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基本力:引力弱得離譜,弱相互作用力是太陽發光的關鍵

宇宙 地球 魅力科學君 2019-05-19

自然界中總共有四種基本力,分別是: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電磁力和引力。對於我們來講,這些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正是有了這些基本力的存在,我們所處的宇宙才得以有條不紊的運行。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方面的知識,由於很多人都對弱相互作用力不是很瞭解,因此本文著重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來介紹弱相互作用力。

四大基本力:引力弱得離譜,弱相互作用力是太陽發光的關鍵

弱得離譜的引力

按照從強到弱的排列,它們的順序依次是:強相互作用力、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引力,與其他三種力相比,引力顯得非常的另類-它實在是太弱了。

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說明,我們把一顆鐵質的回形針放在地上,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這時這顆回形針就緊緊的貼在地面上了。現在我們用一小塊磁鐵從上方靠近這顆回形針,當磁鐵與回形針的距離縮短到一定的距離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回形針直接掙脫了地心引力,投入了磁鐵的懷抱。也就是說,一塊小小的磁鐵產生的電磁力,就比整個地球產生的引力還要強!

因為引力的可疊加性,質量越大的物體其引力就越大,所以引力通常都是表面在宏觀的層面,因此雖然引力弱得驚人,但是它卻是構成宇宙中的日月星辰的關鍵。

強相互作用力

四大基本力:引力弱得離譜,弱相互作用力是太陽發光的關鍵

在自然界裡除了氫原子,其他的原子核裡都擁有兩個以上的質子的。而質子是帶正電的,因為同極相斥,所以如果要將兩個質子緊緊挨在一起,就必須要克服質子之間巨大的排斥力。強相互作用力就是起的這個作用,它將原子核內的質子和中子緊緊的束縛在一起。而從更微觀的角度來看,強相互作用力是將組成質子和中子的夸克拉攏在一起。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強相互作用力比電磁力強,事實上強相互作用力是自然界最強的力。如果沒有強相互作用力,宇宙中連最基本的原子核都無法形成,我們的世界將蕩然無存。

無處不在的電磁力

四大基本力:引力弱得離譜,弱相互作用力是太陽發光的關鍵

電磁力是電力和磁力的總稱,它是指基本粒子在電荷、電流和磁場的相互作用下產生的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力如摩擦力、支撐力、彈力……等等等等,歸根結底都是電磁力的作用。如果沒有電磁力……大家可以自行想象。

弱相互作用力

大家都知道原子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其中質子帶正電,電子帶負電,中子不帶電。一個原子要保持穩定,就必須要呈電中性(正負電荷平衡),也就是說有多少個質子就應該有多少個電子,否則的話原子就會帶電,從而變得很不穩定。

四大基本力:引力弱得離譜,弱相互作用力是太陽發光的關鍵

事實上,自然界裡所有的原子都是趨向於電中性的,我們來看一看原子是怎麼做到的。當原子內的電子比質子少的時候,通常情況下原子核內的結構就會出現變化,其具體表現為原子核內的少部分質子會轉變為中子,並同時釋放出電子和中微子。簡單的講就是原子給自己減少了質子,並同時增加了電子,從面達到原子的電中性,由於釋放出的電子是帶負電的,所以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負β衰變”。

以上過程是可逆的,當電子比質子多的時候,原子核內的質子就會轉變成中子,並釋放出正電子和中微子,相應的這個過程被稱之為“正β衰變”。需要注意的是,正電子是反粒子,它會與原子核外的電子發生湮滅,其結果就是產生出一對γ光子,這就是太陽發光的原理。

四大基本力:引力弱得離譜,弱相互作用力是太陽發光的關鍵

而控制β衰變的,就是弱相互作用力,關於弱相互作用力是怎麼運作的,這裡我們簡單講一下。根據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中子和質子都是由上夸克和下夸克組成,其中質子由一個下夸克和兩個上夸克構成,中子則是由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構成。因此,只要改變中子和質子中的上、下夸克的數量,就可以實現它們之間的互相轉變。而弱相互作用力是自然界唯一可以使上、下夸克互相轉變的力,這有個專門的名稱,叫做“夸克味變”。

所以說弱相互作用力對我們也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它,宇宙中所有的恆星都將不會發光,而我們將生活在一個黑暗的、充滿各種不穩定因素的世界裡!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僅請與作者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