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也愛共享宇宙?超級英雄組團打本的背後

隨著《新木乃伊》的上映,意味著環球影業正式開啟了屬於自己的黑暗宇宙計劃。那麼電影宇宙化究竟有著怎樣的好處,竟讓各大電影廠商瘋狂追捧?

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二十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電影也愛共享宇宙?超級英雄組團打本的背後

近年來各大電影公司似乎都有將自己旗下的電影宇宙化的趨勢:《德古拉元年》和《新木乃伊》逐漸構造出環球影業最擅長的怪物片宇宙;今年新上映的《分裂》的結尾則和2000年出品的《不死劫》聯動,開啟了驚悚電影宇宙;甚至連《金剛:骷髏島》的結尾都預示著該片也將開啟一個新的電影宇宙;而最近Netflix公佈的《捍衛者聯盟》的預告片,也在預示著漫威主題的美劇開始走向了宇宙化的模式。

電影也愛共享宇宙?超級英雄組團打本的背後

雖然《捍衛者聯盟》相關的四部作品並沒有正式承認納入漫威宇宙,但作為首部在小熒幕上宇宙化的作品,還是很有前途的。

近幾年漫威影業憑藉著漫威電影宇宙取得了非常了得的成績,這種宇宙化的拍攝理念也傳染給了好萊塢的其他電影製作團隊,導致這種多部作品聯動的電影模式開始鋪天蓋地地向觀眾襲來。

而早在1996年遊戲界就出現了由漫威旗下的《X戰警》與CAPCOM旗下的《街頭霸王》構成的《X-Men VS Street Fighter》(X戰警對街霸)格鬥遊戲,金剛狼大戰隆的戲碼從這裡宣告開始。這款遊戲正是最近仍舊在火熱的格鬥作品《超級英雄VS卡普空》系列的前身。

電影也愛共享宇宙?超級英雄組團打本的背後

《X戰警對街霸》中匯聚了漫威和CAPCOM旗下的諸多人氣角色。

包括任天堂也推出過《任天堂明星大亂鬥》,讓皮卡丘可以與馬里奧同臺競技。更不用提SNK的拳皇系列,它本身就是彙集了《餓狼傳說》等系列人氣角色的亂鬥性質作品。

還有《風暴英雄》也同樣是將暴雪旗下的多名人氣角色以時空樞紐的名義聚集到一款遊戲內,開始了一場大雜燴式的亂戰。

那這種將宇宙化的模式究竟有何優勢,能讓諸多影視團隊,甚至遊戲製作商們都樂此不疲地採用這種方式,而在這種優勢下,它又掩蓋了哪些劣勢呢?今天就讓我們在這關公戰秦瓊式的宇宙化模式裡一探究竟吧!

電影也愛共享宇宙?超級英雄組團打本的背後

任天堂也將自己旗下的明星角色丟在一起,搞了個格鬥遊戲。

超級英雄組隊戰:漫威的救命稻草

在美漫界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說當年漫威漫畫銷量開始下滑,無法攻佔漫畫市場,在不斷的衰退中逐步走下坡路。而這個時候,DC的一位高管與漫威的一位高管如同大多數的美國男人一樣約了週末一起打高爾夫。

這場高爾夫誰輸誰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DC高管向漫威提到了自己團隊正在打造一個新思路——從不同漫畫裡選出人氣高的角色們組成一個超級英雄團隊來一同對抗敵人。

漫威高管在回到公司後,便將這個思路貫徹到了自己公司接下來的發展計劃之中。一個由四位英雄組成的超級英雄團隊,就這樣誕生了。這一舉動打破了以往超級英雄都是孤身的設定,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很快的,該四人小團隊就在美漫圈裡掀起一股熱潮,這股熱潮也讓漫威重新走向上坡路,再度暢銷。

故事中的前者就是1960年在《英勇與無畏》中開始刊登的《正義聯盟》。而後者則是漫威在1961年出品的《神奇四俠》。

電影也愛共享宇宙?超級英雄組團打本的背後

《正義聯盟》承擔著DC趕超漫威的重任。

先不論這個故事是真是假,但匯聚了多位超級英雄的《正義聯盟》一下就點燃了美漫迷們心中的狂熱。以至於在50年後的今日,DC仍舊將其搬出來拍攝成熒幕上的大電影,來幫助DC開拓市場。

電影也愛共享宇宙?超級英雄組團打本的背後

鋼鐵俠攜手美國隊長:故事交叉才熱鬧

其實早在時下最火的漫威電影之前,就已經有很多款超長的系列作品。比如《星際迷航》系列,比如《007》系列以及締造了一個神話的《星球大戰》系列。但他們都稱不上電影宇宙化。真正在電影大熒幕上開創宇宙化的正是漫威影業旗下的漫威系列電影。

現在重新回顧漫威電影宇宙的第一階段,我們不難看出漫威影業在那個階段裡也是出於探索的心態去嘗試。雖然一開始有關聯其他作品的彩蛋存在,但多數僅僅是用於點綴,也不會像現在這樣一搞就搞出五個來。

直至《復仇者聯盟》開啟第二階段之後,才使得漫威宇宙逐漸完善起來,不同電影間彼此的關聯變得更為緊密。從第二階段入坑的觀眾們,就會發現在看完某部第二階段的作品後,還有大批電影等待著你去補習。

電影也愛共享宇宙?超級英雄組團打本的背後

漫威電影的計劃已經排到了2019年。

其實這就是宇宙化的第一個優點,它具有獨特的反向吸引力作用。當一個宇宙化作品成熟後,如果觀眾在中期或後期開始觀看某一部作品,並對該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麼他就有很大的機會回去補前面的那些作品,藉此可以帶動在多年前就出品的藍光光碟的銷量。

同時在這反向吸引力作用下還會產生宇宙化作品的第二個優點,那就是正向吸引力。不管這個觀眾是從宇宙化的第一部開始觀看系列作品,還是他半路入坑決定從頭補習系列作品,最終他都會成為一個該系列宇宙化的老觀眾,進而當同宇宙的其他作品推出的時候,就會有動力去看新作。

電影也愛共享宇宙?超級英雄組團打本的背後

《美國隊長3:內戰》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宇宙化電影

以目前的電影市場來說,複製成功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推出續作。而宇宙化的作品可以在不用顧及單一時間線的同時,創造出更多聯動續作作品,還不用擔心主角會被匆忙發展的後續作品催生變形。漫威電影新作《銀河護衛隊2》的票房為什麼可以如此火爆,其中有很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宇宙化的功勞。這部作品依託的不僅僅是《銀河護衛隊1》,而是它之前上映的所有漫威電影。

電影也愛共享宇宙?超級英雄組團打本的背後

《銀河護衛隊2》收穫了極高的口碑。

宇宙化作品還有著多元化的特點,在同一宇宙觀下,由於主角不同故事不同,創作者有充足的空間來創造出更多元化的故事。比如漫威宇宙,你想看銀河牛仔有《銀河護衛隊》,你想看神話故事有《雷神》,你想看魔法傳奇有《奇異博士》。不同口味的人群,在這個宇宙裡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部分。最後再定期來個關公戰秦瓊,讓我的偶像和你的偶像來場對決,這種噱頭十足的營銷方式正是宇宙化的亮點之一。

無論是哪個優點,宇宙化最終想要的結果就是吸引到更多的觀眾,進而產生更大的利益。這也是為什麼目前有那麼多電影廠都看漫威影業眼紅,想要更快地打造自己的電影宇宙,在這新作難出的市場裡儘早的分一杯羹。

電影也愛共享宇宙?超級英雄組團打本的背後

漫威影業的片頭,已經如同它的電影一樣深入人心了。

超人大戰小丑:世界觀不同拿什麼打

早年間曾經有過這樣一部漫畫,漫畫的主題是《七龍珠》裡面的主角大戰DC的超級英雄。

你也許會問,這有的打嗎?確實,在《七龍珠》的世界觀裡,故事的後期整個宇宙內最危險的星球就是地球。至於原因嘛,當然是因為地球里居住著孫悟空、貝吉塔等“危險”人物,甚至還有幾個比較出名的神明,也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選擇了罩著地球。再反觀DC的超級英雄,先不論正面對戰有哪幾個人能與《七龍珠》裡的主角較量一番,像蝙蝠俠這種超能力是“超有錢”的角色是肯定上不去手的(笑)。

電影也愛共享宇宙?超級英雄組團打本的背後

該圖實力詮釋了什麼叫世界觀不同

之所以聊了這麼多關於《七龍珠》大戰DC的問題,我們不是要探討那部漫畫,我們要說的是在宇宙化的背景下,最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當不同人物之間有了時空交叉,那他們的能力就要進行同宇宙的力量層次平衡。

再舉個明顯的例子,在DC的漫畫宇宙裡,《超人》的單人故事中,超人對抗的大都是些外星人,它們有的是擁有著超高的科技,有的則是擁有著極強的肉體。因為超人的設定能力很強,所以敵人的能力也就隨之而強了,這樣才能有肉體對肉體的正面對抗。再來看《蝙蝠俠》的設定,蝙蝠俠對抗的大都是街頭犯罪分子,雖然也有一部分變異人(大部分敵人都是“窮人靠變異”款),但最出名的那個小丑其實也沒什麼超能力,靠得就是異乎於常人的超高智商。那蝙蝠俠與小丑的戰鬥,就只能是高智商與高智商的對決了。

電影也愛共享宇宙?超級英雄組團打本的背後

蝙蝠俠與小丑的對決,永無休止。

好了,超人與蝙蝠俠的能力已經在各自的漫畫裡設定出來了。這個時候來個宇宙化交叉吧。

小丑以經典形象出現,小丑開始犯罪了!好!用時2個小時。

蝙蝠俠發現小丑在犯罪!嫉惡如仇的他努力尋找其蹤跡,但是並無發現,用時1個小時。

這個時候超人走了出來!超人拍了拍蝙蝠俠的肩膀,說了句:“寶貝兒,你休息會。”

然後超人大搖大擺地走進電話亭,超人用光速完成換裝。

超人用透視眼和超級聽覺鎖定了小丑。然後超人用高速移動飛到小丑身邊。

超人拍了拍小丑肩膀,說了句:“你被捕了。”用時5分鐘。

電影也愛共享宇宙?超級英雄組團打本的背後

超人:蝙蝠俠老兄,還是我來幫你把

發現問題了吧?兩種完全獨立的設定,想要融匯到一起,並且還要保持各自原本的特色,其實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所以宇宙化的作品都會設置一個力量層級的標杆,超過這個標杆太多的角色就要弱化,低於這個標杆太多的角色就必須得強化。這樣才能保證每個英雄在宇宙化之後,還擁有其存在的價值。

因此就出現了被稱為“腎虛法師”的奇異博士(初始設定非常強,到了宇宙化之後就越來越弱),以及智商極度逆天,靠智慧就能對抗整個正義聯盟的蝙蝠俠(有一部作品裡蝙蝠俠為了防止其他超級英雄失控,針對每個英雄的弱點研發出了對抗計劃,且非常有效)。

電影也愛共享宇宙?超級英雄組團打本的背後

奇異博士後期經常在關鍵時刻弱了下來,因此也被稱為“腎虛博士”

平衡是個持續性的問題,當宇宙化擁有的角色越多,他們之間的平衡越難以控制。而當勉強維持平衡後,這個宇宙化後的世界觀就難以再進行進一步的擴充了。

並且礙於這種平衡問題,越到後期出現的英雄,越要面對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是融入宇宙還是獨立化。長久來看必然要融入宇宙,因為那是營銷的最終目的,但融入宇宙化就意味著各方面能力都要受到限制,進而導致劇情等內容都開始受限制。

而不融入宇宙,那就意味著難以將新創造的東西,進一步的轉化成宇宙化這種幾何式增加收入的方式中來。

電影也愛共享宇宙?超級英雄組團打本的背後

漫威宇宙:締造漫威英雄的商業英雄們

因此就導致在宇宙化健全的故事體系內,很難創造出更不一樣的故事。創作者在面對龐大的宇宙化前情故事時,就會顯得束手束腳,無法自由發揮。當產生了難以平衡和故事難以創新這兩個問題後,更可怕的一個問題隨之而來。

越到宇宙化的後期,不同故事的同質化現象就越發的嚴重。過多同質化的劇情,就導致電影的看點變得越來越低。漫威電影宇宙現在已經開始出現這個問題了,所以主創人員才開始不斷地引入更多不同元素,來努力避免這個問題。

不過從長遠來看,這似乎很難根治問題,而漫威影業也認知到了這個事實,所以他們才將原本的電影宇宙第四階段計劃徹底推翻,完全重置。並通過引入全新的階段概念,來開創新的未來。以此來確保電影宇宙後期不會因為同質化嚴重的問題,導致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宇宙化成果都毀於一旦。

電影也愛共享宇宙?超級英雄組團打本的背後

《死侍屠殺漫威宇宙》就是非常著名的漫威平行宇宙之一。

重啟還是平行世界:這是一個問題

電影宇宙化出現至今才短短的幾年時間,它的未來如何我們不敢輕易下定義。不過既然聊到這裡,不妨讓我們研究一下擁有多年曆史的漫畫宇宙的後期發展。

在漫畫宇宙的後期,主創人員創造出了各種宇宙化的大事件,什麼金剛狼之死啊、閃點事件啊等等等等。但當大事件難以再吸引讀者的時候,他們也就開始搞了大事情。

金剛狼不是死了嗎?那好,我們來個最終大事件,導致整個宇宙重啟,故事發展到了完全不同的方向。當年死掉的角色都復活重來,關鍵大事件的結果導向了另外一個方向。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重來一次。OK,這就是傳說中的宇宙重啟。沒錯,看起來就跟《X戰警:逆轉未來》差不多,這是因為《逆轉未來》的故事原型本身就是漫威漫畫中的一次重啟。

電影也愛共享宇宙?超級英雄組團打本的背後

《逆轉未來》其實就是《X戰警》電影的重啟作

除了宇宙重啟、故事重來這個方向以外,還有另一個方向,那就是平行宇宙。跟重啟的無恥性質差不多,平行宇宙也是將故事以另一種方式重新呈現,在不同的方式中,同一個角色甚至有著不同的過去與不同的未來。比如DC著名的《不義聯盟》就是一個DC主角的平行宇宙的故事。

如果你覺得平行宇宙這個名字有點陌生,那我換個二次元小夥伴們比較熟知的名詞——同人。是的,平行宇宙的概念就跟同人差不太多,同樣的角色換到不同的時空,細節的不同,也造就了未來的不同。角色還是那個角色,主要性格還是那個主要性格,但經歷的事情就完全不同了。(比如DC最近熱播的《明日傳奇》,就是改編自DC漫畫旗下的多部漫畫)

電影也愛共享宇宙?超級英雄組團打本的背後

《閃電俠》與《綠箭俠》的衍生作《明日傳奇》,目前已續訂第三季

這些後期的處理方式都驗證著同一個道理,那就是一段宇宙化只會影響一代人。自休·傑克曼2000年第一次以金剛狼身份登上大熒幕開始,至2017年最後一次飾演金剛狼為截止,這整整17年的金剛狼演繹經歷,讓這一代的觀眾們自心底認可了“金剛狼”等於“休·傑克曼”這個概念。近5年內如果漫威再找新人來飾演金剛狼,恐怕不得不面對票房上所承擔的風險,因為這一代人只認可休·傑克曼的金剛狼。但10年之後呢?當我們這一代人不再是電影的主力消費群體的時候,新一代的主力消費群體並不如我們這樣對休叔的金剛狼有著獨特的記憶。

那個時候,沒準就會出現下一個17年的金剛狼(比如勞拉)。同樣,宇宙化也是如此。當我們這一代人看完了所有漫威宇宙的電影后,漫威也許就會搞個宇宙重啟,或者平行宇宙,如之前一般找一批新人來重新飾演這些經典角色,到了那個時候,為那些角色痴狂的就將是下一代的人們。我們這一代大概也會如同老一輩一樣,翻著在那個時代看起來畫面極其粗糙的光盤,看著我們所喜歡過的小羅伯特唐尼站在新聞記者發佈會的講臺上,一臉高傲地說道:“我就是鋼鐵俠。”

電影也愛共享宇宙?超級英雄組團打本的背後

漫威電影宇宙,將是我們這一代漫威迷永恆的記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