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收藏怪癖的硬漢張涵予說:痛並快樂著

張涵予 馬未都 傢俱 博物館 正大研習社 2017-06-10

“五料影帝”張涵予因成功塑造《集結號》裡的穀子地而穩紮穩打的紅了。從新版《水滸傳》裡的宋江到《風聲》裡的吳大隊長,再到《鴻門宴》裡的張良,大器晚成的張涵予在銀幕上塑造著一個又一個錚錚鐵骨的硬漢形象。

有收藏怪癖的硬漢張涵予說:痛並快樂著

穀子地

然而,生活中這個祖籍藍田的“陝西娃”鍾情於收藏藝術,相比於娛樂圈裡的燈紅酒綠,更愛與從容大氣的黃花梨和紫檀為伍,愛在清高典雅的文房山石的中追本溯源……

和馬未都關係匪淺:同一藏品有興趣而結識,此後情誼也越結越深

張涵予曾對記者說:我十幾年前就逛潘家園,後來結識樑廣平,北京的一個收藏家,他是跟馬未都一起開店的專家,我從他們那兒買東西,是因為他們不賣假貨,所以我呢也就一邊買,一邊一點點薰陶、一點點學。”

有收藏怪癖的硬漢張涵予說:痛並快樂著

張涵予收藏古董傢俱的歷史有十餘年了,之十幾年中也有兩個段子特別經典。

一個是2006年他軟磨硬泡從北京一個大古玩商手裡淘來一塊清代書房匾額。

一開始,古玩商死活不肯賣那塊匾額,因為那塊匾給他帶來了很多商機。

有收藏怪癖的硬漢張涵予說:痛並快樂著

結果,張涵予先是買走了那塊匾下的高古羅漢床,然後用了一年多把匾拿下。古玩商對他說:“之所以賣給你,是因為自從你把那張高古羅漢床請走後,我把什麼床放在此匾下看著都彆扭,感覺都差一口氣,只有那張床和這塊匾配在一起時才顯得那麼順眼。”

這第二則是:另一張高古羅漢床,這也是張極為得意的藏品之一高圍板全是滿嵌絞胎瓷板,應是目前已知的實物裡最老的一張床,很有唐宋傢俱的風範和味道。

有收藏怪癖的硬漢張涵予說:痛並快樂著

買它之前呢,其實這床已經被一美國的大收藏家夫婦看中了,都交了定金,然後夫婦倆就回美國了,約好三個月之內給他發貨。但不幸的是,這男方在幾個月後在911事件中不幸遇難。······後來這床陰差陽錯又留下了。按合同規定可重新出售,樑廣平剛把這床從庫房搬來擺上,張涵予進門了瞧見後,就說要了。樑說,這床價格可不菲啊。張涵予交下5000美金定金,堅定說:我要了.置於尾款怎麼呢,“玩兒命去掙錢,分了好長時間才給完,”張涵予很久後才對媒體袒露。

這張床張涵予重視到什麼程度呢?據說馬未都也惦記著它,勸說張,拉到他的博物館給展覽一下,最後張涵予擺出一副“我不天天摸到這張床,我心絕不踏實”的架勢,馬未都才作罷。

有收藏怪癖的硬漢張涵予說:痛並快樂著

誰敢搶我的床

被問及收藏對自己的影響,張涵予說:“那就是痛並快樂著。”

張涵予說:“痛”,其實所有搞收藏的人都能體會,永遠都沒有錢,永遠都捉襟見肘。有時候看到幾件東西買不起,實際上可能賣兩件手裡的藏品就可以換來了,可張涵予不行,捨不得啊。

所以,老在為錢的事情發愁。有時候就借錢去;有時候不得不忍痛放棄一件東西;有時候買件東西,貴了,回來又糾結,退吧,又怕後悔,所以反覆糾結;有時候想著,還需要再買嗎?有時候遇到一件好東西,老想著,又睡不好……

有收藏怪癖的硬漢張涵予說:痛並快樂著

如此糾結的心,直到發現有好東西而又有能力可以買下了,這是眉頭才能前所未有地舒展開來。

張涵予說,這時才是最幸福的時刻,感覺馬上就來了精神。

“痛”與“快樂”的極致體驗,牽扯著張涵予,也讓他更加明白,收藏於自己絕不是演戲生活之外的“調劑”,而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情結”,是他人生財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搞收藏以來,張涵予表示,從來沒有賣過任何一件:“有時候我也想,花這麼多錢買這些東西將來幹嘛?傳我女兒吧,她對這個絲毫不感興趣。賣掉是根本不可能的,這些東西陪伴我十幾年了,每天晚上都要撫摸它們才能睡!!!……我估計這些藏品最後還是捐給博物館吧。”

有收藏怪癖的硬漢張涵予說:痛並快樂著

現在,張涵予大大小小有百十來件藏品,包括傢俱、文房、石頭等等,夠開個博物館了。“現在,我享受它的伴隨。說白了,就是養眼養心,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審美。收藏嘛,就得藏,自己玩。”

張涵予覺得最重要就是喜歡,“我這人從小就不安分,愛玩,愛做夢,小時候捱打在院裡都是出名的。不過,你縱觀中國歷史,很多著書立說的大家,實際上都是大玩家,玩出來的。張國居、王世襄全是玩出來的,玩出一片天地。”

當然,他也想過自己出本書,收錄一下自己的藏品,和圈內人或是朋友分享。“我特別想起《自珍集》這名兒,但這名兒已經被王世襄給起了。”說起來,張涵予有點遺憾。

有收藏怪癖的硬漢張涵予說:痛並快樂著

在不拍戲的時候,張涵予就沏一壺普洱,約三五好友,侃侃收藏、玩玩沉香、欣賞欣賞文房山石。

“這種有些文化品質的生活,我很追求,也很享受,樂在其中吧。”張涵予如是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