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是宇宙最大的能量場'

宇宙 寧靜 音樂 動物 文章 藝術 心理教練wqz 2019-07-19
"

靜,是宇宙最大的能量場

我們通常都停留在人間的外境。而這個外境是透過「動」和「做」組合起來的。一般人絕對不會放過外境,會想針對外境作種種的更動,達到理想的完美、發達、高效率……的成果。這可以說是彙總了人類至今為止的文明發展的動力。全部的你,不只是這個外境,它包括內境,也就是意識層面更深的一面,也就是曾經提到的背景或因地(而外境,也就是前景)。

簡單說,外境就是形相,而內境比較像「場」,比如說一個能量場。這兩個不是對立的概念,兩個可以同時存在。

靜,寧靜,是銜接兩者之間的共同點。沒有靜,沒有空,就不可能有任何形相。任何形相,也是從這個靜、這個空所帶來的場,所衍生出來的。衍生出來的任何形相,底下也仍然是靜,還是空。

隨時體會到這個靜,自然就活在無思無想圓滿的境界。靜,也只是變成一個輕鬆的知覺場,可以觀察到一切。我們仔細看,生活的習慣,全都在講究「動」。不光是動,還要動得快,動得有效率。包括資訊取得,跟觀念的轉變,還要同時多工作業。所以,懂得靜,重視靜,是我們回家之路要踏出的第一步。這跟我們全人類的價值觀念恰恰相反,根本是顛倒的。

"

靜,是宇宙最大的能量場

我們通常都停留在人間的外境。而這個外境是透過「動」和「做」組合起來的。一般人絕對不會放過外境,會想針對外境作種種的更動,達到理想的完美、發達、高效率……的成果。這可以說是彙總了人類至今為止的文明發展的動力。全部的你,不只是這個外境,它包括內境,也就是意識層面更深的一面,也就是曾經提到的背景或因地(而外境,也就是前景)。

簡單說,外境就是形相,而內境比較像「場」,比如說一個能量場。這兩個不是對立的概念,兩個可以同時存在。

靜,寧靜,是銜接兩者之間的共同點。沒有靜,沒有空,就不可能有任何形相。任何形相,也是從這個靜、這個空所帶來的場,所衍生出來的。衍生出來的任何形相,底下也仍然是靜,還是空。

隨時體會到這個靜,自然就活在無思無想圓滿的境界。靜,也只是變成一個輕鬆的知覺場,可以觀察到一切。我們仔細看,生活的習慣,全都在講究「動」。不光是動,還要動得快,動得有效率。包括資訊取得,跟觀念的轉變,還要同時多工作業。所以,懂得靜,重視靜,是我們回家之路要踏出的第一步。這跟我們全人類的價值觀念恰恰相反,根本是顛倒的。

靜,是宇宙最大的能量場

也就是說,你在讀這篇文章,不光是在體會字面的意思,還體驗字句和字句之間的空檔,甚至更深層面的意識。字和字之間的空檔、更深層面的意識都是從「靜」轉出來的。真正重要的,是同時體驗到這些字背後的「靜」。

有意思的是,從古至今,真正的靈性老師也都是把弟子從「動」帶回到「靜」。因為「靜」其實是個能量場,可以說是宇宙最大的能量場。「靜」本身就可以講課,而且是最高明的老師。它本身就是最大的恩典。我這裡想起了──拉瑪那.馬哈希,這是我心目中印度百年來最了不起的大禪師。他十六歲醒覺,接下來幾十年不講話。後來即使講話了,也只是寥寥幾句,用他無相的光明帶著弟子,幫助許多人醒覺過來。禪宗的始祖大迦葉尊者,是佛陀的大弟子。他從佛陀拿起一朵花中,理解了一切,並以微笑回答佛陀。千年來禪宗不講究語言來教學、來傳承,也是這個道理。

同樣,我們也可以稱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大自然所有的動物、植物甚至礦物,都活在當下,在一個寧靜的狀態存在。這個當下,是在念頭還沒有生起的瞬間。這些種種的眾生(連礦物、任何物質都是眾生,都有意識,都有生命的慧根)隨時透過瞬間、透過寧靜,和整體的生命接軌。一隻動物,不光跟自己本身沒有分隔,跟宇宙整體也沒有隔閡。不像人類,還創出另外一個自我形相。這個自我形相帶來另外一個「我」,是一個假體。但是,從這個假體出發,又好像是真的。讓我們的人生在這個軀體裡打轉,轉不出來。

這麼說,語言或是文字所帶來的任何意涵,都不重要。因為心裡不安靜,有一個起伏,才可能有念頭。這念頭,再轉成語言跟煩惱。懂了這些,就不再會追求字句所帶來的理解,因為它最多隻能當一個路標。可惜的是,我們通常把這個路標當作目標。在語言文字這個路標上打轉,滔滔不絕地辯論,大作文章,越走越遠。

寧靜,是可以透過任何有形有相,包括語言文字、行動、講話中找回來的。跟我們身體動不動、發不發出聲音,一點都不相關。真正的寧靜,是在動作與聲音之內,同時找到一個無動、無音的性質。懂了這些,就自然知道,在任何生命狀況下,不管多忙、多吵,我們可以輕鬆看到,有另外一個寧靜的層面,在更深的層面存在。體會到這個層面,自然就會給我們一個空檔,一個空隙,讓我們看清、看透任何生活的狀況。從「有」,體會到「沒有」。

我想表達的是,「靜」跟一個人從早到晚盤腿、不講話、不睡覺、不休息,一點都不相關。我們會體會到,因為人有限的理解,透過這侷限的意識,把「靜」當成了「不靜」的對立,會認為「靜」是「動」的相反。不相信的話,我們每一個人都體會過,明明身體躺在那裡不動,心裡的念頭卻像水一樣流個沒完。外面很靜,可是心裡一點都不靜。所以,這兩者是不相關的。

"

靜,是宇宙最大的能量場

我們通常都停留在人間的外境。而這個外境是透過「動」和「做」組合起來的。一般人絕對不會放過外境,會想針對外境作種種的更動,達到理想的完美、發達、高效率……的成果。這可以說是彙總了人類至今為止的文明發展的動力。全部的你,不只是這個外境,它包括內境,也就是意識層面更深的一面,也就是曾經提到的背景或因地(而外境,也就是前景)。

簡單說,外境就是形相,而內境比較像「場」,比如說一個能量場。這兩個不是對立的概念,兩個可以同時存在。

靜,寧靜,是銜接兩者之間的共同點。沒有靜,沒有空,就不可能有任何形相。任何形相,也是從這個靜、這個空所帶來的場,所衍生出來的。衍生出來的任何形相,底下也仍然是靜,還是空。

隨時體會到這個靜,自然就活在無思無想圓滿的境界。靜,也只是變成一個輕鬆的知覺場,可以觀察到一切。我們仔細看,生活的習慣,全都在講究「動」。不光是動,還要動得快,動得有效率。包括資訊取得,跟觀念的轉變,還要同時多工作業。所以,懂得靜,重視靜,是我們回家之路要踏出的第一步。這跟我們全人類的價值觀念恰恰相反,根本是顛倒的。

靜,是宇宙最大的能量場

也就是說,你在讀這篇文章,不光是在體會字面的意思,還體驗字句和字句之間的空檔,甚至更深層面的意識。字和字之間的空檔、更深層面的意識都是從「靜」轉出來的。真正重要的,是同時體驗到這些字背後的「靜」。

有意思的是,從古至今,真正的靈性老師也都是把弟子從「動」帶回到「靜」。因為「靜」其實是個能量場,可以說是宇宙最大的能量場。「靜」本身就可以講課,而且是最高明的老師。它本身就是最大的恩典。我這裡想起了──拉瑪那.馬哈希,這是我心目中印度百年來最了不起的大禪師。他十六歲醒覺,接下來幾十年不講話。後來即使講話了,也只是寥寥幾句,用他無相的光明帶著弟子,幫助許多人醒覺過來。禪宗的始祖大迦葉尊者,是佛陀的大弟子。他從佛陀拿起一朵花中,理解了一切,並以微笑回答佛陀。千年來禪宗不講究語言來教學、來傳承,也是這個道理。

同樣,我們也可以稱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大自然所有的動物、植物甚至礦物,都活在當下,在一個寧靜的狀態存在。這個當下,是在念頭還沒有生起的瞬間。這些種種的眾生(連礦物、任何物質都是眾生,都有意識,都有生命的慧根)隨時透過瞬間、透過寧靜,和整體的生命接軌。一隻動物,不光跟自己本身沒有分隔,跟宇宙整體也沒有隔閡。不像人類,還創出另外一個自我形相。這個自我形相帶來另外一個「我」,是一個假體。但是,從這個假體出發,又好像是真的。讓我們的人生在這個軀體裡打轉,轉不出來。

這麼說,語言或是文字所帶來的任何意涵,都不重要。因為心裡不安靜,有一個起伏,才可能有念頭。這念頭,再轉成語言跟煩惱。懂了這些,就不再會追求字句所帶來的理解,因為它最多隻能當一個路標。可惜的是,我們通常把這個路標當作目標。在語言文字這個路標上打轉,滔滔不絕地辯論,大作文章,越走越遠。

寧靜,是可以透過任何有形有相,包括語言文字、行動、講話中找回來的。跟我們身體動不動、發不發出聲音,一點都不相關。真正的寧靜,是在動作與聲音之內,同時找到一個無動、無音的性質。懂了這些,就自然知道,在任何生命狀況下,不管多忙、多吵,我們可以輕鬆看到,有另外一個寧靜的層面,在更深的層面存在。體會到這個層面,自然就會給我們一個空檔,一個空隙,讓我們看清、看透任何生活的狀況。從「有」,體會到「沒有」。

我想表達的是,「靜」跟一個人從早到晚盤腿、不講話、不睡覺、不休息,一點都不相關。我們會體會到,因為人有限的理解,透過這侷限的意識,把「靜」當成了「不靜」的對立,會認為「靜」是「動」的相反。不相信的話,我們每一個人都體會過,明明身體躺在那裡不動,心裡的念頭卻像水一樣流個沒完。外面很靜,可是心裡一點都不靜。所以,這兩者是不相關的。

靜,是宇宙最大的能量場

想想看,一個人假如可以全心寧靜,而又同時能在這人間做事,甚至透過腦思考、講話、交流互動。那麼,每一個行動是不得了的。透過寧靜,我們就自然活在當下。雖然在「動」,每一個「動」都是在臣服當中而動。也就是說,還沒有「動」,一個人已經把一切的追求或是對瞬間種種的要求,都老早交出去了。

不光這種寧靜是神聖的。活在瞬間也是神聖的。就連每一個動作都是神聖的。最有趣的是,透過寧靜,這種神聖、臣服的「動」,和努力一點都不相關。努力還是透過對立而生的。比如說,我希望透過用功、做某種功課……可以得到種種結果。因為生活不順心,所以我要透過種種努力,來完成自己的願望。這麼說,努力,本身就是跟生命對抗。

然而,寧靜中生出的「動」,完全是自然而發,從心裡流出來的。沒有一個「誰」來掌控,也沒有一個「誰」來決定。這種「動」,自然跟全部的生命接軌,自然帶出最高的創造力,所得到的結果是人間難以想像的。人類歷史最美的詩、最美的音樂、最美的藝術作品、學術上最大的突破,都是在寧靜、在無思無想的境界中,所帶出來的。

透過靜,我們自然也會發現,任何對立、矛盾自然會消逝。甚至會發現,「空」和「有」不是對立。「存在」和「動」、「做」也不是對立。就連「生命」和「死亡」都不是對立。更不用講愛、喜樂、平安都屬於生命更深層面的一部份,沒有外在的對立。空、存在、生命、愛、喜樂、平安都是我們最根本的狀態,並不是用任何條件組合得來的,本來就是跟生命接軌。透過寧靜,自然就存在身邊。

寧靜,或說寧靜帶來的臣服,也只是把我們對形相的注意力「挪開來」,向人生更深的層面移動。它帶來宇宙最高層面的智慧。透過這個有限的體,表達出宇宙最高的智慧。這就是古人所稱的聖人境界。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做得到。因為它跟「做」,一點都不相關。然而,卻又是我們最普遍的狀態。正因如此,莊子也曾經說過「道」是無所不在的。

接下來,我會用更具體的方法,讓你找回來這個「靜」。也就是這個瞬間,也就是「這裡!現在!」。我想提醒的是,前面這些話還是很重要。因為,要得到這個「靜」,並不是透過任何作為可以帶來的。假如前面這些話,你全面投入,用心讀進去了,你已經在一個寧靜的存在,寧靜的當下。

~ end ~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