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過此必鳴笛30秒,只因這位21歲的烈士

雲南 交通 四川 昆明 地理 經濟 知否青史 2019-07-05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百廢待興,各項建設工作都紛紛開展。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交通運輸網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動脈。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國家大力進行鐵路建設。在中國的鐵路線路圖上,有“三橫五縱”共8條幹線。在五條縱線裡,有一條鐵路名為“成昆鐵路”,簡稱“成昆線”。成昆線是連接四川省與雲南省的國鐵Ⅰ級客貨共線鐵路,在西南的經濟發展中佔據著重要地位。

火車過此必鳴笛30秒,只因這位21歲的烈士

成昆線於1958年開工,在1959年至1969年的10年裡,曾多次停工又復工。直到1970年7月1日,成昆鐵路全線竣工並投入運營。瞭解地理的朋友都知道,我國雲貴川三省地處西南,崇山峻嶺非常多。在這種地質條件下修建鐵路,工程難度巨大。但中國的建設工人們,逢山開洞、遇水搭橋,硬是在這山嶺之中把鐵路修建了起來。成昆線的建設使用了非常多的橋樑,其中還有一個悲壯的故事。

火車過此必鳴笛30秒,只因這位21歲的烈士

在雲南省祿豐縣井鄉龍骨甸,因為地理原因,只能採用橋樑結構。這座大橋也被冠以地名,叫做“龍骨甸大橋”。龍骨甸鐵路大橋全長1382米,橋墩多達38個,都矗立在險峻的龍川江大峽谷之中。在所有的38個橋墩中,7號橋墩也和其他的37個橋墩一樣,都高達40米。但7號橋墩也和其他的37個橋墩不一樣,因為橋墩裡面有一位烈士。他叫熊漢俊,生前是八七○七部隊三十七分隊班長。

火車過此必鳴笛30秒,只因這位21歲的烈士

熊漢俊來自江西省樟樹縣,生於1944年。身為班長的他,似乎總是有用不完的精力。在鐵路的修建過程中,他總是到處幫忙,貢獻自己的力量。1965年8月24日,龍骨甸大橋7號橋墩開始灌注速凝水泥。但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意外發生了。有著用不完精力的熊漢俊班長,倒下了!更讓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他徑直跌進了正在灌注的7號橋墩裡。幾秒鐘後,他就被速凝水泥淹沒了。

火車過此必鳴笛30秒,只因這位21歲的烈士

​年僅21歲的熊漢俊,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這一刻。事後人們想炸掉橋墩,救回烈士的遺體。但人體比水泥脆弱,如果採用爆破的手段,遺體也會和水泥一樣四分五裂。綜合考慮之後,熊漢俊的遺體被永遠留在了7號橋墩裡。成昆鐵路竣工後,每當有列車駛過龍骨甸大橋時,都要鳴笛30秒向為此犧牲的熊漢俊烈士致敬!54年過去了,曾經年輕的戰友都已經步入了古稀之年。

火車過此必鳴笛30秒,只因這位21歲的烈士

但即便他們的身體已經不太理想,每年也會有熊漢俊當年的戰友來為他“掃墓”。這是一次特殊的“掃墓”,年輕的武警戰士們也會帶著鮮花,來向這位先烈致敬。7號橋墩上刻著“熊漢俊烈士千古,昆明鐵道老兵”兩行字,讓後人知道,這個橋墩不平凡。像熊漢俊這樣的烈士有很多,在那個一窮二白的年代,他們為了祖國的建設貢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巨大貢獻,祖國才能有繁榮富強的今天!

向所有為建設新中國付出生命的烈士和英雄,致敬!

相關推薦

推薦中...