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那麼偏愛武當張三丰,為什麼偏不給他單獨成書作傳?

中國傳武馳名四海,主源於佛道兩家宗師的修煉之法,一為少林達摩,另一則為武當張三丰。是以,素有“南尊武當,北崇少林”的說法。張三丰,本就是佛道界中最負盛名且又真實存在的大佬。

金庸那麼偏愛武當張三丰,為什麼偏不給他單獨成書作傳?

於承惠版張三丰

對於1980年代以後出生的許多中國後生來說,“張三丰”的大名,確實更多是金庸武俠給推銷出來的。在金庸的作品裡,老張武當派宗師,仙風道骨,神功蓋世,是王重陽、風清揚、獨孤求敗、無崖子、掃地僧那層最頂級梯隊的高手,武功境界甚至可稱所有出場人物第一,也是為數不多的全然正面的英雄,悲願肅穆,光芒萬丈,是虛擬人類中所有正義的尺度。

金庸寫張三丰,有那麼點小衝突:一方面,作者偏愛他,寫的他有血有肉,蕩氣迴腸,稀疏的字裡行間,有一股難得的欽佩與情分挹注在裡面。但另一方面,張三丰確實不是他筆下的主角,作者花費在他身上的筆墨,和張無忌等中心比起來,似乎有點遊離。關於張三丰的文字,只散落在《神鵰俠侶》與《倚天屠龍記》描寫之中,是閒筆,是碎筆零墨匯聚在一塊,方得以凸顯的。

金庸那麼偏愛武當張三丰,為什麼偏不給他單獨成書作傳?

武當山

是以,一直以來,讀者未免都有點遺憾。我還記得,中學那回讀過一部“金庸新著”本,也很好看,寫的就是以張三丰為中心的故事,這部偽書會出現,要滿足的無非就是這種缺憾。

同時,大家也未免有些疑惑:這樣一個頂天立地的人物,又是金庸那麼五體投地之人,完整的故事框架也早已若隱若現,何以金大俠就不能專門為他寫一部書呢?

金庸那麼偏愛武當張三丰,為什麼偏不給他單獨成書作傳?

我要說的是,綜合而言,在金庸小說中,張三丰的存在感並不低,筆墨並不少。而且,他也確實有心要為張三丰獨立立傳的,只是事與願違,沒有實現罷了。

金庸那麼偏愛武當張三丰,為什麼偏不給他單獨成書作傳?

金大俠寫了很多武林大師,張三丰是其中寥寥幾位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人物。據一些史料記錄,老張宋元明初遼東人,生於1247年,活了多少歲沒人知道,本名君寶,道號三豐,道教武當派始祖。

正史盤過他履歷,說他14歲時考取過文武狀元,18歲還出任過博陵縣令這種中層公務員。後來不知咋地,突然辭職出家修道去了。此後,就成了一代宗師,餘威讓武當山至今收180門票,還覺得是對我等群眾開恩。

金庸那麼偏愛武當張三丰,為什麼偏不給他單獨成書作傳?

金庸非常崇拜張三丰。他雜文評價過張三丰,說他是“中國武學史上不出世的奇人”。晚年,在一篇寫吳清源的隨筆中,也給了張三丰最高的讚譽。他的作品,和眾多配角相較,寫張三丰的筆墨實際也並不太少,而且,張三丰是他人物群像中最鮮活的那種。

張三丰不是主角,但他始終是一個很重要的環扣。他最早出場,是在《神鵰俠侶》的結尾,餘音嫋嫋,接著又由他,引出《倚天屠龍記》的傳奇。《倚天屠龍記》原著,前兩章講的,就是郭襄與張三丰的感人故事。

金庸那麼偏愛武當張三丰,為什麼偏不給他單獨成書作傳?

從金庸的文章中,我們還知道,他並非沒想過專力寫張三丰,他是有意給張真人獨立立傳的。

金庸那麼偏愛武當張三丰,為什麼偏不給他單獨成書作傳?

老版《倚天屠龍記》裡的張君寶與郭襄

早在1960年代,他曾經定好一個寫作計劃,弄系列專欄,規模以短篇小說為主,專寫中國歷史上很知名的那些傳奇大人物,有類乎人物傳記,只不過題材形式還是武俠小說而已。這裡面,赫然在列的就有宋元明三跨的張三丰。

照此安排,他先寫出了《越女傳》,時間在1970年前後。可是天不遂願的是,此後的歲月,因為雜事太多,他又想先忙著專心致意於舊小說的修改工作,結果一拖再拖,反倒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繼續完成餘下的規劃了。是以,寫張三丰的願望,就此擱淺。

金庸那麼偏愛武當張三丰,為什麼偏不給他單獨成書作傳?

不過,且先不說有沒時間了,我想,以金大俠的有名的“歷史癖”,諒他才高八斗,如何獨立處理張三丰,其實也是個難題。我們知道,張三丰很特殊,尤其特殊在於,他在歷史中是宗師一樣的人物,在現實中名聲也大得很,百年來無數廣場上那一堆堆老頭老太太打的太極,就是來自張真人的祖傳,真不好寫。

正經地寫吧,就容易寫成了無閒趣的歷史傳記書,不按常理去渲染,虛構他的事件蹤跡,加料YY,絕對又會有一大堆人罵——他可是半歷史半傳說的宗師呀,又兼有宗教背景,編排他的故事,爭議性可能會太大吧。

金庸那麼偏愛武當張三丰,為什麼偏不給他單獨成書作傳?

這樣的張三丰,怎豈是—部武俠小說作品,所能輕易表達的呢!金大俠在躊躇中讓此盤算流產,引人遺憾,又情理之中吧。

金庸那麼偏愛武當張三丰,為什麼偏不給他單獨成書作傳?

還有一點,搬出張三丰,作為背景人物,設置為幕後大Boss,固然順理成章。可是,從純寫作技術層面考量,若真的單獨為老張立傳,實際上,無論寫作空間也好、主題發揮也好,故事趣味性也好,都有太大的限制。

論人設,老張這輩子,活了100多歲,人生與練武的時間跨度前所未有的大,一出場都是要90歲。你說一個活了一百多歲的壽星,跨越宋元明三朝,他無比拖沓還漫長的人生,該從哪一階段的落筆的好,難不成將他一生都搞進去麼!對於任何一個寫作者而言,這都是難以抉擇的困擾。

金庸那麼偏愛武當張三丰,為什麼偏不給他單獨成書作傳?

論經歷,他基本上又都躲在武當山上閉關自學,得道高人,無世無爭,用現在理解就是個純技術宅男。沒有精彩絕倫的江湖經歷,缺乏闖蕩行俠仗義的恩仇錄,生平既無跌宕起伏的情節,身後連像樣的boss都沒得,甚至連真正意義上的女主都落空,怎麼寫?

還有,武俠小說,重心是俠邪、恩仇、男女,張三丰的人生也缺乏戲劇性。他的開始與結局,劇本都給好了出家作道士的現成答案,一生也差不多都在山上隱居,似乎除了領張無忌跑過一次少林寺外,剩餘時光都呆在武當山上消磨。感情線上,特麼還是個單身漢、老光棍,女人的手都沒牽過,連男女情愛路線都草草註定了歸向。這些,對於讀者而來,是無法滿足他們的武俠趣味幻想的。

金庸那麼偏愛武當張三丰,為什麼偏不給他單獨成書作傳?

這一些實際寫作層面的難題,是張三丰\張君寶最終沒能作為金庸小說主角的要因吧。更何況,還有一個隱含不明的原因在於,金庸本就是虔誠的佛教徒,畢竟信佛,他不刻意把道教寫爛,不突出作武當派的高級黑,都已經是慈悲為懷了,如何能過度抱有讓他捧道教的期望呢!

金庸那麼偏愛武當張三丰,為什麼偏不給他單獨成書作傳?

不過,話說回來,金大俠有沒給張三丰“開獨食”,其實也無關輕重。張三丰,不是主角,勝似主角。

金庸那麼偏愛武當張三丰,為什麼偏不給他單獨成書作傳?

我們作為讀者,依然可以看到,在金庸作品裡,張三丰雖然不是主角,但他有主角光環。和所有出場人物比起來,他都絕對是最牛逼最痴情的那種男子,完美無缺,可說江湖那條gai最靚的仔。可以說,張三丰之所以被人稱為張真人,就是因為他是一個真正的人!金庸寫活了這一點。

在金庸筆下,張三丰武功絕頂,浩然正氣,思想通達,還深情款款,讓人敬佩,讓人愛戴,還讓人憐惜。憑一己之力,開創武當一派,遠勝同宗峨眉,與少林並肩;作為開宗立派的大宗師,為了救一嬰孩之命,會完全不顧自降身份,回到被趕出門少林寺向後輩們討教,是史無前例之舉。

金庸那麼偏愛武當張三丰,為什麼偏不給他單獨成書作傳?

他愛徒如子,整頓武當,使得上下怡怡,如父子兄弟;他可以摒棄正邪之分、門戶之見,說出“這正邪兩字,原就難分。正派弟子倘是心術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若能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這般擲地有聲、不同凡響的話來。

種種描繪下,張三丰是最與眾不同的一代宗師風範。偉大而謙和,幾乎就是金庸理想人類的寄託。

金庸那麼偏愛武當張三丰,為什麼偏不給他單獨成書作傳?

更難的是,張三丰也不是一味偉光正的道學家人物,血肉豐滿。金庸小說中,其實就數他愛的最卑微、最真誠、最痴久、最孤獨,也最倔強。

金庸那麼偏愛武當張三丰,為什麼偏不給他單獨成書作傳?

為了愛,他是真正的“百年孤獨”。當年的華山之巔,楊過與郭襄分別,留下“咱們就此別過”的一句話,讓郭襄走遍天涯海角;三年後,少室山下,郭襄留給少年張君寶的,恰也是這麼一句,張三丰從此珍重懷念了一生,連郭襄贈他的鐵羅漢,他都可以貼身藏個百年。

書中這樣寫百歲的張三丰老人:

“張三丰瞧著郭襄的遺書,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個明慧瀟灑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金庸那麼偏愛武當張三丰,為什麼偏不給他單獨成書作傳?

俞蓮舟與殷素素在船上時,還有如此一番對話:

“恩師與郭女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後,此後沒再見過面。恩師說,郭女俠心中念念不忘於一個人,那邊是在襄陽城外飛石擊死蒙古大汗的楊過大俠。”“恩師少年之時,受過峨嵋派祖師郭襄女俠的好處,因此他老人家淳淳告誡,決不可得罪了峨眉門下弟子,以保昔年的香火之情……”

震古爍今的大宗師,百歲之齡,回想起依稀舊人,還像一個剛剛過了花季雨季的純情少男,悠悠我心,沉吟至今。整批金庸武俠小說人物,哪位人士有此長虹貫氣的俠義深情?這樣的張三丰,不是一個人,是萬水千山,是比興寄託,是人類真善美智的凝聚,是可敬可親可愛的理想至高點,令人慷慨悲歌,讓人蕩氣迴腸,使人熱淚盈眶,欲說早已忘言。

金庸那麼偏愛武當張三丰,為什麼偏不給他單獨成書作傳?

他金老師小說寫的是文學作品,又不是什麼網絡小白文,又何必多此一舉,非得再多費個十萬八萬字,搞文字豆腐渣工程,硬把張三丰弄成什麼主角呢!

2019.6.7,午間,閒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