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為他人而活,你需要再狠一點

張靚穎 心理 壹心理 壹心理 2017-08-26
拒絕為他人而活,你需要再狠一點

文:周小寬 | 壹心理創作者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心理公開課(yixinligongkaike)

“為什麼我成功了卻不快樂?”

“為什麼我實現了目標但是我還是這麼焦慮?”

“我學業優秀,讀著最好的專業,可為什麼我一點前進的動力也沒有?”

如果你的成績並不是你自己真正的目標,你的努力就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那你即便成功也很難體驗到真正的快樂。

如果你的努力中滿含了對他人的願望的妥協,那麼即使你看上去優秀,也難以積累出讓你收穫自信的“自我價值”。

學會分辨你為之努力的是自己的願望還是他人的願望,這個成功是自己想要的成功還是他人強加給你的必須的成功,是自我成長的重要功課。

01. 別人定義的成功,不會讓你真的快樂

我記得我曾經看過一段歌手張靚穎的採訪視頻,印象深刻,那時她正在參加《我是歌手》。

拒絕為他人而活,你需要再狠一點

“我想在這個比賽裡,檢驗自己這幾年的成績,我停掉了很多不必要的事情,我想在唱歌上有突破……

我必須要喜歡才能繼續做下去,我不能總是妥協,如果我一直妥協下去,我可能會不再喜歡唱歌。”

她這樣說,也這樣做了。

在那個競爭激烈、各路大腕卯足了勁的比賽裡,她唱了似乎不屬於她的風格的《冬天裡的一把火》,《離歌》。她沒有奪冠,早早被淘汰。

但是我看到了她放開自己、忘記比賽、享受其中的畫面,那樣歌唱的姿態,讓我產生了共鳴。

為了自己而唱,為了自己而努力,就是她的選擇。

在別人的要求下,你必須要取得的成功,無論怎麼粉飾,你內心深處體驗到的大部分都會是壓力,這種成功,不會真的讓你很快樂或者很滿足,也不會讓你收穫真正的自信。

你可以用理性找到很多理由,說服自己的大腦——我這樣做是好的,是正確的,是必須的。

但是你永遠無法說服你的內心感受,你也永遠不可能欺騙你的潛意識。

拒絕為他人而活,你需要再狠一點

沒有人會真正喜歡“被操縱”。

而這些不舒服的內心感受和潛意識,會一直對你的“自我”發出強烈的信息,讓你無法在這種“為他人取得的成功”進程中,感受到真正的快樂。

而且,如果這個努力不是出自你真心的“想要”,你會一直有一種“被壓迫感”,被別人的意願或者某種主流價值標準控制和禁錮的感覺。

這種感覺會讓你不自覺地流失掉很多本來屬於你的動力,讓你的本能開始厭惡或逃離你正在做的事情。

“如果我一直妥協下去,我會不再喜歡唱歌。”

當我聽到這位歌手說出這句話,我看到了一個願意對自己的心願保持誠實的堅持的她。

這種對自己的心願保持“誠實地堅持”的態度,決定了我們能否為自己而努力,而不是活在被動地替別人去達成心願的、完成他人的目的的人生中。

02. 拒絕為他人努力,需要一定的勇氣

拒絕為他人而活,你需要再狠一點

很多人活在“為別人努力”的生活中,甚至從來就沒有覺察到這一點。

從小,我們似乎就在為了父母而學習,沒完沒了地寫作業。

長大了,有的人還是為了父母或者別人的眼光來挑選自己的工作、戀愛甚至為了父母親朋做出諸如結婚、離婚這樣重大的人生抉擇。

如果我們的力量還沒有足夠強大到,可以直接拒絕那些“為了你好”給你安排的目標,我們就沒有勇氣去表達自己的真實願望,並將它付諸行動。

所以有時候,成功不一定會讓你快樂,失敗反而會給人帶來快樂。因為“搞砸”別人給你設定的目標,就是潛意識表達自己內心聲音的一種“婉轉”的方式。

我小時候的一個好朋友,學霸一枚,她媽媽對她的要求一直特別特別高。

當時小學升初中,她媽媽非要她考我們那最好的一箇中學,是外國語學校,需要住校,裡面都是尖子生。

媽媽在家督戰她學習了整個六年級,她曾經告訴我,她每天要學到十一點多才能上床睡覺。

這件事,對於每天晚上九點就上床的我來說,很震撼。

考試前她對我說,雖然害怕考不上讓媽媽失望,但是她不想離開家,離開一直陪她長大的外婆,去那樣一所封閉式學校,沒完沒了的學習,然後出國。

後來考試成績出來,她沒有考上。

在家被媽媽訓斥了兩天的她,獲准出門後來到我家樓下找我時,那一臉明媚燦爛的笑容,是那麼真實。

對於自己的失敗如此欣然地接受,當時覺得很意外,這麼多努力都白費了啊,可現在想起來,卻懂得了她的感受。

我們不想傷害那些對我們有殷切盼望、口口聲聲為我們好並確實付出了很多的親密的人。

如果不滿足他們的期待,主管道德的那個嚴厲的“超我”就會跳出來指責我們,讓我們體驗到難以承受的愧疚感。

所以我們常常會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做好,要成功,要實現他們的期待。

我兒時的朋友,當時還是個孩子,沒辦法和媽媽說出自己的心聲:她不想離開家,不想寄宿,所以不想上最好的學校。因此她只能接受父母的安排,並作出一百分的努力。到最後,不小心的考砸,換來了她的解脫。

我們現在已經成年,那也意味著,即便“超我”會跳出來指責你,父母會和你爭論,你還是可以選擇誠實地堅持你的心願,嘗試清晰地表達自己,而不一定要以這種“搞砸”的方式來和你不喜歡的“安排”抗爭。

如果你真的長大了,擁有一個核心自我,就沒有人真的可以“安排”你,你可以劃出界限,好好地表達拒絕。

除非,你還把自己當成一個沒有責任能力的孩子,要麼在別人的安排裡以無所事事消極抵抗;要麼在別人的心願裡,揹負壓力、被動地努力著。

03. 為自己努力,才能積累真正的自信

拒絕為他人而活,你需要再狠一點

有的人也許會說,我根本不能判斷,這個願望是我的還是別人的。

我也不知道,我的努力,是為自己做的還是為別人做的。

有時,做出判斷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和尋找真實的自我,其實是同一件事。

在這裡,你可以試著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我究竟是不是真的想要這個?

我是想要這個目標的達成,還是想實現它去討好誰,取悅誰,向誰證明自己?

我想要大家都喜歡我肯定我,才去做這些努力,還是純粹只是享受做這件事的過程?

我要的是別人眼中的成功,還是屬於我自己的成功?

對於一個歌手來說,在一個重大的比賽中,按照大眾的定義或期待的話,得到冠軍是成功,過早淘汰就是失敗。

但是,對於張靚穎,如果她本人“不認同”這種失敗和成功的定義,她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內心來定義成功和失敗:

在所有的舞臺上,都重複自己之前的套路去表演,即便取得好的成績,她會變得厭倦唱歌,不再享受為了唱歌而努力的過程,那麼這就是她的失敗。

如果在一個難得的舞臺上嘗試了自己新的風格,讓所有人看見這個蛻變的自己,體驗了這種挑戰的過程,那麼她做到了,就是成功。

這時候,可能有人會說,只有像張靚穎這種,已經建立了強大自我的人,對自己很有自信的人,才能毫不費力地做到活出自我,為自己努力吧。

像我這種不夠相信自己的判斷、不夠強大和自信的人,恐怕很難。

然後開始問:我怎麼才能強大?我怎麼才能擁有自信?

其實,並不是這樣。

並不是已經足夠強大的人才能做到“為自己而努力”,而是,無論你是誰,只有你選擇了為自己努力,選擇堅持自己的心意,你才有自信、強大的可能。

我們要知道,為了別人的努力,和為了自己的努力,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努力,取得的成功,也是截然不同的成功。

前者,只有結果才有意義,結果就是一切。

沒有人在意你的過程、你的內心,為了別人的努力,大家需要看的就是最後的成績。

你自己也會不在意過程和內心感受,漸漸討厭努力,也不再享受所謂的成功,被追求目標達成的焦慮佔領,失去真正的動力和方向。

而後者,過程比結果重要。

假如那個“想要”的心願是你自己的,是屬於“真實自我”的,那麼就算非常艱辛,你也會享受美好的“過程體驗”中。

此時只要稍微取得一些成績,你就會有一種巨大的成就感。只要你取得了進步,你會為自己真心感到驕傲。這些才是寶貴的“自信”。

在這個過程中,這些自信可以通過我們的一步步努力,漸漸得到積累,而我們也會漸漸強大,成為一個活得有目標和力量的人。

往往,我們總是希望自己能兼而有之。既完成別人的期待,又能成全自己的心願,是最好的。

但很多時候,並不存在兼而有之的選項。

此時,若能夠捨棄某些“別人定義的成功”,才能有精力去做好“為自己而努力”的事情。

選擇為自己努力,讓那種為自己而活、為自己努力的真實體驗,慢慢不斷累積,才能讓你成為一個能感受到“我正掌控著自己的人生”的強大的人。

要知道,自信和強大從不是從天而降,它來自於你克服內心畏懼的一次次嘗試和體驗之中。

你做出了取捨,選擇為自己努力,你才有可能體驗到強大,收穫屬於自己的成功。

作者簡介:周小寬 / 心理諮詢師,一個溫柔而有力量的陪伴者。作者公眾號:周小寬(ID:xiaokuanjoy)
責任編輯:Spencer 阿貞拒絕為他人而活,你需要再狠一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