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
"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社會上一直流傳著兩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和"得語文者得天下"。這兩句話哪句更有道理,筆者不知道,只知道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得語文者得高考!為什麼呢?作為學生和家長,又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一.重新認識語文的重要性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這意味著,使用了幾十年的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等教材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說:"高考是選拔考試,必須適當拉開分距,還要考閱讀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以往用數理化來拉分距,以後用語文來拉分距,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

其實這並不突然,從2016年開始,每年的語文高考都在發生變化,不管是出題的方式、考察的內容還是閱讀的難度和作文的多元化,都體現出了一個趨勢——語文將成為一個主要的拉開學生分數差距的科目。

"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社會上一直流傳著兩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和"得語文者得天下"。這兩句話哪句更有道理,筆者不知道,只知道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得語文者得高考!為什麼呢?作為學生和家長,又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一.重新認識語文的重要性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這意味著,使用了幾十年的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等教材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說:"高考是選拔考試,必須適當拉開分距,還要考閱讀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以往用數理化來拉分距,以後用語文來拉分距,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

其實這並不突然,從2016年開始,每年的語文高考都在發生變化,不管是出題的方式、考察的內容還是閱讀的難度和作文的多元化,都體現出了一個趨勢——語文將成為一個主要的拉開學生分數差距的科目。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二.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統一的學科,致力於培養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它要求學生具有相應的語言應用能力、書面寫作能力、較強的閱讀和信息處理能力,而這些能力都需要學生經過一個長期的學習、積累和練習才能獲得。

學習語文,要遵循從課本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孩子要做生活中的學習者,做學習中的有心人,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做好積累、運用才是正確的方法,而不是靠刷題,更不是僅靠補課就能提高的。

"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社會上一直流傳著兩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和"得語文者得天下"。這兩句話哪句更有道理,筆者不知道,只知道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得語文者得高考!為什麼呢?作為學生和家長,又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一.重新認識語文的重要性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這意味著,使用了幾十年的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等教材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說:"高考是選拔考試,必須適當拉開分距,還要考閱讀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以往用數理化來拉分距,以後用語文來拉分距,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

其實這並不突然,從2016年開始,每年的語文高考都在發生變化,不管是出題的方式、考察的內容還是閱讀的難度和作文的多元化,都體現出了一個趨勢——語文將成為一個主要的拉開學生分數差距的科目。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二.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統一的學科,致力於培養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它要求學生具有相應的語言應用能力、書面寫作能力、較強的閱讀和信息處理能力,而這些能力都需要學生經過一個長期的學習、積累和練習才能獲得。

學習語文,要遵循從課本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孩子要做生活中的學習者,做學習中的有心人,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做好積累、運用才是正確的方法,而不是靠刷題,更不是僅靠補課就能提高的。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三.用正確的方法打開語文學習之門

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是的,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學習方法,而語文強調的就是"細水長流"的積累和沉澱過程。

(一)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將語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橋樑。

葉聖陶曾說:"從小學教師到大學教授,任務都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學習語文要養成的重要習慣就是積累。

"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社會上一直流傳著兩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和"得語文者得天下"。這兩句話哪句更有道理,筆者不知道,只知道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得語文者得高考!為什麼呢?作為學生和家長,又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一.重新認識語文的重要性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這意味著,使用了幾十年的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等教材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說:"高考是選拔考試,必須適當拉開分距,還要考閱讀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以往用數理化來拉分距,以後用語文來拉分距,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

其實這並不突然,從2016年開始,每年的語文高考都在發生變化,不管是出題的方式、考察的內容還是閱讀的難度和作文的多元化,都體現出了一個趨勢——語文將成為一個主要的拉開學生分數差距的科目。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二.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統一的學科,致力於培養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它要求學生具有相應的語言應用能力、書面寫作能力、較強的閱讀和信息處理能力,而這些能力都需要學生經過一個長期的學習、積累和練習才能獲得。

學習語文,要遵循從課本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孩子要做生活中的學習者,做學習中的有心人,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做好積累、運用才是正確的方法,而不是靠刷題,更不是僅靠補課就能提高的。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三.用正確的方法打開語文學習之門

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是的,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學習方法,而語文強調的就是"細水長流"的積累和沉澱過程。

(一)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將語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橋樑。

葉聖陶曾說:"從小學教師到大學教授,任務都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學習語文要養成的重要習慣就是積累。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1.積累的途徑

一是摘抄和收集:

準備一個專用的筆記本,摘抄教材、雜誌、課外書籍中的名言、佳句、諺語、好詩好詞等;收集生活、學習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好詞佳句、哲理精句、靈感妙想等。

二是背誦和記憶:

首先,務必背熟教材中要求背誦的內容,並利用寒暑假溫習鞏固;其次,背誦自己摘抄和收集的覺得有意思的內容。

背誦的方法:可以分層背誦;可以化整為零地背誦;可以先抓要點背誦,然後連貫地背誦。背誦以後還要經常複習運用,這樣才能牢記於心。

"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社會上一直流傳著兩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和"得語文者得天下"。這兩句話哪句更有道理,筆者不知道,只知道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得語文者得高考!為什麼呢?作為學生和家長,又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一.重新認識語文的重要性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這意味著,使用了幾十年的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等教材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說:"高考是選拔考試,必須適當拉開分距,還要考閱讀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以往用數理化來拉分距,以後用語文來拉分距,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

其實這並不突然,從2016年開始,每年的語文高考都在發生變化,不管是出題的方式、考察的內容還是閱讀的難度和作文的多元化,都體現出了一個趨勢——語文將成為一個主要的拉開學生分數差距的科目。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二.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統一的學科,致力於培養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它要求學生具有相應的語言應用能力、書面寫作能力、較強的閱讀和信息處理能力,而這些能力都需要學生經過一個長期的學習、積累和練習才能獲得。

學習語文,要遵循從課本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孩子要做生活中的學習者,做學習中的有心人,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做好積累、運用才是正確的方法,而不是靠刷題,更不是僅靠補課就能提高的。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三.用正確的方法打開語文學習之門

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是的,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學習方法,而語文強調的就是"細水長流"的積累和沉澱過程。

(一)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將語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橋樑。

葉聖陶曾說:"從小學教師到大學教授,任務都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學習語文要養成的重要習慣就是積累。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1.積累的途徑

一是摘抄和收集:

準備一個專用的筆記本,摘抄教材、雜誌、課外書籍中的名言、佳句、諺語、好詩好詞等;收集生活、學習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好詞佳句、哲理精句、靈感妙想等。

二是背誦和記憶:

首先,務必背熟教材中要求背誦的內容,並利用寒暑假溫習鞏固;其次,背誦自己摘抄和收集的覺得有意思的內容。

背誦的方法:可以分層背誦;可以化整為零地背誦;可以先抓要點背誦,然後連貫地背誦。背誦以後還要經常複習運用,這樣才能牢記於心。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2.積累的方法

一是單元積累法:學習一個單元之後,及時歸納本單元學習的難讀字、易錯字、成語典故、精彩語段等,力求精要實用。

二是考點積累法:根據考綱中規定的考點,對散見於課本、資料、試卷中的語文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要注意突出重點、難點。這些內容,有經驗的老師都會在教學中提醒學生,關鍵是看學生能不能做個有心人。

三是易混點積累法:對平時訓練中遇到的易混知識點,考試中出錯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要著眼於辨析疑點。

"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社會上一直流傳著兩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和"得語文者得天下"。這兩句話哪句更有道理,筆者不知道,只知道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得語文者得高考!為什麼呢?作為學生和家長,又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一.重新認識語文的重要性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這意味著,使用了幾十年的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等教材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說:"高考是選拔考試,必須適當拉開分距,還要考閱讀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以往用數理化來拉分距,以後用語文來拉分距,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

其實這並不突然,從2016年開始,每年的語文高考都在發生變化,不管是出題的方式、考察的內容還是閱讀的難度和作文的多元化,都體現出了一個趨勢——語文將成為一個主要的拉開學生分數差距的科目。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二.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統一的學科,致力於培養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它要求學生具有相應的語言應用能力、書面寫作能力、較強的閱讀和信息處理能力,而這些能力都需要學生經過一個長期的學習、積累和練習才能獲得。

學習語文,要遵循從課本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孩子要做生活中的學習者,做學習中的有心人,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做好積累、運用才是正確的方法,而不是靠刷題,更不是僅靠補課就能提高的。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三.用正確的方法打開語文學習之門

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是的,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學習方法,而語文強調的就是"細水長流"的積累和沉澱過程。

(一)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將語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橋樑。

葉聖陶曾說:"從小學教師到大學教授,任務都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學習語文要養成的重要習慣就是積累。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1.積累的途徑

一是摘抄和收集:

準備一個專用的筆記本,摘抄教材、雜誌、課外書籍中的名言、佳句、諺語、好詩好詞等;收集生活、學習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好詞佳句、哲理精句、靈感妙想等。

二是背誦和記憶:

首先,務必背熟教材中要求背誦的內容,並利用寒暑假溫習鞏固;其次,背誦自己摘抄和收集的覺得有意思的內容。

背誦的方法:可以分層背誦;可以化整為零地背誦;可以先抓要點背誦,然後連貫地背誦。背誦以後還要經常複習運用,這樣才能牢記於心。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2.積累的方法

一是單元積累法:學習一個單元之後,及時歸納本單元學習的難讀字、易錯字、成語典故、精彩語段等,力求精要實用。

二是考點積累法:根據考綱中規定的考點,對散見於課本、資料、試卷中的語文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要注意突出重點、難點。這些內容,有經驗的老師都會在教學中提醒學生,關鍵是看學生能不能做個有心人。

三是易混點積累法:對平時訓練中遇到的易混知識點,考試中出錯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要著眼於辨析疑點。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在積累的過程,孩子要有良好的心態,做到不功利,不急躁,不粗枝大葉,不囫圇吞棗。比如,區分寒暄的"暄"與喧譁的"喧"。 "暄"是"暖"的意思,所以用"日"做偏旁,"寒暄"意即"問寒問暖",表示關心;"喧譁的"喧"指大聲說話,所以偏旁是"口"。對於此類極易混淆的字,務必要做到細心、專心、用心,並做好積累和收集。

準確識字不僅可以夯實語文功底,也能提升語感、語境,否則容易出現不該出現的失誤,比如,前段時間清華大學在迎接新生的活動中,把"熱烈"誤寫成"熱列"。

"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社會上一直流傳著兩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和"得語文者得天下"。這兩句話哪句更有道理,筆者不知道,只知道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得語文者得高考!為什麼呢?作為學生和家長,又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一.重新認識語文的重要性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這意味著,使用了幾十年的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等教材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說:"高考是選拔考試,必須適當拉開分距,還要考閱讀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以往用數理化來拉分距,以後用語文來拉分距,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

其實這並不突然,從2016年開始,每年的語文高考都在發生變化,不管是出題的方式、考察的內容還是閱讀的難度和作文的多元化,都體現出了一個趨勢——語文將成為一個主要的拉開學生分數差距的科目。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二.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統一的學科,致力於培養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它要求學生具有相應的語言應用能力、書面寫作能力、較強的閱讀和信息處理能力,而這些能力都需要學生經過一個長期的學習、積累和練習才能獲得。

學習語文,要遵循從課本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孩子要做生活中的學習者,做學習中的有心人,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做好積累、運用才是正確的方法,而不是靠刷題,更不是僅靠補課就能提高的。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三.用正確的方法打開語文學習之門

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是的,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學習方法,而語文強調的就是"細水長流"的積累和沉澱過程。

(一)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將語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橋樑。

葉聖陶曾說:"從小學教師到大學教授,任務都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學習語文要養成的重要習慣就是積累。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1.積累的途徑

一是摘抄和收集:

準備一個專用的筆記本,摘抄教材、雜誌、課外書籍中的名言、佳句、諺語、好詩好詞等;收集生活、學習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好詞佳句、哲理精句、靈感妙想等。

二是背誦和記憶:

首先,務必背熟教材中要求背誦的內容,並利用寒暑假溫習鞏固;其次,背誦自己摘抄和收集的覺得有意思的內容。

背誦的方法:可以分層背誦;可以化整為零地背誦;可以先抓要點背誦,然後連貫地背誦。背誦以後還要經常複習運用,這樣才能牢記於心。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2.積累的方法

一是單元積累法:學習一個單元之後,及時歸納本單元學習的難讀字、易錯字、成語典故、精彩語段等,力求精要實用。

二是考點積累法:根據考綱中規定的考點,對散見於課本、資料、試卷中的語文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要注意突出重點、難點。這些內容,有經驗的老師都會在教學中提醒學生,關鍵是看學生能不能做個有心人。

三是易混點積累法:對平時訓練中遇到的易混知識點,考試中出錯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要著眼於辨析疑點。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在積累的過程,孩子要有良好的心態,做到不功利,不急躁,不粗枝大葉,不囫圇吞棗。比如,區分寒暄的"暄"與喧譁的"喧"。 "暄"是"暖"的意思,所以用"日"做偏旁,"寒暄"意即"問寒問暖",表示關心;"喧譁的"喧"指大聲說話,所以偏旁是"口"。對於此類極易混淆的字,務必要做到細心、專心、用心,並做好積累和收集。

準確識字不僅可以夯實語文功底,也能提升語感、語境,否則容易出現不該出現的失誤,比如,前段時間清華大學在迎接新生的活動中,把"熱烈"誤寫成"熱列"。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二)閱讀是學好語文的不二法門,不管是小升初,還是中考、高考,閱讀題都佔據了很大的比重,它是拉分距的重災區。

溫儒敏透露:"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具體而言:

一是閱讀速度提高。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速度過慢,根本做不完題目;

二是閱讀題量在增加。今年的題量,不是指題目的數量,而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三是提練和處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要提高。在龐大的文字閱讀中,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答題,還要做到正確,對閱讀能力的要求不是一般的小。

"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社會上一直流傳著兩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和"得語文者得天下"。這兩句話哪句更有道理,筆者不知道,只知道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得語文者得高考!為什麼呢?作為學生和家長,又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一.重新認識語文的重要性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這意味著,使用了幾十年的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等教材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說:"高考是選拔考試,必須適當拉開分距,還要考閱讀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以往用數理化來拉分距,以後用語文來拉分距,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

其實這並不突然,從2016年開始,每年的語文高考都在發生變化,不管是出題的方式、考察的內容還是閱讀的難度和作文的多元化,都體現出了一個趨勢——語文將成為一個主要的拉開學生分數差距的科目。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二.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統一的學科,致力於培養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它要求學生具有相應的語言應用能力、書面寫作能力、較強的閱讀和信息處理能力,而這些能力都需要學生經過一個長期的學習、積累和練習才能獲得。

學習語文,要遵循從課本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孩子要做生活中的學習者,做學習中的有心人,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做好積累、運用才是正確的方法,而不是靠刷題,更不是僅靠補課就能提高的。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三.用正確的方法打開語文學習之門

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是的,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學習方法,而語文強調的就是"細水長流"的積累和沉澱過程。

(一)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將語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橋樑。

葉聖陶曾說:"從小學教師到大學教授,任務都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學習語文要養成的重要習慣就是積累。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1.積累的途徑

一是摘抄和收集:

準備一個專用的筆記本,摘抄教材、雜誌、課外書籍中的名言、佳句、諺語、好詩好詞等;收集生活、學習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好詞佳句、哲理精句、靈感妙想等。

二是背誦和記憶:

首先,務必背熟教材中要求背誦的內容,並利用寒暑假溫習鞏固;其次,背誦自己摘抄和收集的覺得有意思的內容。

背誦的方法:可以分層背誦;可以化整為零地背誦;可以先抓要點背誦,然後連貫地背誦。背誦以後還要經常複習運用,這樣才能牢記於心。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2.積累的方法

一是單元積累法:學習一個單元之後,及時歸納本單元學習的難讀字、易錯字、成語典故、精彩語段等,力求精要實用。

二是考點積累法:根據考綱中規定的考點,對散見於課本、資料、試卷中的語文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要注意突出重點、難點。這些內容,有經驗的老師都會在教學中提醒學生,關鍵是看學生能不能做個有心人。

三是易混點積累法:對平時訓練中遇到的易混知識點,考試中出錯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要著眼於辨析疑點。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在積累的過程,孩子要有良好的心態,做到不功利,不急躁,不粗枝大葉,不囫圇吞棗。比如,區分寒暄的"暄"與喧譁的"喧"。 "暄"是"暖"的意思,所以用"日"做偏旁,"寒暄"意即"問寒問暖",表示關心;"喧譁的"喧"指大聲說話,所以偏旁是"口"。對於此類極易混淆的字,務必要做到細心、專心、用心,並做好積累和收集。

準確識字不僅可以夯實語文功底,也能提升語感、語境,否則容易出現不該出現的失誤,比如,前段時間清華大學在迎接新生的活動中,把"熱烈"誤寫成"熱列"。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二)閱讀是學好語文的不二法門,不管是小升初,還是中考、高考,閱讀題都佔據了很大的比重,它是拉分距的重災區。

溫儒敏透露:"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具體而言:

一是閱讀速度提高。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速度過慢,根本做不完題目;

二是閱讀題量在增加。今年的題量,不是指題目的數量,而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三是提練和處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要提高。在龐大的文字閱讀中,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答題,還要做到正確,對閱讀能力的要求不是一般的小。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不重視閱讀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經不是考量而是噩夢。那麼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呢?

1.誦讀

誦讀,就是有感情的朗讀。一個人語文能力的形成是在誦讀的過程中完成的。現在許多學生語文素養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從小學到高中一直都只注重課堂聽講、課後刷題、模擬練習,而沒有認真的進行過"誦讀"的訓練,這是很失誤的地方。

"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社會上一直流傳著兩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和"得語文者得天下"。這兩句話哪句更有道理,筆者不知道,只知道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得語文者得高考!為什麼呢?作為學生和家長,又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一.重新認識語文的重要性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這意味著,使用了幾十年的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等教材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說:"高考是選拔考試,必須適當拉開分距,還要考閱讀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以往用數理化來拉分距,以後用語文來拉分距,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

其實這並不突然,從2016年開始,每年的語文高考都在發生變化,不管是出題的方式、考察的內容還是閱讀的難度和作文的多元化,都體現出了一個趨勢——語文將成為一個主要的拉開學生分數差距的科目。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二.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統一的學科,致力於培養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它要求學生具有相應的語言應用能力、書面寫作能力、較強的閱讀和信息處理能力,而這些能力都需要學生經過一個長期的學習、積累和練習才能獲得。

學習語文,要遵循從課本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孩子要做生活中的學習者,做學習中的有心人,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做好積累、運用才是正確的方法,而不是靠刷題,更不是僅靠補課就能提高的。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三.用正確的方法打開語文學習之門

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是的,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學習方法,而語文強調的就是"細水長流"的積累和沉澱過程。

(一)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將語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橋樑。

葉聖陶曾說:"從小學教師到大學教授,任務都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學習語文要養成的重要習慣就是積累。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1.積累的途徑

一是摘抄和收集:

準備一個專用的筆記本,摘抄教材、雜誌、課外書籍中的名言、佳句、諺語、好詩好詞等;收集生活、學習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好詞佳句、哲理精句、靈感妙想等。

二是背誦和記憶:

首先,務必背熟教材中要求背誦的內容,並利用寒暑假溫習鞏固;其次,背誦自己摘抄和收集的覺得有意思的內容。

背誦的方法:可以分層背誦;可以化整為零地背誦;可以先抓要點背誦,然後連貫地背誦。背誦以後還要經常複習運用,這樣才能牢記於心。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2.積累的方法

一是單元積累法:學習一個單元之後,及時歸納本單元學習的難讀字、易錯字、成語典故、精彩語段等,力求精要實用。

二是考點積累法:根據考綱中規定的考點,對散見於課本、資料、試卷中的語文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要注意突出重點、難點。這些內容,有經驗的老師都會在教學中提醒學生,關鍵是看學生能不能做個有心人。

三是易混點積累法:對平時訓練中遇到的易混知識點,考試中出錯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要著眼於辨析疑點。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在積累的過程,孩子要有良好的心態,做到不功利,不急躁,不粗枝大葉,不囫圇吞棗。比如,區分寒暄的"暄"與喧譁的"喧"。 "暄"是"暖"的意思,所以用"日"做偏旁,"寒暄"意即"問寒問暖",表示關心;"喧譁的"喧"指大聲說話,所以偏旁是"口"。對於此類極易混淆的字,務必要做到細心、專心、用心,並做好積累和收集。

準確識字不僅可以夯實語文功底,也能提升語感、語境,否則容易出現不該出現的失誤,比如,前段時間清華大學在迎接新生的活動中,把"熱烈"誤寫成"熱列"。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二)閱讀是學好語文的不二法門,不管是小升初,還是中考、高考,閱讀題都佔據了很大的比重,它是拉分距的重災區。

溫儒敏透露:"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具體而言:

一是閱讀速度提高。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速度過慢,根本做不完題目;

二是閱讀題量在增加。今年的題量,不是指題目的數量,而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三是提練和處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要提高。在龐大的文字閱讀中,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答題,還要做到正確,對閱讀能力的要求不是一般的小。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不重視閱讀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經不是考量而是噩夢。那麼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呢?

1.誦讀

誦讀,就是有感情的朗讀。一個人語文能力的形成是在誦讀的過程中完成的。現在許多學生語文素養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從小學到高中一直都只注重課堂聽講、課後刷題、模擬練習,而沒有認真的進行過"誦讀"的訓練,這是很失誤的地方。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2.精讀

精讀即默讀。它是一種伴隨著思考、理解、概括、轉化、吸收的,具有研究性的、創造性的閱讀,是更高層次的閱讀。精讀是語文素養形成很重要的方式。

比如,我們在讀《紅樓夢》時,吸引讀者的不僅是小說裡風花雪月的愛情故事、爾與訛詐的官場較量,還有作者溫潤流暢的文筆以及大量的律詩和絕句。一旦細細品讀,總能讓人無法自拔、沉醉其中。每每掩卷之時,總覺有難以言狀之物徜徉心間,情操得到陶冶,而語文素養也在這個過程當時,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這就是精讀帶來的好處。

"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社會上一直流傳著兩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和"得語文者得天下"。這兩句話哪句更有道理,筆者不知道,只知道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得語文者得高考!為什麼呢?作為學生和家長,又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一.重新認識語文的重要性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這意味著,使用了幾十年的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等教材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說:"高考是選拔考試,必須適當拉開分距,還要考閱讀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以往用數理化來拉分距,以後用語文來拉分距,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

其實這並不突然,從2016年開始,每年的語文高考都在發生變化,不管是出題的方式、考察的內容還是閱讀的難度和作文的多元化,都體現出了一個趨勢——語文將成為一個主要的拉開學生分數差距的科目。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二.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統一的學科,致力於培養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它要求學生具有相應的語言應用能力、書面寫作能力、較強的閱讀和信息處理能力,而這些能力都需要學生經過一個長期的學習、積累和練習才能獲得。

學習語文,要遵循從課本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孩子要做生活中的學習者,做學習中的有心人,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做好積累、運用才是正確的方法,而不是靠刷題,更不是僅靠補課就能提高的。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三.用正確的方法打開語文學習之門

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是的,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學習方法,而語文強調的就是"細水長流"的積累和沉澱過程。

(一)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將語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橋樑。

葉聖陶曾說:"從小學教師到大學教授,任務都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學習語文要養成的重要習慣就是積累。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1.積累的途徑

一是摘抄和收集:

準備一個專用的筆記本,摘抄教材、雜誌、課外書籍中的名言、佳句、諺語、好詩好詞等;收集生活、學習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好詞佳句、哲理精句、靈感妙想等。

二是背誦和記憶:

首先,務必背熟教材中要求背誦的內容,並利用寒暑假溫習鞏固;其次,背誦自己摘抄和收集的覺得有意思的內容。

背誦的方法:可以分層背誦;可以化整為零地背誦;可以先抓要點背誦,然後連貫地背誦。背誦以後還要經常複習運用,這樣才能牢記於心。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2.積累的方法

一是單元積累法:學習一個單元之後,及時歸納本單元學習的難讀字、易錯字、成語典故、精彩語段等,力求精要實用。

二是考點積累法:根據考綱中規定的考點,對散見於課本、資料、試卷中的語文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要注意突出重點、難點。這些內容,有經驗的老師都會在教學中提醒學生,關鍵是看學生能不能做個有心人。

三是易混點積累法:對平時訓練中遇到的易混知識點,考試中出錯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要著眼於辨析疑點。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在積累的過程,孩子要有良好的心態,做到不功利,不急躁,不粗枝大葉,不囫圇吞棗。比如,區分寒暄的"暄"與喧譁的"喧"。 "暄"是"暖"的意思,所以用"日"做偏旁,"寒暄"意即"問寒問暖",表示關心;"喧譁的"喧"指大聲說話,所以偏旁是"口"。對於此類極易混淆的字,務必要做到細心、專心、用心,並做好積累和收集。

準確識字不僅可以夯實語文功底,也能提升語感、語境,否則容易出現不該出現的失誤,比如,前段時間清華大學在迎接新生的活動中,把"熱烈"誤寫成"熱列"。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二)閱讀是學好語文的不二法門,不管是小升初,還是中考、高考,閱讀題都佔據了很大的比重,它是拉分距的重災區。

溫儒敏透露:"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具體而言:

一是閱讀速度提高。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速度過慢,根本做不完題目;

二是閱讀題量在增加。今年的題量,不是指題目的數量,而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三是提練和處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要提高。在龐大的文字閱讀中,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答題,還要做到正確,對閱讀能力的要求不是一般的小。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不重視閱讀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經不是考量而是噩夢。那麼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呢?

1.誦讀

誦讀,就是有感情的朗讀。一個人語文能力的形成是在誦讀的過程中完成的。現在許多學生語文素養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從小學到高中一直都只注重課堂聽講、課後刷題、模擬練習,而沒有認真的進行過"誦讀"的訓練,這是很失誤的地方。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2.精讀

精讀即默讀。它是一種伴隨著思考、理解、概括、轉化、吸收的,具有研究性的、創造性的閱讀,是更高層次的閱讀。精讀是語文素養形成很重要的方式。

比如,我們在讀《紅樓夢》時,吸引讀者的不僅是小說裡風花雪月的愛情故事、爾與訛詐的官場較量,還有作者溫潤流暢的文筆以及大量的律詩和絕句。一旦細細品讀,總能讓人無法自拔、沉醉其中。每每掩卷之時,總覺有難以言狀之物徜徉心間,情操得到陶冶,而語文素養也在這個過程當時,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這就是精讀帶來的好處。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3多讀

閱讀水平的提高,有賴於多讀名篇佳作。讀多了,視野開闊了,自然就會有比較,有鑑別,自然也就會產生深入的理解。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大量讀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在閱讀中感悟文章的內容、情感、優美、韻律。

在閱讀時,一要挑選《中小學生必讀書目》中的一些篇目來讀;二是儘量多讀一些名著。按照教育部《中學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一個初中生至少要讀20部以上的名著。

"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社會上一直流傳著兩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和"得語文者得天下"。這兩句話哪句更有道理,筆者不知道,只知道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得語文者得高考!為什麼呢?作為學生和家長,又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一.重新認識語文的重要性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這意味著,使用了幾十年的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等教材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說:"高考是選拔考試,必須適當拉開分距,還要考閱讀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以往用數理化來拉分距,以後用語文來拉分距,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

其實這並不突然,從2016年開始,每年的語文高考都在發生變化,不管是出題的方式、考察的內容還是閱讀的難度和作文的多元化,都體現出了一個趨勢——語文將成為一個主要的拉開學生分數差距的科目。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二.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統一的學科,致力於培養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它要求學生具有相應的語言應用能力、書面寫作能力、較強的閱讀和信息處理能力,而這些能力都需要學生經過一個長期的學習、積累和練習才能獲得。

學習語文,要遵循從課本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孩子要做生活中的學習者,做學習中的有心人,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做好積累、運用才是正確的方法,而不是靠刷題,更不是僅靠補課就能提高的。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三.用正確的方法打開語文學習之門

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是的,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學習方法,而語文強調的就是"細水長流"的積累和沉澱過程。

(一)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將語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橋樑。

葉聖陶曾說:"從小學教師到大學教授,任務都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學習語文要養成的重要習慣就是積累。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1.積累的途徑

一是摘抄和收集:

準備一個專用的筆記本,摘抄教材、雜誌、課外書籍中的名言、佳句、諺語、好詩好詞等;收集生活、學習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好詞佳句、哲理精句、靈感妙想等。

二是背誦和記憶:

首先,務必背熟教材中要求背誦的內容,並利用寒暑假溫習鞏固;其次,背誦自己摘抄和收集的覺得有意思的內容。

背誦的方法:可以分層背誦;可以化整為零地背誦;可以先抓要點背誦,然後連貫地背誦。背誦以後還要經常複習運用,這樣才能牢記於心。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2.積累的方法

一是單元積累法:學習一個單元之後,及時歸納本單元學習的難讀字、易錯字、成語典故、精彩語段等,力求精要實用。

二是考點積累法:根據考綱中規定的考點,對散見於課本、資料、試卷中的語文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要注意突出重點、難點。這些內容,有經驗的老師都會在教學中提醒學生,關鍵是看學生能不能做個有心人。

三是易混點積累法:對平時訓練中遇到的易混知識點,考試中出錯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要著眼於辨析疑點。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在積累的過程,孩子要有良好的心態,做到不功利,不急躁,不粗枝大葉,不囫圇吞棗。比如,區分寒暄的"暄"與喧譁的"喧"。 "暄"是"暖"的意思,所以用"日"做偏旁,"寒暄"意即"問寒問暖",表示關心;"喧譁的"喧"指大聲說話,所以偏旁是"口"。對於此類極易混淆的字,務必要做到細心、專心、用心,並做好積累和收集。

準確識字不僅可以夯實語文功底,也能提升語感、語境,否則容易出現不該出現的失誤,比如,前段時間清華大學在迎接新生的活動中,把"熱烈"誤寫成"熱列"。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二)閱讀是學好語文的不二法門,不管是小升初,還是中考、高考,閱讀題都佔據了很大的比重,它是拉分距的重災區。

溫儒敏透露:"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具體而言:

一是閱讀速度提高。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速度過慢,根本做不完題目;

二是閱讀題量在增加。今年的題量,不是指題目的數量,而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三是提練和處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要提高。在龐大的文字閱讀中,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答題,還要做到正確,對閱讀能力的要求不是一般的小。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不重視閱讀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經不是考量而是噩夢。那麼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呢?

1.誦讀

誦讀,就是有感情的朗讀。一個人語文能力的形成是在誦讀的過程中完成的。現在許多學生語文素養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從小學到高中一直都只注重課堂聽講、課後刷題、模擬練習,而沒有認真的進行過"誦讀"的訓練,這是很失誤的地方。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2.精讀

精讀即默讀。它是一種伴隨著思考、理解、概括、轉化、吸收的,具有研究性的、創造性的閱讀,是更高層次的閱讀。精讀是語文素養形成很重要的方式。

比如,我們在讀《紅樓夢》時,吸引讀者的不僅是小說裡風花雪月的愛情故事、爾與訛詐的官場較量,還有作者溫潤流暢的文筆以及大量的律詩和絕句。一旦細細品讀,總能讓人無法自拔、沉醉其中。每每掩卷之時,總覺有難以言狀之物徜徉心間,情操得到陶冶,而語文素養也在這個過程當時,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這就是精讀帶來的好處。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3多讀

閱讀水平的提高,有賴於多讀名篇佳作。讀多了,視野開闊了,自然就會有比較,有鑑別,自然也就會產生深入的理解。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大量讀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在閱讀中感悟文章的內容、情感、優美、韻律。

在閱讀時,一要挑選《中小學生必讀書目》中的一些篇目來讀;二是儘量多讀一些名著。按照教育部《中學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一個初中生至少要讀20部以上的名著。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三)寫作是語文學習的重頭戲,也是今後孩子一生必備的生存技能

寫作的重要性就不多說了,而要提高寫作水平,沒有捷徑,只有勤寫!據統計,筆耕不輟的孩子,90%都會在各科學習中表現優異。

1.積累素材

素材的積累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這是最豐富、最真實的材料來源;

二是教材中的內容,這也是一個豐富的材料庫;

三是課外閱讀中發現的反映社會生活的典型材料、精彩片斷、名言警句等。

生活是寫作的素材, 要多參加課外活動,接觸大自然, 不要老是呆在房間裡玩手機或參加各種補習班。

"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社會上一直流傳著兩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和"得語文者得天下"。這兩句話哪句更有道理,筆者不知道,只知道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得語文者得高考!為什麼呢?作為學生和家長,又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一.重新認識語文的重要性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這意味著,使用了幾十年的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等教材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說:"高考是選拔考試,必須適當拉開分距,還要考閱讀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以往用數理化來拉分距,以後用語文來拉分距,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

其實這並不突然,從2016年開始,每年的語文高考都在發生變化,不管是出題的方式、考察的內容還是閱讀的難度和作文的多元化,都體現出了一個趨勢——語文將成為一個主要的拉開學生分數差距的科目。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二.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統一的學科,致力於培養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它要求學生具有相應的語言應用能力、書面寫作能力、較強的閱讀和信息處理能力,而這些能力都需要學生經過一個長期的學習、積累和練習才能獲得。

學習語文,要遵循從課本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孩子要做生活中的學習者,做學習中的有心人,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做好積累、運用才是正確的方法,而不是靠刷題,更不是僅靠補課就能提高的。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三.用正確的方法打開語文學習之門

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是的,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學習方法,而語文強調的就是"細水長流"的積累和沉澱過程。

(一)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將語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橋樑。

葉聖陶曾說:"從小學教師到大學教授,任務都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學習語文要養成的重要習慣就是積累。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1.積累的途徑

一是摘抄和收集:

準備一個專用的筆記本,摘抄教材、雜誌、課外書籍中的名言、佳句、諺語、好詩好詞等;收集生活、學習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好詞佳句、哲理精句、靈感妙想等。

二是背誦和記憶:

首先,務必背熟教材中要求背誦的內容,並利用寒暑假溫習鞏固;其次,背誦自己摘抄和收集的覺得有意思的內容。

背誦的方法:可以分層背誦;可以化整為零地背誦;可以先抓要點背誦,然後連貫地背誦。背誦以後還要經常複習運用,這樣才能牢記於心。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2.積累的方法

一是單元積累法:學習一個單元之後,及時歸納本單元學習的難讀字、易錯字、成語典故、精彩語段等,力求精要實用。

二是考點積累法:根據考綱中規定的考點,對散見於課本、資料、試卷中的語文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要注意突出重點、難點。這些內容,有經驗的老師都會在教學中提醒學生,關鍵是看學生能不能做個有心人。

三是易混點積累法:對平時訓練中遇到的易混知識點,考試中出錯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要著眼於辨析疑點。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在積累的過程,孩子要有良好的心態,做到不功利,不急躁,不粗枝大葉,不囫圇吞棗。比如,區分寒暄的"暄"與喧譁的"喧"。 "暄"是"暖"的意思,所以用"日"做偏旁,"寒暄"意即"問寒問暖",表示關心;"喧譁的"喧"指大聲說話,所以偏旁是"口"。對於此類極易混淆的字,務必要做到細心、專心、用心,並做好積累和收集。

準確識字不僅可以夯實語文功底,也能提升語感、語境,否則容易出現不該出現的失誤,比如,前段時間清華大學在迎接新生的活動中,把"熱烈"誤寫成"熱列"。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二)閱讀是學好語文的不二法門,不管是小升初,還是中考、高考,閱讀題都佔據了很大的比重,它是拉分距的重災區。

溫儒敏透露:"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具體而言:

一是閱讀速度提高。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速度過慢,根本做不完題目;

二是閱讀題量在增加。今年的題量,不是指題目的數量,而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三是提練和處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要提高。在龐大的文字閱讀中,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答題,還要做到正確,對閱讀能力的要求不是一般的小。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不重視閱讀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經不是考量而是噩夢。那麼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呢?

1.誦讀

誦讀,就是有感情的朗讀。一個人語文能力的形成是在誦讀的過程中完成的。現在許多學生語文素養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從小學到高中一直都只注重課堂聽講、課後刷題、模擬練習,而沒有認真的進行過"誦讀"的訓練,這是很失誤的地方。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2.精讀

精讀即默讀。它是一種伴隨著思考、理解、概括、轉化、吸收的,具有研究性的、創造性的閱讀,是更高層次的閱讀。精讀是語文素養形成很重要的方式。

比如,我們在讀《紅樓夢》時,吸引讀者的不僅是小說裡風花雪月的愛情故事、爾與訛詐的官場較量,還有作者溫潤流暢的文筆以及大量的律詩和絕句。一旦細細品讀,總能讓人無法自拔、沉醉其中。每每掩卷之時,總覺有難以言狀之物徜徉心間,情操得到陶冶,而語文素養也在這個過程當時,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這就是精讀帶來的好處。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3多讀

閱讀水平的提高,有賴於多讀名篇佳作。讀多了,視野開闊了,自然就會有比較,有鑑別,自然也就會產生深入的理解。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大量讀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在閱讀中感悟文章的內容、情感、優美、韻律。

在閱讀時,一要挑選《中小學生必讀書目》中的一些篇目來讀;二是儘量多讀一些名著。按照教育部《中學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一個初中生至少要讀20部以上的名著。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三)寫作是語文學習的重頭戲,也是今後孩子一生必備的生存技能

寫作的重要性就不多說了,而要提高寫作水平,沒有捷徑,只有勤寫!據統計,筆耕不輟的孩子,90%都會在各科學習中表現優異。

1.積累素材

素材的積累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這是最豐富、最真實的材料來源;

二是教材中的內容,這也是一個豐富的材料庫;

三是課外閱讀中發現的反映社會生活的典型材料、精彩片斷、名言警句等。

生活是寫作的素材, 要多參加課外活動,接觸大自然, 不要老是呆在房間裡玩手機或參加各種補習班。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2.勤於練筆

練筆,並不是去寫長篇大論的文章,而是寫生活中的點滴小事。

寫日記。堅持寫日記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它不僅可以記錄自己的所言所行、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還可以積累寫作材料、儲存知識。

片斷寫作練習。就學習生活的某事、某物、某人寫一個簡短的認識、看法,不用完整敘述,只寫對自己感觸最深的內容即可。

寫作和閱讀一樣,一旦形成習慣,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更是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舞臺。

"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社會上一直流傳著兩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和"得語文者得天下"。這兩句話哪句更有道理,筆者不知道,只知道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得語文者得高考!為什麼呢?作為學生和家長,又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一.重新認識語文的重要性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這意味著,使用了幾十年的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等教材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說:"高考是選拔考試,必須適當拉開分距,還要考閱讀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以往用數理化來拉分距,以後用語文來拉分距,語文為王的時代已到來!

其實這並不突然,從2016年開始,每年的語文高考都在發生變化,不管是出題的方式、考察的內容還是閱讀的難度和作文的多元化,都體現出了一個趨勢——語文將成為一個主要的拉開學生分數差距的科目。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二.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統一的學科,致力於培養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它要求學生具有相應的語言應用能力、書面寫作能力、較強的閱讀和信息處理能力,而這些能力都需要學生經過一個長期的學習、積累和練習才能獲得。

學習語文,要遵循從課本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孩子要做生活中的學習者,做學習中的有心人,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做好積累、運用才是正確的方法,而不是靠刷題,更不是僅靠補課就能提高的。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三.用正確的方法打開語文學習之門

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是的,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學習方法,而語文強調的就是"細水長流"的積累和沉澱過程。

(一)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將語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橋樑。

葉聖陶曾說:"從小學教師到大學教授,任務都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學習語文要養成的重要習慣就是積累。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1.積累的途徑

一是摘抄和收集:

準備一個專用的筆記本,摘抄教材、雜誌、課外書籍中的名言、佳句、諺語、好詩好詞等;收集生活、學習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好詞佳句、哲理精句、靈感妙想等。

二是背誦和記憶:

首先,務必背熟教材中要求背誦的內容,並利用寒暑假溫習鞏固;其次,背誦自己摘抄和收集的覺得有意思的內容。

背誦的方法:可以分層背誦;可以化整為零地背誦;可以先抓要點背誦,然後連貫地背誦。背誦以後還要經常複習運用,這樣才能牢記於心。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2.積累的方法

一是單元積累法:學習一個單元之後,及時歸納本單元學習的難讀字、易錯字、成語典故、精彩語段等,力求精要實用。

二是考點積累法:根據考綱中規定的考點,對散見於課本、資料、試卷中的語文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要注意突出重點、難點。這些內容,有經驗的老師都會在教學中提醒學生,關鍵是看學生能不能做個有心人。

三是易混點積累法:對平時訓練中遇到的易混知識點,考試中出錯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要著眼於辨析疑點。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在積累的過程,孩子要有良好的心態,做到不功利,不急躁,不粗枝大葉,不囫圇吞棗。比如,區分寒暄的"暄"與喧譁的"喧"。 "暄"是"暖"的意思,所以用"日"做偏旁,"寒暄"意即"問寒問暖",表示關心;"喧譁的"喧"指大聲說話,所以偏旁是"口"。對於此類極易混淆的字,務必要做到細心、專心、用心,並做好積累和收集。

準確識字不僅可以夯實語文功底,也能提升語感、語境,否則容易出現不該出現的失誤,比如,前段時間清華大學在迎接新生的活動中,把"熱烈"誤寫成"熱列"。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二)閱讀是學好語文的不二法門,不管是小升初,還是中考、高考,閱讀題都佔據了很大的比重,它是拉分距的重災區。

溫儒敏透露:"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具體而言:

一是閱讀速度提高。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速度過慢,根本做不完題目;

二是閱讀題量在增加。今年的題量,不是指題目的數量,而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三是提練和處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要提高。在龐大的文字閱讀中,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答題,還要做到正確,對閱讀能力的要求不是一般的小。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不重視閱讀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經不是考量而是噩夢。那麼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呢?

1.誦讀

誦讀,就是有感情的朗讀。一個人語文能力的形成是在誦讀的過程中完成的。現在許多學生語文素養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從小學到高中一直都只注重課堂聽講、課後刷題、模擬練習,而沒有認真的進行過"誦讀"的訓練,這是很失誤的地方。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2.精讀

精讀即默讀。它是一種伴隨著思考、理解、概括、轉化、吸收的,具有研究性的、創造性的閱讀,是更高層次的閱讀。精讀是語文素養形成很重要的方式。

比如,我們在讀《紅樓夢》時,吸引讀者的不僅是小說裡風花雪月的愛情故事、爾與訛詐的官場較量,還有作者溫潤流暢的文筆以及大量的律詩和絕句。一旦細細品讀,總能讓人無法自拔、沉醉其中。每每掩卷之時,總覺有難以言狀之物徜徉心間,情操得到陶冶,而語文素養也在這個過程當時,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這就是精讀帶來的好處。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3多讀

閱讀水平的提高,有賴於多讀名篇佳作。讀多了,視野開闊了,自然就會有比較,有鑑別,自然也就會產生深入的理解。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大量讀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在閱讀中感悟文章的內容、情感、優美、韻律。

在閱讀時,一要挑選《中小學生必讀書目》中的一些篇目來讀;二是儘量多讀一些名著。按照教育部《中學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一個初中生至少要讀20部以上的名著。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三)寫作是語文學習的重頭戲,也是今後孩子一生必備的生存技能

寫作的重要性就不多說了,而要提高寫作水平,沒有捷徑,只有勤寫!據統計,筆耕不輟的孩子,90%都會在各科學習中表現優異。

1.積累素材

素材的積累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這是最豐富、最真實的材料來源;

二是教材中的內容,這也是一個豐富的材料庫;

三是課外閱讀中發現的反映社會生活的典型材料、精彩片斷、名言警句等。

生活是寫作的素材, 要多參加課外活動,接觸大自然, 不要老是呆在房間裡玩手機或參加各種補習班。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2.勤於練筆

練筆,並不是去寫長篇大論的文章,而是寫生活中的點滴小事。

寫日記。堅持寫日記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它不僅可以記錄自己的所言所行、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還可以積累寫作材料、儲存知識。

片斷寫作練習。就學習生活的某事、某物、某人寫一個簡短的認識、看法,不用完整敘述,只寫對自己感觸最深的內容即可。

寫作和閱讀一樣,一旦形成習慣,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更是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舞臺。

全國教改:將有15%的人做不完題!教材統一後,學生該怎麼辦?

結束語:

從今年開始,全國中小學開始使用統一的語文教材,其地位和比重將在以後的學習中越來越突顯。作為家長,不僅要幫助孩子認識到這一點,更要協助他們明白語文學科的學習特點,並引導孩子多觀察生活,多讀課外讀物,多進行練筆,否則就難以在將來的小升初、中考和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關注豆爸侃教育————生活培養人生態度,教育開啟價值投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