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姜文等今年集體開工,中國電影票房將迎沸點?

張藝謀 姜文 陳凱歌 馮小剛 文匯網 2017-06-08
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姜文等今年集體開工,中國電影票房將迎沸點?

2017年是中國電影的“質量促進年”。老牌名導能否給市場注入強心劑未必最重要,但張揚“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的好勝心,確乎關鍵。這興許關係著中國電影誰來擎住大旗。圖為《芳華》海報。

國產片的市場一段時期以來並不盡如人意。那麼,票房靈藥在哪裡?最近,似乎一批大導演揹負起提振信心的重任。張藝謀、陳凱歌、姜文、馮小剛、吳宇森、周星馳被曝於今年集體開工。

陳凱歌的《妖貓傳》不久前在戛納發佈了國際特別製作專輯,這部奇幻電影的重要底色———華麗的盛唐景觀和盤托出,有種時光浸染的神祕。再之前,張藝謀開拍古裝大片的消息猶抱琵琶半遮面地透露出來,一部以三國為背景但並非三國故事的《影》,引發無限遐想。姜文與張北海的碰撞已受關注多時,今年終於開了機,但《俠隱》何時出山,仍是一大懸念。馮小剛與嚴歌苓合作的《芳華》因為檔期已定在國慶節,逐漸頻密的宣傳裡能夠找到這些關鍵詞:文工團、非整容。吳宇森邀張涵予,重拍《追捕》,暫定2018春節檔上映。周星馳則將自己《功夫2》的開機提到了議事日程。

這些大導演尤其是幾位“第五代”同年出手,中國電影票房能否重振?

電影是童年夢想或生命記憶的表達,只待一個“沸騰”的起點

陳凱歌選擇在戛納發佈新片特輯,不無一種心理暗示。24年前,他帶著《霸王別姬》和鞏俐、張國榮等人,在那裡到達了職業巔峰。他是如此看重《妖貓傳》的這次簡短亮相,而國際電影市場的反響也不錯,已有18個國家和地區簽下了海外放映版權。

將於今年賀歲檔與觀眾見面的《妖貓傳》,改編自日本作家夢枕貘的魔幻小說《沙門空海》,講述了一隻口吐人語的妖貓攪動長安城,詩人白樂天與僧人空海聯手探查,令一段被人刻意掩埋的真相浮出水面的故事。“每個導演都有一個讓自己沸騰的創作點。”陳凱歌說,觸動他拍《妖貓傳》的,是夢枕貘曾對他坦露的幻想:如果有一天生活在唐代會怎樣,而當他真的作為一個揹包客來到中國西安時又是如何的淚流滿面。正是人們對歷史的浪漫想象,指引著陳凱歌,借電影去一點點琢磨內心的奇境。

相比之下,張藝謀的《影》神祕不少。外界只知劇組輾轉北京、荊州、咸寧、棗陽等多地拍攝,故事內核卻不得真容。但日前,該片攝影師趙小丁的一段敘述值得一讀,或許透出張藝謀的“創作點”。在劇組離開咸寧前,曾擔任《英雄》《十面埋伏》以及北京申奧宣傳片攝影師的趙小丁感慨:“這裡的竹林極具特色。星星竹海有原始味道,潛山竹海粗壯、有力量感,而隨陽竹海更有原生態感覺,整個景觀都符合劇組要求。”不出所料,張大導演的電影在視覺上一貫有“看頭”。

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姜文等今年集體開工,中國電影票房將迎沸點?

張藝謀《影》開機

馮小剛與嚴歌苓、姜文與張北海,可能各自找到了最熟悉的風物。馮小剛不憚以極致的語詞來表示對《芳華》的看重,“每個男兵心裡都住著一個文工團女兵,這是我這麼多電影裡唯一一部朦朧的也是懷念細節的作品。”他說,這是自己心願清單上的最後一部。姜文被視為與張北海最相得益彰的導演。正因為此,在那部以1936年北京為背景、講述青年俠士李天然尋找師門血案元凶的故事框架下,許多影評人相信,“老北京”姜文最能拍出古都的舊時風韻。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把幾位導演的創作點條分縷析後發現,“他們都在自己最熟悉、最擅長的創作姿態上”。在他看來,電影是童年夢想或生命記憶的表達,只待特定時機爆發出來。而這些新作,可能就是那個等待爆發的點。

他們未必在市場中心,但應奮力留在創作的中心

不知何時起,大導演出新作,成了喜憂莫辨的新聞。自身創作力有不逮,外界環境一日千里,雙重夾擊下,他們近年來爭議頗多。

張藝謀的《長城》引發喧囂四起;姜文的《一步之遙》拍成了作者與觀者隔海相望的電影;馮小剛近三年的作品反倒是他主演的《老炮兒》差評最少;陳凱歌的《道士下山》、吳宇森的《太平輪》,都或多或少帶著他們一起滑向口碑的深淵。最近的慘淡案例來自夏鋼。當年,這位導演可是“第五代”的代表人物,他執導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與往事幹杯》《大撒把》等片到今天仍值得一看。可今年3月,他時隔12年重出江湖的《夜色撩人》卻落了個少人問津的結果。

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姜文等今年集體開工,中國電影票房將迎沸點?

《夜色撩人》“人心見光”版海報

是年齡的問題嗎?饒曙光否認,“對導演來說,最重要的是表達的衝動和慾望,五六十歲剛剛是黃金創作期”。放眼世界,大有一批伏櫪老驥在。今年81歲的伍迪·艾倫在他75歲那年拍出了浪漫富有想象力的《午夜巴黎》,電影所體現出的年輕氣質,並沒有遮掩影片主題的老辣味道。而且,他至今保持每年一部電影的產量。現年70歲的斯皮爾伯格,去年剛交出一部滿溢童心的《圓夢巨人》。86歲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若不是考慮到皮相的問題,大概很願意在自己執導的《薩利機長》中親自上陣吧。還有馬丁·斯科塞斯,他創作《華爾街之狼》時75歲了。

在學者們看來,張藝謀的《歸來》、陳凱歌的《趙氏孤兒》、馮小剛的《一九四二》 等片都有一種類似的精神世界———是他們強硬的作者性,以及各自對電影抱有的古典情懷。

2017年是中國電影的“質量促進年”。老牌名導能否給市場注入強心劑未必最重要,但張揚“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的好勝心,確乎關鍵。這興許關係著中國電影誰來擎住大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