在張藝謀面前沒說鞏俐好話,捏造各種謊言。鞏俐漸漸被說成早就心有所屬,揹著張藝謀暗度陳倉,描述歷歷在目的場景,且向張藝謀宣稱,都會親眼所見”。


即便這樣,張藝謀依舊忍耐,不找鞏俐搞清是非曲直,兩人八年的感情走到盡頭。

兩人分手後,合作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鞏俐在簽訂合作協議時,有一條是“整個拍攝和宣傳過程中拒與張偉平夫婦見面”。

2012年,張藝謀與張偉平分手,張偉平痛斥張藝謀背信棄義。張藝謀依舊沉默忍耐。

儘管已經是掌握話語權的大導演了,他依舊不會做抗爭的勇士。

他的生活觀就是忍耐。

忍耐,能活著。

3.權力的囚籠

張藝謀今年已經69歲了,拍了大半輩子電影,他最鍾愛的主題還是權力的囚籠。

這個囚籠控制著每個人的命運。

有的囚籠是實體空間,比如《菊豆》中楊家大染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大紅燈籠高高掛》裡的陳家大院,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的皇城,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的是抽象空間,比如《十面埋伏》中的臥底局,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秋菊打官司》裡的傳統情理法與現代法治,

"


多年以後,當我們評價張藝謀,會有這樣的關鍵詞:導演、第五代,攝影師、影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

還有一個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求生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2018年,《影》公映,片中的“影子”殺掉主人,成為新的主人。

影子還有另外一個打法,就是逃走。

然而,他知道將來也不安分,會被無休止的追殺,是求生欲讓他殺掉主人,取而代之。

權力,將影子異化成另外一個人。

《影》可謂張藝謀的靈魂畫像,他表明權力對個體生命的異化。為了活著,不對抗,甚至可以接納權力的塑造。

這一點,也是張藝謀的宿命。

他的前半生,從咸陽國棉八廠工人到揚名國外的大導演,表面是一場不動聲色的打怪升級,裡子卻是充滿不安的冒險求生。

他的生命中,有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不可言說的B面。他在一個特定的年代茁壯成長,也被年代塑造。

1.做個有用的工具

1978年,張藝謀終於從咸陽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成為78屆攝影系的學生。

那一年,他28歲,比最高入學年齡多6歲,比應屆同學大十歲。

同學們因此叫他老謀子。

成為老謀子,並不容易。

他用一本攝影集盤活了自己。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只上到初二的張藝謀,靠文化課考大學,肯定沒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人指點張藝謀用攝影集自薦入學。

張藝謀不信,這樣也可以?

那人說,文化部部長是黃鎮,畫家,懂美術,見到你的攝影作品,沒準就心生愛才之心,破格錄取。

有了鼓勵,張藝謀精心挑好自己的代表作,做成相冊。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黃鎮看到。

張藝謀找到兩條路。

第一條是母親線。

張母是皮膚科大夫,有同學在北京的醫院工作,經常接觸到高幹,也許能找到黃鎮。

事實證明,這條線廢了。

第二條線是女友肖華。

肖華的姐夫是王滌寰,在北京書畫圈認識白雪石,而白雪石認識華君武。

華君武把照片給了黃鎮。

黃鎮看到後,說“很有水平”,告知北京電影學院的領導,一定要錄取張藝謀,並且發話“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強硬態度,讓張藝謀順利成為北電學生。

對此,肖華悲喜交加。喜的是,張藝謀有個光明的未來。悲的是,他和張藝謀之間恐怕沒未來。

張藝謀為了打消肖華的心結,果斷領了證,結了婚。

此舉為肖華成為張藝謀前妻埋下了鋪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在進入北電之前,張藝謀想要做個工人。他一身才華,也是生活所逼,想要享受正常工人應有的地位。

家庭出身,一度成為他最難堪的標誌。

國棉八廠一旦停電,車間就組織學習。學習對象有要求“黨團員和要求入團的積極分子可以留下來,其他的可以走了”。

整個車間有800多人,只有張藝謀走了。

後來,領導也不廢話,直接說“張藝謀可以走了”。

再後來,只要說組織學習,張藝謀沒有等人喊他,就主動離開。

張藝謀明白,必須做個有用的人。

他發現工廠需要繪畫人才,於是他學繪畫。

《張藝謀的作業》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

“大字報、大專欄、黑板報,蠟筆寫的美術字都會弄,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學這些特別快,是因為恐懼”。


他怕出身不好,不被組織接納。

寫大字報,他可以拿著拖把用顏料寫出超大標語,打倒某某某。

畫偉人像,是他的拿手絕活,畫的比別人更大,更紅,更鮮豔。

從繪畫到攝影,都是張藝謀主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是他強烈求生欲的表現。

這種求生欲太容易變成本能,並且一生都無法擺脫。

比如說,張藝謀涉嫌舉報賈樟柯。

1999年,賈樟柯被約談。此時在《賈想》中有詳細描述。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舉報人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1999年,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大師範兒導演,也就只有兩位,張藝謀和陳凱歌。

陳凱歌排除嫌疑,因為他沒有文學策劃。

而張藝謀當時的文學策劃是王斌,符合姓名兩個字的特徵。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如果推測屬實,確實會讓人寒心。

那說明,他被那個講家庭出身的環境馴化了。

2.忍耐,就能活著

年齡最大,被稱為“老謀子”。但是他人老心不老,非常善於學習。

1979年4月,北電78屆攝影系在北海公園舉辦“四月影會”,這次攝影展讓張藝謀震驚了。

原來照片還可以這樣拍,這輩子恐怕都追不上人家了。

自暴自棄是不可能的,張藝謀開始訓練自己對生活細節的捕捉,練一身抓拍的功夫。

“四月影會”也讓張藝謀的攝影意識更加先鋒。

在1980年 ,他拍攝一組7幅的作品《啊!這一代青年》,大膽先鋒的攝影風格,標誌著一個攝影天才的誕生。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並沒沒有勵志成為攝影師,因為他發現攝影師的藝術生命短,導演卻能幹一輩子。

他做導演的第一部成名作是《紅高粱》,國際揚名,在國內卻遭到批評 ,說他乳滑。

《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被禁過(後被解禁),他不說話,拍新的電影。

《活著》至今沒有公映,他甚至都不能像鞏俐葛優一樣去參加戛納。

忍耐,早已成為他的本能。

《一秒鐘》在柏林電影節因技術原因取消評選,張藝謀依舊不說話,馬不停蹄拍出了《堅如磐石》。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沉默忍耐的本能,不僅體現在電影方面,感情也是如此。

他和鞏俐分手一度是懸案。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的文學策劃周曉楓寫過《宿命:張藝謀的孤獨》,披露兩人分手的原因是張偉平夫婦。

張藝謀和鞏俐有輕微裂痕,張偉平夫婦見縫插針。開始爆料鞏俐移情別戀。

書中寫到,

“張偉平夫婦表面安慰張藝謀,繼續每天以勁曝揭發為主,在張藝謀面前沒說鞏俐好話,捏造各種謊言。鞏俐漸漸被說成早就心有所屬,揹著張藝謀暗度陳倉,描述歷歷在目的場景,且向張藝謀宣稱,都會親眼所見”。


即便這樣,張藝謀依舊忍耐,不找鞏俐搞清是非曲直,兩人八年的感情走到盡頭。

兩人分手後,合作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鞏俐在簽訂合作協議時,有一條是“整個拍攝和宣傳過程中拒與張偉平夫婦見面”。

2012年,張藝謀與張偉平分手,張偉平痛斥張藝謀背信棄義。張藝謀依舊沉默忍耐。

儘管已經是掌握話語權的大導演了,他依舊不會做抗爭的勇士。

他的生活觀就是忍耐。

忍耐,能活著。

3.權力的囚籠

張藝謀今年已經69歲了,拍了大半輩子電影,他最鍾愛的主題還是權力的囚籠。

這個囚籠控制著每個人的命運。

有的囚籠是實體空間,比如《菊豆》中楊家大染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大紅燈籠高高掛》裡的陳家大院,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的皇城,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的是抽象空間,比如《十面埋伏》中的臥底局,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秋菊打官司》裡的傳統情理法與現代法治,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歸來》中有雙看不見的手,在操縱所有人的命運,

"


多年以後,當我們評價張藝謀,會有這樣的關鍵詞:導演、第五代,攝影師、影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

還有一個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求生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2018年,《影》公映,片中的“影子”殺掉主人,成為新的主人。

影子還有另外一個打法,就是逃走。

然而,他知道將來也不安分,會被無休止的追殺,是求生欲讓他殺掉主人,取而代之。

權力,將影子異化成另外一個人。

《影》可謂張藝謀的靈魂畫像,他表明權力對個體生命的異化。為了活著,不對抗,甚至可以接納權力的塑造。

這一點,也是張藝謀的宿命。

他的前半生,從咸陽國棉八廠工人到揚名國外的大導演,表面是一場不動聲色的打怪升級,裡子卻是充滿不安的冒險求生。

他的生命中,有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不可言說的B面。他在一個特定的年代茁壯成長,也被年代塑造。

1.做個有用的工具

1978年,張藝謀終於從咸陽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成為78屆攝影系的學生。

那一年,他28歲,比最高入學年齡多6歲,比應屆同學大十歲。

同學們因此叫他老謀子。

成為老謀子,並不容易。

他用一本攝影集盤活了自己。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只上到初二的張藝謀,靠文化課考大學,肯定沒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人指點張藝謀用攝影集自薦入學。

張藝謀不信,這樣也可以?

那人說,文化部部長是黃鎮,畫家,懂美術,見到你的攝影作品,沒準就心生愛才之心,破格錄取。

有了鼓勵,張藝謀精心挑好自己的代表作,做成相冊。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黃鎮看到。

張藝謀找到兩條路。

第一條是母親線。

張母是皮膚科大夫,有同學在北京的醫院工作,經常接觸到高幹,也許能找到黃鎮。

事實證明,這條線廢了。

第二條線是女友肖華。

肖華的姐夫是王滌寰,在北京書畫圈認識白雪石,而白雪石認識華君武。

華君武把照片給了黃鎮。

黃鎮看到後,說“很有水平”,告知北京電影學院的領導,一定要錄取張藝謀,並且發話“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強硬態度,讓張藝謀順利成為北電學生。

對此,肖華悲喜交加。喜的是,張藝謀有個光明的未來。悲的是,他和張藝謀之間恐怕沒未來。

張藝謀為了打消肖華的心結,果斷領了證,結了婚。

此舉為肖華成為張藝謀前妻埋下了鋪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在進入北電之前,張藝謀想要做個工人。他一身才華,也是生活所逼,想要享受正常工人應有的地位。

家庭出身,一度成為他最難堪的標誌。

國棉八廠一旦停電,車間就組織學習。學習對象有要求“黨團員和要求入團的積極分子可以留下來,其他的可以走了”。

整個車間有800多人,只有張藝謀走了。

後來,領導也不廢話,直接說“張藝謀可以走了”。

再後來,只要說組織學習,張藝謀沒有等人喊他,就主動離開。

張藝謀明白,必須做個有用的人。

他發現工廠需要繪畫人才,於是他學繪畫。

《張藝謀的作業》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

“大字報、大專欄、黑板報,蠟筆寫的美術字都會弄,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學這些特別快,是因為恐懼”。


他怕出身不好,不被組織接納。

寫大字報,他可以拿著拖把用顏料寫出超大標語,打倒某某某。

畫偉人像,是他的拿手絕活,畫的比別人更大,更紅,更鮮豔。

從繪畫到攝影,都是張藝謀主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是他強烈求生欲的表現。

這種求生欲太容易變成本能,並且一生都無法擺脫。

比如說,張藝謀涉嫌舉報賈樟柯。

1999年,賈樟柯被約談。此時在《賈想》中有詳細描述。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舉報人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1999年,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大師範兒導演,也就只有兩位,張藝謀和陳凱歌。

陳凱歌排除嫌疑,因為他沒有文學策劃。

而張藝謀當時的文學策劃是王斌,符合姓名兩個字的特徵。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如果推測屬實,確實會讓人寒心。

那說明,他被那個講家庭出身的環境馴化了。

2.忍耐,就能活著

年齡最大,被稱為“老謀子”。但是他人老心不老,非常善於學習。

1979年4月,北電78屆攝影系在北海公園舉辦“四月影會”,這次攝影展讓張藝謀震驚了。

原來照片還可以這樣拍,這輩子恐怕都追不上人家了。

自暴自棄是不可能的,張藝謀開始訓練自己對生活細節的捕捉,練一身抓拍的功夫。

“四月影會”也讓張藝謀的攝影意識更加先鋒。

在1980年 ,他拍攝一組7幅的作品《啊!這一代青年》,大膽先鋒的攝影風格,標誌著一個攝影天才的誕生。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並沒沒有勵志成為攝影師,因為他發現攝影師的藝術生命短,導演卻能幹一輩子。

他做導演的第一部成名作是《紅高粱》,國際揚名,在國內卻遭到批評 ,說他乳滑。

《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被禁過(後被解禁),他不說話,拍新的電影。

《活著》至今沒有公映,他甚至都不能像鞏俐葛優一樣去參加戛納。

忍耐,早已成為他的本能。

《一秒鐘》在柏林電影節因技術原因取消評選,張藝謀依舊不說話,馬不停蹄拍出了《堅如磐石》。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沉默忍耐的本能,不僅體現在電影方面,感情也是如此。

他和鞏俐分手一度是懸案。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的文學策劃周曉楓寫過《宿命:張藝謀的孤獨》,披露兩人分手的原因是張偉平夫婦。

張藝謀和鞏俐有輕微裂痕,張偉平夫婦見縫插針。開始爆料鞏俐移情別戀。

書中寫到,

“張偉平夫婦表面安慰張藝謀,繼續每天以勁曝揭發為主,在張藝謀面前沒說鞏俐好話,捏造各種謊言。鞏俐漸漸被說成早就心有所屬,揹著張藝謀暗度陳倉,描述歷歷在目的場景,且向張藝謀宣稱,都會親眼所見”。


即便這樣,張藝謀依舊忍耐,不找鞏俐搞清是非曲直,兩人八年的感情走到盡頭。

兩人分手後,合作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鞏俐在簽訂合作協議時,有一條是“整個拍攝和宣傳過程中拒與張偉平夫婦見面”。

2012年,張藝謀與張偉平分手,張偉平痛斥張藝謀背信棄義。張藝謀依舊沉默忍耐。

儘管已經是掌握話語權的大導演了,他依舊不會做抗爭的勇士。

他的生活觀就是忍耐。

忍耐,能活著。

3.權力的囚籠

張藝謀今年已經69歲了,拍了大半輩子電影,他最鍾愛的主題還是權力的囚籠。

這個囚籠控制著每個人的命運。

有的囚籠是實體空間,比如《菊豆》中楊家大染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大紅燈籠高高掛》裡的陳家大院,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的皇城,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的是抽象空間,比如《十面埋伏》中的臥底局,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秋菊打官司》裡的傳統情理法與現代法治,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歸來》中有雙看不見的手,在操縱所有人的命運,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影》中的替身局。

"


多年以後,當我們評價張藝謀,會有這樣的關鍵詞:導演、第五代,攝影師、影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

還有一個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求生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2018年,《影》公映,片中的“影子”殺掉主人,成為新的主人。

影子還有另外一個打法,就是逃走。

然而,他知道將來也不安分,會被無休止的追殺,是求生欲讓他殺掉主人,取而代之。

權力,將影子異化成另外一個人。

《影》可謂張藝謀的靈魂畫像,他表明權力對個體生命的異化。為了活著,不對抗,甚至可以接納權力的塑造。

這一點,也是張藝謀的宿命。

他的前半生,從咸陽國棉八廠工人到揚名國外的大導演,表面是一場不動聲色的打怪升級,裡子卻是充滿不安的冒險求生。

他的生命中,有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不可言說的B面。他在一個特定的年代茁壯成長,也被年代塑造。

1.做個有用的工具

1978年,張藝謀終於從咸陽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成為78屆攝影系的學生。

那一年,他28歲,比最高入學年齡多6歲,比應屆同學大十歲。

同學們因此叫他老謀子。

成為老謀子,並不容易。

他用一本攝影集盤活了自己。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只上到初二的張藝謀,靠文化課考大學,肯定沒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人指點張藝謀用攝影集自薦入學。

張藝謀不信,這樣也可以?

那人說,文化部部長是黃鎮,畫家,懂美術,見到你的攝影作品,沒準就心生愛才之心,破格錄取。

有了鼓勵,張藝謀精心挑好自己的代表作,做成相冊。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黃鎮看到。

張藝謀找到兩條路。

第一條是母親線。

張母是皮膚科大夫,有同學在北京的醫院工作,經常接觸到高幹,也許能找到黃鎮。

事實證明,這條線廢了。

第二條線是女友肖華。

肖華的姐夫是王滌寰,在北京書畫圈認識白雪石,而白雪石認識華君武。

華君武把照片給了黃鎮。

黃鎮看到後,說“很有水平”,告知北京電影學院的領導,一定要錄取張藝謀,並且發話“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強硬態度,讓張藝謀順利成為北電學生。

對此,肖華悲喜交加。喜的是,張藝謀有個光明的未來。悲的是,他和張藝謀之間恐怕沒未來。

張藝謀為了打消肖華的心結,果斷領了證,結了婚。

此舉為肖華成為張藝謀前妻埋下了鋪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在進入北電之前,張藝謀想要做個工人。他一身才華,也是生活所逼,想要享受正常工人應有的地位。

家庭出身,一度成為他最難堪的標誌。

國棉八廠一旦停電,車間就組織學習。學習對象有要求“黨團員和要求入團的積極分子可以留下來,其他的可以走了”。

整個車間有800多人,只有張藝謀走了。

後來,領導也不廢話,直接說“張藝謀可以走了”。

再後來,只要說組織學習,張藝謀沒有等人喊他,就主動離開。

張藝謀明白,必須做個有用的人。

他發現工廠需要繪畫人才,於是他學繪畫。

《張藝謀的作業》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

“大字報、大專欄、黑板報,蠟筆寫的美術字都會弄,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學這些特別快,是因為恐懼”。


他怕出身不好,不被組織接納。

寫大字報,他可以拿著拖把用顏料寫出超大標語,打倒某某某。

畫偉人像,是他的拿手絕活,畫的比別人更大,更紅,更鮮豔。

從繪畫到攝影,都是張藝謀主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是他強烈求生欲的表現。

這種求生欲太容易變成本能,並且一生都無法擺脫。

比如說,張藝謀涉嫌舉報賈樟柯。

1999年,賈樟柯被約談。此時在《賈想》中有詳細描述。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舉報人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1999年,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大師範兒導演,也就只有兩位,張藝謀和陳凱歌。

陳凱歌排除嫌疑,因為他沒有文學策劃。

而張藝謀當時的文學策劃是王斌,符合姓名兩個字的特徵。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如果推測屬實,確實會讓人寒心。

那說明,他被那個講家庭出身的環境馴化了。

2.忍耐,就能活著

年齡最大,被稱為“老謀子”。但是他人老心不老,非常善於學習。

1979年4月,北電78屆攝影系在北海公園舉辦“四月影會”,這次攝影展讓張藝謀震驚了。

原來照片還可以這樣拍,這輩子恐怕都追不上人家了。

自暴自棄是不可能的,張藝謀開始訓練自己對生活細節的捕捉,練一身抓拍的功夫。

“四月影會”也讓張藝謀的攝影意識更加先鋒。

在1980年 ,他拍攝一組7幅的作品《啊!這一代青年》,大膽先鋒的攝影風格,標誌著一個攝影天才的誕生。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並沒沒有勵志成為攝影師,因為他發現攝影師的藝術生命短,導演卻能幹一輩子。

他做導演的第一部成名作是《紅高粱》,國際揚名,在國內卻遭到批評 ,說他乳滑。

《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被禁過(後被解禁),他不說話,拍新的電影。

《活著》至今沒有公映,他甚至都不能像鞏俐葛優一樣去參加戛納。

忍耐,早已成為他的本能。

《一秒鐘》在柏林電影節因技術原因取消評選,張藝謀依舊不說話,馬不停蹄拍出了《堅如磐石》。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沉默忍耐的本能,不僅體現在電影方面,感情也是如此。

他和鞏俐分手一度是懸案。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的文學策劃周曉楓寫過《宿命:張藝謀的孤獨》,披露兩人分手的原因是張偉平夫婦。

張藝謀和鞏俐有輕微裂痕,張偉平夫婦見縫插針。開始爆料鞏俐移情別戀。

書中寫到,

“張偉平夫婦表面安慰張藝謀,繼續每天以勁曝揭發為主,在張藝謀面前沒說鞏俐好話,捏造各種謊言。鞏俐漸漸被說成早就心有所屬,揹著張藝謀暗度陳倉,描述歷歷在目的場景,且向張藝謀宣稱,都會親眼所見”。


即便這樣,張藝謀依舊忍耐,不找鞏俐搞清是非曲直,兩人八年的感情走到盡頭。

兩人分手後,合作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鞏俐在簽訂合作協議時,有一條是“整個拍攝和宣傳過程中拒與張偉平夫婦見面”。

2012年,張藝謀與張偉平分手,張偉平痛斥張藝謀背信棄義。張藝謀依舊沉默忍耐。

儘管已經是掌握話語權的大導演了,他依舊不會做抗爭的勇士。

他的生活觀就是忍耐。

忍耐,能活著。

3.權力的囚籠

張藝謀今年已經69歲了,拍了大半輩子電影,他最鍾愛的主題還是權力的囚籠。

這個囚籠控制著每個人的命運。

有的囚籠是實體空間,比如《菊豆》中楊家大染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大紅燈籠高高掛》裡的陳家大院,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的皇城,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的是抽象空間,比如《十面埋伏》中的臥底局,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秋菊打官司》裡的傳統情理法與現代法治,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歸來》中有雙看不見的手,在操縱所有人的命運,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影》中的替身局。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他受過權力傾軋的滋味,求生欲讓他選擇如何生存下去,而不是打破囚籠。

無論是《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還是《滿城盡帶黃金甲》《影》,這些在權力的囚籠中無所適從的人,都在積極找到適者生存的方法。

他們不會質疑囚籠的不合理,而是讓自己適應環境。

"


多年以後,當我們評價張藝謀,會有這樣的關鍵詞:導演、第五代,攝影師、影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

還有一個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求生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2018年,《影》公映,片中的“影子”殺掉主人,成為新的主人。

影子還有另外一個打法,就是逃走。

然而,他知道將來也不安分,會被無休止的追殺,是求生欲讓他殺掉主人,取而代之。

權力,將影子異化成另外一個人。

《影》可謂張藝謀的靈魂畫像,他表明權力對個體生命的異化。為了活著,不對抗,甚至可以接納權力的塑造。

這一點,也是張藝謀的宿命。

他的前半生,從咸陽國棉八廠工人到揚名國外的大導演,表面是一場不動聲色的打怪升級,裡子卻是充滿不安的冒險求生。

他的生命中,有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不可言說的B面。他在一個特定的年代茁壯成長,也被年代塑造。

1.做個有用的工具

1978年,張藝謀終於從咸陽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成為78屆攝影系的學生。

那一年,他28歲,比最高入學年齡多6歲,比應屆同學大十歲。

同學們因此叫他老謀子。

成為老謀子,並不容易。

他用一本攝影集盤活了自己。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只上到初二的張藝謀,靠文化課考大學,肯定沒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人指點張藝謀用攝影集自薦入學。

張藝謀不信,這樣也可以?

那人說,文化部部長是黃鎮,畫家,懂美術,見到你的攝影作品,沒準就心生愛才之心,破格錄取。

有了鼓勵,張藝謀精心挑好自己的代表作,做成相冊。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黃鎮看到。

張藝謀找到兩條路。

第一條是母親線。

張母是皮膚科大夫,有同學在北京的醫院工作,經常接觸到高幹,也許能找到黃鎮。

事實證明,這條線廢了。

第二條線是女友肖華。

肖華的姐夫是王滌寰,在北京書畫圈認識白雪石,而白雪石認識華君武。

華君武把照片給了黃鎮。

黃鎮看到後,說“很有水平”,告知北京電影學院的領導,一定要錄取張藝謀,並且發話“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強硬態度,讓張藝謀順利成為北電學生。

對此,肖華悲喜交加。喜的是,張藝謀有個光明的未來。悲的是,他和張藝謀之間恐怕沒未來。

張藝謀為了打消肖華的心結,果斷領了證,結了婚。

此舉為肖華成為張藝謀前妻埋下了鋪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在進入北電之前,張藝謀想要做個工人。他一身才華,也是生活所逼,想要享受正常工人應有的地位。

家庭出身,一度成為他最難堪的標誌。

國棉八廠一旦停電,車間就組織學習。學習對象有要求“黨團員和要求入團的積極分子可以留下來,其他的可以走了”。

整個車間有800多人,只有張藝謀走了。

後來,領導也不廢話,直接說“張藝謀可以走了”。

再後來,只要說組織學習,張藝謀沒有等人喊他,就主動離開。

張藝謀明白,必須做個有用的人。

他發現工廠需要繪畫人才,於是他學繪畫。

《張藝謀的作業》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

“大字報、大專欄、黑板報,蠟筆寫的美術字都會弄,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學這些特別快,是因為恐懼”。


他怕出身不好,不被組織接納。

寫大字報,他可以拿著拖把用顏料寫出超大標語,打倒某某某。

畫偉人像,是他的拿手絕活,畫的比別人更大,更紅,更鮮豔。

從繪畫到攝影,都是張藝謀主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是他強烈求生欲的表現。

這種求生欲太容易變成本能,並且一生都無法擺脫。

比如說,張藝謀涉嫌舉報賈樟柯。

1999年,賈樟柯被約談。此時在《賈想》中有詳細描述。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舉報人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1999年,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大師範兒導演,也就只有兩位,張藝謀和陳凱歌。

陳凱歌排除嫌疑,因為他沒有文學策劃。

而張藝謀當時的文學策劃是王斌,符合姓名兩個字的特徵。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如果推測屬實,確實會讓人寒心。

那說明,他被那個講家庭出身的環境馴化了。

2.忍耐,就能活著

年齡最大,被稱為“老謀子”。但是他人老心不老,非常善於學習。

1979年4月,北電78屆攝影系在北海公園舉辦“四月影會”,這次攝影展讓張藝謀震驚了。

原來照片還可以這樣拍,這輩子恐怕都追不上人家了。

自暴自棄是不可能的,張藝謀開始訓練自己對生活細節的捕捉,練一身抓拍的功夫。

“四月影會”也讓張藝謀的攝影意識更加先鋒。

在1980年 ,他拍攝一組7幅的作品《啊!這一代青年》,大膽先鋒的攝影風格,標誌著一個攝影天才的誕生。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並沒沒有勵志成為攝影師,因為他發現攝影師的藝術生命短,導演卻能幹一輩子。

他做導演的第一部成名作是《紅高粱》,國際揚名,在國內卻遭到批評 ,說他乳滑。

《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被禁過(後被解禁),他不說話,拍新的電影。

《活著》至今沒有公映,他甚至都不能像鞏俐葛優一樣去參加戛納。

忍耐,早已成為他的本能。

《一秒鐘》在柏林電影節因技術原因取消評選,張藝謀依舊不說話,馬不停蹄拍出了《堅如磐石》。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沉默忍耐的本能,不僅體現在電影方面,感情也是如此。

他和鞏俐分手一度是懸案。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的文學策劃周曉楓寫過《宿命:張藝謀的孤獨》,披露兩人分手的原因是張偉平夫婦。

張藝謀和鞏俐有輕微裂痕,張偉平夫婦見縫插針。開始爆料鞏俐移情別戀。

書中寫到,

“張偉平夫婦表面安慰張藝謀,繼續每天以勁曝揭發為主,在張藝謀面前沒說鞏俐好話,捏造各種謊言。鞏俐漸漸被說成早就心有所屬,揹著張藝謀暗度陳倉,描述歷歷在目的場景,且向張藝謀宣稱,都會親眼所見”。


即便這樣,張藝謀依舊忍耐,不找鞏俐搞清是非曲直,兩人八年的感情走到盡頭。

兩人分手後,合作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鞏俐在簽訂合作協議時,有一條是“整個拍攝和宣傳過程中拒與張偉平夫婦見面”。

2012年,張藝謀與張偉平分手,張偉平痛斥張藝謀背信棄義。張藝謀依舊沉默忍耐。

儘管已經是掌握話語權的大導演了,他依舊不會做抗爭的勇士。

他的生活觀就是忍耐。

忍耐,能活著。

3.權力的囚籠

張藝謀今年已經69歲了,拍了大半輩子電影,他最鍾愛的主題還是權力的囚籠。

這個囚籠控制著每個人的命運。

有的囚籠是實體空間,比如《菊豆》中楊家大染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大紅燈籠高高掛》裡的陳家大院,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的皇城,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的是抽象空間,比如《十面埋伏》中的臥底局,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秋菊打官司》裡的傳統情理法與現代法治,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歸來》中有雙看不見的手,在操縱所有人的命運,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影》中的替身局。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他受過權力傾軋的滋味,求生欲讓他選擇如何生存下去,而不是打破囚籠。

無論是《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還是《滿城盡帶黃金甲》《影》,這些在權力的囚籠中無所適從的人,都在積極找到適者生存的方法。

他們不會質疑囚籠的不合理,而是讓自己適應環境。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對於權力的馴服姿態,讓他無法成為一個思想鬥士(他也意識到自己的短板,所以在新千年後極力追求畫面和形式)。

他用商業價值證明了自己,但也飽受批評。

對於這種批評,張藝謀始終沉默。

《影》中那個因為出身被傾軋,給別人做替身,被捅刀子依舊沉默忍的男人,

他像極了張藝謀。

"


多年以後,當我們評價張藝謀,會有這樣的關鍵詞:導演、第五代,攝影師、影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

還有一個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求生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2018年,《影》公映,片中的“影子”殺掉主人,成為新的主人。

影子還有另外一個打法,就是逃走。

然而,他知道將來也不安分,會被無休止的追殺,是求生欲讓他殺掉主人,取而代之。

權力,將影子異化成另外一個人。

《影》可謂張藝謀的靈魂畫像,他表明權力對個體生命的異化。為了活著,不對抗,甚至可以接納權力的塑造。

這一點,也是張藝謀的宿命。

他的前半生,從咸陽國棉八廠工人到揚名國外的大導演,表面是一場不動聲色的打怪升級,裡子卻是充滿不安的冒險求生。

他的生命中,有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不可言說的B面。他在一個特定的年代茁壯成長,也被年代塑造。

1.做個有用的工具

1978年,張藝謀終於從咸陽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成為78屆攝影系的學生。

那一年,他28歲,比最高入學年齡多6歲,比應屆同學大十歲。

同學們因此叫他老謀子。

成為老謀子,並不容易。

他用一本攝影集盤活了自己。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只上到初二的張藝謀,靠文化課考大學,肯定沒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人指點張藝謀用攝影集自薦入學。

張藝謀不信,這樣也可以?

那人說,文化部部長是黃鎮,畫家,懂美術,見到你的攝影作品,沒準就心生愛才之心,破格錄取。

有了鼓勵,張藝謀精心挑好自己的代表作,做成相冊。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黃鎮看到。

張藝謀找到兩條路。

第一條是母親線。

張母是皮膚科大夫,有同學在北京的醫院工作,經常接觸到高幹,也許能找到黃鎮。

事實證明,這條線廢了。

第二條線是女友肖華。

肖華的姐夫是王滌寰,在北京書畫圈認識白雪石,而白雪石認識華君武。

華君武把照片給了黃鎮。

黃鎮看到後,說“很有水平”,告知北京電影學院的領導,一定要錄取張藝謀,並且發話“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強硬態度,讓張藝謀順利成為北電學生。

對此,肖華悲喜交加。喜的是,張藝謀有個光明的未來。悲的是,他和張藝謀之間恐怕沒未來。

張藝謀為了打消肖華的心結,果斷領了證,結了婚。

此舉為肖華成為張藝謀前妻埋下了鋪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在進入北電之前,張藝謀想要做個工人。他一身才華,也是生活所逼,想要享受正常工人應有的地位。

家庭出身,一度成為他最難堪的標誌。

國棉八廠一旦停電,車間就組織學習。學習對象有要求“黨團員和要求入團的積極分子可以留下來,其他的可以走了”。

整個車間有800多人,只有張藝謀走了。

後來,領導也不廢話,直接說“張藝謀可以走了”。

再後來,只要說組織學習,張藝謀沒有等人喊他,就主動離開。

張藝謀明白,必須做個有用的人。

他發現工廠需要繪畫人才,於是他學繪畫。

《張藝謀的作業》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

“大字報、大專欄、黑板報,蠟筆寫的美術字都會弄,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學這些特別快,是因為恐懼”。


他怕出身不好,不被組織接納。

寫大字報,他可以拿著拖把用顏料寫出超大標語,打倒某某某。

畫偉人像,是他的拿手絕活,畫的比別人更大,更紅,更鮮豔。

從繪畫到攝影,都是張藝謀主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是他強烈求生欲的表現。

這種求生欲太容易變成本能,並且一生都無法擺脫。

比如說,張藝謀涉嫌舉報賈樟柯。

1999年,賈樟柯被約談。此時在《賈想》中有詳細描述。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舉報人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1999年,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大師範兒導演,也就只有兩位,張藝謀和陳凱歌。

陳凱歌排除嫌疑,因為他沒有文學策劃。

而張藝謀當時的文學策劃是王斌,符合姓名兩個字的特徵。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如果推測屬實,確實會讓人寒心。

那說明,他被那個講家庭出身的環境馴化了。

2.忍耐,就能活著

年齡最大,被稱為“老謀子”。但是他人老心不老,非常善於學習。

1979年4月,北電78屆攝影系在北海公園舉辦“四月影會”,這次攝影展讓張藝謀震驚了。

原來照片還可以這樣拍,這輩子恐怕都追不上人家了。

自暴自棄是不可能的,張藝謀開始訓練自己對生活細節的捕捉,練一身抓拍的功夫。

“四月影會”也讓張藝謀的攝影意識更加先鋒。

在1980年 ,他拍攝一組7幅的作品《啊!這一代青年》,大膽先鋒的攝影風格,標誌著一個攝影天才的誕生。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並沒沒有勵志成為攝影師,因為他發現攝影師的藝術生命短,導演卻能幹一輩子。

他做導演的第一部成名作是《紅高粱》,國際揚名,在國內卻遭到批評 ,說他乳滑。

《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被禁過(後被解禁),他不說話,拍新的電影。

《活著》至今沒有公映,他甚至都不能像鞏俐葛優一樣去參加戛納。

忍耐,早已成為他的本能。

《一秒鐘》在柏林電影節因技術原因取消評選,張藝謀依舊不說話,馬不停蹄拍出了《堅如磐石》。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這種沉默忍耐的本能,不僅體現在電影方面,感情也是如此。

他和鞏俐分手一度是懸案。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的文學策劃周曉楓寫過《宿命:張藝謀的孤獨》,披露兩人分手的原因是張偉平夫婦。

張藝謀和鞏俐有輕微裂痕,張偉平夫婦見縫插針。開始爆料鞏俐移情別戀。

書中寫到,

“張偉平夫婦表面安慰張藝謀,繼續每天以勁曝揭發為主,在張藝謀面前沒說鞏俐好話,捏造各種謊言。鞏俐漸漸被說成早就心有所屬,揹著張藝謀暗度陳倉,描述歷歷在目的場景,且向張藝謀宣稱,都會親眼所見”。


即便這樣,張藝謀依舊忍耐,不找鞏俐搞清是非曲直,兩人八年的感情走到盡頭。

兩人分手後,合作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鞏俐在簽訂合作協議時,有一條是“整個拍攝和宣傳過程中拒與張偉平夫婦見面”。

2012年,張藝謀與張偉平分手,張偉平痛斥張藝謀背信棄義。張藝謀依舊沉默忍耐。

儘管已經是掌握話語權的大導演了,他依舊不會做抗爭的勇士。

他的生活觀就是忍耐。

忍耐,能活著。

3.權力的囚籠

張藝謀今年已經69歲了,拍了大半輩子電影,他最鍾愛的主題還是權力的囚籠。

這個囚籠控制著每個人的命運。

有的囚籠是實體空間,比如《菊豆》中楊家大染坊,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大紅燈籠高高掛》裡的陳家大院,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的皇城,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有的是抽象空間,比如《十面埋伏》中的臥底局,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秋菊打官司》裡的傳統情理法與現代法治,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歸來》中有雙看不見的手,在操縱所有人的命運,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影》中的替身局。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他受過權力傾軋的滋味,求生欲讓他選擇如何生存下去,而不是打破囚籠。

無論是《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還是《滿城盡帶黃金甲》《影》,這些在權力的囚籠中無所適從的人,都在積極找到適者生存的方法。

他們不會質疑囚籠的不合理,而是讓自己適應環境。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張藝謀對於權力的馴服姿態,讓他無法成為一個思想鬥士(他也意識到自己的短板,所以在新千年後極力追求畫面和形式)。

他用商業價值證明了自己,但也飽受批評。

對於這種批評,張藝謀始終沉默。

《影》中那個因為出身被傾軋,給別人做替身,被捅刀子依舊沉默忍的男人,

他像極了張藝謀。

張藝謀的求生欲,有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