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 浦:築牢沿海漁民生產生活“安全港”

漁業 三農 經濟 農業 寧德網 2017-06-25

寧德網消息(夏斌)挖泥船穿梭開挖護岸淤泥;工人們忙著壘砌石塊、灌製混凝土材料……6月16日,霞浦縣三沙鎮烽火二級漁港建設工地,一片繁忙。這是霞浦縣致力漁港建設,改善沿海群眾生產生活設施的一處場景。

霞浦縣有著505公里的海岸線,位居全省沿海縣份之首。近年來,該縣堅持“以海為主”,全力打造“藍色聚寶盆”,發展壯大“藍色經濟”,推動由海洋資源大縣向海洋經濟強縣轉變。然而,漁業生產所需的漁港碼頭等設施的落後,卻嚴重製約了發展海洋經濟的步伐。數百公里海岸線上,居住數萬名群眾的日常生活、出行安全方便等,也與海岸基礎設施息息相關。

“十二五”期間,霞浦縣把漁港項目建設,作為發展海洋經濟、改善沿海漁民生產生活條件的重中之重來抓。縣裡成立了標準漁港建設管理領導小組,加強漁港建設管理。

根據《福建省沿海漁港佈局規劃2009——2018》,全縣共爭取各類漁港建設項目51個,其中中心漁港1個,一級至三級漁港分別為6個、18個、23個,避風錨地4個,佔全省漁港建設總數的三分之一,全市的一半。

“縣裡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仍然想方設法籌集資金,同時利用社會融資等多種方法,解決漁港建設配套資金不足問題。”霞浦縣標準漁港建設管理領導小組有關負責人介紹,從2015年起,縣政府還出臺了漁港建設激勵機制,每建成一個二級和三級漁港,縣裡將分別獎勵業主單位50萬元和20萬元。

經過幾年的緊張建設,目前,霞浦縣已經建成投入使用各類漁港24個,在建2個,總投資2.66億元。

“漁港沒建前,這裡是一片灘塗,全村及周邊800多艘大小養殖船,全都停泊在灘塗上,只有幾小時的潮水出海,裝卸貨物都要繞道五、六海里的東安碼頭。”站在新建的漁港上,溪南鎮仙東村黨支部書記曾成燈頗為感慨,“現在可好了,每天20個小時都可以隨時出海,貨物也可以在家門口裝卸了,全村群眾受益,卻不用負擔一分錢。”

在三沙鎮虞公亭村,村黨支部書記林賢常則告訴筆者,修建漁港碼頭後,給村財帶來增收,“漁港和碼頭修好,村裡將碼頭場地招標出租,每年都有兩、三萬不等的集體收入,而在這之前,村財收入是零”。

據介紹,漁港建設對於沿海鄉鎮防災減災、方便海上生產作業、調整海洋產業結構等,都將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今後幾年,縣裡還將利用世行貸款等融資方式,繼續加大漁港建設力度,興建24個各級漁港及建設一處全省縣級設施最齊全的颱風預警中心,全縣漁港建設總投資將達9.29億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