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憑什麼砸了中國電信運營商的場子

有人如此形容騰訊:如同巨獸,每到一處,必哀鴻遍野。如今,騰訊盯上了雲;電信運營商遇上了這一劫。

“中國的雲市場會被騰訊攪亂的!”“它這是拿著遊戲業務的暴利交叉補貼,進而可以不計成本地發起雲攻勢,但如此惡性競爭必將破壞雲產業的健康發展!”

儘管過去了近三個月,電信運營商一高管談起騰訊雲以1分錢競標並最終中標廈門信息中心預算價值高達495萬元的政務雲服務項目,語氣仍顯得義憤填膺。

相差上億倍的報價

今年3月,廈門政務雲服務項目開標現場,騰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投標公司悉數到場,除了騰訊,其他公司報價均在百萬元以上,兩者相差上億倍。

有人戲稱,騰訊這是砸場子的節奏嗎?

騰訊為什麼要這麼幹?答案一目瞭然:雲市場潛力巨大,而向政府方面提供雲服務,是宣傳品牌及實力的重要機會,更是展示客戶案例和故事的絕佳素材。

以免費或象徵意義的報價贏得政府的雲項目,騰訊並不是首開先河者。2015年,阿里云為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12306網站提供雲服務支持,甚至連一分錢都不要。

企業的本質是追逐利潤的,騰訊和阿里巴巴顯然是為搶佔市場份額,著眼於市場遠景而捨棄眼前利益。畢竟,對於大企業來說,戰略層面的業務交叉補貼並不罕見。

交叉補貼

那麼,騰訊是如何實現交叉補貼?它的業務營收結構也許能給人們一個答案。

騰訊2016年財報顯示,該年騰訊實現總收入1519.38億元,同比增長48%;實現盈利561.17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增值服務業務收入1087億元,佔總收入的71%;網絡廣告全年收入為269.7億元,佔總收入的18%;其他收入高達171.58億元,同比增加263%。具體來說,騰訊的增值服務業務收入指的是網絡遊戲收入和社交網絡收入,包括遊戲直接收入、數字內容服務收入以及虛擬道具銷售收入。其中,遊戲營收708.44億元,同比增長了25%。網絡廣告收入主要來自微信朋友圈、公眾賬號廣告收入及騰訊移動媒體廣告收入。其他業務則主要表現在支付服務及雲服務。

2016年,儘管廣告和支付收入開始異軍突起,但網絡遊戲及相關收入仍是騰訊的主要營收來源。

“沾著無數人血與淚的錢”

17年前,湖北的一位母親奔走於各大媒體,含淚控訴電腦遊戲對孩子的毒害,引發了光明日報的暗訪報道《電腦遊戲 瞄準孩子的“電子海洛因”》。該報道中,連遊戲室經營業主都斷言:“整天在遊戲室裡的孩子,只有一個結果,男孩子最後變成搶劫犯、小偷;女孩子最後變成三陪小姐。”

17年後,電腦遊戲早就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化身為網絡遊戲、手機遊戲等各種形態,在中華大地上迅速成長壯大。數據顯示,2016年底,中國遊戲用戶規模達5.66億,這其中絕大多數是學生及青少年群體。

華中師範大學素質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陶宏開教授發微博說,十多年來,每天都有鴉片遊戲毒害廣大青少年的各種報道,鴉片遊戲一直在毒害廣大青少年,舉國上下一直在揭露青少年受鴉片遊戲毒害的情況。為了玩鴉片遊戲不僅荒廢學業、脫離現實生活、傷害父母,甚至自殘自殺——鴉片遊戲毒害青少年早已成為最普遍的社會現象。

當無數家長為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而焦灼無助的時候,騰訊等一些互聯網公司卻享受著這一產業野蠻生長帶來的“紅利”,並依賴這些血淋淋的“原始資本”到處攻城略地。

騰訊憑什麼砸了中國電信運營商的場子

廈門政務雲項目投標報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